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是几皇子?乾隆是哪个皇子继承了王位

在众多皇子中,永琪的才华是最出众的,他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语言,尤其是满语,更是一绝。
永琪在朝中有很高的威望,因此乾隆对他十分器重。
永琪的母亲是愉贵妃,她是乾隆的第一任皇后,也是乾隆最爱爱的一位皇后。
愉贵妃去世后,乾隆悲痛欲绝,甚至不顾众人反对
【菜科解读】
乾隆是几皇子中最受宠的一个,他不仅长得帅,而且文武双全,深得乾隆的喜爱。
在众多皇子中,菜叶说说,永琪的才华是最出众的,他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语言,尤其是满语,更是一绝。
永琪在朝中有很高的威望,因此乾隆对他十分器重。
永琪的母亲是愉贵妃,她是乾隆的第一任皇后,也是乾隆最爱爱的一位皇后。
愉贵妃去世后,乾隆悲痛欲绝,甚至不顾众人反对,下令厚葬了愉贵妃。
一:乾隆是几皇子?清朝的乾隆皇帝有17个儿子
1、皇长子,爱新觉罗·永璜 1728年7月5日-1750年4月21日,乾隆帝长子,生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生于雍正六年五月廿八日。
乾隆十三年,因不懂礼数,被乾隆责备,因而失宠。
乾隆十五年三月,薨。
追封定亲王,谥“安”。
2、皇次子,爱新觉罗·永琏,密储立为太子,乾隆帝次子。
永琏这个名字是他的皇爷爷雍正帝取的,据说含有将来要继承皇位之意。
3、皇三子,爱新觉罗·永璋 1735-1760,清高宗乾隆帝第三子,雍正十三年 1735年五月廿五日生,其母当时为宝亲王格格 相当于侍女即后来的纯惠皇贵妃苏氏。
初封循郡王。
后母子二人均逝于乾隆二十五年 1760年,永璋于是年七月十六日去世,年26岁,追封循郡王。
4、皇四子,爱新觉罗·永珹 1739~1777年,满洲正黄旗人。
乾隆帝第四子,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乾隆四年正月十四日,卯时生。
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出继和硕履懿亲王胤裪后。
四十二年二月二日辰时薨逝,终年三十九岁,谥号为"端"。
嘉庆四年三月,追赠亲王。
5、皇五子,爱新觉罗·永琪 1741年3月23日-1766年4月16日,清王朝宗室。
字筠亭,号藤琴居士,清高宗乾隆皇帝第五子,母亲愉贵妃珂里叶特氏。
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荣亲王。
永琪少习骑射,娴国语,上钟爱之。
乾隆三十一年三月,薨,谥曰纯。
6、皇六子,爱新觉罗·永瑢 1743-1790年,号九思主人,清朝宗室大臣,乾隆帝六子。
乾隆二十四年冬,出继给慎靖郡王允禧,封贝勒,管理内务府、充四库全书玉牒馆总裁、监管钦天监事务。
五十四年,晋封质亲王。
五十五年薨,年四十八岁,谥号为庄。
工诗擅画,主要作品有《岁朝图》、《枫溪垂钓图轴》。
7、皇七子,爱新觉罗·永琮是乾隆帝第七子,曰悼敏皇子、哲亲王。
乾隆十一年丙寅四月初八日子时生。
生母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乾隆十二年丁卯十二月二十九日亥时薨,年二岁。
谥曰悼敏皇子。
嘉庆四年三月,追封哲亲王。
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
无嗣。
在他的同母哥哥永琏死后,乾隆帝想立嫡出的永琮为皇位继承人。
未想永琮只活了20个月,乾隆十二年 1747年十二月廿九,永琮就病死了。
乾隆帝赠给永琮的谥号为悼敏皇子,嘉庆四年 1799年三月,追封为哲亲王。
8、皇八子,爱新觉罗·永璇 1746-1832年乾隆帝第八子。
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氏,封号和硕仪慎亲王。
乾隆四十四年三月,初封多罗仪郡王。
嘉庆四年正月,晋封和硕仪亲王,命总理吏部事,清除和珅党羽。
二月自请罢管部务;七年十二月,以功劳加给其一子贝子爵位;十八年九月,以禁中制贼功,开复所有处分;二十五年十月,以王属尊行,免宴见行叩拜礼。
道光十二年八月初七日薨,年八十七,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子,谥号曰慎。
