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科幻马斯克居然月球

【菜科解读】
八月十五就要来了,我们聊的话题是月亮。
而今天的月亮和马斯克有关。
大嘴巴马斯克没有提及火星,而是直接指向月球。
外星探索的小编认为,马斯克这方面开始务实了。
因为火星移民真的太遥远了,月球比较只有38万公里,而且月球似乎比火星更加神秘,昨天马斯克说去火星来回只要133万(链接),而小编对往返月球的事情比较感兴趣。
马斯克此前并未多次提及月球基地计划,但是这个想法本身就是马斯克远景的一个重大变化。
SpaceX CEO一直火星殖民计划的坚定支持者。
在一篇关于他殖民计划的文章中,他写道:我们可以想象前往月球,我实际上对去月球不会持任何反对意见,但我认为在月球上实现人类多行星化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月球的体积远远小于行星。
不过现在看来,马斯克已经改变了主意。
外媒猜测这可能与特朗普政府提出的让美国重返月球的设想有关。
美国副总统彭斯暗示说,新政府可能要求让美国重返月球。
俄罗斯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等许多航天机构都对月球探测项目及能执行月球载人任务的私人太空公司感兴趣。
通过展示星际运输系统可以用于月球任务,马斯克可能会更容易向潜在客户展示其想法。
现在看来,马斯克在IAC上的演讲将包括火星殖民前建立月球基地的计划,这实际上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其他太空机构讨论的关于深入探索太空的计划相一致,这些计划包括在月球周围的某个地方建立deep space gateway轨道站。
此外,这位多产的企业家还分享了一张所谓的火星之城的照片,这张照片描绘了许多垂直火箭,一个穹顶建筑,一些微小的宇航员和探测器。
在分享月球基地渲染图之后,马斯克还分享了 SpaceX 未来火星城市的渲染图。
马斯克指出,在火星的白天/夜晚周期中,天空的颜色与地球是相反的。
去 年,马斯克在IAC上详细介绍了SpaceX的火星任务计划,而今天马斯克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召开的国际宇航大会上公布了该计划的最新进展。
马斯克在演讲中表示,计划2022年发射至少2艘载货飞船去火星,以安放未来飞行所需要的动力、采矿和生命支持系统,并计划到2024年将首批人员送往火星,在那里建设一个基地。
新火箭单次可运输100人,或许最多达到200人。
他还表示,要将去往火星的飞船进行地球应用。换句话说,他要帮助人们实现通过火箭旅行,在近地同步轨道上按照每小时27000公里的速度行进的话,39分钟就可以从纽约到上海;24分钟就能从香港到新加坡,这使得大部分旅途都不超过30分钟,你可以在1小时内到达地球上的任意地方。
他是当朝宰相却受人鄙视,帝王居然安排他去扫茅厕
不过说到高贵的人扫厕所,历史上还真有一位,他贵为当朝宰相,但却受群臣鄙视,同时还不受待见,最终他竟然被安排去扫厕所,不料这位宰相竟然也能接受,他就是中国历史删最富有争议、最没用节操的人,名叫冯道。
冯道,唐末五代时期人,关于冯道的评价,史学届至今没有定论,有人说他好,也有人说他坏,冯道先后担任过、、后汉、四朝的宰相,前后侍奉过十位皇帝,而且还投降过辽国,后世史学家处于"忠君"的思想,都把他骂作"奸臣之尤"。
尽管冯道受到后世不少人唾骂,但在这样的一个动乱的年代,冯道凭借自己的灵活多变,竟然混得风生水起,他性格豁达,不管在哪个政权中当宰相,都能举贤任能,为皇帝分忧,而且敢于直谏皇帝,让帝王施行仁政,也算以为心怀天下、忠君爱民的好官。
冯道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不倒翁",每次朝代更替时,他都能像青蛙一样,迅速跳到另一个政权内部,继续当任宰相,其投降的反应简直比的后人衍圣公还要快上几分,后唐闵帝时,潞王不满削藩,于是率军入京想要谋反。
闵帝听说李从珂带军杀来,一路,他只能逃走了,闵帝逃走之后,百官便一冯道为首,李从珂的大军还没有开到洛阳呢,他就做好准备向李从珂投降了,后来李从珂登基,即后唐末帝。
尽管李从珂继续把冯道封为宰相,可他打心里看不起这个反反复复的小人,古代都有"忠臣不事二主"的思想,想冯道这样没有骨气的人,在哪里都不会被看好的,于是李从珂罢免了冯道的职位,可很快发现他离不开冯道,因为他能号召天下士人,无奈之下只好又把他召回来。
冯道回朝之后,继续做了宰相,但皇帝看不起他,所以只让他挂名,没给他实权,而且还相反设法羞辱他,有一次皇帝议事,说完后就对冯道说:"我看你整天没事干,以后就负责祭祀上的扫除工作吧。
" 冯道作为当朝宰相,竟然让他去扫地,这是何等的羞辱,李从珂本以为可以羞辱他一番,不料冯道十分淡定的回答:"司空扫除,职也,吾何惮焉。
"也就是说宰相扫地是分内之事,有什么不能干的呢?说完他就真的拿起扫把去扫地了,反而搞得皇帝。
后来皇帝觉得这样羞辱宰相也不好,于是终于重新用冯道,让他重新进入政坛,冯道能在风云变幻变换的五代生存得那么好,跟他的"忍者神龟"之术密不可分,所以我们有时在职场上也需要忍一忍,毕竟性格决定命运嘛! 随机文章霍金和爱因斯坦谁厉害,爱因斯坦霍金谁贡献大/缺一不可运20大型运输机数量猜测,未来100架造价20亿元美国NASA中文官网购买星星,网络谣言/男子泡妞梦幻手段破灭龙卷风是怎么把人卷上天的,风速比12级台风快5倍/遇龙卷风别看玫瑰花茶的功效与作用,美容养颜/减肥减脂/活血化瘀(生理期禁止)
