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名武将排名是什么?最辉煌战神是哪位?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26 点击数:
简介:中国历史百大武将排名、文治大于武功者滚粗冷兵器时代优先,对外作战优先,屠城、虐待士兵者降低排名甚至不上榜。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名将众出,很多名字都是耳熟能详的。

【菜科解读】

中国历史百大武将排名、文治大于武功者滚粗冷兵器时代优先,对外作战优先,屠城、虐待士兵者降低排名甚至不上榜。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名将众出,很多名字都是耳熟能详的。

那么在排名上谁更胜一筹呢?我们在这里揭晓答案。

好男儿谁没英雄梦呢?血战沙场,,为国为民,保家戍土!一起来看看,那些叱咤疆场的历代英雄吧! 100、李长庚 99、张世杰 98、秦琼 97、 96、 95、 94、 93、 92、 91、扩廓贴木儿 90、 89、 88、 87、 86、 85、 隋末唐初名将,之一,传统两大门神之一,曾救过唐太宗李世民,立下赫赫战功,在玄武门事变中更是一箭击杀李元吉,入宫上船为唐高祖守卫并请立李世民为太子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

但居功自负,为方士术延年。

83、 82、 81、 大将,平叛乱高手,不管是尉迟炯,还是,都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当然,他的最大功绩还是平定交趾李佛子叛乱,在这次战争中,他恩威并施,在北方将士毫不熟悉的南方取得了不易的胜利。

80、 南朝陈朝名将,南朝第一武将,十三岁阻两万大军,无人能挡,有关张之名,后来率7人夺大旗。

如果选单挑闯阵的话,他可以入前三。

79、 北朝北魏名将,少有胆气,骁捷异常,跳走如飞,为灭南齐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其夫人也是女中豪杰,但后来在钟离之战中败给了韦睿。

当时小儿啼哭,只要说一声“杨大眼至”,无不声止。

但其,捶挞士兵为他的形象减分不少。

77、() 之首,礼贤下士。

盗窃兵符,夺晋鄙军而败秦存赵,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但屡遭魏安厘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

76、 时期名将,抵西夏,镇,败金兵,多次上演以少胜多的奇迹,足见用兵之精,黄天荡之战,他和夫人一起率领八千军大败十万金兵。

为申冤被罢官。

75、 北宋中期将领,每次作战戴着一铜面具,人称“”,两宋个人武力最高同时也是最帅的将军,身先士卒,四年之间参加过二十五次大型战役,保证了仁宗时期西北边疆的安定。

被排挤,悲愤而亡。

74、 中期将领,心学学派创始人,所以又称。

有人想问了,他是哲学家怎么和武将扯上关系了?我来给你李菊福,早年大张忠想羞辱他让他射箭,他居然三发全中红心。

后来率军平定江西内乱和平定宁王的叛乱(此役甚是精彩),甚至获得“大明军神”之称。

73、 中后期大将,万人敌李晟之子,教科书般的夜袭蔡州至今被人,奇袭战的最高境界,一举歼灭吴元济,的局面暂告结束,唐朝获得短暂的统一和平时代。

72、 唐朝著名将领,跟学习兵法,儒将典范,用兵如神,征讨突厥叛乱,护送波斯王子回国不战而屈人之兵更是神乎其神。

每次上阵都能预先定下胜利的日子而且准确的令人咋舌。

71、 名将,被认为有将帅之略,东汉时期兵不厌诈最好诠释者,率领三千人屡用奇谋镇压羌人叛乱,增灶,以弱弓诱敌深入,换衣服疑惑对手等等最终成功平定叛乱。

70、 东汉开国名将,之一,常胜不败,军规严正,从不做危害民众之事,时期的就是学的他攻破荆门的战役,后被派刺客暗杀。

后东汉将领吴汉攻破成都之后,屠城以向岑彭报仇。

69、 西汉著名将领,早期跟随贰师将军利,后得到的赏识,平定西羌,还提出了延续至今的屯田政策。

另外,也是出自赵充国。

死后画像挂于。

68、 明朝末期将领,守卫山海关和辽东,是明朝最后一道长城,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拖延了后金入关的脚步,也死于袁崇焕手下大炮,后因为诛杀和己巳之变保卫不力被自毁长城。

