签订合同范文合集十篇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1-25 点击数:
简介:签订合同范文合集十篇 在人们越来越相信法律的社会中,能够利用到合同的场合越来越多,签订合同也是避免争端的最好方式之一。

知道吗,写合同可是有方法的哦,下面是小编

签订合同范文合集十篇

在人们越来越相信法律的社会中,能够利用到合同的场合越来越多,签订合同也是避免争端的最好方式之一。

知道吗,写合同可是有方法的哦,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签订合同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签订合同 篇1

一:工伤的认定标准之一,就是在工作中从事单位安排的工作中受到伤害。

你如果是在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中受到伤害,应当认定工伤。

工伤认定的前提,是你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是认定劳动关系的证据之一,但不是唯一。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不耽误认定工伤。

认定工伤受伤职工及其家属认定的期限是一年,从受伤之日计算。

你应当先到劳人事劳动保障局的工伤认定部门认定工伤,然后提起劳动争议仲裁。

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属于工伤情形的.也应当认定为工伤。

申请认定工伤的时效为一年。

你的情况目前没有超出申请期限。

你讲的情况,根据工伤条例的规定,上班时间受到机动车伤害的,属于工伤,你自己把脚扭伤了,不应属于工伤。

但可以主张非因工负伤的待遇。

可以写仲裁申请并到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申诉。

三:只要在上班期间,包括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与工作时间、工作岗位、工作有联系而受伤,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都应当认定为工伤。

单位没有与你签订劳动合同,你有权依法要求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

申请工伤认定,应当在一年内主张权利,逾期不能认定。

你应当收集相关证据,尽快向劳动保险部门申请认定工伤。

然后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签订合同 篇2

装修合同陷阱不仅在数字和时间上做文章,还有很多关键的条款被故意遗漏。

这些被遗漏的条款往往和工程的价格、质量、环保性能以及维修等事项有直接关系,为了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大家在签订合同时,一定不要忘了查漏补缺,给出现漏洞的装修合同打上“补丁”。

首先要约定预算与结算浮动比例

在没有项目变更的情况下,竣工结算上下增减幅度不超过预算5%。

一些不规范的装饰公司往往以低廉的报价吸引网友,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层层加码,导致装修费用“低开高走”,严重超标。

其中猫腻就在于,装饰公司在报价中少算工程量、少算材料支出,或者故意漏报必需的项目,如少算电位数量等。

等到进入施工阶段中,这些少算的部分不断浮出水面,业主也只好乖乖地掏钱。

而事实上,这些隐藏项目通过专业的测算是完全可以在施工前计算得到,并非是不可控因素。

所以,为了防止装饰公司“低开高走”蒙骗消费者,在签合同时不要忘了约定有关预算与结算的浮动比例。

然后增加材料环保性能条款

甲方(业主)或乙方(装饰公司)提供的材料应当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早在20xx年,国家质检总局就发布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其中规定了水泥、砖、板材、油漆等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苯、氨等有害物质的'限量,但是有些装饰公司为了从材料中牟取暴利,故意在装修合同中漏掉有关材料环保性能的条款,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采取半包形式的业主,这一点尤为重要,需要由装饰公司提供的夹板、胶粘剂、防水材料等都有可能成为室内污染物的重要来源。

当然,这一条也为市民提了个醒,购买装饰材料别忘了查看环保检测报告。

签订合同 篇3

1.约定预算与结算浮动比例

范例:在没有项目变更的情况下,竣工结算上下增减幅度不超过预算5%。

专家点评:一些不规范的装饰公司往往以低廉的报价吸引市民,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层层加码,导致装修费用“低开高走”,严重超标。

其中猫腻就在于,装饰公司在报价中少算工程量、少算材料支出,或者故意漏报必需的项目,如少算电位数量等。

等到进入施工阶段中,这些少算的部分不断浮出水面,业主也只好乖乖地掏钱。

而事实上,这些隐藏项目通过专业的测算是完全可以在施工前计算得到,并非是不可控因素。

所以,为了防止装饰公司“低开高走”蒙骗消费者,在签合同时不要忘了约定有关预算与结算的浮动比例。

2.增加材料环保性能条款

范例:甲方(业主)或乙方(装饰公司)提供的材料应当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专家点评:早在20xx年,国家质检总局就发布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其中规定了水泥、砖、板材、油漆等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苯、氨等有害物质的限量,但是有些装饰公司为了从材料中牟取暴利,故意在装修合同中漏掉有关材料环保性能的条款,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采取半包形式的业主,这一点尤为重要,需要由装饰公司提供的夹板、胶粘剂、防水材料等都有可能成为室内污染物的重要来源。

