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盆地分别是哪四个 中国四大盆地分别是哪四个城市

第一个就是新疆,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面积达到了166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了1.6亿,是我人口最多的省份。
新疆的气候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这里的粮食产量很高,每年都有大量的粮食出口到国外。
除此之外,新疆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石油和天然气。
在新疆境内
【菜科解读】
中国四大盆地分别是哪四个,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中国最大的四大盆地。
第一个就是新疆,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面积达到了166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了1.6亿,是我人口最多的省份。
新疆的气候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这里的粮食产量很高,每年都有大量的粮食出口到国外。
除此之外,新疆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石油和天然气。
在新疆境内,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这些资源对于我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的四大盆地是哪些?中国的四大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天山山脉以南,昆仑山脉以北,西临帕米尔高原,东接河西走廊。
南北最宽处520千米,东西最长处1400千米。
面积约40多万平方千米。
贮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尔泰山山脉以南,天山山脉以北,西临准噶尔西部山地,东至北塔山麓。
南北宽450千米,东西长700千米,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沙漠面积占30% 。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
四周被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与阿尔金山脉所环抱,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
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重庆西部,长江上游,大巴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东,东至巫山山脉,南至云贵高原。
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占四川省面积的46% 。
是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
四大盆地基本分布在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其特点也不同。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天山和昆仑山之间。
塔里木盆地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甘、新边境,面积50多万平方千米。
塔里木盆地四周被高山环抱,是大型的封闭形山间盆地,盆地内比较平坦,沙漠广布,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动沙漠。
盆地的边缘有绿洲。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南与塔里木盆地被天山相隔,北止于阿尔泰山。
总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为中国第二大盆地。
准噶尔盆地呈三角形,盆地内多风蚀地形,沙漠面积较小。
西侧山间有缺口。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环列其西北部、北部和南部,面积约22万平方千米。
柴达木盆地地势高,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海拔2600~3100米,是中国地势最高的盆地,盆地内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南多盐湖、沼泽。
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盆地四周被巫山、大娄山、秦岭、大巴山以及川西高原环绕,盆地内部低凹,丘陵起伏,海拔500米左右。
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红层盆地,是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低、海拔最低的盆地。
中国的四大盆地是什么?中国的四大盆地,以面积大小依次排序,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四大盆地基本分布于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柴达木盆地除外),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其特点亦不同。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为中国第一大内陆盆地,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天山和昆仑山、阿尔金山间。
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麓,东止罗布泊洼地,北至天山山脉南麓,南至昆仑山脉北麓。
盆地东西长1400千米,南北宽550千米,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
