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不再完美?科学家发现24个行星,比地球更适合人类居住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8-05 点击数:
简介:生命的存在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虽然在太阳系中的各大行星都绕着太阳运行,组成成分也大致相同,但是就唯独地球表面上出现了生命。

甚至在宇宙中组成生命的元素、甚至是复杂的有机分子无处不在,但至今我们也没有发现智慧生命、或者是被智慧生命发现、拜访。

这说明有了相同的成分,环境不同生命也很难出现。

而地球能够出现生命,得益于它适宜的

【菜科解读】

生命的存在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虽然在太阳系中的各大行星都绕着太阳运行,组成成分也大致相同,但是就唯独地球表面上出现了生命。

甚至在宇宙中组成生命的元素、甚至是复杂的有机分子无处不在,但至今我们也没有发现智慧生命、或者是被智慧生命发现、拜访。

地球不再完美?科学家发现24个行星,比地球更适合人类居住

这说明有了相同的成分,环境不同生命也很难出现。

而地球能够出现生命,得益于它适宜的温度、适宜的质量、大气压、空气成分、液态水等等,这些生命必要的条件。

曾经在那个科学刚起步的年代,我们认为地球上的这些环境太过巧合和苛刻,认为地球就是宇宙的唯一,人类也是宇宙的孤儿,是宇宙意外的产物,并将我们的出现归之于上帝之手。

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视野的开阔,尤其是人类视野在上世纪20年代走出银河系以后,发现了河外星系的存在,这时人类才真正认识我们生活的银河系不过就是宇宙浩瀚海洋中的一座孤岛;

首次认识到了到宇宙的广阔以及物质的丰富,认识到了人类的渺小和不值一提。

地球不再完美?科学家发现24个行星,比地球更适合人类居住

在上世纪90年代,人类还做了一件非常伟大的事,为了规避地球大气对观天的影响,将一架光学望远镜发射到了地球轨道之上;

为了纪念埃德温·哈勃发现了河外星系,开创河外天文学,因此这件人类最昂贵的望远镜以它的名字命名成为哈勃望远镜。

这架望远镜的升空直接让人类的视野插上了飞翔的翅膀,通过哈勃望远镜对遥远宇宙的观察,我们看到了130亿年以前宇宙的模样,让我们对宇宙以及天体、星系的演化方式有了深刻的理解。

地球不再完美?科学家发现24个行星,比地球更适合人类居住

除此之外哈勃望远镜还让我们对宇宙中星系的数量有了一个初步的估算,在2012年NASA发布了一张哈勃极深场照片,是在天空中选定了一片看起来黑暗、空无一物的空间;

这片空间的大小仅占了全天空的1200万分之一,只有满月的面积的1/10大小,然后利用哈勃望远镜对这片空间经常了长时间的曝光,拍摄了下面这副图片。

地球不再完美?科学家发现24个行星,比地球更适合人类居住

在这张照片中有大约有10000个星系,最古老的星系年龄有132亿年的历史,要知道宇宙才138亿岁,这说明哈勃已经基本上看到了宇宙的第一批星系。

所以根据这张照片我们大致推算出宇宙当中包含了大约2000亿个星系,每个星系都有类似于银河系的大小,其中包含着很多恒星、行星,而这些行星中很可能有一些跟地球一样能够诞生生命。

我们对宇宙范围的深刻理解,让我们的宇宙观产生了深深的变化,就算地球的环境很特殊、就算生命出现的几率很低,但是如此庞大的基数,就导致了我们认为在宇宙中肯定还存在类似于人类的智慧生命。

地球不再完美?科学家发现24个行星,比地球更适合人类居住

所以就算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除人类以外的生命,但没有一个人相信地外生命不存在,包括目前最顶尖的科学家。

原因很简单,宇宙太庞大了,什么可能都会发生,如果只有地球有生命,这在科学上根本说不通。

因此人类一直在寻找它们,起初我们喜欢主动发射无线电信号,希望生命找到我们,但最后我们觉得这样做很愚蠢;还有我们现在一直在捕获可能的人为无线电信号,但无法排除背景噪音的干扰。

所以现在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寻找宜居的系外行星,这样我们不仅能够主动的发现地外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也能为人类以后实现星际移民奠定基础。

#p#分页标题#e#

地球不再完美?科学家发现24个行星,比地球更适合人类居住

通过数十年的搜索,主要采用凌日法、视向速度法、微透镜法等一些科学方法,人类总共发现了不低于4500颗系外行星;

在这些行星中有类地行星、类木行星、以及类似于海王星和天王星大小的超级地球。

你可能关心的是,在这些行星中,有没有和地球环境十分相似且宜居的星球呢?

