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土星环进行探测,是“卡西尼”号探测器的任务之一。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27 点击数:
简介:夜幕降临时,透过望远镜,你会看到一颗特别的天体,看上去像是一顶纹饰精巧的“草帽”,它便是土星,美丽的“

【菜科解读】

  

对土星环进行探测,是“卡西尼”号探测器的任务之一。</p><p>

  夜幕降临时,透过望远镜,你会看到一颗特别的天体,看上去像是一顶纹饰精巧的“草帽”,它便是土星,美丽的“帽沿”便是大名鼎鼎的土星

土星环是怎么构成的?光环内物质有着怎样的精密特征?一向以来,无论是天文爱好者,还是专业的天文学家,都渴望能更多地揭开土星环的面纱。

  对土星环进行探测,是“卡西尼”号探测器的使命之一。

通过剖析“卡西尼”号使命结束前传回的数据,科学家团队对土星环有了新的认识,一起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疑问。

相关论文日前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诞生是个谜 土星环是个“年青人”

  长久以来,围绕土星环的构成有多种假说。

其间一种以为,土星诞生之初或许就带着光环,这意味着土星环或许有着数十亿年的历史。

  了解土星环的质量是解锁其年龄秘密的重要一环。

此前,科学家现已弄清楚了土星环的质量与其年龄之间的联系:质量越低,环越年青。

  燃料耗尽前,“卡西尼”号在土星和土星环之间进行了22次俯冲,以进入土星的重力场。

在那里,它可以感受到土星和环的引力。

一旦科学家知道引力对“卡西尼”号的影响有多大,他们就能确认土星以及环的质量。

  通过剖析“卡西尼”号传回的数据,科学家对土星环的质量有了新的认知。

多年来,科学家一向倾向于相信土星主环B环的质量很大,乃至大过土卫一。

  然而,“卡西尼”号的无线电科学团队丈量得到的主环B环仅仅土卫一质量的0.4倍。

  “这么小的质量,不或许是跟土星一同构成的。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讨员平劲松介绍,此外,“卡西尼”号带着的宇宙尘埃剖析器取得的数据,相同支撑土星环的年龄约在1.5亿—3亿年之间,或是愈加年青这一定论。

