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宣布合作,2025年送印度人上太空!印网友:中国航天太落后了

据SpaceNews于6月18日报道,美国和印度将一起推进载人航天计划,其中包括将一名印度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
没错,都2024年了,咱们中国这边都开始计划登月了,印度还没有载人去过太空,这显然落后中国太多了。
但是呢,他们的网民好像一个比一个自信!这不,就来了个不
【菜科解读】
近日,继月船四号、空间站PPT抄袭中国嫦娥五号和天宫实验室后,印度又开始作妖了。
据SpaceNews于6月18日报道,美国和印度将一起推进载人航天计划,其中包括将一名印度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
没错,都2024年了,咱们中国这边都开始计划登月了,印度还没有载人去过太空,这显然落后中国太多了。
但是呢,他们的网民好像一个比一个自信!这不,就来了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声称中国航天怎么落后印度这么多?
不是哥们,您这是几盘菜啊,喝成这样!到底什么情况,我们继续往下看!
印度载人航天计划其实要说印度人没有去过太空,也不完全准确,因为在上个世纪的1984年3月,苏联向太空发射联盟号飞船的时候,就有一位印度人美美的搭了一趟顺风车,跟着苏联的飞船飞往了礼炮七号空间站,并在那里度过了八天。
据介绍,当时,印度航天员沙尔玛和他的团队在礼炮7号上进行了包括43个生物科学实验在内的一系列科学和技术研究。
要知道,我国也就是在1992年才开始的载人航天计划,1999年才完成神舟一号的无人发射实验,他印度比我们的起步要高太多了。
所以这件事,对于彼时的印度触动很大,他们也决心一定要将载人航天持续下去。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印度的载人航天起步就是巅峰,如今40年过去了,他们的载人计划还是一筹莫展。
据英国广播公司此前的报道,印度早在2006年就启动了加甘扬载人航天飞行计划,并以梵文Gaganyaan命名,意为天空之船。
按照印度最初的规划,他们会在2014年进行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将两名宇航员送入太空,但后来几经推迟,到2020年还是没有进行。
此后,受疫情影响,印度又将计划推迟到了2021年底,然后又推迟到2022年,现在最新的规划已经变为2024年完成两次无人发射飞行实验,2025年再进行正式的载人上天。
届时,印度将成为继苏联(后来的俄罗斯)、美国和中国之后第四个自己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
但是,事情真有大家想象的这么好吗?我看未必!
首先,从印度的规划来看,加甘扬载人航天计划的核心是该国运力最强的LVM-3运载火箭和加甘扬载人飞船的组合。
其中,LVM-3运载火箭属于大型三级固液捆绑运载火箭,高43.43米,芯级直径4米,整流罩直径5米,起飞重量可以达到640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4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8吨。
#p#分页标题#e#这么看也还不错,对吧?但是,要知道,我国现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B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以达到25吨,而且据最新消息,我国的新一代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地月转移轨道的运送能力都已经达到27吨了。
长征十号3台YF-100K发动机点火瞬间
此外,再看看载人飞船吧!
为了节省成本和保证在火箭的运载能力之内,印度的加甘扬飞船只采用了两舱构型,也就是说他们的飞船只有乘员舱和服务舱,可搭载3名宇航员。
乘员舱作为是飞船的核心部分,位于服务舱的顶部,提供给航天员居住和工作的空间,服务舱则包含了飞船的推进和动力系统、电力系统、通讯设备等,以进行一些推进和制动工作。
就这么点个小飞船的质量也就正好是8吨,勉强够火箭的承载能力,而我国的载人飞船已经是达到21吨的水平了,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就这种条件,他印度还敢来碰瓷我们中国,真的是不理解啊。
除了上面这种技术层面的,咱就不提了,关键钱你也没有啊。
据美国CNBC网站等媒体称,这印度航天局缺钱缺得甚至比美国还严重,2023到2024年间,印度政府拨给太空部的预算只有16亿美元,好家伙,打发谁呢,就这还想上天?
2021年8月,印度火箭直播升空时爆炸,网友笑称十亿烟花
要知道,美国国会每年拨给NASA的预算可是超过270亿美元,这都小20倍了!对此,也是有学者表示,印度火星探测器项目的启动资金可能还赶不上美国好莱坞一部电影的投入。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这学者说的太对了!