地球不再完美?科学家发现24个行星,比地球更适合人类居住

当然有,最近发表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显示,科学家重新列举了一颗超级宜居行星应该的满足的一些标准,并且按照这些标准重新对已经发现了4500多颗系外行星进行筛选,找到了最佳的24颗候选行星。

下面我们看下一个超级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适合人类居住)应该满足哪些标准:

地球不再完美?科学家发现24个行星,比地球更适合人类居住

这颗行星绕着一颗K级恒星运行。

我们的太阳是一个G级恒星,它比K级恒星的质量更大,光度更强,但是其寿命稍微短一些只有100多亿年的历史。

从地球上生命进化的时间尺度40亿年来看,身为G级恒星的太阳寿命就显得有些短了,要知道人类刚出现到现在不够百万年的时间,目前的太阳已经年过中年;

再过10亿年时间,由于太阳核聚变的加剧、光度的增强,地球会因为温度过高不再适宜生存,而K级别恒星的寿命往往能达到200亿到300亿年,能够支撑生命更长时间的进化。

所以像太阳这样的G级恒星并不是生命诞生、进化的理想主恒星。

地球不再完美?科学家发现24个行星,比地球更适合人类居住

这颗行星的年龄大约50到80亿岁。

地球差不多就处在这个时间段内,行星太过古老的话,内部就会冷却,导致行星地质活动不活跃,甚至是失去磁场;

行星太过年轻的话,一些都不稳定,很容易会发生一些比较大的地质灾难或者是导致生物灭绝的天体撞击事件。

这颗行星的地表温度比地球高大约3摄氏度。

在地球上很明显热地雨林的生物多样性要高于严寒地区,在加上液态水、潮湿的气候,这样的环境更加利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

地球不再完美?科学家发现24个行星,比地球更适合人类居住

这颗行星中的大气有25% - 30%的氧气水平,其余大部分是惰性气体。

氧气是生命的必需品,氧气含量高一些,也对生物的进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颗行星陆水分散,浅水区、群岛众多。

这样的环境十分适合生命生存,连成一片的大陆容易造成干旱。

例如:地球二叠纪末期出现的超级盘古大陆,干旱导致沙漠从内陆中心蔓延,导致生物苦不堪言。

这颗行星拥有自己的大卫星,质量大约是行星的1 - 10%,距离适中,在行星半径的10-100倍之间。

地球的卫星月球对地球生命的进化不言而喻,很多生物利用潮汐效应生活、产卵。

地球不再完美?科学家发现24个行星,比地球更适合人类居住

这颗行星的体积比地球大10%,质量是地球的1.5倍。

更大的星球能够为生命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和资源,质量更大也能让行星有更多的大气。

满足以上的所有条件,那么这颗行星就算是超级宜居星球,很明显这些条件比地球要好的多。

而科学家筛选的这些行星虽说没有一个能够完全满足以上的条件。

但每一颗行星在这些指标上的总体评分都要高于地球,也就是它们都比地球适宜生存,和生命的进化。

#p#分页标题#e#

地球不再完美?科学家发现24个行星,比地球更适合人类居住

总结起来就是,它们比地球年龄更大一些、体积质量更大一些、更加湿润、更加温暖,而且主恒星的寿命更长。

所以科学家认为这些星球上存在生命的几率很大,由于它们有些比地球更为古老,所以存在比人类更加先进的文明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不过这些星球没有一个离地球近的,都在100光年以外,想要去往这些星宿目前看来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些发现,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外星生命。

未来包括NASA的詹姆斯韦伯望远镜,LUVIOR太空天文台和ESA的柏拉图望远镜升空以后,我们能对它们进行更为广泛的研究,测量它们大气的成分,甚至是发现潜在的生命活动迹象。

总之,地球不再是生命唯一的选择,这已经是铁定的事了。

在地球之外还有很多生命的天堂,未来等着我们人类去发现。

来自野生卷尾猴母亲的富有同情心的残疾婴儿护理

来自野生卷尾猴母亲的富有同情心的残疾婴儿护理Credit: Primates (2023). DOI: 10.1007/s10329-023-01052-1(神秘的地球uux.cn)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by Justin Jackson , Phys.org):在巴西雨林的树冠高处,一只新生的野生长胡子卷尾猴不稳定地依附在母亲的背上,它的左腿失去了功能,正在战胜困难。

对残疾幼猴和它母亲的观察让研究人员对树栖环境下的护理有了罕见的一瞥。

根据研究人员记录的观察结果,婴儿的腿没有外部损伤迹象,但表现为膝盖脱臼,原因不明。

由于不能用左脚抓握,婴儿在母亲的背上走动时常常站立不稳。

据观察,这位母亲经常停下来,重新定位这只估计不到一个月大的小卷尾猴,比另一位有着相似年龄婴儿的母亲更频繁地调整它。

每当母亲用石头砸开包裹的水果时,这种不稳定性也会发生。

在这些情况下,人们看到母亲抬起她的尾巴,这对卷尾猴来说是一种不寻常的行为,因为将尾巴压向地面通常是为了增加杠杆作用。

研究人员认为,抬起尾巴可能是为了防止婴儿在突然动作中掉下来。

当母乳喂养时,婴儿在需要时接受额外的复位支持,尽管有时可以看到它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进行哺乳。

多次观察到一名成年男子背着婴儿,有时靠近母亲休息,有时在母亲不在视线范围内时背着婴儿。

有人看到,当小婴儿难以支撑时,他在调整婴儿的背部位置。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指出,虽然受伤护理的进化起源尚不清楚,但记录各种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观察结果可以提供见解。

