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谜 > 未解之谜

什么秦兵马俑刚出土就失去颜色

时间:2024-09-17来源:网络作者:小千点击数:
简介:那么,为什么秦兵马俑、敦煌壁画等壁画、陶俑出土后,刚一接触空气便失去了颜色?有些就不会? 01兵马俑褪色之因 这时候肯定就有小伙伴好奇了,那么同样是陶俑,为什么更年代更加久远的战国俑没有掉色,而用了最新技术的兵马俑反而这么脆弱呢? 首先,经过中外专家的大量实验发现,秦兵马俑表面上的彩绘主要由有机底层和彩色颜料构成。

其中有机底

【菜科解读】

那么,为什么秦兵马俑、敦煌壁画等壁画、陶俑出土后,刚一接触空气便失去了颜色?有些就不会?

01兵马俑褪色之因

这时候肯定就有小伙伴好奇了,那么同样是陶俑,为什么更年代更加久远的战国俑没有掉色,而用了最新技术的兵马俑反而这么脆弱呢?

首先,经过中外专家的大量实验发现,秦兵马俑表面上的彩绘主要由有机底层和彩色颜料构成。

其中有机底层的主要成分为生漆,这是一种天然树脂涂料;而彩色颜料主要是由矿石制成的矿物颜料。

这里就不得不感叹一下秦始皇的有钱任性,不过,聪明反被聪明误。

他为了让自己的手办更加鲜艳好看,使用了当时最新的技术,将生漆这种炼制繁琐的材料大量用在兵马俑上面。

殊不知,贵的东西往往也是娇贵的。

两千年后的今天,他的艳丽的手办刚刚重新面世,颜色就掉光了,变成了灰扑扑的样子。

兵马俑表面的彩绘为什么会受到损害?科学家们提出了如下几个原因:

>>>>生漆失水开裂

当兵马俑出土以后,外界的空气要比地下干燥很多,生漆失水皱缩,就会卷起开裂,从兵马俑表面脱落。

>>>>自然环境的侵蚀

有史料记载,骊山墓葬建成后,经历了多次洪水,洪水进入俑坑内长期浸泡兵马俑,对表面的彩绘产生了损害。

>>>>人为破坏

据史料记载,项羽攻入秦宫后,曾经火焚秦始皇陵墓,有专家认为兵马俑失色和火焚也有很大的关系。

>>>>紫外线的破坏

最新的观点认为,兵马俑在地下尘封千年,周围的环境比较稳定,被发掘出来以后,外界的紫外线和氧气等与表面的颜料迅速发生反应使其氧化失色。

02古老的壁画又因何容易褪色?

既然兵马俑是因为始皇帝财大气粗,用了昂贵的涂料才导致容易掉色,那壁画褪色又是为什么呢?

这里首先要知道,我国的壁画种类繁多,但不论是石窟寺壁画、寺院还是墓室里的壁画,基本都由支撑结构、地仗层和画面层三个部分组成的。

岩石、砖层、疏松沙砾一般组成支撑结构;而地仗层,一般为泥层或泥灰层,通常由麦草泥层及干后收缩性小的其他泥层组成,它们中有的加麻纤维,有的加棉花纤维,目的就是增加比表面积(比表面是指多孔固体物质单位质量所具有的表面积,通常指内表面积),使之更难产生裂缝。

而壁画的褪色问题,自然是出自画面层。

而且很多壁画发现时还是很鲜艳的颜色,却没多久就褪色了。

对于这个问题,专家们也是十分头疼。

我国对于壁画的研究大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通过对古代壁画颜料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知道了古人所用的颜料都是各种各样的有色矿物磨制而成。

在这些颜料当中,譬如石青、青金石等矿物颜料可谓是皮糙肉厚,水和光,甚至空气中的一些腐蚀性强的物质都拿它们无可奈何。

但有些颜料可就没有这么坚强的身躯,例如红色的铅丹,历经岁月,早已变成了棕黑色,真是红颜易老啊。

刚开始人们认为,铅丹变色的过程是受到了大气中一些含硫的化合物的影响,变为黑色的硫化铅。

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没有确切的依据。

1988年,我国敦煌研究院的李最雄博士最终找出了铅丹变色的原因:

碱性基质与高湿度促使铅丹发生化学反应;紫外线引起铅丹发生光化学反应。

除了铅丹以外,朱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土红(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也是用作红色颜料的常客。

朱砂吸收光发生反应转变为黑色物质,不过这与铅丹的变色相比缓慢很多。

至于土红,本身就是铁的氧化物,在潮湿空气与强光中都很稳定。

现在我们偶尔可以看到一些仍有颜色的彩色兵马俑,但是这都是在相关专家精心保护下的结果。

不管是壁画还是陶俑表面的彩绘,褪色都是由其颜料的材质和外界环境的干扰引起的。

我国现在还有很多埋在地下没有挖掘的彩色壁画和陶俑,保护我国的壁画和陶俑等文物任重道远,相信将来有一天我们可以看到有完整色彩的兵马俑。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