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太阳!中国区域警报中心挂牌运行

据了解,太阳正处于第25个活动周峰年,最近就发生了一次X5.0级的太阳耀斑事件,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几十亿颗巨型氢弹同时爆炸。
这次事件造成地球太平洋区域短波通讯中断,频率在30兆赫兹以下的信号丢失或中断现象持续
【菜科解读】
1月3日消息,据报道,能监测预报太空中 风雨雷电 的国际空间环境服务组织中国区域警报中心,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挂牌运行。
据了解,太阳正处于第25个活动周峰年,最近就发生了一次X5.0级的太阳耀斑事件,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几十亿颗巨型氢弹同时爆炸。
这次事件造成地球太平洋区域短波通讯中断,频率在30兆赫兹以下的信号丢失或中断现象持续超过60分钟,我国区域因未处于向阳侧,没有受到影响。
此外,2024年至2025年将是太阳活动的高峰,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将大幅增加,会严重威胁卫星、通信、导航、电力等基础设施和高技术系统。
空间天气影响已引起世界航天强国关注,中国区域警报中心是国际空间环境服务组织成员单位,成立于1992年,旨在开展空间天气研究与预报,与国际其他区域警报中心进行快速的数据和预报产品交换,以获得全球空间天气预报产品,并为中国本地区服务。
此次,中国区域警报中心正式迁移至怀柔科学城,落户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国际子午圈计划总部大楼。
据悉,国际空间环境服务组织成立于1962年,隶属于国际科学理事会,目前由全球范围内提供空间天气预报和服务22个区域警报中心、1个准区域预警中心和1个合作专家中心组成。
该组织主要工作是为国际空间天气用户团体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国际交流与协同合作,提升空间天气服务水平,减轻空间天气对空间技术系统、基础设施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水星为何没有大气层?水星的距离过于靠近太阳
在太阳系当中是拥有八大行星,每一颗行星的特点以及质量都是有所不同。
近几年来,很多科学家会利用科学的技术去探索太阳系,就是为了能够帮助人们解开更多的谜题。
在太阳系当中,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那就是水星,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之后就发现这颗行星上面的表面温度相对来说比较高,已经差不多达到了427℃,科学家探索之后,也发现这颗行星上没有大气层。
水星的距离过于靠近太阳太阳是拥有着很大的引力,再加上水星的质量比较小,凭借着太阳强大的引力就会将水性当中的各种物质全部吸走,全部吸入到了太阳的表面。
就比如在水星当中的氢气,或者是氦气等多种物质都会直接被太阳吸走,久而久之在水性的表面就不能够形成大气层。
水星缺少足够的重力之所以地球拥有着厚厚的大气层,也就是因为地球的重力比较大,这样可以保持大气层的稳定,水星却缺少了足够的重力。
水星是属于比较小的一个行星,重力相对来说也比较弱,没有办法去将更多的大气分子保持在水星的表面,这也是属于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在探索水星的过程中就发现水星表面不会大气层。
太阳的辐射水星没有大气层,其实和太阳的辐射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整个太阳系当中太阳是属于比较大的,一个星体太阳制造出的辐射相对来说比较大。
水星有一面是一直对着太阳,这一个表面的温度相对来说比较高,接受到的太阳辐射也就会很强烈,很有可能让水性表面的物质遭受到很大影响。
46亿年烧掉103个地球?为何太阳不熄灭?核聚变
太阳几十亿年都在给地球提供能量,要知道太阳的燃烧和地球燃烧不一样,它并不是化合反应,而是在核聚变反应下向外释放能量。
太阳燃烧很多人对地球燃烧都不陌生,地球的燃烧必须要有氧气的参与,氧气在其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太阳当作宇宙中的星体,经过科学家的研究之后发现,70%左右的元素是氢元素,而氦元素占了20%左右,氧元素的数量是极其少的,想要依靠氧元素来维持燃烧是不可能的。
燃烧反应太阳没有足够的氧元素,想要利用氧元素来当作催化剂燃烧是很难实现的,可见太阳的燃烧根本不是化合反应。
一些科学家提出,菜叶说说,太阳本身的质量比较大,或许内部发生坍缩之后,大量的热量向外释放,这样才干提供给地球足够的能量。
这一观点也被部分科学家反驳,认为太阳通过内部坍缩来释放能量,能够维持的时间是很短暂的,根本做不到在宇宙中持续发光发热46亿年,这跟我们对太阳的认知是相悖的。
核聚变反应直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之后,,人们才开始慢慢接受了核反应,原本微量的核能量释放出的能量是不可估计的。
科学家认为太阳内部在不断进行着核聚变反应,内部的氢原子可以通过核聚变反应来转化为氦原子,因为氢原子的数量比较多,所以这样的反应能够持续进行下去。
核聚变本质上属于一种物理变化,和地球燃烧的化合反应是完全不同的,现在科学家也在尽力研究核聚变技术,如果未来能够攻破这一技术,那么也会给人类带来源源不断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