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黑子越来越多超强太阳风暴要来了吗?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2-24 点击数:
简介:太阳长了一张麻子脸,麻子还越来越多了?根据比利时皇家观测台公布的国际太阳黑子数据,今年6月,太阳表面出现了160多个太阳黑子,这是20多年来太阳黑子数最多的一个月。

有文章称,未来2-3年太阳活动愈加极端,可能发生灾害性很强的太阳风暴,而在8月6日和8日,太阳连续爆发了两次较强的X级耀斑事件,似乎也验证了这个预测,这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

【菜科解读】

太阳长了一张麻子脸,麻子还越来越多了?根据比利时皇家观测台公布的国际太阳黑子数据,今年6月,太阳表面出现了160多个太阳黑子,这是20多年来太阳黑子数最多的一个月。

有文章称,未来2-3年太阳活动愈加极端,可能发生灾害性很强的太阳风暴,而在8月6日和8日,太阳连续爆发了两次较强的X级耀斑事件,似乎也验证了这个预测,这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那么,太阳风暴是一种什么现象?灾害性的超强太阳风暴真会发生吗?我们请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苗娟来聊聊这个话题。

(1)观测太阳大气可知其动向

太阳不是一个固体,能够发光发热的它,其表面温度有5700℃,内部温度更高,在这样的高温条件下所有物质都会被电离。

因此,太阳本质上是个炽热的大气球,构成它的化学成分以氢和氦为主,分别占总质量的71%和27%,其它成分为各种重元素,如氧、碳、氖、铁等。

太阳半径约70万公里,是地球半径的109倍,相当于地月往返距离。

由此,可计算出太阳的体积为130万个地球的体积。

如果把直径25米的北京天文馆大圆顶比作太阳,那么地球只相当于一个足球大小。

可见,相对地球来说,太阳绝对是一个庞然大物。

如此巨大的太阳在地球上看却不过圆盘大小,原因是太阳距离我们太远了——大约1亿5千万公里。

速度3600公里/小时的高速飞机从地球昼夜不停地飞到太阳,大约需要4.75年;即使以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秒飞行的火箭从地球到太阳,也需要154天。

不过,这段遥远的路程,太阳光只需约8分钟就能走完。

就像地球内部有分层结构、外部有大气层一样,根据物理性质的不同,太阳从内到外也可分成若干层次。

我们肉眼看到的发光圆球只不过是太阳的一个圈层——光球。

光球以内是太阳内部,从里到外依次为核心、辐射层和对流层;光球以外是色球和日冕,它们与光球统称为太阳大气。

太阳内部几乎集中了太阳的全部物质。

然而,由于来自内部的辐射被上面的太阳大气包裹得密不透光,所以在地球上看不到这些层次,其性质只能依靠对太阳大气的观测来进行理论推测。

通过对不同层次太阳大气的监测,科学家可以从中获取太阳爆发的。

通过光球层观测,可以看到太阳黑子的转入、转出(日面)的时间,在日面上的大小变化等;通过色球层,可以看到日面上是否有耀斑、日珥等现象;通过对日冕层的观测,可以看到冕洞、冕环,最重要的是可以判断日冕物质抛射的方向和强度,为是否会对地球产生影响提供预测依据。