67、 南宋时期将领,完颜亮听闻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便向往江南美景率十五万大军发动侵宋战争,在采石矶,虞允文率领一万八千士兵渡江大败之,采石矶大战是南宋唯一一次击败金渡江的战役。

66、 唐朝著名将领,率领一万士兵越过帕米尔高原西行,让西域尽皆服于大唐。

能够率领数万之众两次完美翻越帕米尔高原,就这一点来看,可完爆、、等山地场地的大将。

但是发动对石食的战争却是一大失败,然后在著名的中,又因为队伍中的叛徒最后失败逃回唐朝。

最后被冤杀。

65、 北朝北齐名将,之孙,,绝对是标准高富帅,所以作战时常戴一个凶恶的面具。

不仅拒突厥,还在关键的以五百精骑,奋勇杀入重围,一直杀到洛阳城下,成功解围,还与守军一起大败北周军。

被赐毒酒,鸩死。

64、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主角之父,东汉伏波将军之祖先,与论兵法来看,他重视对战争形势和特点的研究,最后使田单折服。

后抵抗秦军,完成几乎不可能的任务,与、比肩而立。

63、() 春秋时期楚国人,苏州人的创建者,和一起联合唐、蔡两国联合伐楚,最后攻破了其首都,这个时候伍子胥做出了一个非常令人吃惊的举动,将的尸体挖出来鞭尸!为被楚平王杀害的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报仇。

死后即位,伍子胥反对夫差的行径,夫差不从。

后来在小人的挑拨下,夫差赐死了伍子胥。

他临死之前要求把自己的眼珠挖出来挂在吴国首都的东门上,要目睹越国灭掉吴国的过程。

62、 东汉末年人,属帐下,,为世虎臣,斩,水淹七军,生擒,刮骨疗伤,被后人称为武圣,和对应。

在《》中为蜀国之首。

遇埋伏被擒,后被杀。

61、 三国时期吴国武将,大都督,巧取荆州,而在中,审时度势,沉着冷静,完爆刘备。

后卷入太子争夺战,多次被指责,郁郁而终,家无余财。

60、 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为平定关中立下,作战勇敢,常为先驱,善用谋略,料敌决胜,治军严明,为人谦让,有“”美名,在东汉开国一群杀戮狂人中实属不易。

病故。

59、 西汉著名将领,开国元勋之子,镇压“”。

到访其阵中,兵士无军令阻挡文帝不让其进入。

后因其儿子给他买的殉葬品而被诬陷造反。

饿死于宫中。

58、廉颇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之一。

在著名的将相和里面,廉颇向蔺相如,但是在当时赵国,廉颇的影响力甚至比蔺相如还要大,司马光有言“廉颇一身用于不用,实为赵国存亡所系”。

伐齐,大破之,取阳晋,以勇气闻于诸侯。

在中,廉颇也和遭遇了同样的事件,而结果也惊人的相似,以坑杀赵国四十万战俘结束。

57、李如松 明朝著名将领,之子,指挥三大征中的平定宁夏叛乱和壬辰援朝战争。

大败小西行长、小早川隆景、岛津义弘等名将,后与鞑靼交战,战死沙场。

56、 著名将领,阿克敦之子,伊犁屯田的创始者,讨伐缅甸,平定大小金川,战功显赫,还成功治理黄河,虽已得宠,但还是不敢动阿桂丝毫,阿桂也耻于和和珅同列,不与之同流合污。

55、(兀术) 金朝开国名将,之子,领导多次南侵,灭北宋功臣,之变的缔造者,富平之战以少胜多,大败宋十八万大军,虽多次不敌兄弟()、岳飞(收复襄阳)、韩世忠(黄天荡)等人,但与联合,不战而取得宋大部分土地。