盆地四周高山海拔4000~6000米,盆地中部海拔800~1300米,西高东低。
塔里木河横贯北部,基本汇聚了盆地内全部大河,全长2000千米,为中国第一大内陆河,故盆地以河而得名。
盆地深处内陆,气候干燥,年降水量100毫米以下,气温年较差和日渐差均大。
地貌呈环状分布,与山地连接地带为砾石戈壁带,中部为广阔沙漠(以全国最大、世界第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主,以及白龙堆沙漠)及盐湖,两者之间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有大小100多个绿洲(如阿克苏及喀什等)分布。
(塔里木盆地风光)
绿洲灌溉农业发达,盛产小麦、玉米、水稻和棉花等。
河流冲积平原土地资源丰富,胡杨林和灰杨林分布面积广,对防御风沙、调节气候、供应木材有重要作用;富石油和天然气。
【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为中国第二大盆地,位于新疆北部,天山、阿尔泰山及西部诸山间;南与塔里木盆地被天山相隔,北至于阿尔泰山。
盆地呈不等边三角形,东西长1120千米,南北最宽处约800千米,面积38万平方千米(沙漠占30%)。
#p#分页标题#e#海拔500~1000米(盆地西南部艾比湖湖面仅189米),东高西低,盆地边缘为山麓绿洲。
盆地西部有高达2000米的山岭,多缺口,冬季气候寒冷,雨雪丰富。
中部为广阔草原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部分为灌木及草本植物覆盖。
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余均为内陆河,主要有乌伦古河与玛纳斯河。
牧场广阔,牛羊成群;山麓绿洲带盛产棉、麦。
盆地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和各种金属矿藏,盆地西部的克拉玛依是中国较大的油田;北部的阿尔泰山区盛产黄金。
(克拉玛依油田)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属高原型盆地,为中国地势最高的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之间。
东西长800千米,南北最宽处350千米,面积约20多万平方千米;海拔2600~3100米。
盆地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宽而东窄。
盆地四周高山环绕,南面是昆仑山脉,北面是祁连山脉,西北是阿尔金山脉,东为日月山,为封闭的内陆盆地。
盆地自边缘向中心,依次为高山、风蚀丘陵、戈壁、平原和湖泊。
西北有沙漠,东南部地面平坦,有大片沼泽及盐湖。
柴达木,蒙古族即盐泽之意。
盆地中央的察尔汗盐湖是全国最大的盐湖,面积5856平方千米;另有茶卡盐湖、柯柯盐湖、昆特依盐湖等。
盐层均厚4~8米,最深60米,蕴藏有丰富的盐类和其他化学元素,主要有盐、硼、钾、镁、锂、铷、溴、碘、锶、铯、石膏、芒硝、天然碱等,食盐储量达600多亿吨。
(柴达木盆地雅丹地貌)
盆地属干旱大陆性气候,低温干寒,水系稀疏,河流虽达40条,但皆短小。
盆地铅、锌、铬、锰等金属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石棉等矿储量丰富。
东部和东南部绿洲地带为新垦农业区,农业高产,畜牧业发达,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是中国最著名的红层盆地,为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低、海拔最低的盆地,中国最大的外流盆地。
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和重庆市西部,东有巫山,南有大娄山,西为川西高原、邛崃山及龙门山,北面是秦岭、大巴山。
海拔1000~3000米。
盆地以广元、雅安、叙永和云阳为顶点,底部面积16.5万平方千米(包括边缘山地为26万余平方千米)。
海拔300~700米,地势自北向南倾斜,西部成都附近为冲积平原,中部为波状起伏的丘陵,东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平行岭谷。
多紫红色砂页岩,故有“红色盆地”之称。
长江横贯南部,北纳岷江、沱江和嘉陵江,南纳乌江。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为中国日照时数最少地区。
盆地中土壤疏松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为全国重要农业区。
主要产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甘蔗、蚕丝、茶叶、油菜、药材和水果。
富煤、铁、石油、天然气、井盐等矿藏。
(四川盆地风光)
中国四大盆地是哪四个?中国四大盆地指的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1、塔里木盆地
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
南北最宽处520千米,东西最长处1400千米。
面积约40多万平方千米。
2、准葛尔盆地
位于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西侧为准噶尔西部山地,东至北塔山麓。
南北宽450千米,东西长700千米,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沙漠占30%。
3、四川盆地
中国著名红层盆地,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
位于四川省东部,长江上游,面积26万余平方千米,占四川省面积的46%。
4、柴达木盆地
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
位于青海省西北部。
四周被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与阿尔金山脉所环抱,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
扩展资料
气候:
1、塔里木盆地属于暖温带气候,太阳年总辐射量达575~627千焦耳/平方厘米。
年日照时数北部约3 000小时,南部不到3 000小时,多风沙和浮尘天气。
年均温9~11℃,南部略高于北部。
中国四大盆地指的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1、塔里木盆地