9、皇九子,爱新觉罗·永瑜是历史人物,为高宗第九子。
母亲是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时为嘉贵妃。
10、皇十子,爱新觉罗·永玥,流潋紫小说《后宫如懿传》人物,清高宗乾隆帝第十子,乾隆十六年辛未五月十九日巳时生。
母为舒妃叶赫那拉意欢。
乾隆十八年癸酉六月初七日子时殇,年三岁。
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
无嗣。
11、皇十一子,爱新觉罗·永瑆 1752年3月22日-1823年5月10日,号少厂,一号镜泉,别号诒晋斋主人,满洲正黄旗人。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第十一子,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异母兄。
12、皇十二子,爱新觉罗·永璂 1752年6月7日-1776年3月17日,满洲正黄旗人。
清朝宗室,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二子,继皇后辉发那拉氏之子 。
天资淳粹,至性过人。
乾隆三十六年,负责编纂《御制满蒙文鉴》总纲。
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卒,无爵。
嘉庆四年 1799年三月,追封贝勒。
13、皇十三子,爱新觉罗·永璟 1755-1757年,满洲正黄旗人。
清朝宗室,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三子,生母为继后辉发那拉氏。
乾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卯时生,乾隆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子时殇,仅存活了19个月。
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无嗣。
#p#分页标题#e#14、皇十四子,爱新觉罗·永璐 1757年~1760年,乾隆帝第十四子,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妃魏氏。
幼殇,未封。
乾隆二十二年 1757年丁丑七月十七日午时生。
乾隆二十五年 1760年庚辰三月初八酉时殇,年四岁。
随葬端慧皇太子永琏园寝。
15、皇十五子,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yóng yǎn] 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
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
乾隆二十五年 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汉族。
乾隆五十四年 1789年,封为和硕嘉亲王。
16、皇十六子,爱新觉罗·永㻇 1762—1765,幼殇,未封,母孝仪纯皇后。
17、皇十七子,爱新觉罗·永璘 1766年6月17日-1820年4月25日,清高宗乾隆帝的十七子,庆僖亲王。
乾隆三十一年五月十一日生,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嘉庆帝的爱弟。
永璘是乾隆最小的儿子,也是他最疼爱的儿子,但据说也是最不成器的,天天四处游荡。
嘉庆二十五年三月十三日,永璘去世,年55岁。
二:乾隆是几皇子接位乾隆帝禅位,由皇十五子爱新觉罗·颙琰继位。
爱新觉罗·颙琰,即嘉庆帝,生于乾隆二十五年 1760年,是乾隆帝第十五子。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爱新觉罗·颙琰被密建为皇储。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爱新觉罗·颙琰被封为嘉亲王。
乾隆六十年1795年,爱新觉罗·颙琰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
1796年2月9日 农历正月初一,受乾隆帝禅位,爱新觉罗·颙琰即帝位,改元嘉庆,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
