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编辑教您win10新功能有哪些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05 点击数:
简介:Windows10中有哪些新功能呢?比如说在任务管理器中就新增加了一个“电量显示”功能,开始使我们方便的了解各个进程的耗电情况,对于一些使用笔记本的朋友来说会比

【菜科解读】

Windows10中有哪些新功能呢?比如说在任务管理器中就新增加了一个“电量显示”功能,开始使我们方便的了解各个进程的耗电情况,对于一些使用笔记本的朋友来说会比较有些,方便大家更好的进行节能管理。

“云剪贴板”估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吧,但你们知道在Windows10中的“云剪贴板”吗?嘻嘻~不知道了吧,win10中的云剪贴板那可就厉害了,它将人了一个新的功能可以借助微软widow live账号从而实现多平台互通,打开后由Win10自动完成同步。

1、暗黑版资源管理器

喊了N多年的资源管理器依旧没有UWP化,不过微软也没有让大家白等,硬生生地给资源管理器套上了一套暗黑色的“皮”。

和其他UWP模块一样,资源管理器的暗黑主题也是由系统“亮”、“暗”主题来决定的。

不过由于不是专门设计的UWP模块,“Fluent”、“Acrylic”就别想了,亮度平衡及ICON色彩也算是一大硬伤。

win10新功能载图1

2、云剪贴板

自打剪贴板这款工具面世以来,人们便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在不同电脑间快速共享数据的方式。

在Win10十月版更新中,这项功能被称作“云剪贴板”。

新功能借助微软Windows Live账号实现,打开后由Win10自动完成同步。

简单点说,就是你在A电脑上Ctrl+C复制好的内容,转眼间就能在B电脑上通过Ctrl+V粘贴得到。

而且Win10还为它设计了一个很方便的快捷键——Win+V。

win10功能载图2

3、任务管理器增加电量显示

十月版更新为我们提供了一项更为直观的查看各组件电量消耗情况的方式,通过任务管理器的“进程”标签,我们能够直接看到某一进程当前电量的使用情况,以及一段时间的电量使用趋势。

这一点很像是android系统里的电量监控,可以非常直观地对系统中各项组件、软件耗电情况进行管理,尤其对于移动类用户显然是一个好消息。

win10功能载图3

4、存储感知

传统的磁盘清理,在十月版更新中将被全新的“存储感知”取代,你可以把它看作是前者功能的UWP版。

新功能位于“设置”→“系统”→“存储”子标签下,除了清理内容更丰富以外(比如增加了OneDrive的支持),定期自动清理的加入是新版“存储感知”的最大看点。

你可以让Win10每天清理一次,也可以让系统在空间不足时自动运行,总之它能将以前繁琐的系统维护功能自动化,这就是新版的魔力。

win10新功能载图4

5、新屏幕截图

十月版更新加入了全新的屏幕截图模块,既可以通过通知中心展开,也能借助快捷键(Prt Scr)启动。

和老版屏幕截图不同,你可以任意“画”出一个需要截图的区域,类似于PS中的钢笔工具。

此外它也可以帮你实现定时截图,目前软件提供了立即、3秒钟、10秒钟三组选项可选,还是非常实用的。

win10功能载图5

6、你的手机

Win10十月版更新附带了一款全新的Your Phone(你的手机)应用,可以自动同步Android手机上拍摄的最新照片。

当然目前这款应用能实现的功能还很有限,比如短信就暂时无法同步,有消息称,微软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启短信同步,敬请期待吧!

win10功能载图6

7、Edge:阅读模式视觉焦点

Edge增加了很多细节化完善,比方说在阅读模式下,就增加了一项阅读焦点功能。

这项工具位于“阅读模式”→“学习工具”→“阅读偏好”标签下,可以提供细、中、大三组焦点阅读体验。

什么意思呢?就像让你眯着眼睛去看书,是不是注意力更加集中了!

新功能载图7

8、Edge:语法拆分

类似的变化还有语法工具,同样是位于阅读模式下的一项小功能,用户可以通过颜色将稿件中的名词动词分离出来,比较适合演讲过程中快速读稿。

win10载图8

9、Edge:PDF优化

PDF显示也在新版中更加专业,增加了更为灵活的显示模式。

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鼠标划选,来实现标黄、共享、添加备注细节功能,此外如果文档中出现不太明白的生词,勾选后选择Cortana搜索,将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变化。