当然,这一条也为市民提了个醒,购买装饰材料别忘了查看环保检测报告。

3.具体约定质量责任归属

范例:由于乙方(装饰公司)原因造成质量事故,其返工费用由乙方承担,工期不变。

专家点评:在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装修过程中,业主往往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处于劣势,尤其当出现纠纷时,装饰公司用各种借口要求业主承担部分费用。

事实上,按照标准合同的`规定,这些费用应由装饰公司承担。

为了逃避责任,这一条被许多不良装饰公司故意漏掉,在发生质量问题时,以材料不合格等借口拒绝返工,更拒绝承担相关费用。

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市民完全可以把这一条款作为“工程质量和验收”部分的重要条款加入其中。

并可以根据双方实际情况,约定更加具体的补充条款。

4.明确验收的具体事宜

范例:装饰工程未经验收或验收通不过的,甲方(业主)有权拒收,乙方(装饰公司)承担返工及延期交付的责任。

专家点评:有消费者投诉,工程还没有结束,就出现了墙砖脱落、木地板发霉的现象,装饰公司却以材料不合格或业主保护不当为由拒绝返工。

其实,未经业主验收且未投入使用的项目出现质量问题,应由装饰公司承担责任,并且业主有权拒绝验收。

为了防止装饰公司以材料不合格为由推卸责任,市民还可以在材料交接环节使用《材料交接单》,在材料使用前交由装饰公司验收,并进行详细记录。

《材料交接单》可将材料的品牌、规格、数量、单价、总价等信息一一登记,日后验收通不过,市民可凭借《装修合同》和《材料交接单》要求装饰公司返工或赔偿。

5.增加索要重要凭证条款

范例:工程竣工验收通过,甲方(业主)付清工程尾款后,乙方(装饰公司)向甲方提供《工程保修单》。

乙方同时提供管线竣工图等资料。

专家点评:《工程保修单》是装修工程保修的重要凭证,其中可以相互约定保修年限,保修条件,以及针对不同的质量问题,甲乙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

出现纠纷以后,《工程保修单》也是消费者维权的必须凭证之一。

管线竣工图等资料也需要在竣工后及时索要,尤其是在保修期过后,维修水电隐蔽工程时管线竣工图是非常必要的指引,而当需要安装其他家电时,管线竣工图也必不可少,装橱柜时打破水管、装热水器打断电线等事故出现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图纸的指引。

装修合同书的构成:

1、委托方(甲方):家庭装修的合同中规定的甲方应该是房屋的法定业主或者是业主以书面形式指定的委托代理人。

2、承接方(乙方):合同的乙方基本上指工程的施工方---即装修公司。

3、工程概况包括

(1)工程地址 (2)居室规格 (3)施工内容 (4)委托方式

(5)工程开工日期:年月日 (6)工程竣工日期:年月日 (7)工程总天数:天

4、合同价款

5、质量要求

(1)工程使用主要材料的品种,规格,名称,经双方认可。

(2)施工中,甲方如有特殊施工项目或特殊质量要求,双方应确认,增加的费用,应另签 订补充合同。

(3)质量检查监督部门: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家庭装潢专业委员会。

(4)凡由甲方自行采购的材料,设备,产品质量由甲方自负;施工质量由乙方负责。

(5)甲方如自聘工程监理,须在工程开工前通知乙方,以便于工作衔接。

6、材料供应

(1)乙方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价格条例规定,对本合同中所用材料一律实行明

签订合同 篇4

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必须是劳动者。

学徒和实习不属于劳动,不适用劳动合同法。

学徒工、实习工和试用工不同。

1、试用工需要有上岗资格证书,学徒、实习人员不需要资格证书,通过学徒、实习才能取得上岗证书。

2、试用工需要独立完成单位的生产任务,学徒、实习人员不能独立操作,只能在师傅指导下操作,所完成的工作质量由师傅负责,完成的数量属于师傅的工作量。

3、劳动者的试用期为一个月到六个月,学徒期、实习期为一年到三年。

4、试用工有劳动报酬,工资标准为同工种工资的80%,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学徒、实习没有工资或者只发适量的生活费。

5、试用工属于劳动合同法调整的范围,学徒和实习属于职业教育法调整的范围。

学徒工、实习工的法律特征:

1、学徒、实习不属于劳动关系,属于职业培训关系。

只有学徒、实习期满,符合用人单位录用条件,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下,签订劳动合同,才能确立劳动关系。