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
南北最宽处520千米,东西最长处1400千米。
面积约40多万平方千米。
2、准葛尔盆地
位于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西侧为准噶尔西部山地,东至北塔山麓。
南北宽450千米,东西长700千米,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沙漠占30%。
3、四川盆地
#p#分页标题#e#中国著名红层盆地,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
位于四川省东部,长江上游,面积26万余平方千米,占四川省面积的46%。
4、柴达木盆地
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
位于青海省西北部。
四周被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与阿尔金山脉所环抱,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
扩展资料
气候:
1、塔里木盆地属于暖温带气候,太阳年总辐射量达575~627千焦耳/平方厘米。
年日照时数北部约3 000小时,南部不到3 000小时,多风沙和浮尘天气。
年均温9~11℃,南部略高于北部。
大陆性由西向东加强,冬季东部比西部冷,1月均温,若羌比和田低3.2℃,比喀什低2.4℃。
冬季均温低于-20℃的寒冻日仅1~2天。
7月均温25~27℃。
2、准葛尔盆地属中温带气候。
太阳年总辐射量约565千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北部约3 000小时,南部约2 850小时。
盆地北部、西部年均温3~5℃,南部5~7.5℃。
盆地东部为寒潮通道,冬季为中国同纬度最冷之地,富蕴1月均温为-28.7℃。
10℃以上活动积温3 000~3500℃,持续150~170天,无霜期除东北部为l00~135天外,大多达150~170天。
年均温日较差12~14℃。
3、四川盆地地形闭塞,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最冷月均温5~8℃,较同纬度的上海、武汉及纬度偏南的贵阳高2~4℃。
极端最低温-6~-2℃。
霜雪少见,年无霜期280~350天。
盆地各地夏季始于5月底,夏长4~5个多月,最热月气温高达26~29℃,长江河谷近30℃,盆地东南部极端最高温往往超过40℃,重庆、彭水曾出现44℃,故重庆亦为长江流域的三大“火炉”之一。
4、柴达木盆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
年降水量自东南部的200毫米递减到西北部的15毫米,年均相对湿度为30%~40%,最小可低于5%。
盆地年均温均在5℃以下,气温变化剧烈,绝对年温差可达60℃以上,日温差也常在30℃左右,夏季夜间可降至0℃以下。
风力强盛,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可达25~75天,西部甚至可出现40米/秒的强风,风力蚀积强烈。
中国四大盆地是哪四个中国四大盆地指的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1、塔里木盆地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
南北最宽处520千米,东西最长处1400千米。
面积约40多万平方千米。
2、准葛尔盆地位于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西侧为准噶尔西部山地,东至北塔山麓。
南北宽450千米,东西长700千米,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沙漠占30%。
3、四川盆地中国著名红层盆地,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
位于四川省东部,长江上游,面积26万余平方千米,占四川省面积的46%。
4、柴达木盆地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
位于青海省西北部。
四周被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与阿尔金山脉所环抱,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
扩展资料气候:1、塔里木盆地属于暖温带气候,太阳年总辐射量达575~627千焦耳/平方厘米。
年日照时数北部约3 000小时,南部不到3 000小时,多风沙和浮尘天气。
年均温9~11℃,南部略高于北部。
大陆性由西向东加强,冬季东部比西部冷,1月均温,若羌比和田低3.2℃,比喀什低2.4℃。
冬季均温低于-20℃的寒冻日仅1~2天。
7月均温25~27℃。
2、准葛尔盆地属中温带气候。
太阳年总辐射量约565千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北部约3 000小时,南部约2 850小时。
盆地北部、西部年均温3~5℃,南部5~7.5℃。
盆地东部为寒潮通道,冬季为中国同纬度最冷之地,富蕴1月均温为-28.7℃。
10℃以上活动积温3 000~3500℃,持续150~170天,无霜期除东北部为l00~135天外,大多达150~170天。
年均温日较差12~14℃。
3、四川盆地地形闭塞,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最冷月均温5~8℃,较同纬度的上海、武汉及纬度偏南的贵阳高2~4℃。
极端最低温-6~-2℃。
霜雪少见,年无霜期280~350天。
盆地各地夏季始于5月底,夏长4~5个多月,最热月气温高达26~29℃,长江河谷近30℃,盆地东南部极端最高温往往超过40℃,重庆、彭水曾出现44℃,故重庆亦为长江流域的三大“火炉”之一。
4、柴达木盆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
年降水量自东南部的200毫米递减到西北部的15毫米,年均相对湿度为30%~40%,最小可低于5%。
盆地年均温均在5℃以下,气温变化剧烈,绝对年温差可达60℃以上,日温差也常在30℃左右,夏季夜间可降至0℃以下。
风力强盛,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可达25~75天,西部甚至可出现40米/秒的强风,风力蚀积强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大盆地