(2)太阳黑子实为强磁场聚集地

那太阳风暴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就要先说说太阳黑子了。

太阳的光球并非像肉眼看到的那样光洁,也会长青春痘,科学家把这种时常出现的深暗色斑点称为太阳黑子。

因为太阳脸大,痘自然也不小,一个中等大小的黑子大概和地球差不多大。

其实,太阳黑子并不黑,只是因为它的温度比光球低,在明亮的光球背景衬托下显得黑而已。

太阳黑子温度低的直接原因是它自身具有强磁场,磁场强度约在1000-4000高斯之间,比地球上的磁场强度高出1万倍。

强磁场能够抑制太阳内部能量通过对流的方式向外传递。

所以,当强磁场浮现到太阳表面时,该区域的背景温度会从5700℃缓慢降至4000℃左右,使该区域以暗点形式出现,即黑子产生。

黑子倾向于成群出现。

一个发展成熟的典型黑子群由两部分组成,因太阳自转的原因,西边的部分总在前面,称为前导部分;东边的部分则称为后随部分。

前导黑子和后随黑子的磁场极性相反,一个表现得如北磁极(N),另一个则表现得如南磁极(S),所以这样的黑子群也被称为双极黑子群。

一般情况下,黑子越大,磁场极性越复杂,磁场强度也越大。

太阳风暴实际上就是太阳物质和能量挣脱磁场束缚的一次释放过程,而太阳黑子正是这场博弈的关键位置,因此,可以说太阳黑子就是太阳风暴的源头。

从长期来看,太阳黑子数量的多少存在11年左右的周期变化。

1843年,德国天文爱好者施瓦布通过182643年间的日常黑子观测,首次发现了这一现象。

黑子相对数年均值的极大和极小年份,分别称为太阳活动的极大年(峰年)和极小年(谷年)。

通常,科学家也将黑子相对数年均值相对较高的太阳活动极大年和其相邻的几年,称为太阳活动高年;黑子相对数年均值相对较低的太阳活动极小年和其相邻的几年,称为太阳活动低年。

(3)黑子越多太阳风暴频次越高

风暴在《辞海》中的解释为:刮大风而且同时有大雨的天气现象,比喻规模大而气势猛烈的事件或现象。

#p#分页标题#e#

所谓太阳风暴,是人们对太阳爆发活动及其引起近地扰动的一种形象和通俗的说法,其结果会对我们的卫星运行、导航通信、地面系统产生一系列影响。

从记录的第一个太阳活动周期算起(以1755年极小年起算的活动周为第1太阳活动周),人类已经有24个太阳活动周期的完整记录。

其中,有的活动周太阳黑子数整体偏低,属于弱活动周;有的活动周太阳黑子数整体偏高,属于强活动周。

根据历史资料统计,一个太阳活动周中太阳风暴的发生频次,与太阳活动周的总体强度基本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即太阳活动周的黑子数愈多,活动周愈强,太阳风暴的次数就愈多、强度愈强;太阳活动周的黑子数愈少,活动周愈弱,太阳风暴的次数则愈少、强度愈弱。

此外,在一个太阳活动周中,比较剧烈的太阳风暴都发生在太阳活动高年。

例如,史上最强太阳风暴——卡林顿事件,发生在1759年,是第1太阳活动周的高年;让世人瞩目的加拿大魁北克大停电事件,发生在1989年,是第23太阳活动周的高年;引起多颗卫星故障的万圣节事件,发生在2003年,是第24太阳活动周的高年。

太阳风暴对于地球的影响细分起来,可形象地称之为3轮攻击。

第一轮:耀斑爆发影响短波通信

太阳耀斑爆发时增强的电磁辐射以光速奔跑,只需约8分钟即可到达地球空间,会导致地球向阳面电离层的电离迅速增加,电离层发生短波吸收现象,从而影响短波通信(短波通信是一种利用短波无线电波进行远距离通信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民航、海运、天气预报、紧急救援等领域)。

第二轮:高能粒子引发太阳质子事件

高能带电粒子的速度相对较慢,约几十分钟后到达地球空间,主要导致地球中高轨道尤其是同步轨道高度的高能质子等粒子通量急速上升,发生太阳质子事件。

这时,轨道上的航天器周围如同遭遇了一场高能带电粒子暴雨的袭击,粒子像高速飞行的子弹,能够击穿几毫米厚的金属,袭击航天器内的微电子器件等,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它们会造成航天器发生异常或故障,给在轨航天器的安全运行带来巨大威胁,甚至损坏航天器。