2、建立学徒、实习关系的目的,旨在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

受训者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培训要求,是决定能否建立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

学徒,是一种传统职业培训方法。

过去的各种专业技术人员都是通过学徒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不仅木工、瓦工、电工、车工、钳工、铣工、焊工需要学徒,就是许多著名的老中医、戏剧表演艺术家、画家、设计师也都没有学历只有学徒经历。

现在在戏剧届、曲艺界、武术届还是必须举行拜师仪式,师徒关系非常重要,说不上是谁的徒弟,本行业就不承认他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学徒仍然是职业培训的主要途径。

199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教育法》确定了六种职业教育方式。

1、学徒培训。

2、学校培训(包括技工学校、职业中学和成人教育)。

3、就业训练中心培训(对象是失业人员)。

4、民办学校。

5、劳动预备制度。

6、职工教育。

包括上岗前的上岗培训和、在岗职工的业余培训和脱产培训。

可见,学徒属于职业教育的一种方式。

实习,是一种特殊的学徒关系。

有一些特殊工种,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实践技能。

从事相关职业,即要求学校培训,又要求学徒培训,两种培训都完成后才能取得上岗证书。

签订合同 篇5

临时工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名词,《劳动法》实施并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以后,所有用人单位与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在用人单位中,各类职工享有的权利是一样的,因此,过去意义上相对于正式工而言的临时工已经不复存在,用人单位在临时性岗位上用工,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为其建立各种社会保险。

对于在本企业连续工作已满10年的临时工,续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本人要求,应当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其工资、保险福利待遇。

用人单位及劳动者本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并享受有关保险福利待遇。

临时工其实是很老的一个说法,其所针对的是固定工。

在一九九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之前,我们国家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其用工制度是将员工招入单位后就一直在该单位工作,直至退休,这就是固定工。

相对于固定工,单位为了临时工作需要,招聘的一些员工就是临时工。

由于固定工要做到退休,所以待遇福利方面在单位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通常较好;临时工是马上要走的.,做不久的,所以待遇福利就相对较差。

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出台则改变了在中国实施了几十年的传统用工制度,将劳动合同的概念推向了全国。

之所以说其有如此的变革作用,是因为劳动合同制度改变了传统的在单位一做到底的旧观念。

劳动合同提出一个合同期限的问题,使得劳动合同会面临终止。

当劳动合同终止后,单位就可以当然地终止与员工的劳动关系了。

在这样的制度下,就无所谓什么固定工、临时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近10年时,已经很少听到临时工的说法了,通常在一些国有企业及国有转制的企业还有。

单位用工,只要是签订劳动合同的,就应该视为是单位的正式员工,福利待遇按照合同约定、公司规章制度或者法律规定办理。

我们可以知道,如今已经没有临时工这种说法了,单位用工只要签订劳动合同的,就应该视为单位的正式员工。

用人单位在临时性岗位上用工,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为其建立各种社会保险。

所以,现在的临时工是要签订劳动合同的。

签订合同 篇6

温州市舒迪达服饰帽业有限公司:

经本人要求,于年 月 日被公司录用,公司依法再三要求我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本人已阅读了公司提供的'合同文本,该合同文本内容真实、合法,但本人因个人原因拒绝签订法定劳动合同。

为此,我与公司没有签订合同的后果均由本人引起,与公司无关。

今后,本人将不以此向公司主张任何法定的权利。

声明人签字(盖章):时间:

签订合同 篇7

签订劳动合同后可以辞职吗?是否需要赔偿公司损失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所以合同未到期辞职也是可以的,只要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了,至于赔偿问题,一般来说是不用赔偿的,在下面的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要承担违约责任。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一、劳动者解除的条件

劳动者在行使解除劳动合同权利的同时必须遵守法定的程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遵守解除预告期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预告期是各国劳动立法的通行做法。

劳动者在享有解除劳动合同自主权的同时,也应当遵守解除合同预告期,即应当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才能有效,也就是说劳动者在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后还应继续工作至少三十天,这样便于用人单位及时安排人员接替其工作,保持劳动过程的连续性,确保正常的工作秩序,避免因解除劳动合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给用人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这样也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化。

否则,将会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将可能承担赔偿责任。

2、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都必须以书面形式告知对方。

因为这一时间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解除预告期的起算时间,也关系到劳动者的工资等利益,所以必须采用慎重的方式来表达。

本条还对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做了规定。

试用期既是用人单位对新招收职工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的期限,看劳动者是否具备录用条件,也是新招收职工用以考察用人单位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是否符合劳动合同规定的选择期限。

