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太阳系,假如地球直径1厘米,缩小的太阳系仍大得难以想象

旅行者一号已经飞离地球44年了,行程达到224亿公里。
但是它还没有离开太阳系。
太阳系示意图 太阳系究竟有多大呢?我们来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一下太阳系的真实大小。
假如地球直径1厘米,同比例缩小后的太阳系会有多大呢? 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卫星地图上丈量一下缩小版的太阳系了。
请朋友们思考一个
【菜科解读】
冥王星远在太阳59亿公里之外,它仍旧在围绕太阳公转。
旅行者一号已经飞离地球44年了,行程达到224亿公里。
但是它还没有离开太阳系。
太阳系示意图
太阳系究竟有多大呢?我们来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一下太阳系的真实大小。
假如地球直径1厘米,同比例缩小后的太阳系会有多大呢?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卫星地图上丈量一下缩小版的太阳系了。
请朋友们思考一个问题,假如地球的直径缩小为1厘米,你觉得太阳系的范围会有多大呢?带着这个问题看一下文章,看看结果和你想象的是不是一样?
太阳系
先来了解一下真实的太阳系有多大?所有受到太阳引力影响而围绕着太阳公转的天体,都是属于太阳系的。
虽然现在大部分的太阳系还是未知领域,但是科学家估计太阳的引力作用范围可达2光年。
若以理论上的长周期彗星发源地奥尔特云外侧作为太阳系的边界,半径范围也能达到1.6光年。
毫无疑问,太阳统治着一个疆域十分辽阔的帝国。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56公里。
如果将地球的直径缩小为1厘米,那么地球的直径被缩小了大约13亿倍。
地球也就变得像是一个玻璃弹珠那样大小了。
地球直径1厘米
先看一下地球身边的月球是个怎样的存在。
月球的直径大约3476公里,是地球直径的27%。
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4万公里,是地球直径的30倍。
因此,当地球直径变为1厘米后,月球就是位于地球30厘米处的一个直径仅3毫米的小球。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真实空间比例就像这样。
地球和月球真实空间比例
天文学家把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1.496亿公里规定为1个天文单位。
天文单位常用来衡量太阳系天体之间的距离。
例如火星到太阳的距离是1.52天文单位,也就是说火星到太阳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1.52倍。
理解了天文单位的含义,我们就可以用天文单位来丈量太阳系了。
日地距离
1天文单位的距离大约是地球直径的11700倍。
因此当地球的直径是1厘米的时候,1天文单位距离就是约117米。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卫星地图上测量一下缩小版的太阳系了。
我们就以山东青岛栈桥上的八角楼回澜阁作为太阳系中心太阳的位置吧!看看缩小后的太阳系的边缘会延伸到哪里?
青岛栈桥
太阳的直径是139.2万公里,是地球直径的109倍。
因此,假如地球直径是1厘米,太阳的直径就是1.09米,太阳和地球相距117米。
水星距离太阳大约0.387天文单位,直径大约是地球的38%,同比缩小后水星距离太阳约45米,直径约4毫米。
金星距离太阳0.725天文单位,直径是地球的95%,同比缩小后金星距离太阳大约85米,直径约1厘米。
火星距离太阳1.52天文单位,直径是地球的53%,同比缩小后距离太阳178米,直径约5毫米。
小行星带距离太阳2.17~3.64天文单位,同比缩小后距离太阳254米~426米。
从卫星地图上看,缩小后的小行星带外侧已经离开栈桥了。
#p#分页标题#e#小行星带
木星距离太阳5.2天文单位,直径是地球的11倍,同比缩小后距离太阳大约608米,直径是11厘米。
土星距离太阳9.54天文单位,直径大约是地球的9倍,同比缩小后距离太阳1116米,直径9厘米。
木星土星距离太阳
天王星距离太阳19.2天文单位,直径大约是地球的3.9倍,缩小后距离太阳2246米,直径大约4厘米。
海王星距离太阳30天文单位,直径是地球的3.86倍,缩小后距离太阳3510米,直径差不多也是4厘米。
冥王星距离太阳39.5天文单位,直径大约是地球的20%,同比缩小后距离太阳大约4622米,直径大约2毫米。
冥王星距离太阳
到目前为止,缩小后的太阳系中的这些天体到太阳的距离还没有离开青岛市区呢!
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冥王星在太阳系中的真实的大小比例的空间分布图实在是太长了,文中放不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末端的链接进入视频中观看。
看到这里,朋友们是不是觉得我们平时看到的那些太阳系示意图简直是毁三观啊!
真实的太阳系不是这样的
如果你觉得太阳系的大小不过如此,就有些小看太阳系了。
它更加辽阔的空间还在后面呢!