嘉庆四年1799年,太上皇乾隆帝驾崩,爱新觉罗·颙琰开始亲政。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 1820年9月2日,爱新觉罗·颙琰驾崩。
皇二子爱新觉罗·旻宁继位,次年改年号为道光。
乾隆的继承者是永琰,后改名颙琰,即嘉庆帝。
乾隆皇帝的17个儿子分别是:永璜、永琏、永璋、永珹、永琪、永瑢、永琮、永璇、永瑆、永璂、永璟、永璐、永琰、永璘。
还有3个早逝,没有名字。
弘历即位初年效法汉人立“嫡长子”的做法,在乾隆元年 1736年,密立嫡出的永琏为皇太子。
然而乾隆三年 1738年永琏就死了,还不到十岁。
后又立皇后生的二儿子永琮为皇太子,不久永琮也死了,才两岁。
一年后皇后富察氏死在东巡途中,弘历十分伤心,遂迁怒于庶出的皇长子,皇长子不久忧惧而死,立储的事让弘历伤透了心,他命令大臣不准再提立储之事。
乾隆三十八年 1773年,六十三岁的弘历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回避立太子的问题了,这个时候,还活着的皇子只有六人。
这六人中,又有两个过继给了兄弟,所以可供选择的就只有四人: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
弘历觉得谁都不是理想的人选,相对而言永琰的缺点最少,于是乾隆三十八年 1773年冬,弘历下定决心,立皇十五子永琰为太子。
扩展资料:1、乾隆六十年 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
嘉庆四年 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2、乾隆帝还是一个深情而专一的丈夫。
他与孝贤皇后伉俪情深,可谓举案齐眉,恩爱无比。
皇后去世后,弘历悲痛欲绝,追念终生,写下数百首悼亡之诗,其辞句感情真挚,令人动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三:乾隆几皇子继承了皇位清朝能享国两百七十六年,离不开康熙和雍正的励精图治,是这两位皇帝一手促成了“康乾盛世”的出现。
嘉庆皇帝,满清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
翻阅史书对嘉庆的记载,找不到荒淫、昏庸、怠政的记载,可也没有显赫的政绩。
用史学家的话来说就是,嘉庆是一个平庸皇帝,没大错也没有拿得出手的政绩。
我们知道,乾隆自诩“十全老人”,且不说他因运气好从雍正手中接受了强盛的帝国,但清朝在他在位期间来到了最为鼎盛时期,这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皇帝,乾隆比谁都清楚储君人选关乎国运,需慎重再慎重。
那么,乾隆为何把皇位传给了平庸的嘉庆呢?
乾隆共有17个儿子,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
按照清朝皇位继承原则,立长立嫡,庶出的永琰跟皇位八竿子打不着。
但是,上天似乎总和乾隆过意不去,到了永琰出生时他的14个兄长中已经有8个去世。
#p#分页标题#e#这意味着乾隆只能放弃组织,从年幼的皇子中选择储君,选来选去最终选择了永琰。
其实,如果有个皇子在世,永琰是不可能坐上皇位的。
这位皇子就是大家熟悉的《还珠格格》中五阿哥永琪,《还珠格格》中很多都是虚构的,但乾隆对五阿哥宠爱有加,这是真实的历史。
爱新觉罗·永琪,乾隆第五个儿子,母亲愉贵妃珂里叶特氏。
永琪自幼聪慧,善于骑射,博学多才,精通天文、历法、地理等,深受乾隆喜爱。
《清史稿》中评价永琪,“少习骑射,嫺国语,上锺爱之。
”
如果仅仅是聪慧,是不可能打动乾隆的。
永琪在乾隆二十八年干了一件让乾隆无比震撼的事情,这年端午节圆明园九州清晏殿发生火灾,永琪竟然冲入火场将乾隆背出来。
这一举动一下子震撼了乾隆,从此眼里只看到永琪。
不久,24岁的永琪就被封为和硕荣亲王。
然而,永琪在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就病死了,年仅26岁。
乾隆五十八年,当英国使者马戈尔尼谒见乾隆时,乾隆再一次对永琪报以惋惜之情,“其时朕视皇五子于诸子中更觉贵重,且汉文、满语、蒙古语、马步、骑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娴习,颇属意于彼,而示明言,及复因病旋逝。
