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卡沙自然保护区

【菜科解读】
卡万戈赞比西跨境保护区(Kavango Zambezi Transfrontier Conservation Area,简称KAZA,即卡扎或卡沙,有媒体译为卡沙跨界保护区、卡扎保护区)是2012年3月建立的全球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占地1.09亿英亩,保护区内有36块独立的自然保护区域,横跨5个国家:博茨瓦纳、安哥拉、纳米比亚、赞比亚以及津巴布韦。
此外,保护区内还建设有野生动物保护区、野生动物管理区及旅游区。
保护区的成立不仅同非洲五国政府的支持密切相关,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也为保护区的成立提供了不少技术及财政支持。
2011年,非洲安哥拉、博茨瓦纳、纳米比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等五国首脑共同签署了一项国际合作协议,计划各国携手建立一个号称世界上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卡沙跨界自然保护区。
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组织介绍,卡沙跨界自然保护区包括36个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野生动物管理区和旅游区等。
其实,在协议签署之前这项工作已经实际推动了许多年。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组织纳米比亚项目负责人利萨-斯蒂尔表示,“这一保护区非常与众不同,因为有五个国家基于自然保护的目的共同参与。
目的就是打造一个一流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目的地,当地社会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组织为这一项目提供基本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三角洲之王 一头非洲雄狮在博茨瓦纳奥卡万戈三角洲上徘徊,奥卡万戈三角洲也是卡沙跨界保护区的一部分。 南非开普顿大学自然保护主义者布莱恩-约翰-享特利在安哥拉从事自然保护工作已长达30年。 享特利表示,卡沙跨界保护区目标很伟大。 “此前建立的一些跨界保护区,往往只是得到总统或总理口头上承诺,虽然都得到了数额可观的资金赞助,但最终成功的案例很少,这仅仅是因为缺少各国的理解与包容。 ”
世界上最大的四个谎言,至今还有人相信
但是有的事情的真实性很难保证,有严重夸大的嫌疑。
毕竟,谁也不能穿越回古代去亲眼见证一下。
今天,我们就来揭穿一下世界历史上的四个最著名的谎言,有的人至今。
一、埃及艳后不是埃及人。
埃及艳后,即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她是古埃及的最后一任女法老。
托勒密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手下的一名大将,亚历山大死后,托勒密自己独立开创了一个王朝,统治了埃及和周围的地区,即托勒密王朝。
因此埃及艳后并不是埃及人,而是古希腊人。
而且埃及艳后并不是像传说中的魅力妖艳,相反,她长得很丑。
她之所以能把凯撒大帝和安东尼迷住并不是因为外表,而是她的内在。
埃及艳后是一个很有智慧且神秘果敢的女子。
二、斯巴达300勇士。
相传,斯巴达国王领着300名希腊勇士,去对抗200万波斯军队,并且抵抗了3天。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别说200万,就是20万,一人一口口水一分钟就把三百人淹死了。
事实上,当时的波斯军队只有15万左右,甚至连15万都没有,只有几万人。
之所以有人传说是200万,是为了歌颂300勇士的宁死不屈,英勇奋战的精神。
但是我们佩服一下勇士们的精神就行了,要是真的信了可就有点傻乎乎了。
三、特洛伊木马。
特洛伊木马来源于古希腊传说。
相传希腊联军围困特洛伊,但是久攻不下,于是希腊将领就心生一计,假装撤退,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木马。
特洛伊士兵以为希腊军队知难而退,兴奋地把木马当做战利品运进城中。
谁知道这个木马里面是空的,深夜,藏在木马中希腊士兵悄悄出来,打开了城门,特洛伊就此失败。
其实当时并没有对这个木马有真实的记载,是人们为了突出希腊攻城的神奇,于是编造了一个又一个传言,传着传着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四、小个子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拿破仑是个丑陋的矮冬瓜。
事实上,拿破仑身高五英尺7英寸,也就是1.70米,这在19世纪属于正常身高。
就是放在现在,也是中等身材。
大概人们传言拿破仑身材矮的原因是因为,拿破仑曾经说过一句话:“我的个子是比你们矮,但如果你们因此而蔑视我的话,我将马上砍下你们的头,消灭这个差别”。
大概是当时军队中的人个比较高吧。
