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巴格达炮台——古代电池之谜

【菜科解读】
1936年6月的一天,一群筑路工人正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城外,现在的伊拉克 Khujut Rabu修筑铁路,忽然发现了一块巨大的石板,上面刻有许多古代波斯文字。
工人们感到非常惊奇。
他们继续深挖,结果发现是一个巨大的百板砌成的古代坟墓。
古墓惊动了伊位克博物馆的考古工作人员。
他们立即赶到现场进行发掘。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工作,考古学家们找到了许多文物。
尤其是打开石棺以后,发现了大量从公元前248年到公元前226年波斯王朝时代的器物。
在这些古物中,发现了一些奇特的陶制器皿、锈蚀的铜管和铁棒。
这些在伊拉克 Khujut Rabu 发现的一组三件文物的名称:巴格达炮台
这些文物包括一个陶土罐、一个由轧制铜板制成的圆柱体和一根铁棒。
铁棒与铜棒通过沥青隔离,棒和圆柱体都紧贴在罐子的开口内。
这件神器暴露在风雨中,受到了腐蚀。当时担任伊拉克博物馆馆长的德国考古学家威廉·卡维尼格这样描述:
陶制器皿类似花瓶,高15厘米,白色中夹杂一点淡黄色,边沿已经破碎。
上端为口状,瓶里装满了沥青。
沥青之中有一个铜管,直径2.6厘米,高9厘米,铜管顶端有一层沥青绝缘体。
在铜管中又有一层沥青,并有一根锈迹斑斑的铁棒。
铁棒高出沥青绝缘体一厘米,由一层灰色偏黄的物质覆盖着,看上去好象是一层铅。
铁棒的下端长出铜管的底座3厘米,使铁棒与铜管隔开。
看上去好像是一组化学仪器。
经过鉴定,卡维尼格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在巴格达出土的陶制器皿,是一个古代化学电池。
只要加上酸溶液或碱溶液,就可以发出电来。
卡维尼洛的论断震惊了考古学界。
如果承认这是一个古代电池,那就意味着,早在公元前3世纪居住在这一地区的波斯人就已经开始使用电池了。
这比公元1800年由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伏特发明的第一个电池早了2000多年。
于是,许多考古学家纷纷从世界各地赶来,希望对这个古代电地进行仔细研究。
但就在这时,卡维尼格和古代电池都不见了。
人们四处寻觅,毫无结果。
原来卡维尼治带着巴格达电池悄悄地返回到了德国。
他用带来的陶制器皿、铁棒、沥青绝缘体和铜管组合成了10个电池。
几个月后,卡维尼格在柏林公布了更为惊人的消息。
他说:古代人很可能是把这些电池串联起来,用以加强电力,制造这种电池的目的在于用电解法给塑像和饰物镀金。
有人指责卡维尼格是骗子。
考古学界争论更是激烈。
时至今日,此事仍是个悬案。
揭秘:
功能:可以产生微弱的电流,与古巴格达人的宗教体验有关,低电压的感觉被认为是一种与神的交流,因此这个东西不是主要做为电能来使用。
同时可以用来进金小器物的电镀。
电压:还不如一个柠檬电池。
巴格达炮台可以追溯到帕提亚时期(公元前 150 年 - 公元 223 年)或萨珊王朝。
这个陶器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但是挖掘记录没有很好保存,其历史范围的描述很不可靠。
按照类型学分析,此种风格的陶器是Sassanid 224-640时期的, 因此很有可能比所声称的时代要晚很多。
时期(公元 224-650 年)。
然而,原始挖掘和上下文没有得到很好的记录,这个日期范围的证据非常薄弱。
此外,陶器的风格是萨珊王朝(224-640)。
巴格达炮台的用途和功能仍然是个谜。
伊拉克国家博物馆馆长威廉·柯尼格 Wilhelm König 曾观察到许多来自古代伊拉克的非常精美的银器,上面镀有非常薄的金层,并推测它们经过了电镀处理。
他认为巴格达电池可能形成了原炮台,可能用于将金电镀到银制品上。
但这种解释遭到怀疑论者的反对。
另一种解释是它充当了神圣卷轴的存储容器。中国真实UFO事件 苏东坡留诗为证
1、凤凰山外星接触事件 1994年5月~6月,黑龙江五常县凤凰山一位名叫孟照国的普通村民多次与外星人接触。
外星人先后电击孟照国,对他进行采种,甚至穿墙而来带他参观飞碟基地。
凤凰山外星接触事件 该事件报道后,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原中国UFO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己于1997年8月23日作出了初步的结论,认为这次UFO的事件是真实的。