他们认为,将残疾婴儿抱到树上的困难可能有助于解释新世界猴子护理报告的缺乏。

此外,他们还考虑了在地面上生活和增加两足动物的数量可能对更多陆生灵长类动物护理行为的进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些观察是由新热带灵长类动物研究小组(NeoPReGo)的研究人员做出的,这是一个由野外生物学家创建的非营利性非政府组织,旨在支持巴西的长期灵长类动物研究。

他们在《灵长类动物》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论文“一只残疾野生卷尾猴婴儿的生与死”。

不幸的结局不幸的是,年幼的卷尾猴没能活过八周。

研究人员没有观察环境,而是继续监控母亲的行为。

他们注意到当她带着尸体穿过树冠时,她的行为有了明显的变化。

有时她“用一只手把它紧紧地贴在身上”,有时,”...抓住尾巴或另一个附肢,让身体随着她移动而摇摆。

”尽管有腐烂的味道,她还是继续给她的孩子梳洗。

她以前允许群体成员接近婴儿并与之互动,但现在她回避接触,特别是当其他成员试图触摸或梳理尸体时,最终远离群体。

根据论文中引用的“无意识”假设,灵长类动物母亲死后所做的努力被认为是一种进化的护理措施,以防止在暂时无意识或无反应的情况下被遗弃。

在这种情况下,一只手拿着近16%体重的母亲在一公里以上的树林中穿行,以较低的能力觅食,这可能是遵循许多灵长类动物的疾病护理生存策略。

最终,扩展的努力克服了母亲的身体能力,或者只是达到了一个不可避免的意识点——她在树间跳跃时松手,让无生命的身体自由降落到下面的地面。

人类祖先来自外星球 外星人曾拜访地球

近日,美国媒体放出一个重磅炸弹:经过和多位科学家们的共同研究,发现猿类并非人类真正唯一的祖先,人类是地球猿类和地外生命共同繁殖产生。

达尔文在着名的《物种进化论》提出这样一个论点:一切物种都是在进化中求生存,人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

那么,为什么猴子并没有都变成人或与人接近?为什么世界上的人种分成了3种截然不同的外观肤色呢?从体质人类学来看,白人与黑人很相似,而黄种人与他们不同。

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黄种人与白人或黑人的分化从很古远的时代就开始了。

据英国生物学家赫胥的发现表明,人与高级猿类之间有一个缺环,就是说,从高级猿向人过渡中缺少有力的证据。

近代日本人类学家认为,在猿与人之间应该有一种"类猿人"的过渡阶段。

人类是地球猿类和地外生命共同繁殖产生在6400万年前,曾在地球上大量繁殖、横行一时的恐龙突然灭绝,可据考证,在同一时期的猿类却没有消失。

这就令人产生一个疑问:是谁对恐龙斩尽杀绝,而对猿类则手下留情呢?答案似乎只有一个:有"人"要这么做。

可这个"人"是谁呢?为什么要这样做?恐龙突然灭绝有人认为,当年有一批外星人来地球考察,不幸的是,他们的宇航器损坏了,而无法再离开地球,他们便将能威胁他们生命的恐龙逐一杀掉,然后在多种动物身上作人工授精试验,并对这些动物产下的后代进行观察、对比,直至选留出几种他们较为满意的后代再进行优化。

黑种人是外星人与黑猩猩产生的后代;黄种人是外星人与猴子产生的后代;白种人是与一种高大白巨猿产生的后代。

"外星说"即"人类的始祖来自外星球",是一位来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科学家马莱斯提出的新见解。

他认为,大约在几亿年前,一批有着高度智慧和科技知识的外星人来到了地球。

他们没携带充足设施来应付地球的地心吸引力,一时间无法走脱,所以便改变初衷,试图制造一种新的人种。

这种新人种是由外星人跟地球猿人的结合而产生的。

当时地球十分原始,最高等的生物只是猿人,也未发现火种。

外星人选择具有高智力和精力充沛的雌性猿人作为对象,设法使她们受孕,结果便产生了今天的人类。

马莱斯提出了证明,他对最近在圣地亚哥发现的一个5万年前的头骨的研究结果表明,他的智慧远远高于今天的人类,从而推断,他就是当时来到地球的外星人之一。

马莱斯认为目前惟一的问题是:找到他们来自哪个星球。

他指出,安第斯山脉的巨型图案,有可能是外船降落地球的基地。

很多证据都清晰表明现代人只是由外星高级生命和地球的猿类相结合而生马莱斯斩钉截铁地说,很多证据都清晰表明现代人只是由外星高级生命和地球的猿类相结合而生的。

无独有偶,中国特异功能大师张维禅先生也提出高级生命和地球上母猿相合生人的说法。

这里联系神话中的"处女生殖"现象进行探讨。

在各民族早期的英雄神话中,英雄或者圣人常常表现为处女所生,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就中国古代神话来看,这方面的材料也不少。

« 1 以上就是关于人类祖先来自外星球 外星人曾拜访地球的全部内容,

加入收藏
Tag: 地球
               

地球不再完美?科学家发现24个行星,比地球更适合人类居住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