54、 大将,元初最大功臣,攻陷临安之战堪称教科书级别,在海盗、南宋军之间周旋最终获胜,平定南宋,平定昔里吉叛乱,乃颜之乱,后拥立为帝。

53、 五代时期后梁将领,号,曾一人救援,听说王彦章到了,领兵就退走了。

可惜朝中有奸臣,军中有监军,其他将领也排斥忠臣良将。

最终王彦章被俘,不屈被斩。

52、 唐朝著名将领,历史上最牛的外交官,外交团被印度基本团灭后,向尼泊尔借兵,用火牛阵击溃印度象军,后来继续深入,直接灭亡中印度!上演一人灭一国的精彩事迹。

不知道比罗伯特克莱夫高到哪儿去了。

51、 隋朝名将,话说阎王就是韩擒虎,率500骑夜渡长江率先进入建业灭陈,实现了三的又一次统一。

但是与争功,有失大将风度。

50、 北朝北齐名将,落雁都督,在北周和北齐的频繁战争中,带兵几十年,未尝败绩。

北周为了对付他,散发谣言,高纬一**把他杀了,北周从到大臣就开始弹冠相庆。

他死之后没多久,北周灭北齐。

49、邓艾 三国时期魏国武将,善于用兵,智谋出众,堪比,偷度阴平一战,整个世界历史能与之媲美的,估计只有跨越马其诺防线的那一战了,当然就因为这次,最终也使得刘备所建立的蜀汉灭亡。

但居功自傲、。

最后被猜忌而杀害。

48、 东汉大将,是开国大将的侄子,进入西域后立下不少战绩,被匈奴大军围困于疏勒城中,被断水,榨马粪汁而饮之,同时率众掘井取水,终于在井深十五丈时挖出了水,匈奴无奈撤围而去。

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了后世的赞誉。

47、 西汉著名将领,年少成名,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

收复河西走廊,打废左贤王,从此以后,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自己也封狼居胥。

但其不关心士卒,杀死李广儿子,都遭到后人诟病。

46、 名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改良毛笔,西北地区最早的开发者,击溃匈奴,收复河套地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后被陷害,和其兄自杀。

唐太宗认为死的最冤的将领。

45、 明朝开国将领,猛将的典型代表,战功仅次于,采石矶战役中,一人乘小船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西征在龙湾战役中更是立下大功,随徐达攻陷大都,但其屠杀降军,后暴毙于军中。

44、马援 东汉开国名将,伏波将军,由于他是汉明帝的岳父,避讳所以不在云台二十八将里,伏波将军,其祖先为赵奢,老当益壮,马革裹尸均出自他,平定陇西和交趾。

43、 东晋时期著名将领,的曾祖父。

当东晋只剩下天下的南半部分,他先是帮助平定了,又在当时发生的各种叛乱中与敌人作战一一获胜,统率东晋全军达四十一年之久。

而且在荆州刺史上也颇有建树。

42、 南宋末年将领,和曼施坦因并列的机动防御大师,一生都奉献在对外战争中,一人包办南宋一半以上的防御任务,先是联蒙灭金,然后抵御蒙古大军,有他在,蒙古军就一直无法南下。

41、 南宋初期将领,常年与金作战,金人畏之,都称其为“宗爷爷”,著名的就是他指挥的。

一年上书二十四次力劝赵构回京,但为奸佞所阻,在病榻上连呼三声“渡河”而亡。

死之后,开封陷落。

40、司马懿 东汉末年三国初期魏国将领,虽后被其孙尊称为晋高祖,但其在世时并非皇帝,故进入此榜单,聪亮明允,刚断英特,平定辽东公孙渊,多次成功抵挡蜀国进攻。

39、 唐末将领,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之父,现代警匪片中所出现的“飞虎队”目测就是出自他的外号“飞虎子”,另外他也是独眼龙,是伊达政宗的偶像,他同样也是独眼龙。

镇压庞勋起义,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消灭及其势力。

但是有勇无谋和养虎为患是他的硬伤。

38、苏烈 唐初名将,即苏定方,先随征东突厥,为阴山之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后破,平定葱岭之乱,东征百济,先后灭三国,擒三主,给了唐初一个稳定可靠的边疆环境。

37、 清朝开国功臣,努尔哈赤之子,八之一,入关后的摄政王。

平定朝鲜、攻打蒙古、南下攻明,杀,降,完成统一全国的壮举。

36、薛礼 唐朝著名将领,即,的代表,三箭定天山降回纥,金山之战降服高句丽,大胜突厥十万大军。

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能让敌人在未开战之时就下马跪拜的将军,对外的民族英雄。

不过杀降和大非川之败为之涂上了污点。

也就是哪被神化的薛仁贵咯 35、 北宋初年将领,即杨继业,先是后汉将领,被称为杨无敌,后不得不降宋,雁门关大捷以几千人马巧胜辽十万,后北伐后撤时因和监军意见不一,困于陈家峪。