第三轮:快速等离子体云可影响卫星运行

太阳从日冕抛射出的快速等离子体云1-4天到达地球,会与地球的磁层发生相互作用,引起全球性磁场的剧烈震荡,发生地磁暴。

当发生强地磁暴时,会导致地球低轨道大气密度急剧增大,对卫星的拖曳效应迅速上升,引起卫星轨道的快速衰减;同时大量热等离子体的注入,可导致卫星表面充电电位升高,发生静电放电现象,从而引起航天器异常;地磁暴发生及其后数天,可能引发高能电子暴,而高能电子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会在卫星附近产生高达数千伏的电压差,由此引起的放电脉冲可损坏卫星材料、破坏电子器件,甚至导致卫星报废;地磁暴还可能引发电离层暴,使全球导航定位精度下降。

地球上可以用肉眼观测到最壮观的空间天气现象极光,就与太阳风暴息息相关。

如果想看极光,在太阳风暴第三轮攻击到来之前,去地理纬度高的地方静等便可。

因为当大量的等离子体注入到北极、南极地区的电离层时,它们会与高层大气分子、原子进行撞击,从而形成绚烂多彩的极光。

(4)峰年将至但谈不上灾难

当前,我们正处于第25太阳活动周高年前夕。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联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牵头成立的第25太阳活动周预测专家组(由来自美国、中国、加拿大、英国和日本等国的12名科学家组成)预测,虽然第25活动周的太阳活动水平比第24太阳活动周略高,但仍然属于一个弱活动周,低于过去24个太阳活动周的平均水平。

不过,由于太阳风暴的发生具有偶发性,不排除发生强太阳风暴的可能。

从数据来看,自2019年12月进入第25太阳活动周以来,截至今年8月的近4年时间里,太阳活动整体水平一直稳步上升。

表征太阳活动水平的太阳黑子数平滑月均值(平滑值是指在一个数据序列中,用某个值来平滑相邻的两个数据点,以使数据变得更加平滑或减少波动)从2019年12月的2上升至今年1月的113,接近第24太阳活动周的峰值116。

而今年6-7月,太阳黑子数的月均值为160左右,已超过第24太阳活动周的峰值146,是自2002年10月以来的最高值。

根据监测显示,本活动周的太阳活动仍处于上升趋势中。

但站在宏观角度来分析,在过往的4年攀升过程中,虽然发生了多次太阳风暴,但频次和强度仍然偏低。

例如,在202022年,标志着太阳风暴首轮攻击的耀斑事件,共爆发214个M级耀斑、9个X级耀斑(X级属于大耀斑)。

#p#分页标题#e#

其中,最强级别的耀斑为X2.2级,发生在2022年4月20日,由于爆发位置位于日面西边缘且持续时间短,只引起亚太地区比较明显的电离层突然骚扰,并未引发太阳质子事件、地磁暴等第二轮、第三轮攻击事件。

标志着第二轮攻击的太阳质子事件,只发生了6次小质子事件,对在轨航天器基本没构成威胁。

标志着第三轮攻击的地磁暴,算是比较频繁,共有166个时段(一个时段为3小时)发生地磁暴,有6个时段为大磁暴级别。

其中,最强的一次地磁暴事件发生在2021年11月4日,地磁Ap指数(地球磁场活动的一个指标,主要用于监测太阳风暴和地磁暴的强度和频率)为69,属中等强度的地磁暴。

今年以来,太阳活动上升到一个新水平,太阳风暴的发生频次也有所增加。

从1月份至8月份,太阳累计出现了225个太阳黑子,接近2022年全年的261个,这导致了太阳爆发活动的频繁发生。

截至目前,太阳发生了11次X级耀斑,超过了202022年的总和。

其中,最强级别仍为X2.2级,发生在2月18日,爆发位置位于日面东边缘,引起了东太平洋地区比较明显的电离层突然骚扰。

巧合的是,其它10次X级耀斑事件的爆发位置也都比较偏,没有引发太阳质子事件、地磁暴等。

这些数据表明,太阳峰年即将到来,太阳脸上的麻子会更多,脾气会更暴,太阳风暴也迟早会来。

预计在2025年前后,地球会遭受更多的高能粒子和频繁高速太阳风的冲击。

太阳黑子越来越多超强太阳风暴真的要来了吗?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供图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空间环境预报中心也做好了准备,利用天地基观测设备全天候监视太阳的一举一动,做好太阳风暴的预警工作,并向卫星运行、导航通讯等部门及时发布耀斑、太阳质子事件和地磁暴等各类预警信息,以便提早做好规避和防护,如耀斑期间提高短波频率、调整航天员出舱窗口以规避太阳高能粒子等。

