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卫六天然气是地球的数百倍,储量丰富,如果不小心点燃会怎样?

它是何时发射的呢? 旅行者1号是在1977年发射的,已经在太空中飞行了40多年。
它的发射有何意义?土卫六是如何被旅行者1号发现的?它有哪些特殊之处?它的探测有何重要意义?听说土卫六的天然气储量是地球的数百倍,那如果不小心点
【菜科解读】
太阳系的边缘目前还漂浮着两个人类探测器,其中旅行者1号作为最先到达太阳系边缘的探测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是何时发射的呢?
旅行者1号是在1977年发射的,已经在太空中飞行了40多年。
它的发射有何意义?土卫六是如何被旅行者1号发现的?它有哪些特殊之处?它的探测有何重要意义?听说土卫六的天然气储量是地球的数百倍,那如果不小心点燃了会怎样?
旅行者一号
旅行者1号1977年美国为了更好地探索宇宙,发射了旅行者1号和2号。
旅行者1号的初始任务是搜集木星和土星的详细数据,以及周围卫星的情况,但这项任务它早在1980年就已经圆满完成了。
本来旅行者1号的后续任务是去探访天王星和海王星,结果它在搜集土星周围数据的时候,发现了一颗有着浓厚大气层的卫星,它也是土星卫星中最大的那一颗——土卫六。
于是科学家们决定让旅行者1号去一探究竟,看看这颗卫星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又是否会有生命存在。
土卫六
这样一来,探访太阳系远处那两颗冰巨星的任务,便落到了晚发射16天的旅行者2号头上,当然旅行者2号同样圆满的完成了探测任务,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
旅行者1号却在搜集土卫六的信息时,因为受到了额外的引力影响,偏离了最开始规划的飞行路线。
好在最后还是安全到达了太阳系的边缘,肩负着观测太阳风粒子的新任务。
旅行者一号和旅行者二号
旅行者1号和2号的发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两个探测器上都装载了一张黄金唱片,上面记录了地球上的声音和各种图像,还有各种语言的问候语。
唱片中的数据可以保存数亿年,而且音质也不会受到损伤。
装载唱片的目的是想要,将地球的信息传达给探测器可能会遇到的外星文明,做一个隔空的交流。
黄金唱片
土卫六的甲烷土卫六的体积比水星还要大,质量虽然比不上水星但与冥王星相差不多。
它最特别的地方便是那团浓厚的大气层,它是除地球之外唯一一个有大气层的星体,
研究表明土卫六的大气中有98.44%是氮气,是太阳系中除了地球外唯一的富氮星体。
当然大气中并不只有氮气这一种物质,还有许多碳氢化合物,包括甲烷、乙烷、二氧化碳等。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物质的存在,科学家们才猜测土卫六上有非常多的甲烷或乙烷。
不过科学家们发现土卫六的气温非常低,大概在零下180摄氏度左右,如果该星球上存在大量的甲烷也不会是气体的形式,因为它们在零下160摄氏度左右便会变成液体。
#p#分页标题#e#所以科学家们认为土卫六上存在许多甲烷和乙烷湖泊,他们在通过望远镜对其观看时发现了大量的闪烁点,觉得这很可能是液体湖泊或海洋在反光。
并且还为上面的各大湖泊做了命名。
比如一个叫做丽姬亚海的甲烷湖,被推测大约有13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为20~40米,这比我国的福建省面积都还要大。
科学家在土卫六上发现了甲烷湖
按照科学家的推测,土卫六上处处都是甲烷等气体,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气存储罐,它所蕴藏的天然气含量可能是地球的数百倍。
如果人们能够利用好这些气体资源,那肯定对人类的社会发展有更大的帮助。
可是这样看来土卫六好像也是一颗极易被引爆的炸弹,会不会在某一天被点燃爆炸了。
这可能性很小,通过前面的数据和结论我们可以知道,土卫六上大部分都是氮气,还有一些其他的碳氢化合物。
但是并没有氧气的,既然没有氧气就不可能发生燃烧的现象,甲烷等物质也不会被点燃。
所以即使土卫六真的存在大量的天然气,也不会被浪费掉,况且土卫六上也是有水存在的,不过因为气温过于低下,该星球上的水基本都是固态的形式。
土卫六上也水的存在
哪怕外力干预向土卫六释放了大量的氧气,也不会让该星球变得暖和起来,因为燃烧的反应物质是有限的,一旦燃烧完毕土卫六的气温还是得反弹回去。
当然在最开始燃烧的过程中,也许会将该星球上的冰给融化,甲烷湖泊也会转化为气体进入大气层中,这个时候的大气层会变得更加适宜生命生存。
