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摩托车诀窍吗?驾驶摩托车的七不要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28 点击数:
简介:驾驶摩托车“七不要” 一、不无证驾驶 驾驶摩托车应当依法取得并随身携带符合准驾车型的驾驶证,不驾驶无牌车辆

【菜科解读】

驾驶摩托车有什么诀窍吗 驾驶摩托车的七不要

驾驶摩托车“七不要”

一、不无证驾驶

驾驶摩托车应当依法取得并随身携带符合准驾车型的驾驶证,不驾驶无牌车辆,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

驾驶摩托车有什么诀窍吗 驾驶摩托车的七不要(1)

驾驶摩托车的“七不要”你知道都是哪些吗?

二、不超员载客

超员载客将加剧摩托车的不稳定性,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两轮摩托车除驾驶人外,可再乘坐1人,但不能搭乘未满12岁的儿童。

轻便摩托车不得载人。

驾驶摩托车有什么诀窍吗 驾驶摩托车的七不要(2)

驾驶摩托车的“七不要”你知道都是哪些吗?

三、不违反规定载物

超限载物也将带来较大安全隐患。

法律规定,摩托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1.5米,长度不得超出车身0.2米,宽度不得超出两轮摩托车左右车把0.15米,不得在车把上悬挂物品。

四、不疲劳驾驶

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驾驶,极易产生疲劳,建议不要连续长时间驾驶,中途多停车休息,并注意保暖。

五、不随意变更车道

不要在车流中来回穿插变道,应在最右侧车道行驶,在只有一条车道的道路上应靠右行驶。

驾驶摩托车有什么诀窍吗 驾驶摩托车的七不要(3)

驾驶摩托车的“七不要”你知道都是哪些吗?

六、不超速行驶

驾驶摩托车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线标明的速度。

在没有限速标志、标线和道路中心线的道路上,城市道路限速30公里/小时、公路限速40公里/小时。

驾驶摩托车有什么诀窍吗 驾驶摩托车的七不要(4)

驾驶摩托车的“七不要”你知道都是哪些吗?

七、不与大型车辆并行

大型车辆周边存在一定的视觉盲区,一旦突然变更车道或紧急刹车,极易引发交通事故,驾驶摩托车应尽可能避开大型车辆。

此外,大型车辆快速通行时,形成的气流会对周边较近的物体产生吸力作用,如摩托车靠得太近,则易被卷入大车底部造成交通事故。

驾驶摩托车有什么诀窍吗 驾驶摩托车的七不要(5)

驾驶摩托车的“七不要”你知道都是哪些吗?

在上班路途中骑车

要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

无论在工作或者生活中

生命安全最为重要

幽灵船贝奇莫号之谜:无人驾驶却在大海中时隐时现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幽灵船贝奇莫号之谜:无人驾驶却在大海中时隐时现的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贝奇莫”号是加拿大哈德逊海运公司的一艘货轮,它建造于1921年,重达1300余吨,配备有两个螺旋桨推动器,在海上行进的速度很快。

它不仅外形漂亮,船体也打造得非常坚固,特别适合在浮冰很多的北冰洋水域航行。

1931年7月6日,“贝奇莫”号货轮在船长埃德·康沃尔的率领下从加拿大的温哥华起航,沿加拿大西北的维多利亚岛海岸航行。

埃德船长是一个有着丰富航海经验的老船长,他们此行的任务是去收购爱斯基摩人手中珍贵的皮货。

连船长在内,参加此次航行的共有37人。

2个月后,他们超额完成了此行的收购任务,满载着价值约100万美元皮货的“贝奇莫”号准备返航。

他们计划争取在冬天来临之前赶回温哥华。

因为一旦冬天来临,北冰洋面上就会到处都是浮冰,使航行增添许多的困难和危险。

岂料,人算不如天算,这一年,北冰洋的冬天居然比往年提早到来,浮冰随着狂风掀起的波涛在海面上快速地滑行,“贝奇莫”号在如此海域内行驶,险象环生,步履维艰。

才9月底,海面上就铺满了浮冰,只剩下一条狭窄的水路可以通行。

10月1日这天拂晓,在经过了一夜与浮冰紧张的较量后,船员们突然发现在船的前方出现了一座小岛,是阿拉斯加的温赖特岛!船员们非常兴奋,他们决定靠上前去,休整一下再说。