总之,太阳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是太阳系内的自然现象,必然会对地球产生一定影响。

但是,地球拥有强大的磁场和大气层,科学家也在积极研究保护地球和人类的技术手段。

相信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人类将会更好地应对太阳风暴等现象带来的影响,并继续探索宇宙的奥秘。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汪丹

(北京日报客户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太阳系最大的卫星不为人知的未解之谜,月亮的背后是外星生物

在我们人类生活的太阳系中,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地球已经够大了,难道还有比地球还大的星球吗?答案是有的,接下来幽幽就带大家了解太阳系最大的卫星不为人知的秘密,月亮的背后是外星人哟。

一、太阳系最大的卫星不为人知的秘密太阳系最大的卫星不为人知的秘密:木卫三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

直径大于水星,质量约为水星的一半,木卫三主要由硅酸盐岩石和冰体构成,星体分层明显,拥有一个富铁的、流动性的内核。

体积与水星相当,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拥有磁圈的卫星。

木星的卫星:木卫三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颗拥有磁圈的卫星,其磁圈可能是由富铁的流动内核的对流运动所产生的。

其中的少量磁圈与木星的更为庞大的磁场相交迭,从而产生了向外扩散的场线。

木卫三表面:表明它是由近乎等量的岩石和水构成的,后者主要以冰体形式存在冰体的质量占卫星总质量的46-50%。

木星和木卫三关系:木卫三最先并非伽利略所发现。

在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前360年之间 最有可能的是在公元前364年夏天我国战国时期的甘德就已经发现了木卫三,比伽利略早了2000多年。

后来天文学家西门·马里乌斯以希腊神话中宙斯的爱人伽倪墨得斯为之命名。

旅行者号航天器精确地测量了该卫星的大小,伽利略号探测器则发现了它地下海洋和磁场。

未解之谜:太阳走到尽头是样的?连光都不放过的黑洞或是它未来的命运?太阳走到哪里哪里亮

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我们知道了宇宙中神秘而恐怖的存在& mdash& mdash黑洞。

经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终于证实了黑洞的存在。

它以强大的重力加速度而闻名,甚至连光都被它吞噬,成为宇宙中最神秘的生物之一。

黑洞的诞生源于恒星的生命历程。

我们都知道恒星,比如太阳,通过核聚变来维持自身的平衡。

在核聚变过程中,恒星内部的氢原子变成氦原子,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通过扩散到地球为人类提供太阳能。

恒星周围的引力与核聚变的能量保持平衡,使恒星保持稳定。

但是,当恒星中的燃料耗尽时,平衡就会被打破,恒星就会爆炸,形成超新星爆发。

超新星爆发把恒星的寿命推到了尽头,恒星冷却,平衡被打破。

在强大的引力作用下,恒星坍缩,内部结构完全破裂,电子被挤压到原子核中形成中子。

超新星爆炸后,这颗恒星变成了大质量中子星。

中子星继续坍缩,引力达到前所未有的最大值。

任何力量都无法与之抗衡,所有物质都被吸引向中心移动,包括光。

一个黑洞形成了。

它是一个无限小的天体,密度非常高。

这就是恒星死亡并最终成为黑洞的命运。

如果要进入黑洞,必须穿越它的活动视界,达到超越光速的逃逸速度。

但是,现代科学还没有发现可以超过光速的东西。

所以包括光在内的所有物体穿越活动视界进入黑洞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对我们来说,黑洞已经变成了吞噬一切的黑洞。

黑洞内部还隐藏着许多秘密。

解开这些谜题可能会揭示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奥秘。

是的,也许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神秘的宇宙奇观。

加入收藏
Tag: 太阳
               

太阳黑子越来越多超强太阳风暴要来了吗?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