#p#分页标题#e#“盆地”是指四周高、中部低的盆状地形,一般四周是山地或高原,中部是丘陵或平原。
“四大盆地”是对我国境内四个主要盆地的合称,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也是世界第一大内陆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四周为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环绕,呈菱形,面积为56万平方千米。
盆地自然景观分为四种:边缘的戈壁滩厚达千米以上,表面是2米到3米厚的砾层,无法蓄水,地面草木不生;边缘的绿洲带由疏勒、莎车、阿克苏、和田和库车等大小百余个绿洲组成,灌溉农业发达,不仅盛产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还是优质棉的高产稳产区;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三十余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沙漠;东部的罗布泊“湖盆”区大部分由盐壳组成,多风蚀雅丹地貌。
塔里木河是盆地内最大的河流,也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
由于昼夜温差大,塔里木盆地成为我国著名的“瓜果之乡”,出产著名的库尔勒香梨、库车白杏、阿图什无花果、叶城石榴、和田红葡萄等。
准噶尔盆地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四周为阿尔泰山、准噶尔西部山地、天山山脉所环绕,呈三角形,面积38万平方千米。
盆地南缘是新垦农业区,发源于山地的河流受冰川和融雪补给,水量变化稳定,保证了农业用水,种植有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甜菜等,同时还是世界上棉花种植的最北限。
盆地中部为广阔的草原和沙漠,部分为灌木及草本植物覆盖,除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外,玛纳斯、乌伦古等内陆河多流注盆地,形成为玛纳斯湖等湖泊。
准噶尔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和各种金属矿藏,西部的克拉玛依是中国著名的油田,北部的阿尔泰山区盛产黄金。
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是我国第三大盆地,也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四周为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所环绕,略呈三角形,面积25.5万平方千米。
盆地西部有许多低山和大片流动沙丘;东南部有黄土状物质分布,依靠地下水发展灌溉农业;发源于四周山地的河流汇集于盆地中部,形成众多的湖泊和沼泽,多为咸水湖或盐湖;环湖有盐土平原,“柴达木”在蒙古语里即“盐泽”之意。
其中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盐湖,面积4704.8平方千米,最厚盐层达15米,储盐量约250亿吨,贯穿盆地南北的公路有31千米就修筑在盐壳上,当地还有用盐块砌成的房屋。
除盐之外,盆地中部有煤矿、铅锌矿和石油,昆仑山北麓还发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故柴达木盆地又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是我国第四大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和重庆市西部,四周为大凉山、邛崃山、大巴山、巫山和大娄山所环绕,略呈圆形,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
盆地西部为成都平原,地势低平,由岷江、沱江挟带的泥沙冲积而成,土质肥沃,农业发达,是四川盆地的重要粮仓,自古称“天府之国”;盆地东部有许多低山丘陵,其中华蓥山海拔1800米,是盆地的最高点;盆地中部为方山丘陵,主要由紫红色砂岩、页岩组成,自然肥力较高,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和经济林木。
四川盆地除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产品和甜橙、龙眼、荔枝等水果外,还蕴藏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盐、硫黄等矿产,是我国西南重要的工业基地。
旧时四川盆地对外交通不便,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现在已有成渝、宝成、成昆、川黔、襄渝等铁路和长江航道,以及飞往全国各主要城市的航空线与外界相连,重庆、成都已成为西南重要的经济和交通中心。
中国最诡异的一首诗
"细草空林,丝丝冷雨挽风片。
"这首词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阴寒寂静的氛围:细草必然高,空林必然深邃,其中隐藏着什么呢?雨已经够冷了,而作者又将看不见的风具象化,足见风之凛冽——此情此景,已让人不寒而栗。
"瘦小孤魂,伴个人儿便。
"原来是一个孤魂野鬼,准备找个人寻个方便。
"寂寞泉台,今夜呼君遍。
"如果说上片营造了画面感,那么这一句作者开始将声音灌入读者脑海之中。
此"瘦小孤魂"假装一位孤单无助的女子,她一遍遍地喊着行人,企图行人过去帮助她或者发生一段孽缘,结果可想而知,行人若前往,必有去无回。
"朦胧见,鬼灯一线,露出桃花面。
"这一句描写了行人的所见所感,他朦胧之中,看见灯火忽明忽暗,恍惚一闪,一个笑面桃花的女子脸庞突现。
诗人简介黄仲则(1749~1783)清代诗人。
名景仁,字汉镛,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
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
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
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
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
七言诗极有特色。
亦能词。
著有《两当轩全集》。
中国最诡异的一天是什么时候?
