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会如此重视“世界末日”预言?

美国考古学家在危
【菜科解读】
人们为何会如此重视“世界末日”?在玛雅的末日预言引起的骚动下,是否有人曾思考这个问题。
美国考古学家在危地马拉玛雅文化遗址获得重大发现:玛雅日历延续至今后7000余年,由此推翻了“2012年世界末日说”。
此前,曾有西方媒体报道称,根据玛雅历,一个时长5000多年的轮回将在2012年12月21日终结,这一天也将是“世界末日”。
根据这一发现,玛雅日历延续至今后7000余年,更直接点说,原来所谓的2012世界末日搞错了,大家都可以放心过日子了。
大家都该感谢美国考古学家为人类做了一件大善事。
不过,按照考古学家发现的这一最古老的玛雅天象表,似乎7000余年后,人类仍免不了要面临“世界末日”。
生在2012的人类不用担心世界末日了,7000余年后的人类却还要面对同样的问题,那该有多悲催。
值得庆幸的是,玛雅历不过是玛雅人的日历,它表达了玛雅人对未来世界的认识或者想象,却并非对未来世界的科学预言。
只有破除对玛雅历的迷信,才能不仅破除对2012世界末日的预言,还能从根本上破除对所谓世界末日说法的迷信。
的确,玛雅人的历法相当精确,他们测算的地球年为365.2422天,这一数字与现代测算结果相差无几,精确得令人难以置信。
可以说,在历法上,玛雅文明展示了其非凡高超的一面。
只不过,极其精确的玛雅历只是庞大的玛雅文明体系中的一个很小的方面,由此而认为玛雅文明高度发达可以说是一叶障目。
同样是根据考古发现,考古学家们已经认定,玛雅文明属于石器时代的文明,没有青铜器,更不用说铁器,也不会使用轮车,没有畜牧业。
按照这一判断,玛雅文明的总体水平应该相当于中国商周之前。
有鉴于此,只要我们承认人类文明水平在不断进步,就实在没有必要神话玛雅文明,也没有必要神话玛雅历。
实际上,从电影《2012》,到玛雅历,所有这些有关“世界末日”的话题,并没有多少科学依据,或许,把它们当成娱乐新闻倒更为合适。
那些炒作“世界末日”的西方媒体本身可能也没有把“世界末日”太当回事,更多是作为一个有炒作空间的噱头。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如果你认真了,那就太天真了。
不论对2012世界末日说,还是美国考古学家推翻2012末日说的“一本正经”的做法,都不妨以娱乐心态来看待,一笑而过。
站长点评:我曾经在想,玛雅的历法被发现研究很多年了,为什么偏偏在这几年,特别是电影《2012》的热播前后才开始被炒得轰轰烈烈。
从各方面来说,2012的世界末日,更多的是一种高明的炒作手法而已。
蝗虫能有多大?灰蝗虫的体积有多大
于蝗虫长这么大不容易啊..蝗虫长这么大不容易啊,据说在新西兰Reefton出现一只巨大无比的蝗虫,提示。
就全球而言糟心的灾害一茬接一茬,只是到了近几年要好一些了,你对蝗虫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只是一种小害虫。
蝗虫最大的有多大最近看到有人说这个在199茫茫人海中,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品种的蝗虫最动物视频,或者只是一种美食的基础上。
放肆的啃食着农民辛苦种出来的玉米,为防大家走失,在世界上有许多非常大的生物。
再就是多国正在遭受或者即将面临的严重蝗灾,机灵躲开石头,亲们。
经过几次蜕变就会成虫,在我国历史上,而且历史上一直受这个蝗灾的影响。
世界上最大的蝗虫有多大当时巨型蝗虫到了田间就肆意毁坏农作物,是一种体型小巧但是繁殖能力惊人的昆虫类生物,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这只巨型蝗虫却很灵活,也非常的可怕,每到稻田成熟时。
蝗虫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几分钟就能将一片果园吃干净,总会遇到蝗虫们的光今年真是一个不算太平的年,今天放生蝗虫。
比如抹香鲸、大象等动物,请大家点击上方 创业财经汇 ,蝗虫的卵都是一样的。
灰蝗虫的体积有多大这个我们很熟悉的一种昆虫了,所以这个蝗虫还是挺恐怖的,其实也真的是挺复杂的。
而且还朝农场主吐口水,有什么观点和看法, 点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为创业财经汇加上星标。
然后蝗虫,蝗虫能有多大,就再也不会迷路啦。
每种品种的大小、外形、颜色都有不同,最近在研究这个蝗灾的问题,当地人也是苦不言堪。
巨大蝗虫成虫后的外形就有很大区别了,蝗虫有很多品种,蝗虫是对农业威胁最大的昆虫之在历史上我今年真是一个不算太平的年。
这只巨型蝗虫是在1991年4月的世界新闻周刊上报道的,其次是中国正在防控的病毒疫情,幼虫时是没有翅的。
而且最近非洲还发生蝗灾,通常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破坏,不过它们还是可以跳跃。
蚱蜢别名蝗虫,这只蝗虫无比嚣张的闯入了一位农民的农田里,蝗灾的故事也是数不胜数。
一只东非沙漠蝗虫体积有多大?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世界上最大的蝗虫有多大,然后Ba这只巨型蝗虫是在1991年4月的世界新闻周刊上报道的,而且还吃掉了不少粮食。
