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海金属块中发现暗氧可能会引发对生命起源的重新思考

(图片uux.cn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海洋探索与研究办公室,2019年美国东南部深海探索)据美国太空网(Sascha Pare):新的研究表明,散布在太平洋海底的土豆大小的金属结核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产生氧气,没有任何生物的帮助。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被称为暗氧的深海氧气的
【菜科解读】
所谓的多金属结核是土豆大小的铁和锰氧化物块,其中还含有钴和稀土元素等贵金属。
(图片uux.cn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海洋探索与研究办公室,2019年美国东南部深海探索)据美国太空网(Sascha Pare):新的研究表明,散布在太平洋海底的土豆大小的金属结核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产生氧气,没有任何生物的帮助。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被称为暗氧的深海氧气的发现是科学家们首次观察到氧气是在没有生物参与的情况下产生的,这挑战了我们对地球上生命出现的认识。
当我们第一次得到这些数据时,我们认为传感器有问题,因为在深海进行的每一项研究都只看到氧气被消耗而不是产生,研究主要作者、苏格兰海洋科学协会(SAMS)海底生态和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小组的教授兼负责人Andrew Sweetman在一份声明中说。
但当仪器不断显示相同的结果时,斯威特曼和他的同事们知道他们正在进行一项突破性的、意想不到的工作,他说。
周一(7月22日)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北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CCZ)发现的小型金属结核通过海水电解产生氧气,海水在电荷的存在下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这项研究表明,这种电荷可能来自结核内金属离子之间存在的电位差,从而导致电子的重新分布。
所谓的多金属结核在海洋的深海平原上很常见,深海平原是海面以下10000至20000英尺(3000至6000米)之间的海底平坦区域。
这些结核主要含有铁和锰的氧化物,但它们也含有钴、镍和锂等金属,以及铈等稀土元素,这些元素是电子和低碳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Sweetman和他的同事最初着手研究开采多金属结核对CCZ海底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CCZ是夏威夷和墨西哥之间170万平方英里(450万平方公里)的深海平原。
作为评估的一部分,该团队在多个位置使用特殊的实验室测量了氧气浓度的变化。
通常,科学家们看到的海洋越深,氧气水平就越低,因为可用的光线越少,这意味着光合生物越少,因此氧气产量也越低。
但数据显示,海底的氧气排放量稳定,而不是预期的下降。
多金属结核在数百万年前沉积在海底,每百万年生长约2毫米。
(图片uux.cn/DeepCCZ探险队)在海浪下13000英尺(4000米)处发现暗氧,那里没有光可以穿透,这挑战了科学家们的信念,即地球上的氧气只能通过光合作用(和氧化氨,但这会导致少量的氧气立即被消耗)自然产生。
斯威特曼说,这反过来又引发了关于大约37亿年前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新问题。
他说:地球上的有氧生命要开始,就必须有氧气,我们的理解是,地球的氧气供应始于光合生物。
。
但我们现在知道,在没有光的深海中会产生氧气。
因此,我认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样的问题:有氧生命可能从哪里开始?Sweetman说,这些结果也引发了人们对可能开采多金属结核的新担忧,多金属结核可能是深海生态系统的重要氧气来源。
通过这一发现,我们产生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在如何开采这些模块方面有很多需要思考的地方,这些模块实际上是岩石中的电池。