  已然不是和土星一起构成的,那土星环是怎么诞生的?科学家推测,或许是一颗彗星或是小行星撞上了土星的一颗卫星,产生的碎屑留在轨道上,被持续撕裂,造就了土星环。

  如果这种假说建立,那么这颗“粉身碎骨”的天体有多大?平劲松介绍,据测算,它的质量和月球差不多巨细。

  土星环的年龄比此前设想的要年青得多,是“卡西尼”号带来的惊人发现之一。

平劲松以为,现有的发现改写了土星环演化起源的历史,这一构成机制或许不只适用于土星环,关于其他行星环的构成来说也或许是建立的。

  土星环的“三面像” 不同结构有独特成因

  亮堂又宽广的土星环,延伸到土星以外辽阔的宇宙空间

从远处看,它是一个柔和、整体的光环。

可是,根据探测器近间隔拍回的相片显示,这个环并非整体,而是由许多小环组成。

  首要的土星环,宽度从48公里到30.2万公里不等。

间隔土星从近到远的土星环分别按被发现的顺序命名为D、C、B、A、F、G和E环。

其间,B环最宽、最亮,质量也最大。

  在最后一次观测土星环时,“卡西尼”号发现了从块状到稻草状的各种纹路和图画。

它所拍摄的星环特写相片展示了星环内部三种天壤之别的结构——团块结构、滑润结构和条纹结构。

  星环内部不同的纹路和结构怎么构成的?平劲松逐个进行了剖析。

当一个小天体撞上土星卫星后,从动力学进程剖析,碰击后的碎片会逐渐从大块往小块改变。

在这个进程中,碎片逐渐均匀分布的或许性较高。

土星环中比较平坦光滑的部分,或许便是在这样一个进程中构成的。

  碎片运动进程,会受到其他卫星的效果。

并不是所有的区域都存在安稳的轨道,在一些属于共振的区域,会呈现不安稳的情况。

碎片停留在不安稳的区域,或许会被拽走。

密度高的地方相对安稳,密度低的地方就不太安稳,这样会构成条纹状的结构。

  还有一些从头汇聚出来的、尺寸比较大的土星卫星,它的轨道和光环是在一个平面上。

它对光环的影响,就像一艘快艇冲到河里的效果一样。

光环在被冲击的进程中,一些地方的边际就不那么均匀了,菜叶说说,从而构成团块的现象。

  “这是三种比较或许的状态,当然,在土星环的构成进程中,也还有其他的因素在起效果。

”平劲松说道。

  天然的实验室 供给研讨行星构成的头绪

  事实上,令科学家着迷的,不只仅是土星环自身。

土星环内部物质彼此效果的进程,与恒星周围原行星盘内的行星构成进程极为类似。

  “因而,土星环可视作是一个天然的实验室,为科学家进一步了解行星的构成进程供给许多头绪。

”平劲松说道。

#p#分页标题#e#

  众所周知,恒星在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球(原星系盘)中心构成, 剩下的物质渐渐凝集为类似土星环的圆盘,行星则在这个圆盘中逐渐集合而成。

  如今的太阳系,现已很难找到构成之初的直接头绪了。

但借助对土星环的研讨,或许能部分复原当时的情形。

  如果说,前期岩石类的行星在宇宙中磕碰集合构成还是一个假说的话。

那么,土星环里的小卫星,与环内很多存在的多冰颗粒发作交互效果,则供给了实实在在的比方。

  “起初,小天体碰击土星卫星时,它被分解成无数个小碎块。

其间一些在环内运行时,彼此聚拢堆积成密度不太大、体积稍微大一点的天体,成为了土星的卫星。

这和前期岩石类行星构成的进程非常类似。

”平劲松说道。

  他以为在行星构成演化的进程中,碰击和汇聚是平行的两个重要方法。

磕碰让物质从头分布,汇聚让体积逐渐变大,终究构成现在所看到的情形。

在39亿年前,乃至更早的时期,估计发作概率更高的是一边磕碰一边汇聚的情形。

  跟着研讨的深入,土星环的面纱被逐渐揭开。

但关于土星环仍然还有不少待解的谜团。

比方,土星环的内环和高层大气现已很接近了,那么它和高层大气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物质交换效果机制?按照现在的动力学进程,土星环会存在多久?土星环里大一点的冰块是否会再次瓦解?想要回答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科学研讨。

土卫六有大气层有海洋还下雨,若移到宜居带中,会成为宜居星球吗

土卫六泰坦,Titan是土星的最大卫星,也是太阳系中第二大卫星,仅次于木卫三,而且土卫六也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大气层的卫星,大气中也有云层,其表面甚至有甲烷等液体形成的海洋,而且上面也会下雨甲烷雨,天文学家认为土卫六是和原始地球最为相似的星球,那么如果把土卫六推向火星或者地球的轨道,也就是让它位于太阳系的宜居带中,它会成为第二个地球吗?想把一颗星球推离它的轨道,到达指定的位置,以现在人类的技术是做不到的。

不过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假设数百年后人类给地球装上了行星发动机,依靠它的强大推力将地球推离了太阳系,或许未来的人类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改造太阳系,那么这样把土卫六推离轨道可以实现吗?土卫六这星球的质量虽然跟地球差很远,但它有着比地球更为浓厚的大气层,大气压是地球的1.5倍,在上面安装行星发动机的话,将会把它上面的空气吹跑一大部分,所以这个方法也不是很理想,除非将发动机建造得高达上百公里,而如此高的发动机又是难以想象的,其底部承受的压力非常巨大,金属也可能被压得融化掉,所以《流浪地球》中的方法对土卫六而言并不适用实际上对地球也不实用。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移动土卫六吗?其实办法也不是没有,太阳系中有很多没有大气层的卫星和矮行星,在这样的星球上安装行星发动机,将其加速后从斜后方撞击正在前进中的土卫六,将其加速并推离土星引力,也有可能使它脱离土星轨道,但是这样的话却会大大破坏土卫六表面的现有环境,也不是很理想。