被辽军生擒,不肯降,绝食而亡。

34、 三国时期蜀国将领,木牛流马、灯发明者,赤壁之战有部分功劳,,成功防守魏国多次进攻。

死于五丈原。

33、 南朝宋著名将领,现在看到的基本上就是他根据前人和自己的作战经验总结出来的,除了非常勇猛之外,还精于用兵。

被儿子南朝宋文帝肃清。

檀道济死后,北方的敌人包围了其首都,文帝不由得大呼檀道济的名字,但是为时已晚。

32、 春秋时期楚国人,和好友文种仕于越王,劝勾践,陪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离间夫差和伍子胥,以美人计击败吴国,劝勾践杀了夫差,终使吴国灭亡。

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PS,有传说说是其老婆。

31、李广 西汉著名将领,箭无虚发,常和老虎搏斗终杀之,常年和匈奴作战,被匈奴敬称为“”,后世诸葛亮的就是学的李广。

但很多情况下都是惨胜或者胜利后犯下错误或者和的配合失误,一直没被的封侯,也就有了“易老,李广难封”。

后因为和、武帝的矛盾自刎于卫青帐下。

30、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与其子成为秦统一六国最大的功臣,破邯郸,灭燕、赵、楚。

故作贪婪让对其放心,表现出来的对帝王心理的揣摩和对的领悟,绝对是战国时期名将之首。

29、耶律休哥 辽中期将领,在当时辽国力明显弱于北宋的情况下对北宋屡战屡胜,高粱河之战大败,使后者受伤不能策马,只能乘驴车狼狈而逃,他所指挥的歧沟关之战更是给了北宋军致命打击,此役之后,北宋就只能转入战略防御了。

28、 唐末五代将领,五代第一名将,“王不过霸,将不过李”中的李就是李存孝,勇猛异常,即使是王彦章在他手下也走不了几个回合,甚至有野史说他十八骑攻陷长安。

最后被李克用车裂而亡,李克用自己也后悔不已,时刻想念之,据说李克用的死也和这有关。

27、李绩 隋末唐初名将,原名徐世绩,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善于审时度势,有很高的政治才能,早年破张须陀、,后随李密降唐。

同李靖灭东突厥,平、唐太宗、苏定方等人都无功而返的高句丽,他和单雄信之间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

26、 隋朝开国将领,开国四名将之首,平定尉迟炯叛乱,以“土狗”阻拦火筏,展现高人一等的军事才能,还推荐韩擒虎、贺若弼等人,抵抗萧摩诃大军,攻入建康,俘。

后失宠被杀。

25、 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运筹帷幄,,以其无尽之谋略为汉帝国的成立建立大功,还有力劝迁都长安一事。

后功成身退,在刽子手刘邦和的手下得以保全性命。

24、乐毅 战国时期赵国人,燕国名将,出仕于燕国之后,对齐国展开大举进攻,一举占领了齐的七十几个城池,围困齐国最后两个城之一的即墨城,在这儿有后面要提到的田单,田单使用离间计离间了燕王和乐毅,后来田单一举收复之前沦陷的城池。

而后来燕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给乐毅写信让他回来,乐毅婉言拒绝了燕王,并提出了“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的观点。

23、 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第一个劝称帝,谋略过人,平定河西,二十四岁就当上了大司徒,开国之后仍被重用,其后人邓绥更是历史上有贤名的皇。

22、 著名将领,创立鸳鸯阵,,还有军事作品留世,在浙江和联手一个月攻陷岑港,在台州十三战全胜,平定浙江倭寇,然后南下福建,先后荡平三大倭巢,基本彻底平定倭寇。

后调往北边抵御鞑靼,加固长城。

但由于生活作风问题,仅把他排在22位。

21、 东汉末年人,属孙权帐下,相貌英俊,,文韬武略,智勇双全,赤壁之战联合蜀国大败的军,夺取荆州,奠定天下的局面。

“遥想公瑾当年,初嫁了,雄姿英发”。

20、田单 战国时期齐国人,一举成名,心理战的鼻祖,利用燕国新旧君王交替,离间了乐毅和燕王,为齐国赢得了时间,后使出了著名的火牛之计,大败燕军,而后趁胜追击,收复齐国国土,避免了过早编程六雄的场面。