漆黑深海中的怪鱼,可以轻松的捕猎人类?吃人怪鱼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哪些鱼类会有吃人的习惯,我们在以后遇到的话就可以注意一下。
琵琶鱼琵琶鱼生活的地方都是在热带地区,在我国的南海区域也有着琵琶鱼的生存。
一般身体长度都是在10cm左右,体重大概是在20斤左右。
生活在300m左右的深海当中。
琵琶鱼的头上有着一个小小的灯笼,这个灯笼能够散发出一些光线,而它散发光线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一些猎物过来,当他感觉到猎物靠近的时候,就会用自己的大嘴直接咬住,当然琵琶鱼这样的小物种在海洋当中一旦遇到鲨鱼或者虎鲸一样的物种肯定会逃走。
抹香鲸抹香鲸是现在世界上比较大的一种物种。
完全可以说是潜水冠军。
之所以是关心,重要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种哺乳物种,是需要潜水才行的。
很少会出现琵琶鱼吃人的事件,但是确实出现过,一般抹香鲸不会主动的攻击人类,除非人类入侵了他们的地盘或者是对抹香鲸展开攻击,根据发现抹香鲸在看到潜艇这样东西的时候也是会逃走,认为潜艇是要比他厉害一些。
矛尾鱼矛尾鱼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上一年的时间之前有人认为89已经灭绝了,后来才发现他居住到了。
更加深的地方。
现在矛尾鱼居住在大概海洋之下3km的距离。
一般长度在2m左右,是一个比较标准的肉食动物,遇到人类就会捕食。
深海巨兽挪威海怪,体长100米的恐怖八爪怪
据说挪威海怪就是一种巨型的八爪章鱼,体长能够达到100米,轻轻一挥手就能将一艘船沉没,所以海盗们对其谈之色变,虽然这只是传说生物,但至今仍然有人在不断地寻找着它的身影。
挪威海怪:北欧神话中的怪物挪威海怪是北欧神话中传说常常出没于挪威和冰岛附近的海怪。
据说这个海怪身躯十分庞大,有时从海底突然窜出来好像一座海岛似的,一口能将一艘船吞没!挪威海怪巨大的身躯和令人畏惧的外表使它们常常出现在小说作品中。
人们以现代科学认知断定,这个传说可能只不过是人们对真实世界中巨乌贼(大约13米或者43英尺长,包括触手)的印象。
这些怪物生活在海洋的深处但是经常浮上水面捕食,有报告说它们会袭击船只。
大航海时代的海盗克星在大航海时代,船员对挪威海怪无不是闻之色变,说见过他的人没有人能活着出来。
有人说挪威海怪真正的破坏力并不是它的血盆大口,而是它扭动着100多米长的身体在海中掀起巨浪将船打翻。
大航海时代人们画的挪威海怪,应该也是想象中的。
没有人真正见过挪威海怪,或者见过的人早已葬身海底了。
在有些人的想象中,挪威海怪既然是海怪那么一定不同凡响,所以应该有很多头,而且个个面目狰狞,让人胆寒。
18世纪有人根据想象画出的挪威海怪。
从图中可以看出挪威海怪似乎有很多触手,好像一个大章鱼。
挪威海怪的原型自从十八世纪晚期以来,关于挪威海怪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大都把它描述成类似章鱼的生物。
在最早期的描述中挪威海怪更像螃蟹而不是章鱼。
挪威海怪一般具有与鲸鱼(而不是章鱼)相关的特征。
另外挪威海怪的某些特征与冰岛地区的海底火山运动有一些相类似,这些特征包括水泡、急流和出现新的小岛。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几次发生大王乌贼的残骸在加拿大海滨被冲上岸的情况,其中最少有一次还是活的,借助这些实体,人们终于了解了大王乌贼的一些情况。
大王乌贼生活在太平洋,大西洋的深海水域,体长约20米左右,重约2~3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
它的性情极为凶猛,以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并能与巨鲸搏斗。
说不定这就是挪威海怪的原型呢!挪威海怪的诞生事实上,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这个世界、对自然界有了更多的了解,19世纪时大多数人已经相信挪威海怪其实就是大章鱼!海里发现5、6米的大章鱼并非没有可能,有时大章鱼也确实会袭击过往船只。
古时候的人们不了解自然界,不了解海洋,所以常常会夸大其词,将一些不理解、不熟悉的现象描绘的十分邪乎,再经过传播上的加工,终于三人成虎,一只普通的大章鱼就被描绘成了海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