正当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海岛的时候,一片乌云也靠了过来。

霎时间,狂风大作,雪花纷飞,能见度接近零,“贝奇莫”号只好就地停下来。

这一场狂风暴雪整整持续了几个小时,雪过天晴后大家发现令人恐惧的事情发生了:“贝奇莫”号已被坚冰完全封住,无法航行了。

如果这时候再有一大块浮冰迎面撞来,“贝奇莫”号就会如卵击石般被撞个粉碎。

面对此种局面,埃德船长迅速作出决定,全体船员撤离船上,在远处扎营住下来,等待来年开春浮冰融化后再返航。

随着船长的命令,船员们立即动手将船上的食物、盖布、煤和一些衣物、皮货卸下船来,找了个较为安全的地方,搭建冰房安置下来。

随后,他们又放下船上的缆绳,将货轮牢牢地栓在浮冰上面。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船员们掰着指头势算着开春的日子。

11月底的一天夜晚,交然之间又刮起了狂风、下起了大雪。

船员们在驻地上挤成一团,个个胆战心惊,一夜无眠。

太阳出来了,风雪终于停止了,船员们从冰屋中出来看着周围的情况。

突然,他们发现一直停在那里的货轮不见了,代替它的是一座高约70英尺,在阳光下熠熠闪光,美丽壮观的冰山。

货轮哪里去了?大家面面相觑,一时不知所措。

难道是被狂风给刮跑了么?埃德船长马上命令船员分头四处寻找。

可大家找遍了周围的水域,始终未见到“贝奇莫”号的影子。

难道是被暴风雪中的那座冰山撞碎沉入海底了么?夜色再次降临,万般无奈之下,埃德船长只好让大家分头去寻找爱斯基摩人的村庄,打算先住一段时间,等天气好了,再继续寻找“贝奇莫”号。

没想到刚刚过了两天,就有爱斯基摩人来告诉船长,他们在捕猎海豹时看到在离船员们原驻扎地45海里的地方,停着一艘货轮。

埃德船长马上带人驾着爱斯基摩人的狗拉雪橇赶往停船的地点。

果然,那正是失踪了的“贝奇莫”号!它的周围全是浮冰,它又被坚实地冻牢了。

埃德船长指挥大家将船上所有的货物都卸下来,拉回爱斯基摩人的驻地。

天黑的时候,货物已卸得差不多了。

船长让大家休息,明天继续再干。

一夜的风平浪静。

第二天一早,“贝奇莫”号停泊的海域依然如故,可“贝奇莫”号居然又不见了!令人惊奇的是,周围的浮冰却没有一点破裂的痕迹,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它是飞走的么?还是潜水走的?埃德船长和他的船员们在附近找遍了,也没见到“贝奇莫”号的身影。

直到开春以后,埃德船长和他的船员们搭乘别的货轮回到温哥华,从此以后他们再也没有见到过“贝奇莫”号。

可是“贝奇莫”号却并未从此销声匿迹。

1932年3月12日,一个叫莱斯利·梅尔文的青年在赫尔谢尔岛附近的北冰洋海面上见到了“贝奇莫”号,当时它正悠闲地在海面上“散步”。

梅尔文想办法爬了上去,看到船舱里还有一些物品,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影。

梅尔文决定回家去拿结实的绳索来把“贝奇莫”号拖走。

第二天,当梅尔文带着拖拉的工具再次赶来,“贝奇莫’号却不见了。

1933年3月的某一天,又有“贝奇莫”号的消息传来。

一些爱斯基摩人在波弗特海的巴罗海外海上,发现了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漂亮的“贝奇莫”号。