随机文章圣巴特岛圣巴特古斯塔夫三世机场,跑道仅640米国家隐瞒的超能力者去哪了,曝光全部被各国收进秘密行动部队揭秘最有福气的10处胎记图片,屁股上长胎记竟然是大富大贵的象征龙脉为什么不能起房子,建不好会引龙脉怨气缠身/福薄之人镇不住冥王星是什么颜色,呈明暗的斑点图像(暗灰色/冥王星没生命)
世界上最大的萝卜?1.4米的巨型萝卜
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白色或粉红色,果梗长1-1.5厘米,花期4-5月,果期5-6月。
下面就跟一起具体看看世界上最大的萝卜等相关内容。
当地的人都认为这个萝卜快成了精了,所以有人也过来迷信的拜拜它,将它的照片发到网络上边,有人还将这个大萝卜的照片保存,希望有朝一日能将这个大萝卜做成植物标本,萝卜的照片一经发到网络社交媒体上就引来了很多观赏的人,由此农民的儿子就像各位前来观赏的人收取一些观赏的费用,以此来小小的增加一下收入。
世界上最大的萝卜起初农民种植萝卜的时候就像种植其他的普通萝卜一样,将萝卜的种子洒在地里,等萝卜出来的时候,农民每天为它浇水施肥,萝卜长得很快,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和普通的萝卜一般大了,时间久了农民发现萝卜还在疯狂的往大里长,所以农民就任由它自由生长,并没有将萝卜拔掉,除了施肥以外,农民还为萝卜捉虫子,减少了很多的病虫害,慢慢的萝卜就长到了1.4米长,重达30斤,其中农民在种植它的过程中并没有使用什么特殊的方法,至于为什么能够长这么大,至今有可能还是一个迷。
一般普通的萝卜长到特别大的时候,萝卜心都会变得很空,萝卜的肉也会变得很肉,缺少很多的水分,而吃起来口感很差,营养成分也会减少。
这个1.4米的萝卜,目前还没有人去尝试去吃它,一是因为世界上差不多也就是它才能成为萝卜界的鼻祖了,二是因为大家都认为这样一个萝卜吃起来并不会太好吃,而且还很费事,所以,大萝卜是可以食用的,但是大多数的人都不会吃特别大的萝卜,或者放很久的萝卜,不但营养成分少,很气吃起来的口感还很差,所以吃萝卜还是要吃一些比较适中,放时间短,比较新鲜的萝卜吧。
植物学史中国两千年前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称萝卜为芦菔。
晋郭璞注为“紫华,大根,俗呼雹突”。
6世纪30年代左右,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已有萝卜栽培方法的记载。
唐代苏恭著《本草》中谈到“莱fu”有“消谷,去痰癖,肥健人”的药用价值。
宋代苏颂著《本草图经》中提到莱菔“南北皆通有之,.......北土种之尢多”。
说明当时中国各地已普遍栽培。
形态特征二年或一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肉质直根,长圆形、球形或圆锥形,外皮绿色、白色或红色;茎有分枝,无毛,稍具粉霜。
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大头羽状半裂,长8-30厘米,宽3-5厘米,顶裂片卵形,侧裂片4-6对,长圆形,有钝齿,疏生粗毛,上部叶长圆形,有锯齿或近全缘。
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白色或粉红色,直径1.5-2厘米;花梗长5-15毫米;萼片长圆形,长5-7毫米;花瓣倒卵形,长1-1.5厘米,具紫纹,下部有长5毫米的爪。
长角果圆柱形,长3-6厘米,宽10-12毫米,在相当种子间处缢缩,并形成海绵质横隔;顶端喙长1-1.5厘米;果梗长1-1.5厘米。
种子1-6个,卵形,微扁,长约3毫米,红棕色,有细网纹。
花期4-5月,果期5-6月。
品种分类变种蓝花子(学名:Raphanus sativus L.var.raphanistroides(Makino)Makino):根非肉质,不增粗;茎高30-50厘米,有分枝。
花淡红紫色;花瓣倒卵形,长约2厘米。
长角果长1-2厘米,直立,稍革质,果梗斜上。
花果期4-6月。
产浙江(普陀)、台湾、广西、四川、云南,野生或栽培。
朝鲜、日本也有分布长羽裂萝卜(学名:Raphanus sativus L.var.longipinnatus L.H.Bailey):二年生粗壮草本;根长大而坚实;基生叶长而窄,长30-60厘米,有裂片8-12对,无毛或有硬毛。
中国各地栽培,原产亚洲温带地区。
肉质根可生食或作为蔬菜,又可腌渍,以便久藏。
根和种子供药用。
栽培种萝卜主要分为中国萝卜和四季萝卜。
中国萝卜:依照生态型和冬性强弱分为4个基本类型:⒈秋冬萝卜类型:中国普遍栽培类型。
夏末秋初播种,秋末冬初收获,生长期60-100天,根据皮色和用途,可分为红皮、绿色、白皮、绿皮红心等不同的品种群,代表品种有薛城长红、济南青圆脆、石家庄白萝卜、北京心里美和澄海白沙火车头等。
⒉冬春萝卜类型:中国长江以南及四川省等冬季不太寒冷的地区种植。
耐寒、冬性强、不易糠心。
代表品种有成都春不老萝卜,杭州笕桥大红缨萝卜和澄海南畔洲晚萝卜等。
⒊春夏萝卜类型:中国普遍种植。
较耐寒,冬性较强,生长期较短,一般为45-60天,播种期或栽培管理不当易先期抽薹。
代表品种有北京炮竹筒、蓬莱春萝卜,南京五月红。
⒋夏秋萝卜类型:中国黄河流域以南栽培较多,常作夏、秋淡季的蔬菜。
较耐湿、耐热,生长期50-70天。
代表品种有杭州小钩白、广州蜡烛趸等。
四季萝卜:叶小,叶柄细,茸毛多,肉质根较小而极早熟,适于生食和腌渍。
主要分布在欧洲,尤以欧洲西部栽培普遍,美国等已引入栽培,中国、日本也有少量种植。
中国栽培的四季萝卜品种有南京扬花萝卜、上海小红萝卜、烟台红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