在试用期内,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劳动者对是否与用人单位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仍有选择的权利。

为此,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发现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与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介绍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或者发现自己不适于从事该工种工作,以及存在其他不能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无须任何理由,可以通知用人单位予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以便用人单位安排人员接替其工作。

二、公司是否可以拒绝员工辞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明确赋予了职工辞职的权利,这种权利是绝对的,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无须任何实质条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即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

原劳动部办公厅在《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也指出:“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

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三、辞职需要赔偿公司损失吗

《劳动法》一方面赋予了职工绝对的辞职权,另一方面又赋予了用人单位一定的请求赔偿损失的权利。

《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原劳动部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的第4条明确规定了赔偿的范围:“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

1、 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2、 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3 、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4 、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职工主动提出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后部分职工在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30日后主动离职,不予理会用人单位的赔偿要求,用人单位则不给职工办理人事关系和档案的调转手续,职工离职后人事关系和档案长期留置在原用人单位;造成职工在新的工作单位不能办理劳动保险、不能办理出国政审手续、影响技术职称评定、不能进一步求学深造和丧失报考国家公务员的机会。

所以,职工在与用人单位因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损失方面发生争议后应当在60天内及时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劳动争议仲裁。

签订合同 篇8

首先,要充分了解签约对象的主体资格。

当前各种经营单位的性质和种类比较复杂,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比较普遍。

为防范欺诈行为,减少交易风险,有必要考察双方的主体资格、履约能力、信用情况等,查看对方的营业执照、年检证明资料等。

其次,注意合同条款的对等性。

《物业管理服务委托合同》是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委员会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权利义务的协议,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义务,不要签订义务多、责任重、权利少这类一边倒的合同,例如合同只规定物业管理企业违约要如何处理而无业主委员会违约如何处理的内容。

再者,合同条款要明确。

《物业管理服务委托合同》是物业管理企业与业户之间发生的一项劳务的交易准则,其根本要求是实用,合同的用词用语不需要华丽、完美,但是一定要明确,言简意赅,避免毫无意义的空话,同时合同前后不能出现矛盾。

同时,也要注意管理费标准的确定。

《物业管理服务委托合同》中的管理费标准的确定必须合理、合法,具有可执行和可操作性。

既要照顾物业管理企业实际开支情况,又要顾及业户的负担。

既要使物业管理企业有收益,又要使业主有所获。

另外,对项目分包合同的.特殊要求。

物业管理企业承揽的有些项目是从其他承包商那里分包而来的,此类合同涉及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发包方是否允许承包商对项目进行分包或转包,通常的情况是发包方禁止项目转包和分包或规定未经发包方同意,承包商不得将项目转包或分包给第三方。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转包、分包都要经过发包方的同意,否则转包或分包行为无效。

对物业管理项目进行转包或分包的承包商往往对分包方隐瞒了原合同的规定,对此应当直接向承包商提出此问题并要求其征得发包方同意才能将物业管理项目转包或分包。

签订合同 篇9

1、要求合同规范化

目前,有些二手车买卖合同不是很规范,有明显的漏洞,为了避免造成买卖纠纷,在签订购车合同时,消费者要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尤其是“违约责任”一款,一定要问清楚,并在合同上以文字形式显示出来。

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可能出现在合同里面的隐含条款和免责条款。

另外,还要注意“定金”和“订金”这两者的区别。

“定金”,是指在合同订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担保的担保方式,给付定金的一方称为定金给付方,接受定金的一方称为定金接受方。

“订金”,是指双方定下车辆款式后,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现金以获得所选车辆的优先购买权,买方需在约定的期限内与买方签订正式的购置合同。

2、要求车辆信息透明

二手车市场的`最大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在交易时必须要明确车辆的详细信息。

车辆详细信息包括汽车的品牌、标识号码、汽车代码(即车架号)、车辆主要配置、颜色、款式、价款等基本要素。

另外,在《二手车买卖合同》要明确要求卖方提供车辆的使用、检验、事故、修理以及是否办理抵押登记、报废期、缴纳税费等真实情况信息。

如果是事故车,要在“损伤位置及损伤状况”项中描述损伤情况,这样可以做到车辆信息完全透明。

3、要求车辆手续齐全

二手车交易手续包括:车辆登记证(或购车原始发票)、行驶证、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养路费手续及交强险等。

