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热,只有更热!40度可能成高温界限,地球8大临界点或崩塌

没有最热,只有更热!这对整个全球的气候变化来说,已经在变成常态化,未来的高温界限35℃可能也要改变了,40度或许才能算上高温了。
所以,这对人类来说,气候变化的背后不是好事情,而且阶段性气候增强,在未来也将带来更大的影响,大家要有准备了,这
【菜科解读】
热吗?一部分人可能会说热,一部分人可能说并不热,但综合性来说——其实热才是真正的趋势。
没有最热,只有更热!这对整个全球的气候变化来说,已经在变成常态化,未来的高温界限35℃可能也要改变了,40度或许才能算上高温了。
所以,这对人类来说,气候变化的背后不是好事情,而且阶段性气候增强,在未来也将带来更大的影响,大家要有准备了,这不是开玩笑的。
从已经出现的气候变化来讲,都是这样,那究竟是怎么回事,下面就一步一步看看。
没有最热,只有更热!40度可能成为高温界限没错,我国40度以上的高温在2024年颠覆不少人的认知,很多人都说自己还没有见过这样的热,但是,这其实也并非只有我国的温度高,世界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比如:5月下旬,巴基斯坦许多城市面临热浪天气,一些地方的气温接近50摄氏度,6月初,印度前面出现了近50度高温,美国西南部多州最高气温超过38摄氏度,美国亚利桑那州首府凤凰城最高气温达45摄氏度,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最高温达48.3摄氏度,均创历史纪录,且高温出现时间比往年早约两周等等,都说明了普遍性的40+温度都存在。
所以,这已经不是35度可以叫高温的事情了,40度+在全球范围之中都是如此,这不是没有最热,只有更热!是什么?这也说明了,35度的这个高温临界线,似乎也应该可以改变了,40度可能成为高温临界线才对了。
当然,这只是针对高温不断,40度+的温度不断出现来说明,具体会不会改变,这肯定不是大家可以确定下来的。
然而,这种趋势在未来也的确会出现,就从我国来讲,都是这样如此的,过去两年,我国都度过了热浪袭人的夏季。
2022年和2023年夏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和次高,可以看到,整体的气温偏高已经是趋势。
所以,还有人说冷的话,那真的不应该了,只不过,的确从季节性变化来讲,也是有冷的情况,但基本上也是属于极端性寒冷为主。
而且,大部分情况来说,极端性寒冷也不是持续性的,而最终的结果也是偏暖,气温偏高。
所以,不要用一时间的气候变化,来否定整体的趋势。
就如这段时间,我国南方还没有北方热,你说是不是地球降温了?
肯定不是,这只是其他气候因子导致的,比如降雨之下,南方的温度就低一些,这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因素。
所以,不是说凉爽,气温低一点,就是地球在降温,这南北区域本身受到的气候现象也存在多种。
大家要有准备,气候变化更突出了没错,极端性气候变化越来越突出,这是非常明显的,就从高温来说,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夏季的高温很正常,但万万没有想到居然这么强,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这算是比较特殊性的气候变化,但从根源上来讲,也是大气变化的一种结果。
#p#分页标题#e#在高温发展之下,一般都是高压系统带来的,当强大的高压系统滞留时,会形成持续性晴好天气,使得高温持续,常见的高压系统为副热带高压和中纬度西风带上的阻塞高压。
而我国的高温,就跟这种气候因子存在关系。
所以,不少人从云图也看到了,其实我国高温发展的时候,也出现了上空无云的情况,这只会加强高温的发展,这就是部分因素。
然而,我国这一次的高温也只是其短期的变化,后续依然可能出现。
所以,大家要有准备,气候变化更突出了,真的是越来越热了,并且是整个地球都在变暖趋势,从数据上来看,也可以肯定这个问题。
根据《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数据来看,2023年无可争议地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近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45℃。
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这三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还在持续攀升,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平比工业化前水平高50%,这一增幅在人类过去数百万年历史中绝无仅有,所以,人类正处于史无前例的全球变暖进程中,没有最热,只有更热。
如果执行这样下去,这不是常态化极端性气候是什么?高温更强,寒冷也可能更加,就是两个极端走。
然而,除了这样极端性的高温变化之下,更可怕的还在后面,全球变暖引发气候系统的崩溃,也在增强之中。
地球8大临界点或崩塌没错,全球变暖之下,人类定义的1.5度气候临界点难以稳住,同时带来的地球自身临界点也出现大问题了,所以,这种种迹象都是具有灾难性的后果。
在2023年底的时候,联合发出的《临界点报告》数据显示,地球有五个临界点正处于大灾难的临界点,其包括格陵兰岛冰盖的消亡、南极洲冰架的全面崩塌、永久冻土层的大范围融化、温暖水域中珊瑚礁的死亡以及北大西洋大气环流的崩溃。
除此之外,还有3个也是面临也在边缘上,包括红树林、海草草甸以及北方高纬度地区森林的大规模消亡。
所以,这以至于地球的8大临界点,都可能出现快速崩塌的局面。
然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气候系统是构建整个气候系统的稳定性,如果其中一个出现崩塌,那其他的气候系统也会随之改变,并且这种崩塌是无法逆转的。
更何况,这还是8大气候临界点面临这样的问题,那必然也是更加令人担忧的。
所以,留给人类改变气候的时间不多了,一旦这样的情况连续出现,那将是可怕的后果。
