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水下火山引发?85000?次地震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2-11-15 点击数:
简介:南极洲附近一座长期休眠的水下火山已经苏醒,引发了 85000 次地震。

震群始于 2020 年 8 月,并于当年 11 月消退,是该

【菜科解读】

  南极洲附近一座长期休眠的水下火山已经苏醒,引发了 85000 次地震。

  震群始于 2020 年 8 月,并于当年 11 月消退,是该地区有记录以来最强的地震活动。

新的研究发现,地震很可能是由热岩浆的“手指”刺入地壳引起的。

南极洲水下火山引发 85000 次地震.jpg

  “地球上其他地方也发生过类似的入侵,但这是我们第一次在那里观察到它。

”该研究的合著者、波茨坦 GFZ 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的地震学家 Simone Cesca 告诉 Live Science。

“通常,这些过程发生在地质时间尺度上,而不是在人类生命周期的过程中,”Cesca 说。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很幸运能看到这一点。

  该群发生在虎鲸海山周围,这是一座从布朗斯菲尔德海峡海底升起2950英尺(900米)的不活跃火山,布朗斯菲尔德海峡是南设得兰群岛和南极洲西北端之间的一条狭窄通道。

根据《极地科学》(Polar Science)杂志2018年的一项研究,在这一地区,凤凰构造板块正在潜入南极大陆板块之下,形成了一个断层带网络,拉伸了地壳的一些部分,并在其他地方打开了裂缝。

  南设得兰群岛之一的乔治王岛研究站的科学家们最先感受到小地震的隆隆声。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塞斯卡和他在世界各地的同事那里,他们中的一些人正在与岛上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展单独的项目。

  塞斯卡说,该小组想了解发生了什么,但乔治王岛很偏远,附近只有两个地震站。

因此,研究人员使用这些地震站的数据,以及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两个地面站的数据,来测量地面位移。

这项研究的作者在4月11日的《通信地球与环境》杂志上报告说,他们还研究了来自更遥远的地震站和环绕地球的卫星的数据,这些卫星使用雷达来测量地面的移动。

  附近的台站相当简单,但它们有利于探测最微小的地震。

与此同时,距离更远的台站使用更先进的设备,因此可以描绘出更详细的大地震图像。

塞斯卡说,通过将这些数据拼凑在一起,该团队能够创建一幅触发这场大规模地震群的潜在地质图。

  这一系列中最大的两次地震是2020年10月的5.9级地震和11月的6.0级地震。

11月地震后,地震活动减弱。

研究发现,地震似乎使乔治王岛上的地面移动了大约4.3英寸(11厘米)。

只有4%的位移可以由地震直接解释;科学家们怀疑岩浆进入地壳的运动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地面的剧烈移动。

  塞斯卡说:“我们认为6级地震以某种方式造成了一些断裂,降低了岩浆岩脉的压力。

  塞斯卡补充说:“如果海山有水下喷发,那很可能发生在那个时候。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火山爆发的直接证据。

”他说:“为了证实巨大的盾形火山爆发,科学家们必须派遣一个特派团到海峡测量水深,或海底深度,并将其与历史地图进行比较。

最大火星地震的地震波揭示了可能的流星体撞击

最大火星地震的地震波揭示了可能的流星体撞击读数取自于 2018 年登陆火星的洞察号。

洞察号是第一个深入研究火星“内部空间”:地壳、地幔和核心的外层空间地震仪。

(神奇的地球uux.cn)据cnBeta:在火星上探测到的最大地震揭示了其地壳中的层,这些层可能表明过去与大质量物体(如流星体)发生过碰撞。

以前的数据表明过去发生过大的影响,研究结果提供了可能支持这一假设的证据。

这项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行星科学家领导并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两篇论文中的研究还表明,火山岩和沉积岩的交替层位于地表之下。