2、UFO都溪毁林事件 1994年12月1日凌晨三时,火球状的不明飞行物骤至都溪林场,其巨大的声响惊醒了林场职工以及附近居民。
UFO都溪毁林事件 众人眼见林场内的四百亩松林被拦腰折断、房顶被毁,奇特的是人畜家禽却无一伤亡,甚至连穿过林区的高压线亦完好无损。
3、上海129UFO事件 2006年12月9日下午4时30分至5时5分,在上海市西部天空中出现了“不明飞行物”,目击者成千上万。
随着电视、电台、报纸的大量报导,已引起社会公众的热烈反响,与之相关的各种猜测和推想亦有报道。
UFO专家王思潮?坚信地外文明的存在
以他当时的成绩,填报国内任何大学的任何专业都不成问题,可他选择了北京大学的天体物理专业。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随即来到南京,开始在紫金山天文台工作。
1970 年,江苏东台正好落下了陨石。
于是王思潮就提出了要研究陨石的设想,这在当时国内天文界可以说是开先河。
从那以后,他就开始在我国天文界开展陨石研究,开展了7次陨石的科学考察,收集到我国首次的珍贵的宁强碳质球粒陨石。
30 多年后,陨石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天文学界的一个新的方向,现在紫金山天文台专门设有研究这一领域的天体化学实验室。
不过被老百姓熟悉的还是王思潮对UFO的研究,1971年有人在高邮地区看到UFO并提供了目击报告,王思潮从那时起就开始研究出现在中国的螺旋状与扇状UFO。
他介绍说,这一类UFO在中国出现了16次,其中1981年7月24日目击者众多也最为典型,中国15个省市有人看到,可能是世界上目击者最多的一次UFO事件。
王思潮研究员收到了70余封目击报告,对此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研究, 对我国螺旋状、扇状、光团状UFO等八类不同类型 UFO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在世界上对UFO进行定量的科学分析。
2005年至今还多次接受了本报关于UFO的专访。
20年后可实现“第三类接触” 早在2010年时,他就曾经预测,最快20多年,人类将接触外形文明。
对于现在很多不明飞行物难以解释清楚的情况,王思潮说,通过近40年的研究,他发现每逢年份的末尾数字是1、2、7,就容易发生重大UFO事件。
比如:1971、1981、1991;1972、1982、1992、2002;1977、1987、1997、2007年。
此外,重大UFO多见于4-10月份,特别以7、8两月居多。
从发生时间上来看,晚上10时前后比较多。
在坚信UFO与外星飞行器有关的同时,王思潮还坚信地外文明的存在。
他说,光银河系就可能有25亿颗具有先进技术的智慧文明星球。
“茫茫宇宙中至少还有96%的部分,人类尚不清楚。
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科学探索未知事物。
”2010年的采访中他表示,最快25年,人类有望和外星文明能接触上。
在南京,人们遇到天体奇观,比如流星雨、日食月食、彗星“掠过地球”,人们就会想起紫金山天文台的王思潮研究员。
不同媒体的记者会相约第一时间请他解释所观现象的来龙去脉。
说他是南京的天文发言人相信不会有人反对。
但不是所有知道王思潮的人,都了解这个和星星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人,竟然还是一个地道的UFO研究专家。
虽然王思潮自谦UFO研究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但是只要稍微了解他的“业余成果”,你就会得出结论:这个UFO “发烧友”在中国是绝对顶级的。
30多年的“业余爱好” 1971年9月26日18时58分至19时07分,扬州北部邗江县槐泗公社的纪翔和扬州南部施桥镇的陶思炎,分别在两地同时惊异地观测到了一次奇异的天象——一个满月大小的螺旋状发光物出现在西北夜空。
这个无声的发光物静悬在夜空,仿佛在挑战着人类的智慧。
与此同时,在北京大兴县黄村的贺增荣也在西边夜空看到了波纹状的发光光环。
他定睛观察了5分钟,发现这个发光物也是静悬空中,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