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地球不是迷你海王星的残余物,迷你海王星和超级地球诞生

迷你海王星和超级地球的体积是我
【菜科解读】
研究表明:超级地球不是迷你海王星的残余物,这挑战了我们对行星形成的理解。
迷你海王星和超级地球的体积是我们自身的四倍,是绕太阳系运行的最常见的系外行星。
直到现在,超级地球还被认为是迷你海王星的岩石核心,它们的气息被吹散了。
一项新研究中,麦吉尔大学的天文学家表明:其中一些系外行星从来就没有气态大气,这为它们的神秘起源提供了新的线索。
根据观察,我们知道大约30%到50%的宿主恒星具有超级地球或迷你海王星,并且这两种星体的出现比例大致相等。
但是它们来自哪里?
一种理论认为,大多数系外行星是作为迷你海王星而生的,但有些系外行星被宿主恒星的辐射剥夺了气壳,仅留下了一个致密的岩石核。
该理论预测,我们的银河系极少有称为地球和微型地球的地球大小和较小的系外行星。
但是,最近的观察表明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为了了解更多信息,天文学家使用模拟来了解系外行星的演化。
该模型使用热力学计算方法,是基于其岩心有多大,距主恒星有多远以及周围气体有多热。
“与以前的理论相反,我们的研究表明,某些系外行星从一开始就不会建立气态大气,”麦吉尔大学和麦吉尔太空研究所物理系助理教授夏娃·李说。
这些发现表明,并非所有的超级地球都是微型海王星的残余。
相反,系外行星是由分布在寄主恒星周围的气体和尘埃旋转盘中的单一岩石分布形成的。
她说:“有些岩石长出了瓦斯弹,而另一些则出现了,并且仍然是岩石状的超级地球。
”
迷你海王星和超级地球是如何诞生的?
人们认为行星是由围绕恒星的气体和尘埃旋转的磁盘形成的。
比月球大的岩石具有足够的引力来吸引周围的气体,从而在其核心周围形成壳层。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气体壳会冷却并收缩,从而为将更多周围的气体引入而创造了空间,并使系外行星得以生长。
一旦整个外壳冷却到与周围的星云气体相同的温度,外壳就不再收缩并且生长停止。
对于较小的核,该壳很小,因此它们仍是岩石系外行星。
超级地球和微型海王星之间的区别来自这些岩石生长和保留气壳的能力。
“我们的发现有助于解释这两个系外行星的起源,以及它们的患病率,” Lee说。
“使用这项研究中提出的理论,我们最终可以破译像地球和小型地球这样的岩石系外行星可能是多么常见。
”
苏格兰史前遗迹 预言日蚀的螺旋岩石 图
卡其诺石Cochno Stone长13公尺,宽8公尺,刻有螺旋装饰纹,又称为“杯环图现”Cup and Ring mark,当地人从19世纪就都知道有这块大石头的存在,还有它的装饰纹,类似这种纹路的装饰纹在世界上其他史前文明也能看到,然而,格拉斯哥大学在最新研究中提到,卡其诺石Cochnot Stone上的装饰纹公认为是欧洲装饰纹艺术中的代表。
1887年牧师詹哈维James Harvey在西敦巴顿郡West Dunbartonshire完整的把这块石板挖出来,到了1965年,石头被游客乱画,又受到自然因素侵蚀,因此考古学家团队为了保存它,再次把它埋入土中,今夏为期两周的重新开挖,让考古学家能用现代研究及拍照技术好好记录这个艺术品。
例如,格拉斯哥大学提到,真相基金会Factum Foundation数字扫描以及测绘专家利用3D立体影像切割技术,为这个艺术品制作出细致的电子纪录。
卡其诺石刻有螺旋装饰纹,又称为“杯环图现”。
在苏格兰,巨石甫出土,因此考古学家能够使用现代技术来研究它。
19世纪和20世纪把它重新挖出来后,也露出以前涂鸦的痕迹,,那是1937年,一名叫作马克蓝Ludovic Maclellan Mann的考古学家刻意画的,可以看到他画的线条沿着装饰纹旁蚀刻进去了,他之所以在这块石头上涂鸦,是为了帮助测量史前艺术是否跟日蚀一类的天文现像有关。
格拉斯哥大学考古学家高级讲师布罗非Kenny Brophy在一部大学公开影片中提到:“他尝试证明这种螺旋纹象征是史前时代日月移动的痕迹,可以预言日蚀。
”他提到马克蓝自己的数据驳斥了考古理论。
史前螺旋纹或与日蚀一类的天文现像有关 布罗非表示这件艺术品真实意义至今仍然是个谜,并说今夏收集到大量的数据可以让考古学家更进一步了解它,上头的插画也有助于学者了解19世纪到20世纪曾经住在当地的居民,去明白他们是怎么把这块石头融入生活之中的。
当考古学家必须把这块有螺旋装饰纹的石头重新埋起来才能保护它时,布罗非坦言他希望有一天可以打造一个场所,让游客和民众可以在当地一直看到这个艺术品,基金会会需要打造一个能够保护它的游客中心,那么民众就可以在不伤害它的前提下,欣赏史前艺术文化。
布罗非说:“能够参与这样的项目让人很激动,能够触碰它、在它上面走动并且近距离观察,然后再重新把它埋起来,也许未来那里就会变成苏格兰著名的观光景点,还会有一间游客中心,谁知道呢?”
美国岩石遗迹惊曝中国人最早发现美洲
然而在美国多地岩石上发现的古代文字符号可能重新改写历史。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文字符号显示,中国探险家早在欧洲人之前就已经发现了美洲。
这意味着中国人或许在3300年前就已经到达过美洲。
在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发现的文字符号 美国伊利诺伊州的铭刻文字业余研究员约翰?罗斯坎普(John Ruskamp)在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Albuquerque)的美国国家岩石雕刻保护区(Petroglyph National Monument)旅行时,在岩石上发现不同寻常的文字符号。
他称这些符号似乎属于某种中国古代文字。
在中国古文化专家的帮助下,罗斯坎普破译出部分文字的意思(网页截图) 罗斯坎普宣称,这些古代文字显示,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亚洲古代人就已经出现在美洲,比哥伦布1492年乘船到达新大陆早2800多年。
但是罗斯坎普的观点受到许多专家质疑,他们称有关中国古代人到达过美洲新大陆的考古证据不足。
罗斯坎普并非首个宣称中国人首先发现美洲的人,退休潜艇中将加文?孟泽斯(Gavin Menzies)曾宣称,中国舰队曾于1421年到达过北美洲,比哥伦布的探险早70年。
但是罗斯坎普认为,中国人与美洲土著人的交往历史显然更为悠久。
他称已经在新墨西哥州、加利福尼亚州、俄克拉荷马州、犹他州、亚利桑那州以及内华达州等地发现了84个中国古代象形文字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