”
都去世20多年了,乾隆还如此挂念,足以证明永琪确实很优秀,可惜英年早逝。
反观永琰,资质一般,但他勤奋好学,尤其是从14岁开始被立为储君到35岁登基的漫长20多年中,他经受住了乾隆的层层考验。
这也说明了嘉庆的才能绝非等闲,不过,嘉庆的才干用于开拓进取上,还是显得非常吃力的,最终让他沦为最平庸的皇帝。
参考资料:《乾隆的皇子们》、《清史稿》
张东官打了风流皇帝乾隆的人,后来却成为风流皇帝乾隆的心腹主厨
都说隔代相像,皇帝同样热爱酒宴,热爱生活,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乾隆的传奇御厨张东官,他从一个小厨役,逆袭成为御厨,发展了满汉全席,调整席面,开发新菜,颇具传奇色彩。
乾隆和康熙一样很喜欢南巡,在一次下江南时,乾隆在苏州织造普福家中偶然品尝到几道很喜欢的菜,就让普福把家中厨子张东官叫来,想看一看长什么样。
皇帝下江南时,为皇帝做饭的厨是要在监事监管下做菜的。
没想到张东官竟然在厨房和监事打了起来,这可吓坏了普福,乾隆叫来张东官,质问为什么要打监事。
原来张东官本想进献一道精烤鲫鱼,按当地的做法,这道菜鱼是不能去鳞的,而监事偏不让张东官进献没去鳞的鱼,还说张东官不懂烹饪,欺蒙皇上,张东官一急给了监事一巴掌。
没想到乾隆听完笑了,乾隆觉得张东官这个人菜做的好,人也很机灵,是个好厨子,就把张东官带回了宫。
张东官随乾隆入宫后,深知乾隆喜爱,曾用五花肉加丁香、官桂、甘草、砂仁、桂皮、蔻仁、肉桂等九味香料烹制出一道肉菜供膳,传说这道菜肥肉香甜糯软而不油腻,瘦肉酥烂而不发柴,乾隆是喜欢的不得了,因张东官是苏州人,就称苏造肉。
后来传入民间,加入用面粉烙成的火烧同煮,便成为大众化的风味小吃了。
后来,在的每日膳单中,打头菜必是署名张东官,张东官成为乾隆心腹御厨。
乾隆效仿康熙,也想置办宫廷传统大宴满汉全席,就让张东官去改进。
康熙年代的满汉全席只是将满菜和汉菜放在一起,并没有真正把满汉菜品。
乾隆希望张东官改进满汉全席,带来真正满汉和而不同的满汉全席。
张东官自然不敢怠慢,全力以赴。
张东官把满汉全席的菜品增加到108道,所有的菜不分满汉,只分南北,让所有赴宴大臣。
乾隆在第六次南巡时,70多岁的张东官仍然跟着南巡部队为乾隆做菜。
张东官因为有腿疾,行走不便,乾隆甚至特赏马匹供他骑行。
乾隆到苏州后就下旨:膳房做膳苏州厨役张东官因他年迈,腰腿疼痛,不能随往应艺。
后来让张东官返回故里,自己重新在苏州找了厨子带回京城。
一个皇帝能对一个厨子做到这样实属不易,可以看出乾隆是真的喜爱这个老厨。
随机文章左传——既是【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star法则成就故事例文,面试官和求职者必知的案例多米尼加神奇的沸水湖,世界唯一常年沸腾湖水(湖边温度高达90)神仙下凡投胎的特征,脚踏七星游历红尘修炼(尝遍酸甜苦辣修大道)鬼生活在几维空间,公认说法为四维空间的生物就是鬼/未证实
风流皇帝乾隆最爱吃的四道菜是什么?最后一道很多人没吃过
此时的政敌借机陷害,找来了正宗荔浦芋献给乾隆,乾隆一吃,醒悟到自己受到了刘墉的愚弄,一怒之下,乾隆把刘墉再贬到浙江去当织政。
2、米酒鸭 米酒鸭,延伸到如今就是啤酒鸭了,乾隆下江南之时,听说水乡的鸭子味道绝美,便想尝尝那美味的味道,于是当地农夫便做了一锅煮好的鸭肉给吃,结果康熙雅兴大起时,不小心将米酒倒入到了鸭肉中,顿时奇香四溢,so,这道美味的佳肴便由此而来。
3、豆腐汤 据说,乾隆皇帝很喜欢吃豆腐,且每日必备,倘若膳桌上没有豆腐做的菜,必亲自点要,有时候还亲自制豆腐菜单,让照方配制。
4、冰糖燕窝 根据一些历史记载,乾隆皇帝6下江南,每次南巡都要有3个月左右,几乎每天早上他都要空腹来一碗冰糖燕窝,等到回了皇宫,更是爱的像是上了瘾一样!根据《乾隆三十年江南节次膳底档》记载,每年开春正月到四月期间,乾隆皇帝的饭桌上出现了93种燕窝,高达216品几乎每天1.7品,简直土豪的不行啊! 乾隆最爱吃的4道菜,前三道是家常菜,最后一道我猜很多人吃不起! 朋友们,你们吃过几道? 随机文章七年只出战一次!马超之勇为何不被孔明重用?专家:2原因诸葛亮为什么会娶一个丑女?背后原因可能比你想像的还不单纯法国不屈级导弹核潜艇,携带弹头相当于100颗广岛原子弹中国无法挖的三大墓,秦始皇陵发掘44年无人敢挖(技术菜)天文学家分析土星是什么颜色,淡黄色为主包含绿色和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