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两轮电动车未戴安全帽扣分吗?电动两轮车迎来严查

【菜科解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展,汽车工业迎来了电气化转型,各大汽车品牌忙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量产,新能源汽车似乎成为了电动汽车的专属名词,但是电动汽车出现的并不晚,比亚迪汽车曾经就推出过点驱动的汽车,从动力组成上来看,电动汽车的原理与电动两轮车相似。
当然,菜叶说说,电动两轮车的使用门槛比汽车低很多,而且有着较低的入手门槛,一千五百元左右就可以买到一辆质量不错的电动两轮车,而电动汽车的最低售价也在3万元左右,对照之下,,普通家庭更青睐电动两轮车,以此满足平常代步和通勤需求,对于年轻人来说,驾驶电动两轮车上班也是追赶潮流的一种方式,目前,电动两轮车的保有量已经超过了四亿,称为保有量最大的交通工具。
当然,电动两轮车迎来了新国标管理,不少城市成处于新旧电动车的过渡期,结束过渡期的城市也在积极推行新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电动两轮车的上路门槛和限制,以此约束驾驶人的行为,电动两轮车迎来严查,记得带上这四个物品,最高扣12分。
一、车牌
不管是新国标电动车还是超标电动两轮车,都需要悬挂车牌,这是新国标推行后的第一项规定,也是电动两轮车上路的一大准则,按照电动两轮车的类型进行区分,需要悬挂的车牌存在分别,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需要悬挂长期车牌,超标电动车需要悬挂临时车牌,而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需要悬挂机动车车牌,未悬挂车牌的情况下,将面临不同的处罚:电动自行车将面临扣车罚款、而电动摩托车将面临罚款200元、扣12分的处罚!
二、安全头盔
同样是新国标的一大要求,要求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轻便摩托车上路要佩戴安全头盔,乘客和驾驶人都需要佩戴,而且要保障安全头盔符合要求,部分城市已经展开行动,针对未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作出20 50元的罚款。
不仅如此,要求敞篷式电动三轮车、载货电动三轮车、休闲电动三轮车都要佩戴安全头盔,而且不能载人。
三、驾驶证
这一物品只针对驾驶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的驾驶人,在驾驶这两类车辆上路时,需要持有相对应的驾照,无证驾驶或准驾不符的处罚就不过多阐述了。
四、行驶证
电子驾照已经具备了纸质驾照的作用,但行驶证并未全面普及电子版,驾驶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摩时,需要持有与驾驶车辆对应的行驶证,以此证明车辆具备上路资质。
我的看法:当作主要的道路参与者,电动两轮车正在逐步走上正轨,不管交规怎么调整,都不可能比私家车还严格,只是短时间内迎来了一系列管理,驾驶人们难免不适应,只要以交规约束自己的行为,自然不用担心被交警拦下,驾驶电动两轮车,这四个物品要记得带,对此,你如何看?
幽灵船贝奇莫号之谜:无人驾驶却在大海中时隐时现
“贝奇莫”号是加拿大哈德逊海运公司的一艘货轮,它建造于1921年,重达1300余吨,配备有两个螺旋桨推动器,在海上行进的速度很快。
它不仅外形漂亮,船体也打造得非常坚固,特别适合在浮冰很多的北冰洋水域航行。
1931年7月6日,“贝奇莫”号货轮在船长埃德·康沃尔的率领下从加拿大的温哥华起航,沿加拿大西北的维多利亚岛海岸航行。
埃德船长是一个有着丰富航海经验的老船长,他们此行的任务是去收购爱斯基摩人手中珍贵的皮货。
连船长在内,参加此次航行的共有37人。
2个月后,他们超额完成了此行的收购任务,满载着价值约100万美元皮货的“贝奇莫”号准备返航。
他们计划争取在冬天来临之前赶回温哥华。
因为一旦冬天来临,北冰洋面上就会到处都是浮冰,使航行增添许多的困难和危险。
岂料,人算不如天算,这一年,北冰洋的冬天居然比往年提早到来,浮冰随着狂风掀起的波涛在海面上快速地滑行,“贝奇莫”号在如此海域内行驶,险象环生,步履维艰。
