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检测实战之全面问答

一个网络中,只有有效实施了IDS,才能敏锐地察觉攻击者的侵犯行为,才能防
【菜科解读】
一个网络中,只有有效实施了IDS,才能敏锐地察觉攻击者的侵犯行为,才能防患于未然!本文对IDS的概念、行为及策略等方面内容以问答形式进行全面介绍,期望帮助管理者更快和更好地使用IDS。
问:都有哪些重要的IDS系统? 根据监测对象不同,IDS系统分为很多种,以下是几种很重要的IDS系统: 1、NIDS NIDS是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的缩写,即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主要用于检测hacker或cracker通过网络进行的入侵行为。
NIDS的运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目标主机上运行以监测其本身的通讯信息,另一种是在一台单独的机器上运行以监测所有网络设备的通讯信息,比如hub、路由器。
2、SIV SIV是system integrity verifiers的缩写,即系统完整性检测,主要用于监视系统文件或者Windows 注册表等重要信息是否被修改,以堵上攻击者日后来访的后门。
SIV更多的是以工具软件的形式出现,比如著名的“Tripwire”,它可以检测到重要系统组件的变换情况,但并不产生实时的报警信息。
3、LFM LFM是log file monitors的缩写,即日志文件监测器,主要用于监测网络服务所产生的日志文件。
LFM通过检测日志文件内容并与关键字进行匹配的方式判断入侵行为,例如对于HTTP服务器的日志文件,只要搜索“swatch”关键字,就可以判断出是否有“phf”攻击。
4、Honeypots 蜜罐系统,也就是诱骗系统,它是一个包含漏洞的系统,通过模拟一个或多个易受攻击的主机,给黑客提供一个容易攻击的目标。
由于蜜罐没有其它任务需要完成,因此所有连接的尝试都应被视为是可疑的。
蜜罐的另一个用途是拖延攻击者对其真正目标的攻击,让攻击者在蜜罐上浪费时间。
与此同时,最初的攻击目标受到了保护,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将不受侵犯。
蜜罐最初的目的之一是为起诉恶意黑客搜集证据,这看起来有“诱捕”的感觉。
问:谁是入侵者? 通常我们将入侵者称为hacker,但实际上这是不准确的。
可以这么说:hacker是发现系统漏洞并修补漏洞的,cracker才是利用漏洞占山头搞破坏的入侵者。
为了不混淆视听,在此干脆统一叫作入侵者吧。
一般来说,入侵者分为两类:内部和外部。
内部入侵者通常利用社会工程学盗用非授权帐户进行非法活动,比如使用其他人的机器、冒充是处长或局长;外部入侵者则要借助一定的攻击技术对攻击目标进行监测、查漏,然后采取破坏活动。
有一点请牢记:统计表明,入侵行为有80%来自内部。
问:入侵者如何进入系统? 主要有三种方式: 1、物理入侵 指入侵者以物理方式访问一个机器进行破坏活动,例如趁人不备遛进机房重地赶紧敲打两下键盘试图闯入操作系统、拿着钳子改锥卸掉机器外壳“借”走硬盘装在另一台机器上进行深入研究。
2、系统入侵 指入侵者在拥有系统的一个低级账号权限下进行的破坏活动。
通常,如果系统没有及时“打”最近的补丁程序,那么拥有低级权限的用户就可能利用系统漏洞获取更高的管理特权。
3、远程入侵 指入侵者通过网络渗透到一个系统中。
这种情况下,入侵者通常不具备任何特殊权限,他们要通过漏洞扫描或端口扫描等技术发现攻击目标,再利用相关技术执行破坏活动。
NIDS主要针对的就是这种入侵。
问:入侵者为何能闯入系统? 苍蝇不盯无缝的蛋,入侵者只要找到复杂的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缝,就能轻而易举地闯入系统。
所以,了解这些缝都有可能在哪里,对于修补它们至关重要。
通常,裂缝主要表现在软件编写存在bug、系统配置不当、口令失窃、明文通讯信息被监听以及初始设计存在缺陷等方面。
1、软件编写存在bug 无论是服务器程序、客户端软件还是操作系统,只要是用代码编写的东西,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bug。
Bug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缓冲区溢出:指入侵者在程序的有关输入项目中了输入了超过规定长度的字符串,超过的部分通常就是入侵者想要执行的攻击代码,而程序编写者又没有进行输入长度的检查,最终导致多出的攻击代码占据了输入缓冲区后的内存而执行。