其实我们也不必这样讨论将土卫六移动到太阳系的宜居带,因为土卫六来到太阳的宜居带也不会变成宜居的生命星球,因为虽然土卫六有着浓厚的大气层,表面可能有甲烷等形成的海洋,但是它来到宜居带中,这一切都会发生变化。

首先,土卫六本身并没有磁场,他之所以会有浓厚的大气场,是因为土星的磁场在保护它,它的运行轨道大部分都位于土星的磁场范围中,而且土星本身就是一个气态星球,土卫六围绕土星运行,可以大量吸收土星的散逸气体,所以土卫六才会成为拥有浓厚大气层的卫星。

如果它来到太阳系的宜居带中,它就失去了土星磁场的保护,其大气层就会在高速的太阳风吹拂之下越来越少,最终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没有大气层的星球。

在太阳系宜居带中,土卫六表面的温度要比在土星附近高得多,即便它像地球和火星这样处于自转状态,它的赤道附近温度也会有二三十摄氏度的高温,这样的话,它表面的甲烷等海洋也将会很快挥发掉。

那么在这之后,土卫六会变成一个火星那样的沙漠星球吗?还不会!因为土卫六还是一颗富水星球,它来到宜居带中之后,水冰会融化成水,而表面的大气层被吹拂掉之后,这些水和水冰都会变成水蒸气继续挥发,并从土卫六上逃逸出来,当这些水都逃逸掉之后,土卫六的质量将会小很多,因为土卫六上面含有大量的水,比我们地球上的水还要多很多。

所以这样一来,土卫6还是会成为一个干旱的沙漠星球,本身质量也会缩小很多,因为它的大气层,表面的甲烷液体海洋和水等都会消失,不过这个消失的过程会很漫长。

卡西尼探测器六大发现:土卫二地下海洋潜在生命

  核心提示:这是卡西尼探测器拍摄最壮观的一张土星图像,拍摄时间是2016年,清晰地呈现土星北极、土星环和土星阴影。

1997年10月15日,美国宇航局“卡西尼”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始土星探索之旅。

  新浪科技讯 北京...  这是卡西尼探测器拍摄最壮观的一张土星图像,拍摄时间是2016年,清晰地呈现土星北极、土星环和土星阴影。

1997年10月15日,美国宇航局“卡西尼”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始土星探索之旅。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科学家伽利略第一次使用最早期放大设备观测天空时,观测到土星是一颗神秘天体,有诸多谜团亟待揭晓。

多年以来,伴随着太空勘测设备的不断升级,土星变得更加神秘,它存在土星环,并且土星环之间存在间隙,以及不同体积大小的卫星和其它有趣的属性,存在带状结构,短暂风暴等。

近年来,“航行者号”等探测器多次飞越土星,揭晓了土星系统的许多谜团和古怪问题。

  1997年10月15日,美国宇航局“卡西尼”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始土星探索之旅,随后拍摄到大量土星环和奇特光谱图像,以及拍摄到土星的卫星。

卡西尼探测器还装配了一个登陆器——“惠更斯”探测器,它降落至土星最大卫星土卫六表面,它装备放射性同位素发生器,并拥有独立携载的核衰变电源,可持续使用几十年时间。

  2004年,经过7年的太阳系旅行,卡西尼探测器抵达土星轨道,之后立即开始采集数据,并在2008年完成为期4年的主要任务。

该探测器发现了土星环、土星风暴和表面漩涡结构,除了发现更多的卫星,还探测到各种各样的分子,惠更斯探测器甚至在土卫六表面发现液态流动甲烷。

以下是卡西尼探测器勘测获得的6项重大发现:    图中是土星北极,是2013年拍摄的真实色彩图像。

科学家吃惊地发现,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北极风暴从蓝色缓慢地变成了黄色。

土星拥有一个六边形风暴,持续肆虐土星北极地区。

  1、土星极地六边形飓风。

虽然土星极地飓风最初是由“航行者号”探测器发现的,但直到卡西尼探测器拍摄发现时,人们才意识到其惊人的事实:土星拥有一个六边形风暴,持续肆虐土星北极地区。

快速旋转大气层和流体动力学促使土星极地出现独特的六边形风暴,这是第一次在气态行星上发现这样的风暴。

该风暴直径达到32000公里以上,出现在纬度78o,并向下延伸大约100公里。

  与其它行星大气层特征不同,土星极地风暴并不随时间而出现纬度变化,风暴轮廓周围存在向东移动的气流,时速达到360公里,结合低纬度气流,在计算机模拟图像中呈现奇特的六边形。