就在这时,随着一声巨响,一切戛然而止。
街道上散落着断壁残垣,残垣断壁。
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中国古代真实的历史事件。
影响范围之广,伤亡人数之多,现象之怪,都是古今少有的。
003010已经记录了这件事:天启第六年的五月,王巩工厂遭遇了一场灾难。
地下霹雳不断,火药自焚,空中烟尘弥漫,一天比一天黑,每隔四五里。
因为太震撼了,《明史五行志》,谭谦的《明实录》,太监刘若愚的《国榷》,纪的《明宫史》等等,都详细或略有记录。
这一事件也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奇怪的现象,数百年来一直困扰着历史学家和科学家。
就是发生在明朝的"天启大爆炸"。
这次爆炸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叫诡异神秘?史书是如何描述这一点的?天启是明朝第一个皇帝朱由校的称号。
1626年5月30日,北京一切如常。
城门内外,车水马龙,小贩在街上叫卖。
然而,就在这看似普通的情况背后,一场巨大的浩劫蓄势待发。
负责地安门守门的管家像往常一样在附近巡逻。
突然他听到门口传来一阵音乐声,时而低沉,时而尖锐,音调此起彼伏。
他很惊讶,因为地安门后面有个火神庙,里面没有其他人。
音乐是从哪里来的?内侍大吃一惊,连忙跑到火殿门口,打算进去看看。
就在他打开门的时候,没想到一个巨大的火球突然从太阳穴出现并腾空而起。
因为这个庙里供奉的是火神,在场的人都以为是火神的显灵,于是都跪下祈祷。
然而,这个火球带给他们的不是神灵和好运,而是地狱。
火球刚起飞,一声巨响,震耳欲聋。
有巨大的,像灵芝一样的乌云,像柱子一样在城南角升起。
顿时天昏地暗,到处都是灰尘和碎片,20多棵大树被拔地而起,上万间房屋顿时倾倒。
爆炸中心的人群瞬间被炸成粉末,空中的瓦砾、木块、人的肢体像雨点一样从天而降。
爆炸的冲击力将一只5000磅重的石狮炸出了城门。
当时,历史学家纪形容大爆炸的恐怖是"令人心碎和无法形容的"。
剧烈的爆炸,连皇宫里的清朝皇帝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朱由校那时正在吃早饭,也许他的脑子里还在想他今天应该做什么样的木工活。
就在这时,大厅突然震动起来,当所有人都还在疑惑的时候,对自己的生命感到绝望的朱由校立即意识到出事了,并向门口飞去。
侍候他的宫女和内侍哪里见过皇帝这样疾走?他们一时没反应过来,只有一个保镖跟上了他。
朱由校跑出清宫后不久,爆炸发生了。
到处都是飞溅的碎石和石块,巨大的落石砸死了他的贴身保镖。
幸运的是,朱由校很幸运,所以他逃到宫里躲在桌子底下。
作为一个皇帝,他从来没有见过有人被他打死在身边的场景。
由于害怕,他躲在一张桌子下面发抖。
不管外面发生了什么,他都不敢再出来。
而他的那些还没来得及跟上他脚步的宫女和内侍都死于爆炸。
就连他唯一的儿子,已经被立为太子的朱慈阳也没能活下来。
皇帝都吓到桌子底下,至今还是一个谜">朱由校这可还了得,一国之君竟然都被吓到了桌子底下,这回丢人可丢大了。
爆炸结束后,朱由校从桌子下爬出来,赶紧整理了衣冠,立刻叫来太监传下圣旨,一定要把爆炸发生的原因和情况搞清楚。
除此之外他还要做一件头等大事,朱由校认为这一定是上天降下了天罚给自己,所以他一定要立刻平息上天的怒火。
这位平时只知道研究木工活的皇帝,竟然也做起了模样,恭恭敬敬地走进太庙,开始认真祭拜起天地,检讨自己的过失。
为了向上天表达自己的忠诚,他还特意从自己的私库里拿出一万两白银用来赈灾。
向上天进行了好一阵跪拜忏悔的朱由校,直到祭拜完才相信上天已经原谅了自己,赶紧腾出手来召集群臣,询问刚才发生了什么。
而这些住在京城的大臣也被这场爆炸伤得不轻,有的被掉下来的房梁砸断了腿,有的被爆炸的冲击震晕了过去,还有的直接就在爆炸中一命呜呼了。
在爆炸发生的第二天,关于京城受灾情况的奏折,就已经送到了皇帝的桌案上了。