4.7 级地震或火星地震发生在 2022年5月,全过程持续了四个多小时,释放的能量是之前记录的任何地震的五倍。

虽然按照地球标准,地震的强度不大,但它的威力足以将地震表面波完全环绕地球的圆周,这是首次在火星上观察到这种现象。

“InSight 着陆器上的地震仪记录了数千次火星地震,但从未发生过如此大的地震,着陆后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才记录下来,”通讯作者、地球、行星和空间科学教授 Caroline Beghein 说。

“这次地震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波,包括两种被困在地表附近的波。

此前,在两次撞击事件之后,从未在火星地震期间观察到这两者中的一个。

”绘制地震活动图、对火星的影响位置和频率以及内部结构对于未来前往火星的任务非常主要,因为它将告知科学家和工程师在何处以及怎么修筑结构以确保未来人类探险者的安全。

与在地球上一样,研究地震波怎么穿过岩石可以为科学家提供有关地球地表以下温度和成分的线索,这有助于为寻找地下水或岩浆提供信息。

它还有助于科学家了解过去塑造地球的力量。

Beghein的小组结合了两种类型的表面波(称为 Love 波和 Rayleigh 波)的测量结果来推断地下剪切波的速度,该剪切波水平传播并垂直于波传播方向移动岩石。

这是首次在火星上同时观察到Love波和Rayleigh波。

测量结果表明,当地下 10 到 25 公里之间的岩石在几乎平行于行星表面的方向上振动时,剪切波在地壳中的移动速度比岩石在垂直方向振动时更快。

“这种波速信息与地壳内部的变形有关,”Beghein 说。

“很久以前沉积的交替火山岩和沉积层,或非常大的撞击,如流星体,很可能是我们观察到的地震波测量结果的真相。

”这些数据还使 Beghein 小组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研究员 Jiaqi Li 了解到,剪切波在火星南部高地地区的移动速度比在北部低地地区快。

火星北半球海拔较低,陨石坑比南半球多。

解释这种差异起源的流行理论对低地产生了很大影响。

新数据表明低地存在厚厚的沉积岩堆积和相对较高的孔隙率。

大量的气体,例如沉积岩中的空气,会减慢波浪的速度。

火星遭流星撞击所产生的地震活动可揭示火

      火星遭流星撞击所产生的地震活动可揭示火星内部详细情况  (神秘的地球uux.cn)据EurekAlert!:2021年12月24日,美国宇航局(NASA)的InSight登陆器记录到火星表面发生了一次具有明显特征的席卷火星表面的大型地震事件——这是第一次在这颗遥远行星上观测到的最大规模的地震事件之一。

  研究人员现在通过两项研究证明,这一事件和同年早些时候探测到的另一地震事件是由一颗流星撞击引起的;研究人员用该次撞击产生的表面波来分析火星壳部的结构。

一颗行星的壳部和幔部结构可为其起源和演化提供有关的重要信息。

沿着行星表浅层面传播的地震波被称为表面波,它们可被用来绘测这些结构特征。

然而,到目前为止,除了地球之外,还没有在任何行星上探测到这种波。

尽管在这颗红色星球上的地震性震动和流星撞击并不罕见,但探测和描述它们一直颇具挑战性。

然而,发生在2021年下半年的两次地震事件的规模特别大。

  在第一项研究中,Liliya Posiolova和同事利用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到的火星表面图像证明,这两次事件是由流星撞击引起的。

这些碰撞形成了两个巨大的撞击坑(直径>130米),其产生的表面波回荡于整个火星。

在第二项研究中,Doyeon Kim和同事利用这些表面波(它们是第一次在火星上探测到的表面波)来更好地了解InSight登陆器下方的火星内部结构。

Kim等人发现,火星的壳部比之前推测的要更致密。

这些变化可约束火星壳部的组成、形成和厚度模型。

  Yingjie Yang 和 Xiaofei Chen在一篇相关的《视角》中写道:“InSight登陆器预计将在2022年12月结束其运行,因为它的太阳能电池板上积聚了尘埃。

然而,持续对已经记录的地震数据进行研究应能继续做出有关火星结构的新发现。

加入收藏
Tag: 地震
               

南极洲水下火山引发?85000?次地震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