只不过话说回来,人类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并没有停止,大部分国家将《巴黎协议》都当成了一张纸了,都说承诺,而实际性真正来维持的并没有几个国家。
所以,气候变化还在增强,而不是减弱,你说这样能够改变吗?很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也期待世界一起来改变气候吧,不然人类面对的困境可能就是无法生存,这不是夸张,而是事实。
地球上“美丽且充满生机”的“伤疤”——东非大裂谷
在意之甚,以至于心理扭曲都有可能。
可在我们的地球母亲的脸上,有一道长长的“伤疤”,它不是“丑陋”的代名词,而是一道“美丽且充满生机”的“伤疤”! 1.形成 如果从卫星上俯瞰东非大裂谷这个世界陆地最大断裂带,它真的犹如一道巨大的疤痕横列在东非草原上。
在地质构造运动中,地幔中的岩浆会往地面上涌,迫使部分地壳上隆,部分下陷,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发生断裂,大裂谷由此形成。
东非大裂谷确实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最深处可以达2000米以上。
许多人一定以为那里充满了险峻、幽暗,可这个深度是相较于海平面而言的,真正走到大裂谷地区的时候,你会发现这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2.生机 在大裂谷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火山。
火山表面看起来脾气很暴烈,可是它却是地球生命形成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火山喷发出的气体改变了地球的大气成分,创造了生命耐以生存的大气层。
而喷发出来的火山灰富含各种微量元素,积淀之后就形成了肥沃的土壤,生命继而在这片沃土形成。
在大裂谷地区散落有很多火山、湖泊,裂谷的周边则是肥沃的草原。
有丰厚的水草自然就会有动物。
在广阔的大裂谷草原上,生存着种群数量极大的野生动物:斑马、角马、野牛、羚羊,当然还有猎豹、大象、秃鹫等等。
可以说大裂谷地区集中了非洲最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一幅美丽的地球生态画卷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人们眼前。
通过对大裂谷的考察,一些科学家提出最早的人类就出现在大裂谷地区,通过迁移走向世界各地。
当然这样的假定遭到了很多其他理论的挑战,比如说多地起源说。
中国的科学家就提出人类的最初形成并不只在非洲一地,而是在很多地方不同时间出现。
毕竟如果人类最早在非洲形成,然后分布到世界各地,那么北京猿人属于最早一批人类的理论就站不住脚了。
3.新大陆 东非裂谷带正发生不断的延伸,最终非洲将分离出一个新的大路,已经是科学界不争的事实,只不过时间早晚而已。
有人推测可能是在一千万年以后,有人觉得可能会更久,但每年这种变化无时不刻的都在发生着。
在埃塞俄比亚偶尔会发生地震,表面地层裂开,不断延伸着断裂带。
4.马拉松之乡 丰富的自然资源似乎并没有给当地的人民带来多大的财富,这里的人们生活十分贫苦。
不过在大裂谷地区,尤其是在肯尼亚,人们找到了一种改变贫苦命运的方式:跑步。
在大裂谷地区,人们主要通过放牧获得经济来源,为了追逐适合的草原,当地的人民往往需要把牛羊驱赶到离家很远的地方,而过程中多是道路崎岖的山区。
为了能在日落前尽快赶回家里,长期以来这里的人们就炼成了极为娴熟的跑步技巧。
现在在大裂谷地区有专门的跑步学校,世界上很多知名的教练都来这里挑选选手。
他们在跑步运动中也创造了奇迹:世界上最出色的马拉松选手中,有超过一半是肯尼亚人,其中的大多数又来自于大裂谷地区。
相较于一些哗众取宠的跑马拉松的人,大裂谷地区的人民把跑步当作是一种改变命运的机会,赌上了自己的未来。
跑步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神圣的运动,他们真的是用生命在奔跑! 随机文章苏联外星婴儿事件,外星飞船逃生舱发现外星婴儿(1年后死)世界上十大最神秘的木乃伊,外星人木乃伊毁掉你的三观有些陨石为什么值钱,天外陨石有什么价值(最贵陨石30000元一克)历史上最廉价的防空武器之防空气球,铁索连接组建天空防御网络神仙修炼层次境界,鬼仙/人仙/地仙/金仙/大罗金仙/圣人/天道圣人
意大利考古发现40万年前古人类已利用大象骨头制作各种工具
最新一项考古研究中,来自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考古学家 Paola Villa 和她的同事,对意大利一个有大量大象死亡的地点进行挖掘考古,,并发现了这些人工制作的工具。
研究小组发现,大约在 40 万年前,在这个遗址中,人类利用这些大象的尸体创造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骨质工具--有些工具是用复杂的方法制作的,这些方法在 10 万年后才会变得普遍。
科罗拉多大学自然古代博物馆副馆长 Villa 表示:“在该时期的其他遗址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骨质工具,但并没有这么多种定义明确的形状”。
该研究将目标锁定在离现代罗马不远的一个名为 Castel di Guido 的遗址。
几十万年以前,这里是被一条短暂的溪流刻出的沟壑所在地,一种有 13 英尺高被称为直牙象(Palaeoloxodon antiquus)的物种会在这里解渴,偶尔也会死亡。
Villa 表示:“在Castel di Guido,人类以标准化的方式折断大象的长骨,并生产标准化的坯件来制作骨质工具。
而这种能力直到很久以后才变得普遍”。
就在 40 万年前,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刚刚开始在欧洲出现。
维拉怀疑吉多堡的居民是尼安德特人。
Villa 表示:“大约40万年前,你开始看到习惯性地使用火,这是尼安德特人血统的开始。
这对吉多堡来说是一个非常主要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