这次灾难带来的人员伤亡,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在爆炸发生的中心地带,瞬间被炸的粉身碎骨的人就数以万计。
其中来不及统计还有那些不知道姓名的人,更是不知有多少。
当时负责在皇宫外维修宫殿的工匠,就因为地面产生的动荡,2000名工匠都被震了下来跌成"肉袋"。
而对于此次事故的原因,大臣们集合了各处的见闻和证词,认为事故发生的原因应该和京城内的王恭厂有关。
王恭厂是朝廷用来制作火药的地方,也是当时的兵工厂。
那里平常储备着1000吨的火药,一旦爆炸确实威力惊人。
况且从爆炸程度上来看,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就是王恭厂附近。
因此,认定此次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应该是由于王恭厂的火药发生了爆炸而导致的。
但是这样的话又有了一个新的问题,一直存放在那里的火药怎么会突然发生爆炸呢?然而针对这个问题,明朝政fu却没有一个合理的论断。
毕竟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爆炸的时间还处于初夏时节,天气并不炎热,自燃的可能性极小。
再者,王恭厂附近守卫一向森严,即便当时各地爆发起义,有乱军想潜入进去,点燃火药,这也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
况且在王恭厂附近并没有发现乱军的尸体,因此,故意纵火引燃炸药的论断也被推翻了。
最终大臣们认为,这也许就是上天所降下的天罚。
之所以这样认为,还因为在这场爆炸中有着许多神秘诡异的事情发生。
比如《酌中志》一书中就曾记载此次爆炸,虽然房屋瓦舍尽皆损毁,但是周围树木竟然没有被焚烧一寸。
不仅如此,更为诡异的是,在这场爆炸中,所有遇难者以及受伤的人员,他们身上的衣物都消失不见了,这一点令所有人都大惑不解,就算发生爆炸,哪有衣服都不见的道理?据《明宫史》一书记载,当时倒在地上的死者和伤者全都赤身裸体,有很多在爆炸中受伤较轻的人,在爆炸后从地上爬起,身上也是赤裸着的。
大街上的民众纷纷拿起周围能遮盖身体的东西,慌忙逃跑。
其中还记载了在爆炸发生时,街上正好有一顶轿子经过。
爆炸发生后,轿子周围的轿夫和丫鬟都消失不见了,在之后也没有寻找到他们的踪迹。
就连轿子都被爆炸震坏,奇怪的是轿中的女子却没有受伤,但是离奇的是她身上的衣物都不见了。
除此之外,类似的奏报也在纷至沓来,这绝不仅仅是个例。
甚至还有人称,在西山的树梢上挂满了大片的衣物。
甚至有些首饰、银两都飘到了离京城数里的地方。
更离奇的是,竟然还有人称在数里外,发现了遇难者的遗骸。
这些事件也都写在了奏折中,向皇帝进行过汇报。
面对这些离奇的事件,明朝朝堂上下一片慌乱,百姓也是人心惶惶。
巨大爆炸造成了数以万计的平民百姓受伤或惨死,这已经不能简单用王恭厂火药失守导致火药爆炸来搪塞了,皇帝必须给所有人一个交代。
于是在朝堂上越来越多的清流向皇上上奏,认为这是上天降下的天罚,是因为朝中有乱臣贼子,他们蒙蔽了皇上。
这些贼子贪污腐败,结党营私,上天实在看不过去,所以降下天罚,来警醒世人。
只有皇帝反躬自省,惩治奸党,上天才不会继续发怒,大明王朝才能长治久安。
面对言官言之凿凿的论断,天启皇帝也只得下了罪己诏,那么这场神秘的大爆炸真的是上天的惩罚吗?当然不是,所谓上天的惩罚,只是言官们的说辞。
要知道,虽然在明代的史书中,《明熹宗实录》和《天变邸抄》两本书中都详细地描述了大爆炸时发生的情景,以及所发生的种种神秘莫测的事件,但它们的编撰仍旧逃不出东林党的把控。
在明朝末年,朝廷内部出现了东林党和宦官两大政治集团,这两大集团互相都看对方不顺眼,必欲将对方除之而后快。
但是在天启年间,终究还是宦官更胜一筹,他们哄的天启皇帝不问朝政,只是醉心于自己喜爱的木匠工艺,朝政大多把持在宦官的手里。