19、韦睿 南朝梁著名武将,世人称之“韦虎”,太祖说他敢以数万敌百万,有刘秀、周瑜之风。

儒将典范,诸葛亮第二。

钟离之战完爆北魏将军王元英、杨大眼,阻止了南北统一。

18、 战国时期齐国名将,著名的就是他手下的经典战役。

而他和同门师兄的博弈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减灶诱敌,“庞涓死于此”。

17、 唐朝中期名将,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一生戎马,屡建奇功,后,先后击败、,即位后,收复长安、洛阳,安定了唐朝局势,是平定安史之乱头号功臣,后平定仆固怀恩叛乱,联合回纥破吐蕃。

16、 秦末农民军领袖,,中大破秦军,投降,奇迹的取得了胜利。

当然还有更加奇迹的,以三万兵力大败刘邦五十六万,将骑兵的功效发挥的淋漓尽致。

即使最后的垓下之战,也捞了一大笔垫背的。

作为一名武将几乎无可挑剔之处,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但是其政治上的幼稚和用人上的失败只能让他屈居十六。

15、徐达 明朝开国名将,智勇兼备,明朝开国第一功臣,被誉为“”,俘虏陈友谅,克大都灭元,和的战役堪称经典,平内乱,抗北元。

被传功高盖主,被朱元璋送鹅所害,其真实性有待考证。

14、 东汉著名将领,一家人都是响当当的名人,其父班彪其兄其妹都是《汉书》的编撰者,班昭更是邓太后的得力助手。

自己则弃笔从戎。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征服西域,智勇双全,重新开通了西域,取得了“不动中国,不烦戎士,得远夷之和,同异俗之心”的伟大功绩。

13、 南朝梁著名将领,第一名将,一生未尝败绩,率领七千骑兵北送,47战克32城,抵抗数十万大军攻取洛阳,且回到梁便全歼。

这种事要不是真实出现在史书(《梁书 陈庆之传》)中,我都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其用兵之神,可见一番。

12、岳飞 北宋著名将领,两宋、辽、西夏、金军事才能最高的军事将领,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建立,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收复建康,平定内乱,四次北伐无一败绩,兀术被爆的脑浆都不剩了。

两宋最年轻的节度使,留有《岳武穆集》。

后被奸臣弄权,十二道金牌班师,“莫须有”罪名被杀。

11、曹操 东汉末年军事家,挟天子以令诸侯,一举建立其在北方的势力,远征乌桓,平定关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运筹帷幄,用人唯才,鞭挞宇内,为其子建立魏国打下基础。

10、卫青 西汉著名将领,因姐姐而发迹,连破匈奴,其中龙城之役大破了建立以来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收复河套地区,将右贤王彻底打废。

从不结党干预政事,体恤士卒,有很高的威望。

虽位及人臣,但谦虚仁和。

死之后卫家惨遭“巫蛊案”,这是后话。

9、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平生未尝一场败仗,和其他战国时期武将不同,他的成绩乃是和北方侵略者的战斗,其抗击匈奴所取得的成绩,后世之卫青霍去病也不及。

一战打败单于主力,杀死十余万匈奴骑兵,匈奴元气大伤,此后十几年都不敢靠近赵国。

后来和秦军作战,两次击溃秦军,连王翦都不能在他手上占到任何便宜。

可惜后来被赵王杀害,被杀后三年,赵国灭亡。

8、 郭子仪后人,幼年被蒙古人收养,随夫拉可汗西征,是中国向西最远的将领,越过喀什米尔,侵入波斯,攻陷乞都卜,巴格达,灭亡黑衣大食王朝,结束回教政权,再一路西行,大破十字军,入侵小亚细亚半岛,被称为神人,一共攻陷七百多城,后东归又立数功。

7、白起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杀神,人称“人屠”,在他手上死亡的人数高达100万,约占但是全国人口的10%,虽然不及后世的耿弇(大约屠了全国30%),但是其作战风格高出后者不知道多少个数量级。

光是长平之战的40万冤魂,后世没有一次屠杀能够赶上。

也是他,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伟业的基础。

后被秦王猜忌,赐死而亡。

6、司马穰苴(田穰苴) 春秋时期齐国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即出自此人之口,在齐国的危难之际被()推荐向,齐景公就任命其带兵御敌,而第一天他就杀了监军庄贾树立威信,三军战士皆振栗。

奇迹的是,晋燕两军看到司马穰苴的军队来之后,从两个方向迅速撤退,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兵家最高境界,解除了齐国的危机。

而他的军事理论更是流传千古,。

5、 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发明者,谋战的代表人物,相传是象棋和风筝的创始人。

