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管必学技术之IIS日志分析方法及工具(2)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17 点击数:
简介:请求动作 GET /seek/images/ip.gif - 200 返回结果 - 200 (用数字表示,如页面不存在则以404返回) 浏览器类型 Mozil

【菜科解读】

请求动作 GET /seek/images/ip.gif - 200

返回结果 - 200 (用数字表示,如页面不存在则以404返回)

浏览器类型 Mozilla/5.0+

系统等相关信息 X11;+U;+Linux+2.4.2-2+i686;+en-US;+0.7

附:IIS的FTP日志

IIS的FTP日志文件默认位置为%systemroot%\system32\logfiles\MSFTPSVC1\,对于绝大多数系统而言(如果安装系统时定义了系统存放目录则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则是C:\winnt\system32\logfiles\ MSFTPSVC1\,和IIS的WWW日志一样,也是默认每天一个日志。

日志文件的名称格式是:ex+年份的末两位数字+月份+日期,如2002年8月10日的WWW日志文件是ex020810.log。

它也是文本文件,同样可以使用任何编辑器打开,例如记事本程序。

和IIS的WWW日志相比,IIS的FTP日志文件要丰富得多。

下面列举日志文件的部分内容。

#Software: 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6.0

#Version: 1.0

#Date: 2002-07-24 01:32:07

#Fields: time cip csmethod csuristem scstatus

03:15:20 210.12.195.3 [1]USER administator 331

(IP地址为210.12.195.2用户名为administator的用户试图登录)

03:16:12 210.12.195.2 [1]PASS - 530 (登录失败)

03:19:16 210.12.195.2 [1]USER administrator 331

(IP地址为210.12.195.2用户名为administrator的用户试图登录)

03:19:24 210.12.195.2 [1]PASS - 230 (登录成功)

03:19:49 210.12.195.2 [1]MKD brght 550 (新建目录失败)

03:25:26 210.12.195.2 [1]QUIT - 550 (退出FTP程序)

有经验的用户可以通过这段FTP日志文件的内容看出,来自IP地址210.12.195.2的远程客户从2002年7月24日3:15开始试图登录此服务器,先后换了2次用户名和口令才成功,最终以administrator的账户成功登录。

这时候就应该提高警惕,因为administrator账户极有可能泄密了,为了安全考虑,应该给此账户更换密码或者重新命名此账户。

如何辨别服务器是否有人曾经利用过UNICODE漏洞入侵过呢?可以在日志里看到类似如下的记录:

如果有人曾经执行过copy、del、echo、.bat等具有入侵行为的命令时,会有以下类似的记录:

13:46:07 127.0.0.1 GET /scripts/..\../winnt/system32/cmd".exe 401

13:46:07 127.0.0.1 GET /scripts/..\../winnt/system32/cmd".exe 200

13:47:37 127.0.0.1 GET /scripts/..\../winnt/system32/cmd".exe 401

相关软件介绍:

如果入侵者技术比较高明,会删除IIS日志文件以抹去痕迹,这时可以到事件查看器看来自W3SVC的警告信息,往往能找到一些线索。

当然,对于访问量特别大的Web服

网管,必学,技术,之,IIS,日志,分析,方法,及,nbsp

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1、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么意思?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

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就是说有的事该做有的事不该做。

2、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1、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其中不良影响之一就是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3、对此,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树立全球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直至变革不适合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形式。

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手段。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人类社会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冲击着现实社会和意识形态中一切陈旧的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等,以不可抗拒的磅礴之势,在物质生活方面为人类开辟了一个辉煌的前景。

首先,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也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再次,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

然而,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域和活动范围,增强了人们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也使人类的破坏能力空前地增长,并且使人类与周围的环境处于一种紧张的矛盾关系之中。

人们逐渐发现自己正在陷入某种困境:全球气候变暖,土壤过分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扩大,自然资源急剧减少,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都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和不负责任地利用科学技术来掠夺自然所造成的恶果,都是人类以自然主宰的身份自居而与自然发生冲突的结果。

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在我国,1998年,长江、松花江等大江大河,爆发了特大洪灾,及黄河年年断流,断流的时间与河段不断延长,加之沿河两岸的环境污染,使得黄河流域的活力不断减弱。

这些都是人们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乱采乱伐,导致了自然植被的严重破坏,造成的结果。

几十年来愈演愈烈的沙尘暴,让首都北京甚至黄河以南的城市居民都领略到塞外风暴的威力。

几年前爆发的非典,以及近两年的禽流感和最近的猪流感,都无不表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因此,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的基本国策。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要强调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强调整体性思维,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认识和对待。

不断完善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使整个科学技术沿着符合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

通过采用绿色技术进行清洁生产,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达到提高经济效率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

这样的经济同传统浪费型经济有区别,是一种节约型经济。

通古斯大爆炸未解之谜,如今的科学技术依然无法破解

  也许所有的读者都听说过普通的大爆炸,但是有多少读者听过从天而降的大爆炸?据国外媒体报道,1908年6月30日在通古斯发生了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爆炸,这个爆炸被视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之一。

虽然距离通古斯大爆炸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是爆炸原因至今还是个未解之谜,菜科网,到底是什么引起了这个大爆炸?今天跟着未解之谜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然而由于无法在现场找到任何陨星碎片,科学界们对于爆炸的发生原因存在争议。

这次神秘的爆炸事件激发了很多科幻作家的灵感,并让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新的理论。

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却一直都没有答案,那就是:那爆炸物到底是什么?  一颗彗星在撞击发生时会蒸发殆尽,这一点的确可以解释在现场找不到任何线索的现象。

但是一篇发表在《行星与空间科学》杂志上的文章首次给出证据,证明这次撞击事件的始作俑者的确是一颗陨星而不是彗星。

研究组在现场采集了年代学数据表示属于那个不同寻常夏天的泥炭样品(即半腐烂的植物)带回进行了分析。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的维克多·卡斯尼塔亚(Victor Kvasnytsya)和他的同事们使用最新的成像和光谱分析技术在这些样品中找到了一些特殊的物质——钻石,六方碳以及石墨。

  尤其是六方碳,它被认为是富碳矿物遭受突如其来的爆炸冲击时产生的,如陨星撞击时的情形。

分析还显示在六方碳物质的内部还含有更加细小的包裹体,其成分主要是黄铁矿,铁镍合金,陨硫铁及镍纹石,这些都是小天体,如陨星所具有的特征矿物。

  而这些具体的矿物组成细节则明确指向了陨星来源。

这些矿物组成情况与当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巴林杰陨石坑内发现的撞击矿物组成是几乎相同的。

  这些证据指向了一事实,那就是通古斯事件是人类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

根据美国研究人员的估算,通古斯大爆炸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500万吨TNT炸药当量,这相当于当年投掷在日本广岛原子弹威力的数百倍。

  当这颗陨星以一定角度冲入地球大气时发生解体,因此仅有很少一部分物质抵达地表。

这就是为什么最终我们只在西伯利亚的泥炭沼泽里找到了这些极细微的遗迹。

加入收藏
               

网管必学技术之IIS日志分析方法及工具(2)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