在二手车买卖合同样本中,一般都会有是否交付该车行驶证,购置附加费凭证及发票,路票凭证、车船使用税凭证、年票凭证、原车发票及购买的车辆保修凭证。

如果车辆登记证和行驶证缺失且未及时补办,那么该车很有可能是“黑车”。

所以,在签订合同时,如果卖方以各种借口不能出具全部手续,买方应提高警惕。

附:二手车买卖合同范本

甲方(出售方): 身份证号:

乙方(购买方): 身份证号:

甲方现有一辆 色 车,车主 ,车牌号 ,

发动机号 车架号码 ,登记日期 ,乙方已现场核对一致,于 年 月 日 时有偿转让给乙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规的规定,经双方自愿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一.本车价款为人民币 ______元(大写______元)成交。

二.乙方应于本合同签订时,按车价款______%(≤20%)人民币______元(大写 ______元)作为定金支付给甲方。

三、本车使用性质 ,随车交付证件(产权证书、附加费,购置税(费)证,行驶证正、副本,身份证复印件,路费收据,机动车辆登记证书)。

由乙方现场过目清点确认后交接。

四、甲方需对以上所有证件费用的真实性,合法有效性负全部责任,如因来历不明或被抵押、查封等其它甲方因素而给乙方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由甲方全额承担。

五、本车甲方不作任何质量保证,由乙方现场鉴定认可购买,成交后双方不得有异议。

六、自签字成交前与此车有关的一切事宜(含交通违章、事故、债务纠纷等)由甲方负责,签字成交后一切事宜(含交通违章、事故、债务纠纷等)由乙方负责,与甲方无关。

七、本车由自费于 工作日内(过户、转籍)完毕,甲无偿提供(过户、转籍)所需证件,在办理(过户、转籍)过程中,出现车辆专章、欠费、罚款等无法办理业务,由甲方自行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费用。

八、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签字之时起生效即成。

备注: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日期:年 月 日 日期:年 月 日

签订合同 篇10

摘要:在去年我们法律援助的工作中,也曾接待过很多这样的案子,我们也很乐意帮助他们,可是有很多时候我们却束手无策。

因为我们知道,由于缺乏必要的证据,在法律上他们无论如何是无法讨回自己的工资的。

看着许多辛苦工作一年却连一分钱也拿不到的民工,看着他们那求助的眼神,我们感到很伤心也很无奈。

现在春节过去了,新一轮的民工潮又要来了。

再加上许多大学毕业生也将要加入到找工作的行列中去,为了这样的悲剧不再出现,我想最好的办法是加强一下自身有关的法律知识,预防受骗。

当然,社会的复杂远非我们所想象的,我只是尽一分薄力,希望对他们有所帮助。

下面结合法援工作的经验,谈一下我个人对劳动者的几点建议(注:本文指的劳动关系是广义上使用的,不仅是劳动法上的劳动关系,还包括雇佣或劳务关系):

一要到合法的劳动市场或职业介绍所找工作。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各项相关的劳动政策,社会保障机制以及再就业机制都没有很好地建立健全,国家对劳动者难以提供足够的保护。

可以说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仍是相当的脆弱。

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现在由于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城市还有大量下岗失业人员等待再就业,同时每年还有一大批的大中专毕业生加入找工作行列,这样就业的压力还是相当大的。

在这样的就业形势下,在劳动力远远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在很多情况下,劳动者是没有选择的余地的。

我们遇到很多的农民朋友们,在陌生的城市举目无亲,又无一技之长,只要有人愿请什么活都干。

可有的时候就是没有人请。

为了生计只有尽快地找到工作,为了尽快地找到工作,他们是顾不了别的什么了。

而目前有很多非法中介就是利用了他们的这种心里。

他们往往以老乡名义骗取他们信任,说可以替他们找工作,收取一定的中介费,然后逃之夭夭的。

或是收取了高额的介绍费的,又或是进行非法劳工的介绍,介绍人员从事一些非法行业或工作。

这样的黑心中介在目前来说,不在少数。

虽然国家劳动监察部门加强了检查力度,无奈检查过后,他们又如雨后春笋般复燃。

所以最好是不要相信这些不规范的劳务或劳动中介。

一般要找工作应该到正规的国家办的劳动介绍部门或人才交流中心找工作比较可靠。

或者就是直接上企业或单位去应聘。

二签订劳动合同或雇佣合同是最好的保障

导致不签订劳动合同或雇佣合同的原因很多,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不力,对用人单位的用人的情况监督管理不力所致;而另一方面则是因劳动者本身不重视自身权益,不珍惜自己的劳动所致。

事实上,对劳动者权益的漠视,无论是社会、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本人,都是导致未签劳动合同的重要原因。