冥王星是位于太阳系柯伊伯带的天体。
天文学家认为柯伊伯带离太阳50天文单位~500天文单位。
所以假如地球直径1厘米,那么同比例下的柯伊伯带就距离太阳5.85公里~58.5公里。
从地图上看,缩小后的柯伊伯带外侧到太阳的距离已经离开青岛市区了。
旅行者一号目前距离地球大约224亿公里,150天文单位。
它还在柯伊伯带中,在缩小的太阳系中它离开了地球大约17.55公里。
蓝色透明区域为缩小后的柯伊伯带
2003年科学家发现了太阳系中最遥远的天体之一,塞德娜。
塞德娜在近日点约76天文单位,远日点约937天文单位,平均距离约520天文单位。
在地球直径为1厘米的微缩版太阳系中,塞德娜距离太阳最近8.89公里,最远约110公里,平均距离约61公里。
缩小后塞德娜到太阳的距离
虽然塞德娜距离太阳如此遥远,但它仍是太阳系中的一员,它围绕太阳一周需要大约11400年。
科学家认为塞德娜不是柯伊伯带天体,它是首个被发现的奥尔特云天体。
奥尔特云是包裹在太阳系最外层的球状云团。
这里是长周期彗星的发源地。
缩小后的威斯特彗星的远日点
例如在1975年发现的威斯特彗星,它的远日点大约7万天文单位。
如果换算成我们常用公里就是大约10.5万亿公里,用光年表示则有1.1光年。
在缩小的太阳系中,威斯特彗星距离太阳大约8190公里。
这可是相当于青岛到欧洲希腊的直线距离。
#p#分页标题#e#威斯特彗星
奥尔特云距离太阳大约1~1.6光年。
这里的冰质天体的数量高达1万亿颗。
1光年相当于63241天文单位。
因此奥尔特云的最外层距离太阳可达10万天文单位,如果以奥尔特云为太阳系的边界,太阳系的半径范围就有1.6光年。
奥尔特云
假如地球直径1厘米,同比例下的太阳系半径范围可达11700公里。
回到卫星地图上,看看我们已经离开青岛栈桥多远了呢?这相当于青岛到南非的直线距离。
从青岛到南非,这就是把地球直径缩小为1厘米后,同比例下的太阳系的大小。
缩小后的太阳系
如果把缩小的太阳系看作是一个星球,这是一个比地球实际直径大1.83倍的超级地球!它有6个实际的地球大小。
而此时的地球却好比是一个直径1厘米的玻璃弹珠。
现在大家知道太阳系有多大了吧!地球是有多么渺小了吧?太阳系的大小是不是和你想象的一样呢?一起聊一聊吧!
视频更精彩,图文同步视频:
哈雷彗星围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是多少?
对此,许多人想知道:哈雷彗星围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哈雷彗星下一次何时出现?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解惑。
一、哈雷彗星是什么星彗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扫帚星”,它是太阳系中质量较小的天体,与地球一样围绕太阳转动。
据了解,人们至今已发行1600多颗彗星,其中最大最容易观测的就属哈雷彗星了。
之所以有此名,是因为这颗彗星是一位叫哈雷的英国天文学家第一次算出的。
二、哈雷彗星围绕太阳运行的周期,76年根据计算,也根据早期的一些记载,哈雷彗星围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76年,这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见两次的彗星。
其实,人类能肉眼看到的彗星除了哈雷彗星外还有很多,而且更加壮观,不过那些彗星都是数千年才会出现一次,人很难看到。
三、哈雷彗星最早记载的书,春秋据小编查询得知,从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起到清代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止,哈雷彗星出现过31次,每次出现,我国都有详细记录。
至于哈雷彗星最早记载的书,应该就是《春秋》一书了,西方最早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是在公元66年,这比我国晚了几百年!《春秋左传·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这是世界第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其实中国人对哈雷彗星的记载,最早可上溯到殷商时代。
《淮南子·兵略训》:“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汜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时有彗星,柄在东方,可以扫西人也!”这是公元前1057年的哈雷彗星回归的记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新研究表明银河系或有20亿颗行星像地球
研究人员说,研究结果暗示,我们的银河系中也许存在着数十亿颗类地行星。
这些新的计算结果基于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收集的数据。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2月轰动全球,它发现了超过1200颗太阳系外潜在行星,包括68个可能与地球大小类似的行星。
美国航天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关注的主要是位于其恒星宜居带内、与地球大小类似的行星。
宜居带是指,允许星球表面存在液态水的区域。
研究人员分析开普勒4个月来收集的原始数据后确定,在所有类日恒星中,预计有1.4%到2.7%的恒星拥有类地行星,这些类地行星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0.8至2倍,且位于其恒星的宜居带内。
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天文学家约瑟夫·卡坦扎里蒂说:“这意味着,存在许多与地球大小类似的星球,在银河系中有20亿颗。
在数量这么多的情况下,其中有一些行星也许存在生命甚至是智慧生命的概率比较大。
这还只是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另外还有500亿个其他星系。
” 在研究了开普勒收集的3至4年的数据后,科学家们预言,将发现总共12个类地星球。
他们还说,其中有4个已经在数据公布后的4个月内被陆续发现。
科学家们预测,银河系中可能总共有500亿颗行星,尽管它们不全都是大小与地球类似且位于其恒星宜居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