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碰撞提供了放射性物质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2-07-19 点击数:
简介:有史以来第一次,科学家首次在太空中发现了一种放射性分子——它来自于一场古老的恒星爆炸。

在17世纪,天文学家

【菜科解读】

  有史以来第一次,科学家首次在太空中发现了一种放射性分子——它来自于一场古老的恒星爆炸。

在17世纪,天文学家看到一颗新星在火神座闪耀,虽然他们可以用肉眼看到恒星,但直到2013年天文学家才能够将不同寻常的同位素分子气体与恒星事件联系起来,重新燃起对新星的兴趣。

现在在一项新研究中,一个由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托马兹卡米斯基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已经证明,新星很可能是由两颗新星合并而成的,即所谓的“红新星”。

在一颗红色新星中,两颗恒星在爆炸事件中合并,冷却,然后在这个“冷却阶段”产生大量的分子气体和尘埃。

  

古老的碰撞提供了放射性物质

  研究人员当天在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网站上刊文介绍,这种放射性分子为氟化铝,包含铝的放射性同位素“铝-26”。

他们借助ALMA和NOEMA这两台分别位于智利和法国的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观测发现,这种放射性分子可能是因两颗恒星相撞而进入星际空间的。

  在距地球约2000光年的银河系狐狸座中,两颗恒星曾因相撞发生爆炸,然后合并形成了一颗新星CK Vul。

1670年,地球上有人观察到了这一现象。

在当时的观察者看来,天上出现了一颗明亮的红色新星。

  本次发表的新研究发现,在CK Vul周围的“废墟”中,存在一种具有独特光谱特性的分子,即含有“铝-26”的氟化铝。

研究人员认为,这说明形成于恒星致密内层的放射性同位素,会因恒星碰撞而被甩到星际空间。

  研究人员说,“铝-26”的发现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恒星的合并过程。

而且,虽然人类早已知道银河系中存在大量“铝-26”。

  但是,尽管这项研究为这一古老的碰撞提供了新线索,但它也提出了新问题。

多年来人们已经知道银河系中大约有两个26Al的太阳质量。

目前尚不清楚这种放射性物质的来源,但根据对CK Vul中26AlF的质量估计,研究人员认为,合并不能对检测到的所有同位素单独负责。

因此,在银河系中发现同位素的数量及其来源仍然是一个谜。

尽管如此,这项研究还是突出了CK Vul——此前从未被认为是26AlF的产生者。

通过这项研究,研究小组还发现,Atacama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ALMA)这样的工具在寻找26Al的时候比在伽玛射线天文台更有用。

这对于未来对银河系中恒星残余和26AlF的研究很有帮助。

蒙古骑兵长途远征为什么要带上大量母马随行?可以为士兵提供食物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以其超强的机动性与冲击能力,而备受重视,由此盛行近两千年。

我国历史上不乏骑兵作战的经典案例,如战国晚期名将用骑兵配合步车兵大破匈奴,歼敌十万人,消除了北方隐患;相争时期,率2万骑兵大破,差一点将其活捉。

到了西汉时期,骑兵成为大汉对付匈奴的决定性力量。

、两大名将,曾多次率数万骑兵,采用迂回包抄,深入敌后等战法大破匈奴,立下不世之功。

西汉以后,有骑兵参加的战争,更是不胜枚举,几乎每一场大的战争都有骑兵的身影。

崛起于斡难河畔的则是骑兵战术的集大成者,将骑兵技战术发展到了冷兵器时代的顶峰。

众所周知,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后,四周的政权也迎来了噩梦。

在东方消灭了、金、西夏、大理,在西方打败了花刺子模,征服了俄罗斯草原,、打败了西方联军,一直打到欧洲的多瑙河边。

近百年的时间里,蒙古骑兵一共灭掉了60多个国家,700多个民族都臣服在他们脚下,纵横亚欧非三大洲。

在西方人眼中,蒙古骑兵成了恐怖的象征。

长途奔袭的蒙古骑兵的一大特点,同时对于后勤来说也是极大的考验。

虽然可以以战养战,就地取养。

但是遇到对方坚壁清野的情况下,还是得依靠自身携带的物资。

所以蒙古骑兵进行长途奔袭的战争时,一名士兵往往备有6匹以上的战马。

除此外,还有带上大量处于哺育期的母马。

为什么蒙古军队出征要带大量的母马随行?这么做自然是有原因的。

虽然蒙古马体型较小,不及阿拉伯,雅利安马速度好、体型高大,但胜在适应力强,耐粗饲,易增增膘,寿命长,十分适合长距离行军,无后勤保障作战,这些马随处能找到食物,在草原地形能日行军五十至一百公里,可以终年使役。