虽然,也有很多用人单位和用人者并不是存心欺骗劳动者或雇工。

只不过一旦双方出现问题争吵起来的时候,他们总会站到自己的一边说话而劳动者或雇工又空口无凭,没有任何其它的证据(即使有对劳动者而言也是极难取证的),最终吃亏的是他们自己。

更有甚者,一些不法之徒就是专门利用他们的这一点来骗取他们的血汗钱。

所以我们并不是要求他们严格依法律来行事(那也是不现实的),只是要求他们能够在找工作的同时多一个心眼,,还是先签合同为好。

虽然这样会不那么的方便,也会导致有点麻烦,甚至会一时找不到工作,但总比付出辛苦的劳动之后得不到自己应得的报酬的境遇要好一点。

这是其一。

其二,签订合同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单位负责的一种表现。

尽管劳动者是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如果没有把双方的劳动关系确定下来,对用人单位而言,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人力资源的流失问题逐渐受到了各大公司的重视。

劳动者有了合同的保障也会更加的负责,尽忠尽职。

其三,国家明文规定建立劳动关系一定要签订劳动合同。

否则是一种非法劳动关系,是违法行为。

对劳动者而言,得不到国家的保护,对单位而言,一旦被查处,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最后,。

我国劳动法是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特定雇佣关系为其主要调整对象的。

现行《劳动法》第2条明确把“用人单位”限定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五种组织。

因此该法律只适用于雇佣关系中的单位雇佣关系、从属性雇佣关系,而对个人雇用关系、非从属性雇佣关系没有作出调整,从而留下了法律调整的模糊区域。

「1」由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比较小,更多的是由民法来调整,这样更多的时候法院是以双方的约定来处理的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劳动者就无法获得劳动法的保护。

而在实践中为了方便,双方签订雇佣或劳务合同,不必要是条文十分具体详尽,或者说是十分科学,只要是说明了有关的聘用或者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质量要求,报酬或费用,违约事项,合同双方等等就可以了。

简简单单的一份合同就行。

但对于劳动合同,则是要符合国家的严格规定。

还要劳动管理部门进行登记。

三注意合同中的有关条款

我国《劳动法》第18条的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2、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无效合同,至始不发生法律效力。

但是有些合同部分条款的违法无效并不必然导致整个合同的无效。

要区别对待。

如,不准请假休假的`;不服从安排可以抠打或任意处置的;造成人身伤害不负责任的;女职工在合同期内不得结婚不准怀孕生孩子的;不负责医疗社会保险的;等等这些条款因与法律的禁止性规范或强行性规范相抵触无效,只是该条款无效。

但如是为了非法目的,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而以合法合同形式订立的合同当然无效。

如雇用某人为赌场保镖的合同。

对于合同无效的,由有过错一方对对方的损失进行赔偿。

但是对于合同当事人滥用法律、行政法规的授权性或任意性规定达到规避法律规范的目的这一类合同,劳动者则要加以注意了,特别是其中的一些条款,目前在法律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是违法的情况下,是很容易被用人单位或用人者钻空子的。

下面我介绍一下签订一般劳动合同或雇佣合同应当注意的问题:

1.主体适格问题按《劳动法》第2条的规定,现行《劳动法》适用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不符合该规定的条件的,都不适用劳动法。

致使许多从事雇佣劳动的劳动者,被排除在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如一些建筑工地工作的劳动者,由于主体不合格,不能适用劳动法,一旦发生纠纷,只能按劳务关系,适用普通民事法律。

「2」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第二款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因此只有签订劳动合同才能明确双方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才能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否则劳动法的无效只会导致劳动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护。

但对雇佣合同则没有如此严格的规定,只要符合合同法的有效条款就可以了。

但很明显,对劳动者的民法保护远不及劳动法保护得那么好。

在如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最高工作时间、法定休息休假、劳动安全保护、解除劳动合同给予经济补偿、提供社会保险等方面已经超出了民法的保护范畴。

2.关于试用期及试用期的待遇问题按有关条例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间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下的,约定试用期不得超过15日;合同期限满6个月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30日;合同期限满1年不满2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日;劳动合同期限2年以上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试用期间应当向其支付报酬,支付的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法》赋予了劳动者在试用期内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不需承担违约责任。

劳动者可利用试用期对劳动定额、劳动条件、劳动保护等情况进行考察,干不了则依法解除合同,对个人不会造成经济损失。

但这需要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

3.关于劳动报酬问题.这本来应该是劳动合同的重要一点,但是我国劳动法对此的规定却十分简单,而更多是由双方约定。

这样的话,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更加容易受到欺诈。

劳动报酬问题主要注意如下:1)报酬不得低于法律法规规定的最低标准。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而国家有关机关定有报酬标准的,依规定标准给付报酬;无规定的,参照市场同类劳务标准给付。

