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弟子都姓释?_和尚都姓释_原因是什么?

佛家弟子为什么都姓释? 释是出家僧人法名用的姓,来源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的第一个字。
佛家弟子姓释,由来已久,其中的渊源颇深,佛教自古印度
【菜科解读】
佛教至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的历史,在我国,佛家弟子也是遍布四海,我们发现除了佛家弟子姓释以外,很少见到有其他人群姓释,那么,佛家弟子为什么都姓释?和尚姓释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
佛家弟子为什么都姓释?
释是出家僧人法名用的姓,来源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的第一个字。
佛家弟子姓释,由来已久,其中的渊源颇深,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时,到汉地传法的多是外国僧人,为了方便便起个简化的音译汉姓,最初,人们多用这些外来僧人本国或地区名称中的字作姓,如翻译《四十二章经》的竺法兰、竺摄摩腾等,都来自天竺,所以“竺”为姓;安世高本是安息国太子,后出家学道,所以就以“安”为姓。
此外还有“支”“帛”等姓氏。
后来,中国僧人东晋道安法师意识到,姓氏不一已经不利于佛门的统一发展,道安以为,根本道师乃释迦世尊,故"以释命氏",后来他译《增一阿含》,有"四海出家,同称释氏"之语。
于待到《增一阿含经》传译后,天下僧众信而从之。
和尚姓释的由来
有一次,襄阳地方的一位名士习凿齿,到了檀溪寺,专诚拜访道安法师,寺僧跑去报告,正是道安法师问谁人来访的当儿,习凿齿已经来到他的面前了,随口代寺僧回答说:“四海习凿齿!”道安法师听了,也就不慌不忙,毫无思索的含笑应声说:“弥天释道安!”这是一副对得很工整的对联,虽然出语浅显,含义却很深,因此,便成了千古不朽的名联。
由此开始,以后的出家人就不再用俗家之姓,而改用释迦牟尼佛的释姓了。
后来道安法师提议出家人应该都跟随佛而姓释。
当时还有很多人不满,再后来《增一阿含经》译出,经中果有:“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出家,同称释氏。
”一时大众惊叹。
关于佛家弟子姓释的相关记载
《易居录》卷二十二云:“沙门自魏晋已来,依师为姓。
道安尊释迦,乃以释为氏。
后见《阿含经》云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沙门,皆称释种。
自是遂为定式。
为沙门称释之始。
”
佛家弟子姓释的意义
释字源自释迦牟尼之释,一为敬重,二为怀念。
僧侣既以“释”为姓,即被叫作“释子”,取释迦弟子之意。
《维摩经慧远疏》曰:“从佛释师教化出生,故名释子。
”释种之妇女,也就被称作“释女”,《西域记》中就有毗卢释迦王杀五百释女的记载。
释姓对于佛教的影响
以“释”字作为出家人之姓也影响了佛教的一切:佛教被称作“释教”;佛教的殿堂,被称作“释宫”;佛教的长老,被称作“释师”;佛教的作者,被称为“释家”;佛教的经典,被称作“释典”;佛教的经藏,被称作“释藏”;佛教的风规,被称作“释风”;佛教的徒侣,被称作“释侣”;佛教的门户,被称作“释门”。
而释迦牟尼佛,因其是宇宙间第一勇雄,所以被尊称为“释雄”。
佛门出家人统一姓“释”,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因为在我国,一个家族重要的符号之一就是“姓氏”,天下出家人统一姓“释”,以此可以说明大家都是同一信仰的一家人,从而有力增强了佛教内部的团结与组织的统一。
延伸阅读:
孟晚舟为什么不姓任?
为什么家里会有白蚁?
印度人为什么用手抓饭吃?
为什么人会有记忆?
人的眼泪为什么是咸的?
