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数量最多的恒星,熬走所有大恒星,红矮星为何万亿年不灭?

相传郑和下西洋时曾经用它作为航海的指引星。
这颗恒星的名字叫做南门二。
南门二又叫做半人马座α星,距离地球4.37光年。
它是一个由三颗恒星组成的三体世界,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系统。
在这三颗恒星中,有一颗我们肉眼根本无法看到却是离我们太阳系最近的恒星。
这颗恒星就是距离地球4.24光年的比邻星
【菜科解读】
南门二
这是一颗在海南岛那里才能看见的恒星。
相传郑和下西洋时曾经用它作为航海的指引星。
这颗恒星的名字叫做南门二。
南门二又叫做半人马座α星,距离地球4.37光年。
它是一个由三颗恒星组成的三体世界,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系统。
在这三颗恒星中,有一颗我们肉眼根本无法看到却是离我们太阳系最近的恒星。
这颗恒星就是距离地球4.24光年的比邻星(半人马座α星C)。
南门二和比邻星
之前我们了解的最多就是红巨星、红超巨星这类的恒星。
它们是恒星届的显眼包,体积巨大,动不动就装上几亿个太阳,很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
比邻星是一颗红矮星。
这类恒星非常的低调。
灿烂的星空中看不到它们的身影。
那么红矮星有哪些神奇之处呢?关于红矮星,我们今天来聊点不一样的。
什么是红矮星?红矮星是一类质量小于太阳一半的恒星。
它们的表面温度较低,介于1700~3500K(热力学温度0K=-273.15℃)。
它们发出偏红色的光芒。
在恒星的光谱类型上属于M型。
红矮星
就拿比邻星来说吧!比邻星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八分之一,也就是差不多125个木星的质量;直径约20万公里,大约是太阳直径的七分之一。
它的表面温度为2770℃,大约是太阳表面温度的一半,光度不到太阳的2‰。
因而,即使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我们在地球上还是无法用肉眼看到它。
红矮星是质量最小的一类恒星。
如果我们把木星的质量增加70倍,它就会变成一颗红矮星。
目前已知的最小的恒星叫做J0523。
它的质量约为太阳的十四分之一,相当于77个木星的质量,其直径只有12.5万公里,甚至比木星还要小。
这颗恒星也是一颗红矮星。
太阳和比邻星、J0523
虽然红矮星的质量很小,但是它的数量却是宇宙中最多的。
据科学家估计,在我们的银河系中红矮星占到了恒星总数量的四分之三。
这是有多少颗红矮星呢?若以银河系中最少有1000亿颗恒星计算,银河系中的红矮星就多达750亿颗。
据统计,在太阳周围20光年的范围内一共有47个恒星系统的70颗恒星。
这其中的红矮星就多达42颗。
由此可见,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都是红矮星的天下。
你觉得这种说法很夸张吗?即使现在你觉得这个说法不靠谱,但是在遥远的未来宇宙就是这样的。
原因在于红矮星的长寿。
它能熬走所有质量比它大的恒星,年老的甚至是新生的。
红矮星
自从恒星诞生的那一刻起,氢元素便在恒星内部极高的压力和温度下开始了核聚变反应。
质量越大的恒星,内部的氢元素的核聚变反应就越快,恒星的生命也就越短。
一些质量比太阳大许多被的恒星寿命往往只有几亿年甚至是数千万年。
而质量小的红矮星却恰恰相反。
红矮星的质量很小,通常小于太阳的0.5倍。
这样它们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都比较低。
红矮星内部的氢燃烧速度很缓慢。
因此,宇宙中红矮星寿命长的惊人。
就拿比邻星来说吧!比邻星是一颗比太阳还要古老的恒星。
它已经在宇宙中慢悠悠的燃烧了大约48.5亿年。
科学家预计,它还可以这样燃烧4万亿年!比邻星能燃烧4万亿年,还不算什么。
一颗只有太阳十分之一质量的红矮星寿命可以达到惊人的10万亿年。
想想看,红矮星超万亿年的寿命可以熬走多少代大质量恒星啊!毫无疑问,遥远未来的宇宙必定是红矮星的天下。
它们可是宇宙中最后熄灭的一批恒星。
#p#分页标题#e#比邻星和木星比较
那么红矮星是如何度过它漫长的一生的呢?跟大质量的恒星有所不同,红矮星不会变成红巨星,也不会超新星爆发。
它会慢悠悠的燃烧自己内部核心处的氢燃料。
一些小质量的红矮星甚至会在整个恒星内部产生对流。
这样的红矮星内部不会产生氦核,而是将产生的氦通过对流送到了恒星的各个区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红矮星里面的氦越来越多,而氢原子之间碰撞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
白矮星
此时的红矮星温度开始变得越来越低,向外的热辐射压力开始变小。
于是红矮星因为自身的引力开始收缩,并且变得越来越暗,就像一块即将熄灭的煤块一样。
当一整颗红矮星上的元素几乎全部变成了氦时,它的核聚变就停止了。
这时候的红矮星发生坍缩变成了一颗由氦组成的白矮星。
一颗红矮星就这样熄灭了。
说起来简单,可是这个过程可能会长达数万亿年。
红矮星的一生真的是漫长且枯燥啊!大家说是这样吗?一起聊一聊吧!