2)酬金的种类包括,基本工资,津贴,交通费用,住房补贴费,伙食费,培训费用,医疗费,提成等,这些都要在合同内明确约定,以防工厂随意克扣工资3)工资的计算方式(按件、按时或按天、按级别、承包的等),支付方式(现金或记账、月结或天结),支付地点以及在一定时期内不支付报酬的后果等,都可以由合同约定。

无约定的依习惯。

无习惯的依以下规定提供持续时间超过二个月的继续性劳务的,至少每月给付一次报酬;提供一次性短期劳务的,于劳务结束时给付报酬;提供间断性劳务的,于每次劳务完毕时给付报酬;受雇人以报酬为基本生活来源的,雇佣人应于劳务开始时预付足以维持受雇人基本生活的部分报酬。

「3」4)加班工作应当加工资,工人依法享受假日的应当照常发工资。

对于事病假或其他假期的工资则由双方规定。

4)扣减报酬的理由,这也需要由合同详细规定,而且也应对这些条款特别留意。

雇主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劳动者的报酬。

基于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报酬的,扣减数额总计不得超过当期应付报酬的一定比例(20%)。

「4」5)同时也应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以及拖欠的后果等。

4.关于工作的内容及质量的问题对合同的要求要明确,以防用人单位或用人者到时以此为借口克扣报酬或不支付报酬。

而我国劳动法中由于受“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想指引下,对这方面的内容也只是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一般由一些部门性或行业性或地方性的规定来约束。

但是这样的规定也不是很多。

所以更多的是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约定。

这就要劳动者多加小心了,以免出现有理无法说的情形。

如:有些劳动者在被录用后时间不长,就因身体素质或技能等原因,完不成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生产经营任务,不得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申请。

这是当初在签订合同时没有认真地看合同有关。

用求职者的话讲,不是个人不想干,而是合同中的工作指标难以完成,完全是被用人单位用劳动合同给“欺诈”了。

又或是因没有明确的工作标准而受到工头的随意刁难或是克扣工资。

5.关于解约权的行使的问题劳动法规定的解约分为法定的解约和约定的解约。

法定的解约主要是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和第三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内的;(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据此劳动者可以解除合同而不负违约责任。

约定解约就是由双方同意解除劳动或劳务合同,或是在合同中约定解约的条件或解约的期限当这些条件或期限成立或到期时合同自然解除。

这就是劳动者在签订合同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东西,尤其是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时,多采用格式合同,根本不与劳动者协商,不向劳动者讲明合同内容。

在合同中,只从企业的利益出发规定用工单位的权利和劳动者的义务,而很少或者根本不规定用工单位的义务和劳动者的权利。

我把它们主要归为以下几类:1)有些合同规定的解约条件不对等:如某单位劳动合同规定“甲方(单位)辞退乙方(劳动者),应提前10日通知对方。

同时,又规定:乙方解约,应提前30日提出,并在甲方批准后方可离岗等”。

这与劳动法第26条“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的规定不相符;2)又有些合同加以限制劳动者的解约权利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方可以解除合同:(一)甲方未按合同约定支付报酬的;(二)甲方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工作的。

否则乙方不得解除合同。

”违反了劳动法第31条的有关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这条条款实质上是赋予了劳动者的任意解除权。

只要劳动者愿意,他就可以提出解约的要求。

3)还有些合同是别的附条件或附期限的解约条款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如某和一建筑公司签订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后,仅仅工作了一个月,就被解除劳动合同。

理由是该建筑公司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中有“公司对迟到三次的职工可以开除”。

又或是合同约定的完成工作期限已到。

6.关于违约责任的问题这主要是看哪些条款加大了劳动者的违约责任。

如一般用人单位都有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违约金的规定,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有的是在劳动合同文本中,有的是在合同附件的岗位协议中,有的(违约金方面的内容)是在用人单位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细则中。

违约金的约定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在合同中约定具体的赔偿数额,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甚至更多;二是按未履行合同的期限来计算,如未履行一年的,赔偿一万元。

而在劳动合同中,违约金条款一般仅针对劳动者而适用,用人单位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按法定标准给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即工作满一年的,给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该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可能是远远低于违约金数额的。

在目前法律对劳动合同违约金条款未有明确规定前,一般由法官用自由裁量权对不合理的违约金条款予以干预,对违约金的金额予以适当的调整,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5」