中国科幻作品的艰辛历程,“姓科还是姓文”
2019年《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然而中国科幻的元年应该是1978年。
1978年,大量科幻作品被译介进中国,《未来世界》、《铁臂阿童木》、《大西洋底来的人》等科幻影视的引入更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科幻旋风。
也是这一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宣告中国“科学的春天”的来临。
这之后,中国大量科技、科普类出版社、科普报刊恢复正常工作,很多作者投入科幻小说创作中。
后来以纪实文学闻名的叶永烈正是中国科幻界的四位大师之一,他的儿童科幻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科幻文学的复兴;郑文光在大陆被称为“中国科幻小说之父”,他50年代就致力于科幻创作,70年代重新投入创作,发表了多部重要科幻作品,1980年成为世界科幻小说协会(WSF)成员,代表作有《飞向人马座》;童恩正的作品《珊瑚岛上的死光》曾被改编为中国内地第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电影;萧建亨淡出科幻界后由诗坐稳了第四把交椅。
鼎盛时期有一百余位科幻作者,发表了近千篇中短篇科幻小说,长篇科幻小说也有几十部。
” 但是科幻作品应该背负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在当时成了一个议论的中心。
时至今日,科幻作品的定义也没得到普遍认同,在当时的中国更是经历了一场“姓科还是”的讨论。
1979年,《中国青年报》刊登《科学性是思想性的本源》,批评叶永烈的小说是“伪科学”,会毒害青少年。
并认为限定给少儿看的科幻小说不适合写爱情、犯罪、社会反思的,否则就是低级趣味。
于是双方开始论战。
科普派坚持科幻文学应该承担传播科学知识的任务,当时的社会的主流态度也是这么认为的。
本来这场论战应该止步于学术界,但上世纪80年代,在当时有重要地位的科学家钱学森也加入战局后,情势发生变化。
他赞同科普派,主张科幻小说必须承担科普义务。
1980年,钱学森曾批评:“现在有些科普文章和某些流行的科学幻想小说,我看在思想上和科学内容上都有些问题。
”1981年,针对科幻影片,钱又批评:“科学幻想这一类影片可以搞,但它应该是科学家头脑里的那种幻想。
……应该搞那些虽然现在还没有搞出来,但能看得出苗头,肯定能够实现的东西。
……现在搞科学幻想片,太长远的东西是次要的,主要应配合四化,搞2000年的嘛。
文艺界的朋友对太空的东西很感兴趣,但这不是我们的重点,……这不是好题目。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到了2000年是个什么情况,要给农民一个远大的理想,这是个好题目。
”该批评被《人民日报》刊发后,影响很大。
叶永烈的高产被认定为赚稿费、唯利是图。
魏雅华的成名作《温柔之乡的梦》写机器人妻子对主人百依百顺,温柔之极,却不能让人满意。
被批评为“反”、“一篇下流的政治小说”。
而这还不足以团灭中国科幻,真正的严寒即将来临。
1983年,中国科普界某些人本来就看不惯科幻小说,借助于当时的形势把科幻小说列为清除对象。
本来姓“科”还是姓“文”的讨论升级为姓“社”还是姓“资”,受到直接正面的打击。
当时以钱学森为首的科普派批评科幻作品,1983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中国科协发表讲话称:“有些人打着‘科普创作’‘科幻小说’的招牌,贩卖一些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破烂,因为它的影响面宽,我们必须十分注意;1980年,我曾向所谓科幻小说放过炮,认为有些根本不是科学幻想,而是荒诞、离奇,没有科学根据的无稽之谈,对广大群众是个严重污染。
” 也是在这年,遭到重点打击的叶永烈决心离开科幻界,科幻文学大师郑文光因脑溢血结束创作生涯。
一时间,所有的科幻出版部门,噤若寒蝉。
出版管理机关多次发文禁止刊发科幻小说,相关杂志纷纷停刊整顿。
中国科幻进入了10年的冰冻期。
直到1996年以后,钱学森才不再公开批评科幻文学,但此时中国科幻已经断档,连土壤都已经不复存在,日后成为中国科幻领军人物的刘慈欣手握作品却找不到可以发表的地方。
中国科幻界再次迎来春天是在上世纪末,1999年,《科幻世界》杂志发行,刘慈欣这一批新生代作家终于等到了中国科幻的春天。
随机文章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威力惊人,导弹可摧毁120座中型城市广州不明飞行物悬浮湖面,引8万人讨论10%的人相信是真地球灭亡后我们人类能够去火星么,马斯克火星移民好处多多为什么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连爱因斯坦都发现障碍物后面的神学家探索时间漏洞可以穿越,扭曲光线停歇时空穿越时空(打破时间禁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