想知道科学家是如何知道恒星寿命的,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哦!
在太阳系,和地球类似的天体非常多。
跟着人类科技的先进,我们总算知道,地球只是一颗一般的行星,在太阳系,和地球类似的天体非常多。
即使脱离太阳系,在世界中,行星这种天体也是无处不在,而且广泛比地球大得多,甚至也比 太阳系最大的行星 木星大。
关于体积和木星类似、又距离宿主 恒星 非常近的一类系外行星,科学家统称为热木星。
到目前为止,人类现已发现了几百颗热木星。
而这种天体的总数,实际上要更多。
根据天文学家预算, 银河系 内至稀有1000亿颗行星,其间7%是热木星。
这个份额看起来不大,可是终究基数大,算下来估计也有70亿,和地球上的人口差不多了。
那么,世界中的热木星为何叫“热”木星呢?它们究竟有多热呢? 首要,它们距离自己的宿主恒星非常近。
太阳系内最内侧的行星是水星,距离太阳姑且有5800万公里。
而热木星,最近的甚至或许只需几百万公里。
由于它们距离宿主恒星如此之近,导致许多热木星处于潮汐确认情况,也就是说,它们和月亮相同,只需一面可以朝向自己的宿主恒星。
离宿主恒星很近、潮汐确认,导致了热木星表面温度极高,过1000℃那是常有的事,甚至最高的还有逾越4000℃的。
相比之下,有些比较小的恒星,或许还没有这么热。
而热木星的本质和木星相同,是以气体为主的巨行星。
我们知道,热胀冷缩的现象在气体的情况下表现得尤为显着。
因此,热木星广泛非常疏松,尽管有许多热木星质量还没有木星大,可是体积却逾越了木星。
这也导致了另一个效果,最外层的气体很暗淡,影响了它们凌日的作用,因此科学家也很难判别它们的直径究竟有多少。
可是,问题在于:尽管温度很高,这些热木星的体积好像也大得有点过火啊,热胀冷缩有这么强的作用吗? 有一些科学家指出:热木星的内部,或许也存在热源。
在宿主恒星的炙烤下,热木星表面温度急剧升高。
当温度提升到1500K之后,它内部的钠、钾等元素就会被电离。
而在星球表面的风的作用下,这些带电粒子就会在它们的磁场内部高速移动。
我们知道,磁是可以生电的,它们不断切开磁感线,就会发生电流。
而电流会发生出热量,在内部给热木星加温。
就这样,本来外界环境就极热,内部又像是一个电烤箱,热木星就会大幅胀大,变成了今天的姿态。
那么,已然热木星只需一面朝向宿主恒星,另一面永久处于黑私自,它的不好是否就比较“凉快”呢? 绝非如此。
我们知道,木星的表面布满了林林总总的条纹,菜叶说说,实际上都是木星表面的风暴。
热木星在这一点也是和木星非常类似的,它们表面空气活动速度非常快,所以正面的超高温空气很快就会被吹到不好。
就这样,不好也变成了阴间一般的酷热世界。
科学家给出了两种猜测,第一就是宇宙中可能存在一些喜欢四处游走的恒星。
假如把规模放大到整个世界,那么提起质量大,咱们都会想到黑洞。
目前为止,人们发现的质量最大的黑洞,质量足足是太阳质量的八亿倍。
当然,这仅仅最大的,其它的黑洞质量并没有这么惊骇。
榜首名和第二名差了一个世纪这样的工作,不止会在你的分数榜上,也会出在黑洞质量的比照中。
咱们观测到的一般的黑洞的质量都不会超过几十倍太阳质量。
但饶是这样的质量,也足以捕捉其它天体了。
人类假如误入了黑洞,必定会被吞噬。
看样子,菜叶说说,假如遭遇黑洞,没有天体能够摆脱被拖入内部的命运。
可是工作总有例外。
近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颗奇特的小恒星。
说它奇特,是因为它处在一处70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的邻近,却并没有被黑洞吞噬。
反而彻底无视黑洞的存在,我行我素地在世界中发出着自己的亮光,非常惹眼。
那么,为什么黑洞邻近会有小恒星的存在呢? 科学家给出了两种猜想,榜首便是世界中可能存在一些喜爱四处游走的恒星,这些恒星自身温度就很高,随之后边遇到黑洞的时候,会因为发出紫外线辐射,而导致恒星周围的气体云团发生坍缩,终究构成一颗小恒星。
第二种可能性便是黑洞的邻近会有一些密度较大的分子云,这些分子云并不是彻底停止的,它们之间的磕碰和揉捏会使得它们终究集合在一起,在密度满足后就会慢慢变成恒星。
当然,这些仅仅对这颗小恒星来历的猜想。
而现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还有待后续研讨。
一起,在这颗小恒星的身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候咱们探究,比方为什么它能够不被吞噬,它又有什么物理特征等等。
可是不论怎么样,这颗小恒星的呈现,都将为人类研讨如何摆脱黑洞的招引提供了条件。
相信在不就的将来,人类能够不用再害怕黑洞可怕的招引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