7.关于免责条款。

这是指用人单位预先在合同中规定了免除其在将来可能发生的对劳动者的损害赔偿责任。

免责条款的效力问题,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88)民他字第1号《关于雇工合同应当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问题的批复》中指出:“张学珍、徐广秋身为雇主,对雇员理应依法给予劳动保护,但他们却在招工登记表中注明‘工伤概不负责’。

这是违反宪法和有关劳动保护法规的,也严重地违反了社会主义公德,对这种行为应认定为无效。

”据此可以说,我国司法实践确立了有关人身伤害侵权责任的免责条款绝对无效,禁止免责条款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的原则。

「6」但是对于一般的财产责任的免责条款法律则一般不加以干涉。

这需要劳动者签订合同时注意的。

8.关于生产安全卫生问题。

有些用人单位不按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履行安全卫生义务,妄图以与劳动者约定“工伤概不负责”的条款逃避责任。

签订这类合同的主要是建筑、采石等从事高度危险作业的单位。

这类企业劳动保护条件差、隐患多、设施不全,生产中极易发生伤亡事故。

又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一切行动听从用人单位安排。

在工作中,加班加点,被强迫劳动,有的单位连吃饭、穿衣、上厕所都规定了严格的时间,剥夺了劳动者的休息权、休假权,甚至任意侮辱、体罚、殴打和拘禁劳动者。

劳动者的生活、娱乐和人身自由受到非法限制。

这就要求劳动者在签约时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人身安全等权利是否受到侵犯。

对不符合生产卫生安全条件的,劳动者有权拒绝工作,也可以解除合同。

还可以就因此而产生的损害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赔偿。

四签订劳动合同是不用交押金的。

劳动部办公厅、国家经贸委办公厅1995年7月3日下发的《对“关于用人单位要求在职职工缴纳抵押性钱款或股金的做法应否制止的请求”的复函》中明文予以制止。

但如今仍有不少用人单位利用劳动者求职心切的心理向劳动者收了押金、风险金、培训费、保证金等各种名目、数额不等的金钱。

有些用人单位虽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强迫劳动者集资、入股,收取抵押金、抵押物、保证金、定金及其他费用或扣押劳动者身份证件和其他证明的。

这都是在签订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的一些不合法的做法。

五劳动争议的解决。

我国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里即规定了行政仲裁程序,也规定了司法程序,劳动者可以自己选择救济方式。

虽然我国没有明确区分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但是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毕竟不同。

对于雇佣关系纠纷其实不用经过劳动仲裁就可以直接上法院。

而劳动关系纠纷则必须经过仲裁才可以起诉到法院「7」故当事人可以选择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但是已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不得再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同时,我国法律规定,实行劳动合同纠纷案件的仲裁前置原则,许多劳动合同纠纷可以通过行政仲裁得到解决。

但是,当劳动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法律赋予他的权利。

在许多场合下,人民法院在维护违约受害人的权利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和仲裁时效略有不同。

劳动法第82条则规定了仲裁时效的要求:“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60日内作出。

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即申请仲裁的时效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之内”。

“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而不是“自争议事项(损害)的发生之日起”,而不应“将该条理解为对应予受理的争议事项(损害)的发生,也要限制在60日之内。

”「8」故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时效为60日,即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仲裁。

但是由于侵权行为是一个处于持续发生的状态,故诉讼时效的计算应当依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来计算,即从行为结束之日起算。

对于一般企事业单位的一般违规行为或争议不大的问题,劳动者可以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让劳动监察部门对其处以处罚。

对于一些特殊行业,还可以通过国家的特别立法来进行调整。

所以这些劳动者都应该注意的。

后记:

每次看着求助的民工或雇工们失望的眼神,我的心都是痛的。

我很想帮助他们,把血汗钱给讨回来。

也很憎恨那些无良的工头或老板。

可事实上,每次我都只能骂二下而已,仅此而已。

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而不是我一个人能够解决的问题。

它的解决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

也有赖于你我的付出。

我们不能因为它现在不比较混乱而不去做任何事情。

劳动市场的规范将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

但我相信它总会有规范的一天。

劳动关系是很复杂的关系,它也在不断地发展,新的现象不断地出现,新的问题也在不断地出现。

但是如果社会不能很好地及时地处理这些劳资关系问题,轻者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重者则会影响到国家经济建设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在实践中,劳动者的利益更容易受到损害。

【签订合同】

03-23

05-09

05-08

05-08

05-11

05-11

05-06

05-04

05-07

05-07

加入收藏

签订合同范文合集十篇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