土卫六表面想象图
毕竟甲烷也被认为是生命存在的条件之一,曾经人们就因为在火星大气中发现了含量极低的甲烷,始终觉得火星一定存在过生命。
所以对人们来说,土卫六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更高,毕竟它既拥有浓厚的大气层,又有大量的甲烷等物质,甚至还有与地球类似的风雨构造过程。
既然土卫六有如此多生命存在的可能,那人们肯定得对它进行更为详细的研究,毕竟生命的形成和演化是科学家们一直都在追寻的答案。
于是更多的探测器被派去观测这颗神奇的星球。
甲烷被认为是生命存在的条件之一
新的探测卡西尼太空船就是其中一个,不过它发回的许多照片和数据让科学家开始怀疑开始的判断。
2004年11月卡西尼号拍下了土卫六的南极地区,但从照片来看并未发现甲烷,这与科学家们认为的,土卫六充满甲烷湖泊并不相符。
卡西尼号还使用了雷达遥感测绘技术拍摄土卫六的地貌,发现土卫六的大部分地形都很平坦,表面几乎没有超过50米的山地,这些地貌被认为是火山活动形成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风力侵蚀形成的条纹状地貌。
#p#分页标题#e#卡西尼号太空船
当然卡西尼号也发现了一些液态烃和部分类似湖泊的信号,但科学家们并不能判断那是由什么构成的,甚至无法确定里面是液体还是固体。
有些科学家根据卡西尼号发回的照片还提出,也许土星六上并不存在液态甲烷湖泊,之前的判断是错误的。
卡西尼号模型
虽然关于土卫六的具体信息人类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了解,但卡西尼号传回的土卫六数据已经让人类对其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卡西尼号是1997年10月发射升空的,虽然它并不是人类发射的第一个土星探测器,但它却是
第一个负责研究土星及其周围许多卫星的绕行探测器。
虽然卡西尼号是在1997年发射的,但它实际到达土卫六的时间是2004年,在这之间卡西尼号利用弹弓引力效应先去探测了金星和木星,然后才前往土星方向。
到达土卫六不久卡西尼号被观测到土卫六的大气内部旋转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大气云和风带在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不仅如此,卡西尼号还在2004年发现了土卫三十二、土卫三十三和土卫三十四。
从探测器传回的有关土卫六的数据和信息中来看,土卫六的大气成分跟早期地球大气的构成十分相似。
所以科学家们认为土卫六很有可能存在过生命,或者说现在也可能存在生命。
毕竟土卫六是目前太阳系中发现的唯一一个有着浓厚大气层的卫星,而且大气中的甲烷成分也被认为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地球
美国媒体报道科学家们还从卡西尼号探测器传回的数据中,分析出土卫六的大气层中也存在有雷电风暴等自然现象,这些与地球十分类似的条件更加让科学家们怀疑,该星球上存在有生命的痕迹。
毕竟无机混合物很有可能在雷电活动释放的电量条件下,转化形成有机化合物,这也是形成生命的基础条件之一。
卡西尼号为我们传回了很多重要资料
虽然卡西尼号目前已经停止了运作,但它关于土卫六的探测任务完成得非常圆满,科学家们也会继续发射其他的探测器前去探索土卫六更详细的信息。
地球上“美丽且充满生机”的“伤疤”——东非大裂谷
在意之甚,以至于心理扭曲都有可能。
可在我们的地球母亲的脸上,有一道长长的“伤疤”,它不是“丑陋”的代名词,而是一道“美丽且充满生机”的“伤疤”! 1.形成 如果从卫星上俯瞰东非大裂谷这个世界陆地最大断裂带,它真的犹如一道巨大的疤痕横列在东非草原上。
在地质构造运动中,地幔中的岩浆会往地面上涌,迫使部分地壳上隆,部分下陷,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发生断裂,大裂谷由此形成。
东非大裂谷确实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最深处可以达2000米以上。
许多人一定以为那里充满了险峻、幽暗,可这个深度是相较于海平面而言的,真正走到大裂谷地区的时候,你会发现这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2.生机 在大裂谷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火山。