也许最引人注目的是,土星北极涡旋非常像“飓风眼”,卡西尼探测器在下降的过程中探测到该六边形风暴存在一个缺口。

  土星极地风暴直径大约2000公里,在卡西尼探测器持续观测的13年时间里,它一直存在。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过去几年,这个神秘漩涡开始变色。

科学家约翰·布莱洛克(John Blalock)指出,2012-2016年观测时,六边形风暴可能稍亮一些,但是其内部,特别其中心圆环区域更明亮。

这种变亮现象与顶部大气层增多光化学雾霾相符。

  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这与太阳自身有关,土星北极倾斜偏离太阳,直到2015年才逐渐接近太阳。

2016年,土星极地六边形颜色出现了变化,就像直接接受阳光照射。

在环绕太阳的29年的轨道周期中,卡西尼探测器不可能很快观测到这种变化,这仅是由于该任务持续了很长时间,我们才发现这一点!  像所有存在大气层的行星,土星具有其独特气候,包括较大和较小的风暴。

  2、太阳系迄今最大风暴。

像所有存在大气层的行星,土星具有其独特气候,包括较大和较小的风暴。

虽然卡西尼任务能够发现土星的一些奇特现象,例如:持续较长时间的极地六边形风暴和南半球“龙风暴”。

最壮观的风暴出现在2011年,土星北半球出现的超级风暴环绕整个行星,持续了大约200多天。

近距离拍摄显示,该风暴在土星表面以时速100公里的速度快速移动。

  虽然这一等级风暴每20-30年出现一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风暴出现在1876年。