囊瓦为什么囚禁盟国君主?最后招来亡国之祸
囊瓦的爷爷是第三个儿子,在和时任令尹,所以囊瓦还是楚国王族。
囊瓦这个人孤高自傲、目中无人、贪得无厌,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之一。
楚平王时,囊瓦担任令尹,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吴国经常来骚扰楚国边境,还常常以少胜多,囊瓦为以防万一,不去加强防御,反而,扩建郢都(楚国国都)。
继位后,唐成公和携厚礼来朝见楚昭王。
蔡昭侯有两枚成色极好的玉佩和两件上等的皮裘,各取其一献给楚昭王,另一套留下给自己用。
囊瓦想得到玉佩和皮裘,便向蔡昭侯讨要,蔡侯不肯奉献,于是囊瓦怀恨在心,暗地里向楚昭王进言,说蔡昭侯将会为吴国做向导来攻打楚国。
楚昭王听信了谗言,大怒,命人将蔡昭侯囚禁起来。
这一关就关了三年。
唐成公以一对神骏的宝马进献楚王,囊瓦也想得到,前去讨要,被唐成公拒绝,囊瓦又故技重施,扣留了他三年。
后来唐国人急了,要求另换一拨人去服侍唐公,囊瓦答应了。
这拨人赶到楚国,偷偷把唐成公的骏马偷出来献给了囊瓦。
囊瓦得到马,立刻就放了唐成公一行人。
这事发了人,蔡国人反复劝谏蔡昭侯,蔡昭侯忍痛割爱,把自己的玉佩和皮球都送给了囊瓦,囊瓦当即下令送蔡侯一行返国。
受羞辱、失宝物,蔡昭侯咽不下这口气,在途中沉玉发誓,终生不再朝楚。
他没有返回蔡国,直接跑到晋国,鼓动晋国伐楚。
晋国不肯,他又主动联合吴国伐楚。
吴国志在亡楚,自然乐于响应并很快发兵攻楚。
囊瓦一语成谶( chèn)。
几年征伐,楚国早已兵力疲倦,加之囊瓦大兴土木,国库空虚,军饷补给不上,很快就就被吴国打败了。
楚国战败后,囊瓦不敢回国,转而逃到郑国。
楚昭王得知后,痛骂囊瓦:“误国奸臣,偷生于世,犬豕不食其肉!” 没过多久,吴军攻破楚国国都,楚昭王逃到随国,全城包括囊瓦的家产在内都成了吴国人的战利品,囊瓦的夫人也被吴王的弟弟霸占。
吴国相国原是楚国人,和已故的太子建都因被楚平王迫害而出逃,曾经一同逃到郑国,太子建因为和晋国贵族合谋夺取郑国政权,事情泄露被郑定公所杀,伍子胥因此记恨郑国,又得知囊瓦在郑,以为楚昭王也在郑,就发兵围郑。
郑定公十分惧怕,归咎于囊瓦,囊瓦羞愧难当,就自杀了。
随机文章请问什么是康雍干盛世?汉武帝是汉景帝的第几个儿子?测试你适合学心理学吗,学心理学的必备条件详解/你适合吗揭秘西安活死人墓有多深,王重阳曾在这里修仙得道(腾飞之地)达芬奇在历史上消失2年,穿越到未来/传说达芬奇是外星人
修行人拜佛为什么总要供奉西方三圣?西方三圣在佛教中的地位如何样
从此,供养西方三圣,都不离开,临终不离开,往生后更是不离开,他们成为我们直至成佛之间永远不离的重要皈依境,也是自己归心、归命、归投的境。
希求一心与阿弥陀佛、两大菩萨相应,对于修净土法来说非常重要,此生、临终包括往生后的一切利乐,都要依靠以阿弥陀佛为主的西方三圣的力量来成办。
经教中说,阿弥陀佛是法界身,遍在一切处。
尤其以对圣像开光为缘起,阿弥陀佛就已经在当处,已经降临在自己家中了;不但佛尊降临,观音、势至也同时降临。
佛是无量光,他就在我们身边,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力、大势至菩萨的大威神力同样遍入苦海来拔济念佛众生往生。