胯下之辱,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等等典故的主角,和项羽的捉对厮杀更是在现在看来也热血沸腾。

后被刘邦猜忌,遭处死。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漂母和吕后)”“功高无二,略不世出”。

4、 时期卫国人,早期拜于曾参门下学习儒家思想,后来来到了鲁国,为了权力,吴起选择了杀掉自己的妻子。

将而功齐,大破之。

再后来战国时期到魏国,亲自为手下士兵吸伤口的脓,更是挑战人的承受力。

后来在汉文帝、、三人之间也发生过“吮疽”的有趣故事,有兴趣者可以去查一查。

记载“(魏)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据秦、韩”。

也留下一部《吴起兵法》,在历史上和孙武孙膑齐名。

但其贪而好色,以及杀妻给自己的形象打了折扣。

3、李靖 隋末唐初名将,韩擒虎外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风尘三侠之一,唐肃宗把他列于历史十大名将之一(古人也喜欢玩TOP),有《李靖六军镜》、《武经七书》。

本是隋朝臣子,后李渊攻陷长安,李世民因他死前一句话释放了他,李靖降唐。

骑兵战天才,讨伐王世充,,平岭南,平江南,灭东突厥(间接导致的瓦解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反击吐谷浑,等等载入史册的教科书战役都是出自他之手。

2、孙武 春秋时期齐国人,创作了《兵法》十三篇,被后人尊称为孙子、。

领兵打仗战无不胜,和伍子胥率吴军西破强楚,北威齐晋。

当然他还有一则轶事,想必大家也都知道,训练吴王阖闾的宠姬,开始美人们毫不在意,孙子,最后不顾吴王的哀求杀了带头的两位美人,其他宠姬自然也就不敢再看不起这个人了,认真训练,“虽赴水火犹可也”。

1. 建立冉魏政权。

最为今人所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他是拯救了汉民族的抗胡英雄;在大混战中,羯族与匈奴在血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

352年,冉闵为所执后斩于遏陉山,后被追封为武悼。

冉闵后人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政权给冉闵上的谥号。

随机文章苏联德尔塔级核潜艇能连续发射导弹,打击任何美军基地科学家对灵魂的研究,新发现高能中微子是组成灵魂的物质揭秘盗墓四大门派是哪四大,摸金/发丘/搬山/卸岭谁最牛叉樱木花道为什么剪头发,削发是为了谢罪/樱木叛逆染红发野生壁虎有毒吗会咬人吗,壁虎不咬人/毒性也没有到毒死人的地步

历史午时三刻处决原因

在历史,处死犯人总是说午时三刻处决,也就是中午12点的时候。

还有秋后问斩,让犯人集体到秋天之后行刑。

这到底是为何呢?还要专门选择时间去处决犯人。

下面星云探秘网小编就为大家解析一下历史午时三刻处决原因!历史午时三刻处决原因文章导航:1、午时三刻处决原因2、秋后处决的真相3、午时三刻处决的忌讳午时三刻处决原因1、阳气镇鬼人死后,阎王爷会让鬼来将死者的灵魂运回阴间,正午是太阳最大最强的时候,阳气最为旺盛,所以厉鬼都不敢前来锁魂。

如果放在夜晚或阳气较弱的时候,厉鬼都出来了,那可能会造成一些恐慌或者不好的事。

阳气胜的时候,犯人也不容易变成厉害的鬼。

当然,这只是历史封建迷信思想,并不是真的会变成鬼,鬼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2、不让处决之人痛苦在中午太阳正热的时候,犯人已经筋疲力尽,注意力不会那么集中,砍头的时候也就不会非常的痛苦了。

