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颗“超级地球”系外行星在附近恒星的宜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3-05-21 点击数:
简介:两个超级地球围绕同一个母星旋转的插图。

(图片鸣谢:原始图片由ESA/Hubble,M.Kornmesser提供;罗伯特·李的修改)据美国

【菜科解读】

  

2颗“超级地球”系外行星在附近恒星的宜居带被发现

  两个超级地球围绕同一个母星旋转的插图。

(图片鸣谢:原始图片由ESA/Hubble,M. Kornmesser提供;罗伯特·李的修改)

  据美国太空网(By Robert Lea):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两颗“超级地球”系外行星,它们在附近一颗恒星的宜居带内运行。

  每一颗新发现的系外行星都比我们的地球稍大,并且都围绕着同一个红矮星旋转。

  这些系外行星是由美国宇航局的过境系外行星调查卫星(TESS)在穿越或“过境”其母星TOI-2095的表面时发现的,该恒星距离我们的太阳系约137光年。

这次凌日导致恒星发出的光线下降,分析这些下降揭示了这两颗行星的存在和一些特征。

  作为一颗红矮星,TOI-2095是宇宙中最大的恒星家族的一部分。

尽管比太阳冷,红矮星在年轻时经历了紫外线和X射线辐射的猛烈爆发。

这种辐射会吹走相对较近的行星的大气层。

因此,科学家们不确定具有红矮星可居住区的行星是否真的适合类似地球的生命存在。

可居住区的定义是距离恒星的距离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液态水可以在世界表面保持稳定。

  这使得两颗在这颗红矮星的可居住区运行的行星——分别被命名为TOI-2095 b和TOI-2095 c——成为天文学家进一步研究的诱人前景。

  距离红矮星TOI-2095 b最近的行星与其恒星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地球和太阳之间平均距离的十分之一。

这颗系外行星比我们的地球宽1.39倍,但质量高达4.1倍,绕恒星一周需要大约17.7个地球日。

  该系统的第二颗行星,TOI-2095 c,比它的对手稍微远一点;绕红矮星一周需要28.2个地球日。

这颗系外行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33倍,质量是地球的7.5倍。

研究人员说,这些行星的表面温度可能在75华氏度到165华氏度(24到74摄氏度)之间。

  这一发现背后的团队由西班牙拉古纳大学的天文学家费利佩·穆尔加斯领导,他们指出,这两颗行星相对较长的轨道周期可以提供至关重要的数据,有助于揭示塑造围绕红矮星运行的小行星组成的过程。

  这两颗系外行星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美国宇航局TESS任务的威力。

自2018年4月发射以来,系外行星猎人已经发现了约330个已确认的外星世界,以及超过6400个等待后续研究或分析的候选者。

  该团队现在打算通过精确测量它们的径向速度来跟踪这两个超级地球的发现。

使用这些测量,他们可以更好地估计TOI-2095 b和TOI-2095 c的质量,这将允许更准确地确定行星的密度。

这可以帮助天文学家发现这两颗行星是否已经成功地抓住了它们的大气层。

  该小组的研究上个月发表在arXiv的论文库中。

地球上“美丽且充满生机”的“伤疤”——东非大裂谷

一个人的脸上如果有一道疤痕,TA必定会对其厌之又厌,因为人们会觉得这道疤痕会破坏那张完美的脸蛋。

在意之甚,以至于心理扭曲都有可能。

可在我们的地球母亲的脸上,有一道长长的“伤疤”,它不是“丑陋”的代名词,而是一道“美丽且充满生机”的“伤疤”! 1.形成 如果从卫星上俯瞰东非大裂谷这个世界陆地最大断裂带,它真的犹如一道巨大的疤痕横列在东非草原上。

在地质构造运动中,地幔中的岩浆会往地面上涌,迫使部分地壳上隆,部分下陷,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发生断裂,大裂谷由此形成。

东非大裂谷确实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最深处可以达2000米以上。

许多人一定以为那里充满了险峻、幽暗,可这个深度是相较于海平面而言的,真正走到大裂谷地区的时候,你会发现这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2.生机 在大裂谷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火山。

火山表面看起来脾气很暴烈,可是它却是地球生命形成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火山喷发出的气体改变了地球的大气成分,创造了生命耐以生存的大气层。

