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秦始皇陵墓还大?被称为一代明君?死后让几万人陪葬

【菜科解读】
比秦始皇陵墓还大,被称为一代明君,死后让几万人陪葬!
千古一帝的汉武帝刘彻,在史书上与秦始皇一起被称为秦皇汉武,由此可见他的功绩和口碑要高于其他朝代的皇帝。
刘彻在还是七岁的时候就被册封为太子,继承帝位时才年仅十六岁,在当皇帝的五、六年间,刘彻手中并没有多少实权,其权利基本上都被窦太后所掌握。
一直等窦太后去世后,所有的军政大权才回到刘彻手里。
掌握了军权的刘彻,发挥出了与生俱来的才能,他改革了当下的各种经济文化制度,加强了对权利的掌控,还带领汉朝军队彻底瓦解了周围国家的威胁,并统治了周围的国家,让天下的百姓安居乐业,使汉朝欣欣向荣,从而开创了汉武盛世。
古代君王对自己的身后事特别看重,刘彻也不例外。
从刘彻登基以来,就已经开始了对自己的陵墓的修建工程,为了修建茂陵陵墓,花费了整整五十二年的时间,如此大的规模修建工程,也把茂陵陵墓修建成了规模最大,陪葬品最丰富,规格最高的一座陵墓。
从陵墓的面积来看,茂陵有59.8平方公里,而作为第一个称皇帝的秦始皇陵墓才56.25平方公里,可见这个陵墓的宏伟,为了修建这个陵墓汉武帝用了全国附税的三分之一,如此的劳民伤财,不得不让人感叹!
另外还有更让人吃惊的事情,考古学家们从2006年开始,在对汉武帝陵墓的勘查和挖掘中,考古学家们在茂陵陵墓的方圆15平方公里内,一共发现了400多处墓坑和120多处陪葬墓。
还发现了面积大约4万平米修建茂陵陵墓的工匠们,专家估计埋葬的尸骨在2万具以上。
为什么要杀害如此多的工匠,皇帝们最主要是为了保守自己陵墓的秘密,要不然工匠们把自己陵墓的机关构造和陪葬品都泄露出去,只会把那些盗墓贼给招来,任何皇帝都会寝食难安,只有这样把知道详细情况的工匠都杀光,才能把自己陵墓的秘密保护下来,这也正是封建社会做的最常见,也是最残忍的事情!
本期节目就到这了,欢迎关注悦悦谈历史,我们下期见!
?秦始皇陵的谜团?地宫当中含有大量水银的谜团 至今未解
秦始皇在中国历史当中地位至高无上,是中国第1位皇帝,当时他在修建墓穴时,花费了很多时间,最终建成了一座中国历史当中规模比较大的一座陵墓。
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已经涌现出很多盗墓者,将多位皇帝的墓穴都抢劫一空,而只有秦始皇陵,至今没有人去挖掘。
其实在秦始皇陵当中有很多谜团。
地宫当中含有大量水银的谜团秦始皇陵墓至今没有被盗取,科学家们说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科学家提出在秦始皇陵地宫当中含有大量水银,而这些水银一旦被挖掘出来之后,会对人类造成致命的伤害,会严重破坏地球的环境。
但是历经了多年的发展,都没有办法找到正确的答案,关于是否有大量水银的问题至今未解,这只是人们的一种猜测而已。
秦始皇兵马俑诅咒谜团众所周知,秦始皇当中会有大量的兵马俑,而这些兵马俑是可以起到陪葬的作用,关于很多史书的记载可以了解到,曾经比较优秀的项羽,最终却死在了秦始皇兵马俑手下,而杀死项羽的几位骑兵,是属于兵马俑的原型,不过这至今没有准确的答案。
秦始皇陵隐藏九层妖塔在生活当中还有一个说法,那就是秦始皇陵隐藏着九层妖塔,据听说从上向下看的时候,可以看到一个方形的圆锥体。
而这一个九层妖塔要比胡夫金字塔更大,当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很多人的内心总觉得比较恐怖。
不过关于九层妖塔这样的说法,至今是未解之谜,令人难解。
这也可以体现出古代人在建设陵墓过程中融入的心血和建设的技术。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秦始皇陵除了兵马俑?还出土了一批神秘人俑
日前在上海参加上海广播电视《书声》2020年度文博盛典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介绍,秦始皇陵里除了出土兵马俑之外,还在秦始皇陵外城东南角一个约800平方米的陪葬坑里,出土了一批神秘人俑,让当时的宫廷文化娱乐场景重现在世人面前。
在此次盛典上,李岗介绍的神秘人俑与人们印象中的兵马俑不太一样:这一人俑面部特征与兵马俑十分相似,高度不到1.8米,尽管左臂、左腿和左脚已经缺失,但从其保留的其他部位可以看到,这一人俑不像兵马俑那样穿着盔甲,而是只在下身穿着一条短裙,腰部有一条腰带。
这一人俑身体笔直,但右腿后曲,足跟抬起。
右手举臂,拇指和食指指向天空。
最特别的是,人俑食指的顶端有一个圆孔,向内深约12厘米,一直通向其手臂。
神秘人俑与世人熟悉的兵马俑相似又明显不同根据这样的形象,专业考古人员判断,这一人俑的原始样貌很可能是左腿站立支撑,呈金鸡独立状,人俑食指中原来应插有一个细棒型物体,顶端很可能在转盘子——换言之,这一人俑不是兵马俑,而是正在进行杂耍的人俑。
据介绍,这一神秘人俑出土于秦始皇陵外城的东南角,编号K9901区域。
这一编号是考古学编号,K代表坑,9901中的‘99’是年份,‘01’是序号,代表这是我们1999年勘探发现的第一座坑。
李岗说,这个坑是一座有东西三条过洞、两端分别有斜坡门道的凸字型木结构式陪葬坑。
1999年3月发现,5月我们就进行了发掘。
K9901区域这个神秘人俑被发现时位于坑中央的过洞中部,倒卧坑内,残破为11块。
当时这里还出土了五件人俑,这些人俑与兵马俑标准的体型相比显得参差不齐,但这一批人俑的特点一致:身上只穿着一件短裙,都在进行某种肢体运动。
2011年至2013年,考古人员对这座坑进行整体发掘,又出土了一批人俑,这批人俑无论姿态、形体,都与1999年出土的人俑基本是一致的:这些人员在雕塑中用了非常写实的手法,把人的肌骨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胖瘦不同的人俑考古人员发现,K9901与世人熟知的秦始皇帝陵1、2、3号坑的结构基本相同,但内涵完全不一样。
目前已经修复了该区域30余件人俑,这些姿态各异的人俑组合在一起,很可能代表的是秦代宫廷的文化娱乐活动,这座坑则是秦始皇陵中发现的又一种新类型的陪葬坑。
秦始皇之前还有一位秦武王嬴荡,喜欢举鼎,在洛阳举龙文赤鼎时把自己给砸死了。
这也说明当时类似技击、爬杆、扛鼎这种杂技在社会上是非常风靡的。
李岗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收六国伎乐俳优艺人于咸阳,统称为角抵俳优之戏,而这批神秘人俑,其实就是反映这一生活的百戏俑。
秦始皇陵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古代特别是秦代,陵园遵从‘事死如事生’的理念,就是帝王将生前生活全部模拟于地下。
李岗说,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句评语说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学储备之一。
经过40多年的考古发掘,我们所揭示的仅仅是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未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共同追寻前人的精神世界、秦的文化,以及追溯中华文明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