秋后处决的真相秋后处决本来是遵循了一个自然的规律,秋天是万物开始凋谢的时候,犯人们集中在秋后处决也是一种符合上天安排的说法。

午时三刻处决的忌讳1、不杀祭祀用的牲畜午时三刻处决是因为阳气最盛,,让罪大恶极的罪犯连鬼都做不成。

而祭祀用的牲畜都是讲究福报的,如果这个时候杀了祭祀用的牲畜,会让它灰飞烟灭,而福气也会消失,一年的运势都有可能被影响。

2、不进太阴晦的地方阴晦的地方是指基本晒不到太阳而且平时就人迹罕至的古宅,山洞,地下室等。

午时是太阳极旺的时候,那么阴晦的地方就是极阴,这个时候去那种阴晦的地方不但会影响到自己的运势,还容易让人染病。

所以午时尽量不要去太阴晦的地方。

3、午时不迁墓阳气过盛,不适合迁坟,迁坟的过程在时辰上以不过午时最利,以免午时的阳气灼伤尸骨。

而且午时正是午休的时候,容易让人昏昏欲睡,做这些事也容易出差错,亵渎了祖宗可是风俗里的大不敬。

4、午时不拜神佛风俗上拜神拜佛越早越好,大家都以争头柱香为荣,是因为据说能得到头柱香的,都能获得最多保佑。

如果心里没有很多的欲望,那么就不用讲究太多,什么时间想去了就去。

综上所述,秋后问斩和午时三刻斩首的诸多忌讳,都只是受到了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

这种思想在现代则是完全被摒弃的糟粕。

世界历史最古老国家 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前十名

世界历史最古老国家。

这个国家的人口不到1000万,却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军,而且还是一个军事强国。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日本能成为亚洲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呢?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匮乏,所以他们只能依靠进口,这也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展的基础。

二战结束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开始扶持日本,让日本成为自己的小弟。

但是日本野心不小,一直想要称霸世界,于是他们在美国的帮助下,发展了自己的军事力量。

大家好,欢迎来到戗词夺理,我是老戗。

如果有人问你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几个,你是会说“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中国”,还是回答“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古中国”?也许有人觉得区别不大,只有一个字不同,但是,这其中的用意就大有区别!明显有人想要将现代中国与古代中国进行割裂,要断掉中国文化的传承!初看这条百科,语句通顺,公整对称,没有任何毛病,然而,这其中的猫腻太深了。

有人认为文明古国就应该加上“古代”两个字,其他三个国家都加了“古代”,我们不应该这么“矫情”。

其实不然,除了中国,其余三个国家都已经不复存在了,文明已经断代或者消失。

按照史学界的一贯划分,古埃及跟现在的埃及不是同一个国家,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首,同时是世界历史最古老的国家之一。

古埃及有一套完整的文字系统、政治体系和制度、旷古悠久而厚重的历史与文化,而今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而埃及泛指埃及这块土地上建立的国家,在文化传承上早就断了和古埃及的联系。

古印度和印度的区别在于时间的不同,位置、疆域不同,民族不同。

古印度指的是公元前2500-前1500年的印度,现代印度是指1947年8月15日至今的印度联邦。

古印度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等,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

古印度是一个由五大民族构成的国家,而现在的印度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当今的伊拉克境内。

巴比伦王国的最后一个王朝它存在于西元前626~前538年,已经彻底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波斯时期,巴比伦的社会,文化,宗教等都得以基本延续,而波斯阿切美尼德王朝之后,巴比伦被希腊人占领,随之,古巴比伦的时代彻底消失。

看完这三个“古国”的历史,你就应该明白:它们的古,是因为它们几个国家不是消失,就是文明出现了极大的断层。

而我们中国就完全不需要加上“古”字,因为古中国就是中国,今天的中国人仍然是古代华夏民族的直系后裔,现在的中国人和古人一样是炎黄子孙,并且整个中华文明延续至今,没有出现断代,所以我们中国根本不需要像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一样加上“古”来表示与今天的国家已经不是一种文明。

因此,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里唯一不需要加上“古”字的文明古国。

然而就是这么浅显的道理,有些人却要故意装不懂,要将现代中国和古代中国割裂,其用心不可谓不毒。

有人觉得中国和古代中国的争论没什么意义,那么讲一个关于中国一词的故事:晚清时期中国与日本进行了甲午海战,清朝战败之后被迫签署马关条约。

就在双方缔约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趣事”,清朝官员把自己称为“中国”,在场的日本代表团坚决不同意,日本代表直白的说:“现在你们那么落后,怎么还好意思叫‘中国’,我们才是‘中国’。

你现在还觉得中国一词无关轻重吗?结束语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明白何谓中国,中国一词的厚重意义。

中国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以汉文化为核心,囊括接受汉文化的多民族共存的华夏民族共同体。

我们的历史是一脉相承的,文化是不容割裂的,中国情怀是留在炎黄子孙的血液里的。

加入收藏
               

历史百名武将排名是什么?最辉煌战神是哪位?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