尤为重要的一点是,蒙古马的母马哺育期可产奶三百千克,这成为长时间在外作战,无需后勤保障的蒙古军的一个重要食物来源。

马奶除了可以当做水来饮用外,多余的马奶可以用来制作乳酪,通过发酵浓缩后制成,制作过程非常简单,每一个蒙古士兵都会这种手艺。

乳酪这个东西有一个好处就在于,制作完成会变得十分坚硬,便于长期储存、携带。

吃之前,提前切成一小块,放在包裹里,随吃随取,不耽误行军,免去了生火做饭暴露被发现的可能性。

而且,马乳酪热量极高,营养丰富,可以很好地恢复体力。

蒙古人是,生长在苦寒之地,对于恶劣气候的忍耐力极强,物质条件要求很低。

及其后人西征时,通常是十几万军队都不同生火做饭,这其中乳酪是立下了大功。

无论是对军队的简便,或者因为不用生火带来的隐蔽性,都给了蒙古骑兵突袭时,更多成功的可能。

但是,万物盛衰自有其规律,当热兵器开始大量装备,骑兵的地位与作用也就逐渐下降了,清军八里桥一战,两万多骑兵被英法联军一顿枪炮射击,全线溃败。

蒙古骑兵就此走向谢幕,退出历史的舞台。

随机文章米尔蒂亚德斯Miltiades简介2016暴雨后出现龙视频真相,疑长4米巨龙盘旋在乌云中秦始皇陵是龙脉吗,挖秦陵破坏中华龙脉/中国技术太菜不敢挖外星人说人类前世是神,美国秘密研究外星人(外星人说人类是神)生不逢时美国F7F虎猫战斗机,最强活塞式战斗机(仅仅生产25架)

小行星碰撞引起过一场火星大海啸

小行星碰撞引起过一场火星大海啸(神秘的地球uux.cn)据cnBeta:根据今天(12月1日)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一场火星大海啸可能是由一个浅海地区的小行星碰撞引起的,该碰撞类似于6600万年前导致地球上所有非鸟类恐龙大规模灭绝的Chicxulub撞击。

之前的研究提出,小行星或彗星在火星北部低地的一个海洋内的撞击可能在大约34亿年前引起了一场巨大的海啸。

然而,在这项研究之前,由此产生的撞击坑的位置还不清楚。

Alexis Rodriguez及其同事分析了火星表面的地图,这些地图是由以前对该星球的任务的图像组合而成的,并确定了一个可能是由引起大海啸的小行星碰撞造成的撞击坑。

这个陨石坑--他们将其命名为Pohl,直径约为70英里(110公里),位于北部低地的一个区域内,以前的研究表明该区域可能已经被海洋覆盖,在其拟议的海平面以下约400英尺(120米)。

作者认为,根据它在以前的岩石上下的位置,Pohl可能形成于大约34亿年前。

作者模拟了小行星和彗星与这一地区的碰撞,以测试哪种类型的撞击可能产生Pohl陨石坑甚至引发海啸。

他们发现,形成与Pohl相似尺寸的陨石坑的模拟至少需要9公里长的小行星遇到强大的地面阻力,从而释放出1300万兆吨的TNT能量,或3公里长的小行星遇到弱地面阻力释放出50万兆吨的TNT能量造成的。

Tsar Bomba(苏联的沙皇炸弹)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核弹,它所释放的能量约为57兆吨TNT能量。

两次模拟撞击都形成了直径为70英里(110公里)的陨石坑,并产生了距离撞击地点中心最远达900英里(1500公里)的巨型海啸。

对两英里(三公里)的小行星撞击所造成的巨型海啸的分析表明,这种海啸在陆地上的高度可能达到约820英尺(250米)。

作者认为,拟议的Pohl撞击的后果可能与地球上的奇克苏鲁伯撞击有相似之处,以前的研究表明,奇克苏鲁伯撞击发生在海平面以下650英尺(200米)的区域,产生了一个临时直径为60英里(100公里)的火山口,并导致了陆地上650英尺(200米高)的巨型海啸。

加入收藏
               

古老的碰撞提供了放射性物质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