才9月底,海面上就铺满了浮冰,只剩下一条狭窄的水路可以通行。
10月1日这天拂晓,在经过了一夜与浮冰紧张的较量后,船员们突然发现在船的前方出现了一座小岛,是阿拉斯加的温赖特岛!船员们非常兴奋,他们决定靠上前去,休整一下再说。
正当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海岛的时候,一片乌云也靠了过来。
霎时间,狂风大作,雪花纷飞,能见度接近零,“贝奇莫”号只好就地停下来。
这一场狂风暴雪整整持续了几个小时,雪过天晴后大家发现令人恐惧的事情发生了:“贝奇莫”号已被坚冰完全封住,无法航行了。
如果这时候再有一大块浮冰迎面撞来,“贝奇莫”号就会如卵击石般被撞个粉碎。
面对此种局面,埃德船长迅速作出决定,全体船员撤离船上,在远处扎营住下来,等待来年开春浮冰融化后再返航。
随着船长的命令,船员们立即动手将船上的食物、盖布、煤和一些衣物、皮货卸下船来,找了个较为安全的地方,搭建冰房安置下来。
随后,他们又放下船上的缆绳,将货轮牢牢地栓在浮冰上面。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船员们掰着指头势算着开春的日子。
11月底的一天夜晚,交然之间又刮起了狂风、下起了大雪。
船员们在驻地上挤成一团,个个胆战心惊,一夜无眠。
太阳出来了,风雪终于停止了,船员们从冰屋中出来看着周围的情况。
突然,他们发现一直停在那里的货轮不见了,代替它的是一座高约70英尺,在阳光下熠熠闪光,美丽壮观的冰山。
货轮哪里去了?大家面面相觑,一时不知所措。
难道是被狂风给刮跑了么?埃德船长马上命令船员分头四处寻找。
可大家找遍了周围的水域,始终未见到“贝奇莫”号的影子。
难道是被暴风雪中的那座冰山撞碎沉入海底了么?夜色再次降临,万般无奈之下,埃德船长只好让大家分头去寻找爱斯基摩人的村庄,打算先住一段时间,等天气好了,再继续寻找“贝奇莫”号。
没想到刚刚过了两天,就有爱斯基摩人来告诉船长,他们在捕猎海豹时看到在离船员们原驻扎地45海里的地方,停着一艘货轮。
埃德船长马上带人驾着爱斯基摩人的狗拉雪橇赶往停船的地点。
果然,那正是失踪了的“贝奇莫”号!它的周围全是浮冰,它又被坚实地冻牢了。
埃德船长指挥大家将船上所有的货物都卸下来,拉回爱斯基摩人的驻地。
天黑的时候,货物已卸得差不多了。
船长让大家休息,明天继续再干。
一夜的风平浪静。
第二天一早,“贝奇莫”号停泊的海域依然如故,可“贝奇莫”号居然又不见了!令人惊奇的是,周围的浮冰却没有一点破裂的痕迹,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它是飞走的么?还是潜水走的?埃德船长和他的船员们在附近找遍了,也没见到“贝奇莫”号的身影。
直到开春以后,埃德船长和他的船员们搭乘别的货轮回到温哥华,从此以后他们再也没有见到过“贝奇莫”号。
可是“贝奇莫”号却并未从此销声匿迹。
1932年3月12日,一个叫莱斯利·梅尔文的青年在赫尔谢尔岛附近的北冰洋海面上见到了“贝奇莫”号,当时它正悠闲地在海面上“散步”。
梅尔文想办法爬了上去,看到船舱里还有一些物品,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影。
梅尔文决定回家去拿结实的绳索来把“贝奇莫”号拖走。
第二天,当梅尔文带着拖拉的工具再次赶来,“贝奇莫’号却不见了。
1933年3月的某一天,又有“贝奇莫”号的消息传来。
一些爱斯基摩人在波弗特海的巴罗海外海上,发现了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漂亮的“贝奇莫”号。
他们划着小船靠近“贝奇莫”号。
谁知他们刚刚爬上去,突然就刮起了暴风雪,他们眼看着自己的小船被刮得无影无踪。
十天后,这场莫名其妙的暴风雪才停下来。
“贝奇莫”号也停在一块巨大的浮冰旁。
被吓得魂飞胆丧的爱斯基摩人赶紧滑下船,爬上浮冰,几经周折才回到自己的驻地。
据说,后来只要他们一听到有人提起“贝奇莫”号就吓得直哆嗦。
1933年8月和1934年7月,哈德逊海运公司又获悉有关“贝奇莫”号的消息,可当他们打算采取措施控制它时,它就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此后,又有很多人自称见过“贝奇莫”号,直到1963年,还有目击者说看看到它正漫游在巴罗角附近的波弗特海中。
没有人能将它“缉拿归案”,“贝奇莫”号成为了一艘不折不扣的“幽灵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