别以为为登录用户名留出了200个字符就够了而不再做长度检查,所谓防小人不防君子,入侵者会想尽一切办法尝试攻击的途径的。
意料外的联合使用问题:一个程序经常由功能不同的多层代码组成,甚至会涉及到最底层的操作系统级别。
入侵者通常会利用这个特点为不同的层输入不同的内容,以达到窃取信息的目的。
例如:对于由Perl编写的程序,入侵者可以在程序的输入项目中输入类似“| mail 入侵检测,实战,之,全面,问答,在,网络安全,
麦田怪圈的形成真相至今都是未解的谜团
形状各异的麦田怪圈频频出现,人们对此进行了诸多猜测。
有人认为是人为的,也有人认为是外星人所为。
麦田怪圈的发现麦田怪圈是发生在农田里的神奇现象。
一些农作物被未知的力量压倒后,从空往下看,会形成形状各异的精美图案。
麦田怪圈最早是由英国人发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左右。
这个神奇的现象被人们广为流传。
随着时间的推移,麦田怪圈的名气越来越大,甚至出现的频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范围也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呈现的图案也变成了各种不规则的形状。
各种猜测很多研究者对麦田怪圈的出现很好奇。
这种神奇的现象也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越来越多的人会来这里拍照。
麦田怪圈能否出现是人为的还是隐藏的,目前不得而知。
如果这个神奇的设计只是为了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游客前来观赏,那似乎就不太合理了。
无论科学专家尝试什么方法,他们都不能完美地复制出一个相同的麦田怪圈。
麦田怪圈的原因普通人要想在一夜之间完成这么大工作量的麦田怪圈,是绝对无法保证麦秸根部不被破坏的。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麦田怪圈可能与龙卷风有关,一些作物因风的影响而自然倾斜。
从空的高度往下看,可以看到一个无与伦比的格局。
这些图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科学界至今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
霍金在生前做出的预言是对人类未来的警告吗?霍金临终
看似善意的提醒,但语气明显很严肃。
如果人们继续放任不管,人类文明很可能在未来被现实吞噬。
霍金先生的一生大多数人对霍金的印象是他坐在轮椅上。
当他第一次出现在银幕上时,他不能离开轮椅,所以人们一致认为他是一个科学怪人。
但实际上,霍金先生只是一个身患绝症多年,一直在与命运抗争的普通人。
与其他健康的科学家相比,霍金先生取得了许多科学成就。
其实都是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获得的。
他会表现出对这个世界的爱,他绝不会因为自己身患重病而浪费自己的时间。
相反,他付出了比常人多几百倍的努力。
霍金先生的预言霍金先生似乎有一种超验的观点。
他生前曾做过各种预言,总是向世人描述未来的可能性。
他的预言似乎与人类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霍金先生认为人类应该尽快开发太空领域。
在宇宙中寻找新的家园,便于人类进行千禧年后的星际迁徙计划,否则人类文明将面临毁灭的危机。
霍金先生没有直接分析地球的寿命。
相反,它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全球灭绝的问题。
如今,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正日益遭到破坏。
也许在未来,地球真的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了。
这更像是一个警告,在分析了霍金先生的预测后,一些人仍然保持怀疑。
霍金先生的善意提醒似乎更像是一种警告。
他试图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利害关系。
如果地球生态环境继续恶化,人类文明将难以正常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