他们划着小船靠近“贝奇莫”号。

谁知他们刚刚爬上去,突然就刮起了暴风雪,他们眼看着自己的小船被刮得无影无踪。

十天后,这场莫名其妙的暴风雪才停下来。

“贝奇莫”号也停在一块巨大的浮冰旁。

被吓得魂飞胆丧的爱斯基摩人赶紧滑下船,爬上浮冰,几经周折才回到自己的驻地。

据说,后来只要他们一听到有人提起“贝奇莫”号就吓得直哆嗦。

1933年8月和1934年7月,哈德逊海运公司又获悉有关“贝奇莫”号的消息,可当他们打算采取措施控制它时,它就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此后,又有很多人自称见过“贝奇莫”号,直到1963年,还有目击者说看看到它正漫游在巴罗角附近的波弗特海中。

没有人能将它“缉拿归案”,“贝奇莫”号成为了一艘不折不扣的“幽灵船”。

中华航空140坠机解析,一个低级错误害死一飞机人,真实纪录片

大家好 我是囚徒今天我们继续来说空难事件在如今科技爆炸的年代人们对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充满信心计算机的精确控制及完善的系统设计一度被认为能够解决所有人为错误的问题但是一场发生在1994年的名古屋空难却给人们敲响了警钟那么飞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飞行员又该怎么面对计算机失能?我们马上来看空中浩劫系列中华航空140号班机时间1994年4月26日夜晚八点中华航空140号班机载着256名乘客从台北飞往日本名古屋机场此时他们已经飞行了两个半小时140号班机将在15分钟后到达目的地飞机型号是最新型的空客A300是业界全自动化客机潮流的先锋其自动化程度能够让飞行员以 前所未有的准确程度去驾驶飞机因为自动驾驶可以对飞机保持更为精准的操作因此很多人认为这能解决所有人为错误问题并降低事故的发生此次航班是由26岁的副驾驶庄孟容执飞机长是有着二十年飞行经验的王乐琦此次他重要负责监督当飞机靠近机场时客舱因为一股乱流发生了轻微晃动与此同时 空管员让140班机减速到180节为了给副驾驶增加手动驾驶的经验机长让副驾驶在没有自动驾驶情况下的降落三分钟后 空管让他们在34号跑道降落可是飞机引擎却突然加速以至于飞机不仅没有降落反而是在平飞副驾驶尝试把机头降下来但是向前推操纵杆好像并没有用随后机长让副驾驶收起油门虽然飞行速度降了下来可是不管副驾驶怎么推杆机头都毫无反应很快飞机就离地就只有不到91米了于是机长决定接手驾驶可是飞机依旧无法操控最后机长决定复飞盘旋一圈后再降落空管也准许了他们的请求紧接着140号班机因为飞机爬升角度太大导致了飞机失速最终在乘客们的尖叫声中飞机坠毁在距离跑道东面110米左右的地方消防员很快抵达了现场一个多小时后 大火被扑灭成功救回了7名生还者第二天一早 日本航空事故调查委员会派出的调查员就抵达了现场到处是烧焦的飞机残骸找到事故真相显然很不容易从飞机在地面的撞击痕迹和残骸中可以得出140号班机是以机头抬起4度向左倾斜的姿态垂直拍落在地面的起落架先着地紧接着左右引擎落地扯断了机翼最终油箱破裂引起爆炸那么飞机为何会以那么大的角度坠落呢调查员找到当时的空管问话但是空管也不知道当时机组为何要复飞幸运的是黑匣子被成功地找了回来不过等待数据还要几周的时间于是调查员开始对事故真相进行分析排查首先他们推测可能是引擎的真相毕竟引擎一旦失效 