三位圣尊住临佛堂,我们就要在心中时时不离、专一依止,以诚敬之心每天在像前顶礼、供养、祈求、发愿等等。
与我们最有缘的西方三圣作为无上福田,已经超越了生灭心的境界,没有任何时空的局限。
我们至心向佛礼拜一次,都会产生无量福德,如经中所说,从脚跟一直到金刚际之间有多少微尘,就有那么多转轮王位的大福德。
如果自己具有更大的信心、恭敬、胜解等等,功德也就更加不可思议。
再者,在如是福田面前,时时都可以供养各种净水、明灯、妙香、鲜花、饮食、资具等等,向对境相应做供养的缘故,将会出现相应的福德。
比如,供鲜花、新净的衣服等,将来会得到相好;供养灯光会增长智慧;供养食物会增长力量等等。
如今,作为无上福田的西方三圣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就如同农民拥有了一块肥沃土地,播一粒种便能收获万斤粮,他一定非常欢喜,同样,我们每天能在殊胜的对境前呈供,就能积聚无边资粮,还可以鞭策自己不去轻举妄动。
再者,佛的形相大非常重要,按一般人的心量来说,佛像小,自己的发心似乎也小;佛像大,发心也会大一些。
大幅的佛像印在自己心田中,就能时时记得这是最关键的本师阿弥陀佛、最关键的观音与势至两大菩萨。
如此一来,吃饭时在想三圣,走路时在想三圣,睡觉时也在想三圣,时时不忘记,就成为很好的助缘,到临终时,自然而然可以浮现在心前。
经过长期的忆念、串习,自己与佛也就越来越亲、越来越近、越来越熟悉。
当自己越有诚心,就会感觉佛像越灵验,他在照顾我们,使我们得到加被。
我们有什么事,都可以向阿弥陀佛或西方三圣请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愿望也可以向阿弥陀佛请示。
虽然目前还见不到佛的色身,但佛像代表佛,现在关键就要在佛像前建立这种很亲近的关系。
关系建立起来,会很容易得到直接的感应和帮助,会感觉阿弥陀佛为主的三圣时时都在护佑自己等等,有很重要的作用。
再者,如果有心想学《净土十要》等的大著作来深入净土法门,信愿也将会深深地扎根、生长,从远程观点来看,往后会发生极大的作用。
深入教理能使我们加深对阿弥陀佛和西方法门的信心、愿力,发起纯一的心、相续的心、坚固的心、勇猛的心、诚敬的心、喜乐的心、殷重的心等等,这无量无数的善心都要从牢不可破的胜解、信心中产生。
蕅益大师把信愿判为慧行,说它如目一般,来自见解和智慧,并且成为往生的关键环节。
透过深入地学习诸佛菩萨、祖师们的大教海、大著作、光明语言,很容易逐步引发诚敬、欢喜,开发出非常光明的前途和缘起。
对此善加把握,我们心中的净土信愿就会从过去的漂浮而逐渐深入,并扎根于深层。
由于信心变得纯粹、变得深刻,跟阿弥陀佛的相应度也就完全不同,求生西方的愿也会与日俱增,不断地在心中形成。
信愿一旦到量,西方的门就为我们敞开,我们和阿弥陀佛永远都不再脱离。
我们正是依靠阿弥陀佛来解脱和成佛,最后的关键也在于自心和佛心的相应。
所以,这是具有非常深远意义的事。
随机文章高欢是在哪一年灭掉北魏建立北齐政权的?他是怎么做到的?大天使米迦勒是谁,最早与撒旦对抗的英雄(性别恐不男不女)养蜘蛛会认主人吗,蜘蛛生性凶残是不会认主人的盘点墓地风水禁忌事项,风水宝地不葬无福之人(坏人葬下去得恶果)揭秘史前最大的动物第一名,新西兰大鱼龙体长38米(重331.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