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然 > 动物世界

史前超级巨兽蛇发女怪龙?远古帝鳄?魔

时间:2024-07-25来源:网络作者:小千点击数:
简介:史前超级巨兽蛇发女怪龙,远古帝鳄,魔

【菜科解读】

恐龙从出现开始一直以来就是地球超级霸主,从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开始到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为止,恐龙称霸地球长达1亿多年,但是就是这样一种超级霸主地位的恐龙竟会被当成食物,传说中有些史前超级巨兽就是以恐龙为食,比如史前超级巨兽蛇发女怪龙,远古帝鳄,魔鬼蛙就都以恐龙或是小恐龙为食,这是真的吗?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这些史前超级巨兽的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史前超级巨兽蛇发女怪龙,远古帝鳄,魔鬼蛙远古帝鳄帝鳄身长极限13.3米,高1米,体重7.95吨,是曾经存活过的最大型鳄类动物之一。

它们的主要猎物可能是大型动物与较小的恐龙,它们埋伏在水中,并将猎物拖入水中,将猎物压碎、淹死、撕裂。

在100多颗牙齿当中,一排门牙能咬碎骨头,撕裂像恐龙一样巨大的猎物。

以能捕食恐龙,主要因为它有着非常特殊的身体构造。

它的鼻子末端长着一个巨大的、球根状的突起,突起里面有一个空腔。

这使它的嗅觉异常灵敏,并能发出奇异的声音。

帝鳄又称为肌鳄、帝王鳄,意思为肌肉鳄鱼,是种已灭绝鳄类。

它们生存在于早白垩纪的非洲,是曾经存活过的最大型鳄类动物之一。

它几乎是现今咸水鳄的3倍大,重量约是4到6公吨。

直到最近,对于这种动物的了解仅来自于少数牙齿与鳞甲,是由法国古生物学家艾伯特·拉伯(Albert-Fépx de Lapparent)在1940年代到1950年代于撒哈拉沙漠发现。

然而在1997年与2000年,保罗·塞里诺(Paul Sereno)发现6个新标本,其中一个标本有将近一半的完整头颅骨与大部分的脊柱。

所有其他巨鳄都只有少数局部头颅骨,所以帝鳄是实际上最大的巨鳄。

当帝鳄成长完全时,它们应该跟公车一样长,约9到10.5米长,重达6000公斤。

[1]而现今最大的鳄鱼咸水鳄,仅有帝鳄的2/3长(6.3米),重约1,200公斤。

最大型的帝鳄应该是年龄最老的。

根据一个成长80%个体(以已知最大型的帝鳄个体作为基准)的皮内成骨(Osteoderms骨质外皮,)上的成长环,显示帝鳄在它50到60年的预期寿命间持续地成长。

现代鳄鱼以更快速度成长,花约12年成长到它们的成年体型,成年后成长速率更为缓慢。

它的头颅与成人一样大,约1.78米。

上颌的长度大于下颌,形成咬合不正。

颌部相当狭窄,尤其是幼年体。

口鼻部占了75%的头颅长度。

帝鳄的巨型颌部有132个粗厚牙齿,汉斯·拉尔森(Hans Larsson)形容它们像是铁路道钉。

牙齿呈圆锥形,适合用来抓取、夹住猎物,而非现代鳄鱼狭窄的撕裂用牙齿(类似某些陆地肉食性动物)。

帝鳄的颌部咬合力可达到18,000磅 80,000牛顿,让猎物很难逃脱。

[3]它拥有一排覆盖沿者背部排列的鳞甲或皮内成骨(Osteoderms),最大的鳞甲达1米长。

鳞甲可当装甲用,可能辅助支撑它们的巨大身体,但也限制了它们的灵活性。

帝鳄的口鼻部末端有个奇特的凹处,称为鼓泡(Bulla),相当于长吻鳄的壶(Ghara)。

不像长吻鳄,所有帝鳄的口鼻部末端都有这凹处。

这显示它并非帝鳄的性选择特征,而只有雄长吻鳄拥有口鼻部末的凹处。

这结构的用途仍然不清楚。

保罗·塞里诺与其他爬虫类专家对于凹处用途的看法,从帮助嗅觉到发声器官都有。

魔鬼蛙这种巨蛙约有4.5公斤重,40.6厘米长,长着牙,其骨头上的起伏则显示它可能有某种骨质甲胄。

魔鬼蛙通常不生活在水生环境中。

相反,它们通常生活在半干旱环境中,懂得伪装自己,然后突然跃起捕食猎物。

通常都把蜥蜴,小恐龙当作美餐,至刚出生的恐龙幼崽都会是它的猎物。

蛇发女怪龙蛇发女怪龙又名魔鬼龙或戈尔冈龙,作为顶级掠食者,主要捕食其它的大型的角龙科及鸭嘴龙科,在食物匮乏的时候,他以霸王龙为食,是史前巨兽中的佼佼者。

主要分布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美国新墨西哥州、蒙大纳州,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

蛇发女怪龙化石已在加拿大亚伯达省发现,可能还有美国蒙大拿州。

如同其他已知暴龙科,蛇发女怪龙是双足、大型的肉食性恐龙,有很多大型、锋利的牙齿。

它的前肢相当小,具有两指。

蛇发女怪龙的最近亲是艾伯塔龙,而与体型更大的暴龙的关系较远。

蛇发女怪龙与艾伯塔龙非常类似,两者间的差异在于牙齿与颅骨的细微特征。

因此部分科学家主张蛇发女怪龙是艾伯塔龙的一个种,如果属实,蛇发女怪龙将成为艾伯塔龙的一个次异名。

蛇发女怪龙生存于西部内陆海道西岸的泛滥平原。

蛇发女怪龙是种顶级掠食动物,位在食物链的顶层,可能猎食大型的角龙科及鸭嘴龙科。

在一些地区,它与其他暴龙科共同生存,例如惧龙。

虽然这些动物的体型相近,但证据显示它们占据者不同的生态位。

蛇发女怪龙是在1914年由古生物学家劳伦斯·赖博描述、命名。

模式种是平衡蛇发女怪龙(G. patus),也是目前唯一的种,过去曾有其他种被归类于蛇发女怪龙。

目前已发现超过20具蛇发女怪龙的身体化石,它们因而成为暴龙科中有最多化石纪录的恐龙。

众多的化石纪录,使科学家可以研究蛇发女怪龙的个体发生学、生长模式、与其他生理学层面。

与其他暴龙科相比,蛇发女怪龙与近亲的艾伯塔龙最为相似。

蛇发女怪龙具有大的头部,连接至短、S型的颈部。

前肢非常小,有两指,某些标本被发现有第三掌骨,部分兽脚类恐龙也发现类似的痕迹器官。

蛇发女怪龙的后肢则很强壮,有四个脚趾;第一个脚趾最小,属于后趾,无法接触地面。

就身体与后肢的比例而言,蛇发女怪龙的后肢比许多兽脚类恐龙长。

已知最大的股骨有1.05米长。

在数个较小的标本中,胫骨长于股骨,这是善奔动物的特征。

在最大的蛇发女怪龙标本中,胫骨与股骨的长度相近。

尾巴长而重,可平衡头部与胸部的重量,使重心维持在动物的臀部。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