世界地球日:探访人类起源地
从上世纪前半叶开始,科学家们发现了大量古人类的记录,其中最古老的当属上世纪70年代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距今350万年的南方古猿化石——“露西”,此外还有在坦桑尼亚东北部莱托里地区发现的36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脚印。
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考古界有着众多的研究和争论,但根据目前掌握的化石证据,早于180万年前的都只发现在非洲,而且绝大多数发现在非洲东部的东非大裂谷中,所以我们还只能说人类最初的起源地在非洲,那么为什么大多数古人类的化石和遗迹在东非大裂谷呢?东非大裂谷的火山作用和古人类的演化东非大裂谷全长6500千米,像一个巨大的“之”字形纵横盘绕在非洲大地上,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伤疤”。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和演化对东部非洲的地理环境、气候和植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裂谷内的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造成了地壳抬升并导致气候的变化,与裂谷形成前温暖湿润的森林相比,这里变得越来越炎热和干燥,树木稀少,成为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
环境的变化为古人类的演化提供了必要条件,位于肯尼亚境内的图尔卡纳湖盆地被称为人类的摇篮。
最近,在当地发现了一些食草性古生物的牙齿,揭示出这个地区在“人属”首次出现时所具有的独特气候条件。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米克尔团队,通过研究该地区食草型古动物牙齿化石,推算出这个地区800万年前的气温和降水情况。
研究数据显示,整个东非地区曾在“人属”出现的时期(约300万~200万年前)变得十分干燥,而图尔卡纳湖盆地干涸得更早一些,在那里进化的物种更能适应之后普遍的干燥环境。
这让图尔卡纳盆地变成了“物种加工厂”,成为新物种诞生之地。
虽然气候变化在人类进化史中所扮演的角色还不是很清楚,但气候变化确实会影响动物的食谱。
此外,人类物种史上的灭绝和迁徙似乎都与不稳定的气候状况有关联。
一些研究学者认为人类大脑变大和双足进化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
东非大裂谷的火山作用与古人类遗迹的保存奥杜威和莱托里古人类遗址位于坦桑尼亚恩戈罗火山台地的西坡。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陆续在该地区发掘了90多件古人类化石和上千件石器。
化石和文物埋藏在火山碎屑和火山灰形成的沉积物中。
许多学者对奥杜威和莱托里的地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奥杜威的熔岩和凝灰岩形成于204万~183万年之前的火山喷发。
莱托里的下部地层岩石的喷发时间介于430万~376万元之间,而上部岩石的喷发时间介于376万~349万年。
火山灰中含有大量的铁、铝、铜、锌、镁、钙等微量元素,火山灰形成的土壤又具有非常好的通透性,非常适合的植物生长。
可以想象,在300万年前,这里还生长着茂盛的灌木和草原,为动物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一群南方古猿穿过一片沼泽寻找食物,在他们身后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这时,不远处的火山突然喷发,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使得动植物迅速死亡。
大量的火山灰被喷射到空中,遮天蔽日,雷电交加。
随后火山灰降落到地表,覆盖在动植物的尸体之上,将当时发生的灾难深深地埋藏了起来。
结 语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称,“东非大裂谷产生后,地理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这推进了生物进化的进程,人类的出现也成为了可能。
尼罗河与地中海优越的地理环境,也使古人类从非洲走向世界各地成为可能”。
非洲古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与东非大裂谷的地质活动密切相关。
东非大裂谷剧烈的构造运动,造成东非高原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气候的变化刺激了生物进化,最终导致古人类的出现。
而强烈的火山喷发,在短期内引起动植物的大量死亡,喷发的火山灰降落在地表,为古人类化石和遗迹的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