而喷发出来的火山灰富含各种微量元素,积淀之后就形成了肥沃的土壤,生命继而在这片沃土形成。

在大裂谷地区散落有很多火山、湖泊,裂谷的周边则是肥沃的草原。

有丰厚的水草自然就会有动物。

在广阔的大裂谷草原上,生存着种群数量极大的野生动物:斑马、角马、野牛、羚羊,当然还有猎豹、大象、秃鹫等等。

可以说大裂谷地区集中了非洲最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一幅美丽的地球生态画卷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人们眼前。

通过对大裂谷的考察,一些科学家提出最早的人类就出现在大裂谷地区,通过迁移走向世界各地。

当然这样的假定遭到了很多其他理论的挑战,比如说多地起源说。

中国的科学家就提出人类的最初形成并不只在非洲一地,而是在很多地方不同时间出现。

毕竟如果人类最早在非洲形成,然后分布到世界各地,那么北京猿人属于最早一批人类的理论就站不住脚了。

3.新大陆 东非裂谷带正发生不断的延伸,最终非洲将分离出一个新的大路,已经是科学界不争的事实,只不过时间早晚而已。

有人推测可能是在一千万年以后,有人觉得可能会更久,但每年这种变化无时不刻的都在发生着。

在埃塞俄比亚偶尔会发生地震,表面地层裂开,不断延伸着断裂带。

4.马拉松之乡 丰富的自然资源似乎并没有给当地的人民带来多大的财富,这里的人们生活十分贫苦。

不过在大裂谷地区,尤其是在肯尼亚,人们找到了一种改变贫苦命运的方式:跑步。

在大裂谷地区,人们主要通过放牧获得经济来源,为了追逐适合的草原,当地的人民往往需要把牛羊驱赶到离家很远的地方,而过程中多是道路崎岖的山区。

为了能在日落前尽快赶回家里,长期以来这里的人们就炼成了极为娴熟的跑步技巧。

现在在大裂谷地区有专门的跑步学校,世界上很多知名的教练都来这里挑选选手。

他们在跑步运动中也创造了奇迹:世界上最出色的马拉松选手中,有超过一半是肯尼亚人,其中的大多数又来自于大裂谷地区。

相较于一些哗众取宠的跑马拉松的人,大裂谷地区的人民把跑步当作是一种改变命运的机会,赌上了自己的未来。

跑步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神圣的运动,他们真的是用生命在奔跑! 随机文章苏联外星婴儿事件,外星飞船逃生舱发现外星婴儿(1年后死)世界上十大最神秘的木乃伊,外星人木乃伊毁掉你的三观有些陨石为什么值钱,天外陨石有什么价值(最贵陨石30000元一克)历史上最廉价的防空武器之防空气球,铁索连接组建天空防御网络神仙修炼层次境界,鬼仙/人仙/地仙/金仙/大罗金仙/圣人/天道圣人

意大利考古发现40万年前古人类已利用大象骨头制作各种工具

意大利考古发现40万年前古人类已利用大象骨头制作各种工具(神奇的地球uux.cn报道)据cnBeta:历史人类可以利用大象的骨头制作出一些工具。

最新一项考古研究中,来自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考古学家 Paola Villa 和她的同事,对意大利一个有大量大象死亡的地点进行挖掘考古,,并发现了这些人工制作的工具。

研究小组发现,大约在 40 万年前,在这个遗址中,人类利用这些大象的尸体创造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骨质工具--有些工具是用复杂的方法制作的,这些方法在 10 万年后才会变得普遍。

科罗拉多大学自然古代博物馆副馆长 Villa 表示:“在该时期的其他遗址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骨质工具,但并没有这么多种定义明确的形状”。

该研究将目标锁定在离现代罗马不远的一个名为 Castel di Guido 的遗址。

几十万年以前,这里是被一条短暂的溪流刻出的沟壑所在地,一种有 13 英尺高被称为直牙象(Palaeoloxodon antiquus)的物种会在这里解渴,偶尔也会死亡。

Villa 表示:“在Castel di Guido,人类以标准化的方式折断大象的长骨,并生产标准化的坯件来制作骨质工具。

而这种能力直到很久以后才变得普遍”。

就在 40 万年前,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刚刚开始在欧洲出现。

维拉怀疑吉多堡的居民是尼安德特人。

Villa 表示:“大约40万年前,你开始看到习惯性地使用火,这是尼安德特人血统的开始。

这对吉多堡来说是一个非常主要的时期”。

加入收藏
Tag: 恒星 地球
               

2颗“超级地球”系外行星在附近恒星的宜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