火山表面看起来脾气很暴烈,可是它却是地球生命形成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火山喷发出的气体改变了地球的大气成分,创造了生命耐以生存的大气层。
而喷发出来的火山灰富含各种微量元素,积淀之后就形成了肥沃的土壤,生命继而在这片沃土形成。
在大裂谷地区散落有很多火山、湖泊,裂谷的周边则是肥沃的草原。
有丰厚的水草自然就会有动物。
在广阔的大裂谷草原上,生存着种群数量极大的野生动物:斑马、角马、野牛、羚羊,当然还有猎豹、大象、秃鹫等等。
可以说大裂谷地区集中了非洲最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一幅美丽的地球生态画卷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人们眼前。
通过对大裂谷的考察,一些科学家提出最早的人类就出现在大裂谷地区,通过迁移走向世界各地。
当然这样的假定遭到了很多其他理论的挑战,比如说多地起源说。
中国的科学家就提出人类的最初形成并不只在非洲一地,而是在很多地方不同时间出现。
毕竟如果人类最早在非洲形成,然后分布到世界各地,那么北京猿人属于最早一批人类的理论就站不住脚了。
3.新大陆 东非裂谷带正发生不断的延伸,最终非洲将分离出一个新的大路,已经是科学界不争的事实,只不过时间早晚而已。
有人推测可能是在一千万年以后,有人觉得可能会更久,但每年这种变化无时不刻的都在发生着。
在埃塞俄比亚偶尔会发生地震,表面地层裂开,不断延伸着断裂带。
4.马拉松之乡 丰富的自然资源似乎并没有给当地的人民带来多大的财富,这里的人们生活十分贫苦。
不过在大裂谷地区,尤其是在肯尼亚,人们找到了一种改变贫苦命运的方式:跑步。
在大裂谷地区,人们主要通过放牧获得经济来源,为了追逐适合的草原,当地的人民往往需要把牛羊驱赶到离家很远的地方,而过程中多是道路崎岖的山区。
为了能在日落前尽快赶回家里,长期以来这里的人们就炼成了极为娴熟的跑步技巧。
现在在大裂谷地区有专门的跑步学校,世界上很多知名的教练都来这里挑选选手。
他们在跑步运动中也创造了奇迹:世界上最出色的马拉松选手中,有超过一半是肯尼亚人,其中的大多数又来自于大裂谷地区。
相较于一些哗众取宠的跑马拉松的人,大裂谷地区的人民把跑步当作是一种改变命运的机会,赌上了自己的未来。
跑步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神圣的运动,他们真的是用生命在奔跑! 随机文章苏联外星婴儿事件,外星飞船逃生舱发现外星婴儿(1年后死)世界上十大最神秘的木乃伊,外星人木乃伊毁掉你的三观有些陨石为什么值钱,天外陨石有什么价值(最贵陨石30000元一克)历史上最廉价的防空武器之防空气球,铁索连接组建天空防御网络神仙修炼层次境界,鬼仙/人仙/地仙/金仙/大罗金仙/圣人/天道圣人
意大利考古发现40万年前古人类已利用大象骨头制作各种工具
最新一项考古研究中,来自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考古学家 Paola Villa 和她的同事,对意大利一个有大量大象死亡的地点进行挖掘考古,,并发现了这些人工制作的工具。
研究小组发现,大约在 40 万年前,在这个遗址中,人类利用这些大象的尸体创造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骨质工具--有些工具是用复杂的方法制作的,这些方法在 10 万年后才会变得普遍。
科罗拉多大学自然古代博物馆副馆长 Villa 表示:“在该时期的其他遗址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骨质工具,但并没有这么多种定义明确的形状”。
该研究将目标锁定在离现代罗马不远的一个名为 Castel di Guido 的遗址。
几十万年以前,这里是被一条短暂的溪流刻出的沟壑所在地,一种有 13 英尺高被称为直牙象(Palaeoloxodon antiquus)的物种会在这里解渴,偶尔也会死亡。
Villa 表示:“在Castel di Guido,人类以标准化的方式折断大象的长骨,并生产标准化的坯件来制作骨质工具。
而这种能力直到很久以后才变得普遍”。
就在 40 万年前,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刚刚开始在欧洲出现。
维拉怀疑吉多堡的居民是尼安德特人。
Villa 表示:“大约40万年前,你开始看到习惯性地使用火,这是尼安德特人血统的开始。
这对吉多堡来说是一个非常主要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