今年4月,我们发现这些风暴被土星大气层低层水蒸汽所抑制,不仅是氢和氦,还有甲烷。

潮湿水蒸汽在土星外逸层形成与土星内部相隔离的绝缘层。

最终,土星外逸层温度降低导致其下沉,从而使内部潮湿层和风暴再次出现。

预计下一次土星重大风暴将出现在本世纪30年代,它将最终告诉我们土星包含多少水资源。

#p#分页标题#e#  土星环存在一些小型卫星,以及涟漪和“浮雕”结构。

  3、土星环固有的涟漪和“浮雕”结构。

土星在许多方面是令科学家关注的,在我们已知的所有行星中,土星是密度最低的行星,也是唯一具有明显可见环状结构的行星。

它是由类似冰和灰尘的物质构成,环状结构并非固体,而是彼此穿越的粒子构成,它暂时粘聚在一起,被潮汐引力撕裂。

雪球和微行星合并在一起,仅被土星和它附近行星产生的潮汐引力分离。

  这个环状系统自身厚度仅10-1000米,可能和土星一样古老。

当从侧立角度观察土星环,由于土星环和太阳之间的角度,冰晶中的微小瑕疵在土星环上投入较长的阴影。

  土星主环在赤道上空延伸7000-80000公里,大于土星半径。

其99.9%成分是水冰,土星环存在数千个微小的间隙。

目前土星环比远古时期更厚,变化性更强。

曾经的岩石物质合并在卫星中,但是这个水环存在时间和太阳系一样久远。

  虽然土星环具有较高反射性,主要是由水冰物质构成,但在光学和射电范围的反射率存在较大差异性,后者允许成像比前者更清晰。

    在土卫八轨道外侧存在一颗卫星——土卫九,它看上去与环绕土星的其它卫星完全不同,土卫九与土星其它卫星的成分并不相同,而且它环绕土星的方向与其它卫星相反。

  4、神秘双色土卫八谜团已揭晓。

土卫八是土星系统中发现的第二颗卫星,它可能是最神秘的卫星。

这颗卫星不仅存在一个赤道脊和一个较大的轨道倾角,而且它的一半像冰一样反射光线,而另一半的80%处于黑暗之中。

是什么原因导致土卫八成为神秘的“双色卫星”呢?不是它轨道的倾斜度所导致的,事实上它是距离土星最远的大型卫星,还有另外一颗独特卫星距离土星更遥远。

  在土卫八轨道外侧存在一颗卫星——土卫九,它看上去与环绕土星的其它卫星完全不同,土卫九与土星其它卫星的成分并不相同,而且它环绕土星的方向与其它卫星相反。

土卫九是顺时针环绕土星运行,这怎么可能呢?这是因为土卫九可能并非源自土星,而是被柯伊伯带捕获的一颗天体。

此外,土卫九在太阳系中拥有最大、最奇特的环状结构。

  只有在2004年使用斯皮策红外太空望远镜观测时,才呈现土卫九环是一种源自土卫九的分散残骸环,并且颜色非常黑。

它的密度也非常惊人:每立方千米大约有7个灰尘大小的颗粒。

当然,由于这些碎片与其它所有卫星都是相反方向,土星最外层卫星可能与其碰撞,将卫星的主侧面暴露在黑暗碎片中。

土卫八的轨道位置很容易与土卫九残骸环相撞。

  由于土卫八与土星保持潮汐引力锁定,意味着伴随其穿过轨道,相同的一侧始终朝向土星,土卫八前侧积聚了这种黑色物质,而后侧却没有。

这些黑色物质在土卫八一侧积聚,菜叶说说,比浅色材料的温度更高,这将导致表面冰直接升华。

在气相中,蒸汽拥有大量的动能,虽然不足以逃脱土卫八的引力束缚,但能迁移至光面一侧,在那里保持稳定状态。

从而造成了土卫八具有独特的双色结构,卡西尼探测器的光谱分析对于揭晓这一谜团具有重要意义。

  图中是土星、土卫二、土卫八和土卫九。

水、热量和有机分子都存在于土卫二表面,使这颗星球成为太阳系最有可能适宜生命的地外星球之一。

  5、土卫二地下海洋潜在生命。

卡西尼探测器拍摄图像显示,土卫二表面明亮光滑,事实上,它是太阳系内反射率最高的卫星。

但是表面光滑会出现裂纹,这些裂纹是冰表面的弱点。

土卫二位于土星E环中心右侧,它的存在并非巧合,而是由于土星环所形成的。

  土卫二表面之下的冰物质被压缩和加热,形成了一个液态盐水亚表面海洋。

然后这些水脱离土卫二的引力束缚喷射出来,其中多数水物质形成E环。

水、热量和有机分子都存在于土卫二表面,使这颗星球成为太阳系最有可能适宜生命的地外星球之一。

  目前土卫二被证实存在水,而来自土星的潮汐引力提供了必要热量。

根据太阳系其它天体的观察,土卫二可能也含有生命的原料。

以上三种迹象表明,土卫二巨大的地下海洋中可能存在着氨基酸。

  土卫二表面的间歇泉可能成为寻找外星生命存在的理想目标,一艘宇宙飞船穿过间歇泉喷射羽流,能够收集喷射物质样本,很可能找到人类一直希望存在的有机物质。

因为土卫二是我们猜测最有可能潜在地外生命形式的星球,毕竟这颗星球存在孕育生命的所有元素,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p#分页标题#e#  卡西尼探测器拍摄到地球和月球处于土星阴影之中。

  6、“重新认识”地球。

当卡西尼探测器在太阳系旅行时,航行者号探测器首次拍摄到着名的“淡蓝色圆点”的图像,这张照片是在土星阴影之下,虽然土星环和大气层都被照亮,但能清晰看到一颗淡蓝色圆点状星球,这就是我们的地球,在淡蓝色圆点右侧是月球。

  经过20年有探索历程,卡西尼探测器获得了许多重大发现,我们认为卡西尼探测器不仅对太阳系土星系统进行了深入勘测,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观察地球。

9月15日,卡西尼探测器将最后一次进入土星大气层,也将标志着它将终结探索旅程。

卡西尼探测器将见证我们已经走了多远,以及我们是如何实现的,未来我们的探索之旅还很遥远,接下来将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叶倾城)

加入收藏
               

对土星环进行探测,是“卡西尼”号探测器的任务之一。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