飞机就肯定会下坠可是他们卸掉引擎后发现引擎内部并没有爆炸或者着火的现象而且引擎的涡旋叶片上都是旋转造成的损坏这说明飞机在坠毁时叶片仍在转动所以引擎的问题就被排除了那既然引擎有足够的动力复飞又为何会失败呢很快调查人员就把目光放到了机翼上机翼上可移动的缝翼和襟翼必须要根据飞机起落等飞行状态来进行调整那么会不会是飞行员在复飞时忘记更改襟翼的设定了呢如果起飞时襟翼处于降落时的设定那么飞机就会遇到极大的空气阻力这样飞机也是很有可能会坠毁的因为机翼坠毁时状况十分惨烈所以调查员决定利用机翼里制动螺杆的部件来找出襟翼当时的设定可惜调查员仔细测量后发现当时缝翼和襟翼的位置完全正确所以飞机升力是完全足够的调查员又一次陷入调查困境所以他们只能向空客公司请求协助法国的创造商派出了一个对A300客机极为了解的技术专家很快他们就将目光转移到了驾驶舱的仪器上一开始的重点就是油门杆不过油门杆确实是向前的这说明机组的确是在复飞状态从现有的证据中可以得出140号班机确实具有复飞的状态和能力那到底是什么阻挡了他们复飞呢几周后 黑匣子里面的数据被导了出来调查员根据飞行记录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就排除了乱流导致他们复飞的可能甚至在飞机试图复飞加大油门升空时飞机都是处在正常状态的可是此时副驾驶在试图推杆降下机头副驾驶做出了和计算机完全相反的操作于是调查人员开始重点调查两名驾驶员副驾驶在一年前刚当上副驾驶而他在小型双引擎飞机上训练的飞行时间只有590个小时而机长虽然从业24年飞行时间超过8千个小时但是机长对于客机的飞行经验并不多他在中华航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担任副驾驶一年前才转正为A300客机的机长所以他在A300客机上的飞行经验也只有1350个小时那会不会是两个经验不足的驾驶员没有彻底了解飞机系统然后操作不当导致的坠机事故呢?于是调查员找到了黑匣子里的录音从录音里的对话可以听出副驾驶对于A300客机的驾驶经验确实很少而且机长占有绝对的话语权飞过乱流的时候飞机一切正常可是就在副驾驶关闭自动驾驶准备手动的时候却不小心启动了复飞模式调查员推测是副驾驶操控油门杆时不小心碰到了油门杆前面的复飞开关在复飞模式下 不仅会增加引擎推力还会启动飞机的水平安定面计算机会移动水平安定面来抬起机头而且机组明明有时间关闭复飞模式但是机长却在不停地命令副驾驶推动操作杆降下机头 准备降落所以飞机才会陷入完全相反的指令可是人机对抗始终都是计算机占上风在坠毁前40秒机长终于接手强行降落失败后机长准备手动复飞可是此时已经为时过晚突如其来的推力让机头在几秒内就抬到了50度很快飞机失速然后坠毁那么为何两个会出现这么大的操作失误呢调查人员找到了训练记录查看原本中华航空没有配备训练用的A300模拟机机长是在泰国进行的A300模拟机训练的不过泰国的那个模拟机和机长之前驾驶的波音747一样在复飞模式下是可以强制控制水平安定面的只要飞行员往前推杆 机头就会下降可是泰国的模拟机和140号班机在复飞模式时是完全相反的140号班机根本就不能强制控制水平安定面这就解释了机长为何要一直让副驾驶推杆了而且A300关闭复飞模式十分复杂副驾驶在那样的紧急情况下根其实不及反应最后140号班机失速坠毁过去十年 另外三架A300机组也同样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于是空客公司就在一年前公布了技术通报要求所有航空公司对A300客机进行修改可是因为通报上的建议不是强制要求修改所以中华航空并没有对其进行修改虽然此处事故飞行员和航空公司都有责任但是飞机复杂的系统也是主要真相之一
加入收藏
               

驾驶摩托车诀窍吗?驾驶摩托车的七不要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