新功能载图9

10、Edge:UI增强

新版Edge浏览器的UI也比老版更为精致,除了界面功能更丰富以外,大量图标的加入让操作条理更为清晰。

新版Edge浏览器在使用习惯上更贴近于第三方浏览器,这个变化开始让操作变得更加便利。

新功能载图10

11、时间线

时间线(Time Line)可以看作是之前Alt+Tab功能的升级版,它有点像某宝网中的“足迹”功能,除了可以显示出用户每天的具体浏览情况外(包括网页、文档、照片),还添加了跨平台自动同步功能。

通俗点说,即便换成了其他设备,用户也可以一样实现浏览。

而且时间线还与Cortana实现了协同,用户完成了一半的工作,现在也能在Cortana的帮助下,无缝转移到另一台设备上继续操作。

win10载图11

win10功能载图12

新功能,win10新功能,win10功能,win10

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1、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么意思?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

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就是说有的事该做有的事不该做。

2、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1、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其中不良影响之一就是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3、对此,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树立全球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直至变革不适合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形式。

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手段。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人类社会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冲击着现实社会和意识形态中一切陈旧的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等,以不可抗拒的磅礴之势,在物质生活方面为人类开辟了一个辉煌的前景。

首先,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也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再次,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

然而,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域和活动范围,增强了人们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也使人类的破坏能力空前地增长,并且使人类与周围的环境处于一种紧张的矛盾关系之中。

人们逐渐发现自己正在陷入某种困境:全球气候变暖,土壤过分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扩大,自然资源急剧减少,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都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和不负责任地利用科学技术来掠夺自然所造成的恶果,都是人类以自然主宰的身份自居而与自然发生冲突的结果。

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在我国,1998年,长江、松花江等大江大河,爆发了特大洪灾,及黄河年年断流,断流的时间与河段不断延长,加之沿河两岸的环境污染,使得黄河流域的活力不断减弱。

这些都是人们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乱采乱伐,导致了自然植被的严重破坏,造成的结果。

几十年来愈演愈烈的沙尘暴,让首都北京甚至黄河以南的城市居民都领略到塞外风暴的威力。

几年前爆发的非典,以及近两年的禽流感和最近的猪流感,都无不表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因此,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的基本国策。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要强调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强调整体性思维,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认识和对待。

不断完善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使整个科学技术沿着符合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

通过采用绿色技术进行清洁生产,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达到提高经济效率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

这样的经济同传统浪费型经济有区别,是一种节约型经济。

通古斯大爆炸未解之谜,如今的科学技术依然无法破解

  也许所有的读者都听说过普通的大爆炸,但是有多少读者听过从天而降的大爆炸?据国外媒体报道,1908年6月30日在通古斯发生了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爆炸,这个爆炸被视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之一。

虽然距离通古斯大爆炸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是爆炸原因至今还是个未解之谜,菜科网,到底是什么引起了这个大爆炸?今天跟着未解之谜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然而由于无法在现场找到任何陨星碎片,科学界们对于爆炸的发生原因存在争议。

这次神秘的爆炸事件激发了很多科幻作家的灵感,并让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新的理论。

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却一直都没有答案,那就是:那爆炸物到底是什么?  一颗彗星在撞击发生时会蒸发殆尽,这一点的确可以解释在现场找不到任何线索的现象。

但是一篇发表在《行星与空间科学》杂志上的文章首次给出证据,证明这次撞击事件的始作俑者的确是一颗陨星而不是彗星。

研究组在现场采集了年代学数据表示属于那个不同寻常夏天的泥炭样品(即半腐烂的植物)带回进行了分析。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的维克多·卡斯尼塔亚(Victor Kvasnytsya)和他的同事们使用最新的成像和光谱分析技术在这些样品中找到了一些特殊的物质——钻石,六方碳以及石墨。

  尤其是六方碳,它被认为是富碳矿物遭受突如其来的爆炸冲击时产生的,如陨星撞击时的情形。

分析还显示在六方碳物质的内部还含有更加细小的包裹体,其成分主要是黄铁矿,铁镍合金,陨硫铁及镍纹石,这些都是小天体,如陨星所具有的特征矿物。

  而这些具体的矿物组成细节则明确指向了陨星来源。

这些矿物组成情况与当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巴林杰陨石坑内发现的撞击矿物组成是几乎相同的。

  这些证据指向了一事实,那就是通古斯事件是人类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

根据美国研究人员的估算,通古斯大爆炸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500万吨TNT炸药当量,这相当于当年投掷在日本广岛原子弹威力的数百倍。

  当这颗陨星以一定角度冲入地球大气时发生解体,因此仅有很少一部分物质抵达地表。

这就是为什么最终我们只在西伯利亚的泥炭沼泽里找到了这些极细微的遗迹。

加入收藏
               

技术编辑教您win10新功能有哪些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