而身为言官的东林党自然不愿意,让宦官骑在自己的头上,所以就尽一切机会劝谏皇帝,希望皇帝能将这些宦官斩草除根。
所以此次"天启大爆炸",极有可能是东林党人在后续向皇上奏报时,乃至在两本史书编撰中,肆意夸大了爆炸的影响和规模。
目的就是用骇人听闻的事件让皇上意识到,朝廷上阉党横行,已经惹得天怒人怨,倘若再不悔改,必将降下更大惩罚的现象。
因为就在爆炸发生前不久,东林党人就被宦官狠狠清算了一次。
其中,大臣杨涟就举报了魏忠贤贪赃枉法,结党营私。
可惜在魏忠贤的蛊惑下,皇帝并没有相信。
魏忠贤将杨涟关入大牢,随后用铁钉刺穿头颅的方式,残忍地将其杀害。
这引起了东林党人极大的愤懑,但面对势力日益庞大,且皇上越加倚重的阉党,东林党人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
而这次大爆炸事件正好给了东林党人们出气的理由,他们纷纷上书,把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阉党。
而作为政治漩涡中心的魏忠贤当然不会任由阉党任意对其进行指责,有一次在朝堂上,一位钦天监官员向皇帝进言,此番异象是由于宫中有大奸之人时,魏忠贤就直接下令将这位官员杖毙。
虽然当时的明王朝已经对大爆炸事件下了定论,是因为王恭厂火药意外爆炸,所以才导致民众大规模伤亡。
但是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认为,这样的说法并不能让人信服。
但是因为年代久远,我们直到今天也无法了解大爆炸具体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但是综合各类史书,以及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情况来看,我们还是能从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试图揭开历史的真相。
目前来讲,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当时发生了较大的地震,所以导致房屋毁塌。
但是地震并不会产生剧烈的爆炸,更不会让人炸成碎块。
根据史书中描述的场景,在大爆炸发生前曾有一个火球腾空而起,并且在这之前还有音乐从火神庙中传出,这种种的现象比较符合地下天然气泄漏的情况。
当然天然气不会凭空泄露,所以有可能当时在北京附近发生了一场地震,但由于比较微小,所以并没有被人察觉。
可是这场地震却导致了地下天然气的泄漏,而且天然气泄漏时,确实会发出类似哨声的声音,如果当时负责守卫的内侍,把它理解为音乐也是可以理解的。
况且天然气爆炸具有很强的破坏能力,且爆炸中心位于布满火药的王恭厂,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爆炸规模急剧扩大,甚至会产生较强的冲击力,在这样的冲击力下,人体被撕裂,甚至衣物被撕碎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从现代地理学角度分析,北京的地下存在着天然气的可能性极大,只是可惜这种说法是否是事情的真相,我们至今也无法论证。
况且对于当时风雨飘扬的大明王朝来讲,东林党无论如何与宦官斗争,都无法改变明朝即将走向衰亡的事实。
就在这场爆炸发生一年以后,天启皇帝也因为意外而驾崩了,他唯一的皇子在一年前的大爆炸中也不幸夭折。
作为皇帝弟弟的朱由检,就担起了这支离破碎的大明王朝。
他也成为了大明最悲剧的皇帝——崇祯皇帝。
而随着崇祯皇帝的上台。
把持明朝朝政数十年的阉党,也走向了覆灭,可是大明的衰败并没有由此停止。
当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北京时,整个大明王朝也如同18年前那场巨大的爆炸一样,轰然倒塌,瞬间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