不过要不说人印度这么自信呢,这是又抱上美国的大腿了啊。
这不,就在印度网友诋毁中国的同时,印度政府也是正在抓紧赶工,不能真被大伙发现他没那个能力啊。
根据美国国会6月17日发出的报告指出,美国和印度在各个技术领域的合作均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并且特别称赞了美国宇航局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在为印度宇航员首次登陆国际空间站做出的联合努力
但是,在这项报告中,并没有提及什么时间发射,也没有透露发射任务的承运人是谁。
真是笑了,只能说,印度能和美国合作,原来是因为你俩有共同语言啊,可以说都是老推迟专家了。
从近几年在航天领域的表现来看,印度确实也是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我们知道的,印度前几年一直致力于登月计划,2023年也是成功使他们的月船3号登陆上月球南极,成为首个在月球南极着陆的国家,也是继美国、中国和前苏联后第四个实现受控登月的国家。
据了解,月船3号还装置了一个比较厉害的仪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它可以在非接触的状态下,快速快测算出物质的元素成分信息,对其在月球表面的月壤研究提供了巨大帮助。
#p#分页标题#e#印度月船3号探测器
除此之外,印度在卫星领域也比较厉害,2017年,他们有一次火箭发射,据说是一口气就发射了104颗卫星,创下了世界上单次发射搭载最多卫星的纪录。
但是,这里我想插一句,这104颗卫星除了一颗730公斤的大卫星外,其余103颗卫星的总重才712公斤,说白了,三哥,您这是在太空中撒土豆呢。
2019年,印度又完成了反卫星武器试验,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我国以后第四个正式拥有反卫星能力的国家。
这还没完,据法新社报道,去年在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登月后仅仅一周,他们又发射了首个太阳探测器日地L1点太阳号(Aditya-L1),当时有近50万名印度观众观看了探测器发射的直播,还有数以千计的民众前往发射场附近的观景台,在火箭升空时雀跃欢呼。
本来,印度人就非常的爱装了,政府再这么一整,更狂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但是,事实上,印度航天的短板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就是印度的工业基础太过薄弱、没有完整的供应链以支持其完成整套载人航天设备的开发,这也是为啥印度的航天技术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都饱受质疑。
举个例子,印度分别于2008年和2019年两次成功发射的月船1号和月船2号着陆器都在月球表面尝试软着陆时失联。
除此之外,技术方面也是有很大问题。
一是印度研制不出强大运载能力火箭以运送大重量的卫星和飞船,二是印度研制不出像中国嫦娥四号那样的变推力发动机,只能使用容易发生故障的组合发动机来替代,月船2号就是因此失败的。
所以,总得来说,在航天领域,如果将中、美、俄划分为第一梯队的话,印度只能属于和日本、欧洲齐平的第二梯队。
所以就他这样的水平,还敢碰瓷中国,真是随随便便就能把他秒了。
要说印度这两年航天发展为啥这么快,其实大部分要归功于国际环境对他们有利,最近这又抱上美国大腿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吗。
还有就是,例如印度导航卫星内的高精度原子钟都是从欧洲进口的,月船1号上接近一半的科学探测仪器都来自其他国家,就连印度的宇航员都是在美国、俄国的训练基地培养出来的。
所以,在各路大佬的扶持下,自然而然,印度网友就对自己国家的航天水平产生了幻觉,他们甚至指出,印度的月船三号探测器能成功软着陆月球南极,这就表明,印度在太空探索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在全球的航天竞赛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他们爱咋想咋想吧,我感觉有位国内网友说的就很对,我们中国又何尝不是一路被嘲笑着走过来的呢?真的泪目了,对于印度航天,我们还是鼓励鼓励吧,实在不行看个乐子就得了。
总结总的来说,印度最近几年航天方面发展的的确不错,但是也不至于不知好歹,盲目自信得说比我们中国厉害,那真没必要。
好好发展自家的,独立自主,不靠别人,才是关键。
对于印度载人航天,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分享讨论!
土星有行星环,地球为啥没有?本来地球曾经有过,火星将来也会有
这四颗行星都属于巨行星,它们的引力比岩质行星更大,因此它们能够将星球周围的小物质吸附过来,从而形成行星环。
除了质量不同之外,行星环的形成与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也有一定关系,太阳系四个岩质行星都没有行星环,另一个真相也是它们都距离太阳较近,太阳风就比较强烈,而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水分子也无法凝结成冰晶,更无法与尘埃凝聚成较大的小行星等,所以就很不容易形成行星环了。
不过,行星环还有另一种形成模式,就是行星的卫星围绕行星运行的时候,或者其他大个头的小行星或彗星等路过行星的时候,它们若与行星的距离达到洛希极限,那么这颗小星体就会分解成为行星的行星环,比如若月球距离地球大约1万公里的时候,就会被地球的引力撕成碎片,从而变成地球的行星环。
本来在月球形成的时候,就经历过成为地球行星环的一刻,天文学家们普遍认为月球是由于一颗质量较大的天体撞击地球之后形成的,撞击后飞溅出去的碎块曾经形成了地球的行星环,但是由于这个行星环的物质分布很不均匀,导致行星环的物质凝聚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月球。
而火星的卫星火卫一由于距离火星较近,并且仍然在一步步靠近火星,所以他将来也有可能会到达火星的洛希极限,从而成为火星的行星环也有一种可能是将来直接撞击的火星上。
星空有约|今年别错过火星和这三颗行星同框
届时,公众将看见两颗明亮行星近距离同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专家介绍,这是2024年适宜观赏的第一场太阳系行星相合。
什么是行星相合?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天文学上定义的合并非两个天体真的合并在一起,而是指两个天体的地心视赤经或地心视黄经相同。
行星合行星、行星合月都指的是两个天体的地心视赤经相同。
不同于每个月会发生多场的行星合月,2024年全年共有12次太阳系行星相合,这与行星在天球上‘走’一圈的时间有关。
王科超说,今年最适合观赏的行星相合,除了2月22日的火星合金星,还有4月11日的火星合土星,以及8月15日的火星合木星。
这四颗行星都很明亮,且这三次相合两个天体间的角距离都不到1度,肉眼就能看到两颗星同框的画面。
何时适合观赏这三次行星相合呢?天文学上合是一个精准时刻,但对公众观测而言,在‘合’的前后几天都可观赏这一天象。
王科超说,三次相合时,两颗行星都位于太阳的西边,观赏时间都在日出之前。
具体到火星合金星,适宜观赏的时间约为日出前一小时,火星合土星的适宜观赏时间约为日出前一个半小时,火星合木星则是在午夜后到日出前都适宜观赏。
肉眼观测这三次相合,两颗行星相距这么近,如何分辨?王科超建议,一是从亮度上看,相合时,金星、木星都明显比火星要亮,土星比火星稍亮些。
二是从方位上分辨,肉眼看去,相合时,火星在天空上位于金星的下方,位于土星、木星的上方。
我们肉眼看到的两颗行星同框,是由于两颗行星及地球在运行过程中,排列成近似一条直线而出现的视觉现象,两颗行星实际上相距甚远,以火星与土星为例,二者间距离约为12亿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