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科解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时代的大背景,就犹如一口大井,每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是一只井底之蛙。
但我们常常忘记了“井口”的局限,过于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判断。
直到有一天,当曾经的选择被现实证实为“大错特错”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世界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个样子。
”
张幼仪在婚姻中的悲剧,恰恰就是源自这样一种局限。
张家父母一心为“幼仪”好,为何却把她推进了火坑?对于女儿嫁给徐志摩,当年张家父母是十分看好的。
一来看重徐家,有好几家工厂,算不上大生意,但足可以保女儿衣食无忧;
二来看重徐志摩,一个长得还不错,并且很有才华的年轻人,极可能有不错的前程。
所以,他们为张幼仪包办了这场婚姻,满以为把女儿送进了幸福的小窝。
今天我们来反观张家父母的选择,会发现,他们的“婚姻幸福观”,正是那个时代之下绝大多数人的逻辑:“衣食无忧 好男人=幸福”
当年张家父母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固守着“父母之命”的旧观念,严重忽略了时代正在发生的变化,尤其没有想到,自己选中的佳婿徐志摩,偏偏就是一个时代的弄潮儿。
所以,张幼仪被自己的父母亲手推进了“火坑”之中。
当年的张幼仪,骨子里反对这桩婚事吗?我们都知道,徐志摩非常反对、反感这样的包办婚姻,所以后来宁愿背负渣男的骂名,还是不管不顾地离了婚。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张幼仪其实也不喜欢这样的包办。
当年婚事被提上日程时,张幼仪正在外读书,求知的渴望非常强烈,且因为成绩优异得到校长的高度赏识。
遗憾的是,骨子里认同“以顺为孝”的张幼仪,还是选择了顺从父母之命,放弃学业,回家,嫁给那个不曾谋面的男人。
内心对外部世界的向往,以及那段求学的经历,实际已经让张幼仪站在了新时代青年的起点上,但她勇气不足、果断不够,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开始了自己悲剧的大半生。
如果让徐志摩重新选择一次,他也许会很爱很爱张幼仪旧时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令人唾弃,在反对传统旧观念这件事儿上,徐志摩干得漂亮。
但这并不等于说,徐志摩就足够清醒,他依然是一只蛙,在自己的井里“坐井观天”。
他反对父母之命,反感极了被包办的婚姻,所以他根本不屑于去了解父母为他选择的是究竟是怎样一个女子,他带着有色眼镜看张幼仪,自始至终。
与此同时,他在完全的自由中寻找自己的爱情,遇见林徽因,爱得无法自拔。
建立在自由基础上的纯粹爱情,固然令人向往。
但在一场婚姻里,一场遇见中,为了反对而反对,未尝也是一种盲目。
徐志摩,他站在新旧时代的转折点上,眼前是一个新世界,身后是一个旧世界,但他的心中只有“眼前”,没有“身后”。
真正成熟的人,真正有眼界的人,靠自己的思维和逻辑去做判断,而不是带着对一个时代的偏见做所谓的“弄潮儿”。
先锋,也许代表了足够的勇敢,但不等于正确。
如果徐志摩是一个稍微循规蹈矩些的人,两个人的故事也许就全部改写了。
婚后,他发现张幼仪的好学,两个人一起学习,进步,恩爱,成就一代爱情佳话。
事实证明,张幼仪是有这个能力和意愿的。
品质也是极佳的,在徐志摩死后,料理好了他的一切,以及他父母的一切。
#p#分页标题#e#张幼仪婚姻悲剧的罪魁祸首是谁?是谁向张家父母举荐了徐志摩?是张幼仪的四哥张嘉璈。
当年,张嘉璈在官场上已经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在一次对浙江的学校进行考察时,被一篇名为《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的文章吸引,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徐志摩。
张嘉璈认为徐志摩很有才华,且前途无量,经过了解,家境也不错,就向父母推荐了此人。
作为张幼仪的四哥,也真的是在为妹妹谋幸福。
其实非常有意思,张嘉璈作为一个留过洋的新时代青年,竟然选择为妹妹包办婚姻,自始至终从未考虑过妹妹和准妹夫的想法。
一个把双脚都踏进了新时代的青年,为什么给妹妹包办婚姻?张嘉璈的认知局限在于重男轻女,认为嫁人才是女人的归宿和命运。
他爱妹妹,却爱得狭隘。
徐志摩到底是不是渣男?抛妻弃子的徐志摩,被很多人称之为渣男。
但也有人说,徐志摩不是渣男。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评价这个男人?
如果从玩弄感情的角度看,徐志摩的确不渣,他只是因为太向往爱情。
但是,在不喜欢张幼仪的情况下,还和她发生床笫之事,生下两个孩子,提出离婚之时还是张幼仪正怀孕有第二个孩子的时候,言辞更是犀利无情。
“把孩子打掉!”
“有人因为打胎死掉了。
”
“还有人因为火车事故死掉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做火车了吗?”
他一心只想离婚,至于别人的感情,甚至崭新的生命,都不值一提。
从这个角度看,徐志摩挺渣的。
爱情之名,不能为他正名。
作为一个诗人,他彪炳史册,作为一个男人,他令人不齿。
做人,永远别忘了自己的局限,这样的“反观”意识,可以避免我们在某些事情上的过于固执和偏激,不要等到许多年后回头望,才忽然看清那个大错特错的自己。
天下无一人,不活在局限之中,看就看,谁能超越这局限更多一些。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