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8日的日全食中,一颗微小的掠日彗星SOHO

(图片uux.cn/ESA/NASA/SOHO/USNRL/LASCO C3)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哈里·贝克):在最近的日全食中,一颗微小的掠日彗星被发现、拍摄并摧毁,这一切都发生在24小时内。
专家表示,这是在日食期间发现彗星的少数几次之一。
星期一(4月8日),北美数百万人观看了月球,因为它暂时挡住了我们的主星,它的阴
【菜科解读】
这颗名为SOHO-5008的新彗星在日食结束数小时后被太阳摧毁。
(图片uux.cn/ESA/NASA/SOHO/USNRL/LASCO C3)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哈里·贝克):在最近的日全食中,一颗微小的掠日彗星被发现、拍摄并摧毁,这一切都发生在24小时内。
专家表示,这是在日食期间发现彗星的少数几次之一。
星期一(4月8日),北美数百万人观看了月球,因为它暂时挡住了我们的主星,它的阴影以超过1500英里/小时(240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间的全食路径上掠过。
这一宇宙事件也可以从太空中看到,它特别特别,因为日全食的长度长达4分28秒,日全食是太阳光线完全被遮挡的时期。
据Spaceweather.com报道,在日食前的几个小时里,泰国的业余天文学家Worachate Boonplod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太阳和日层天文台(SOHO)的日冕仪上发现了一颗微弱的破坏后,在太阳附近发现了一枚小彗星。
这颗彗星被命名为SOHO-5008。
华盛顿特区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的天体物理学家和计算科学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阳光彗星项目的负责人卡尔·巴特姆斯后来在社交平台X上预测,在整个过程中,摄影师可以看到这颗微小的彗星——他是对的。
据Spaceweather.com报道,当月影掠过新罕布什尔州上空时,业余天文学家林子璇在全食过程中拍下了这颗彗星。
在这张新照片中,彗星在黑暗的天空中几乎看不见,只是一个微小的模糊。
Battams在X上写道:对掠日彗星的地面观测极为罕见,只有在日食期间才有可能。
但他补充道,肉眼无法看到这颗彗星。
林子璇在全食期间从新罕布什尔州拍摄了这颗新彗星。
(图片uux.cn/林子璇)据Spaceweather.com报道,同一天晚些时候,天文学家失去了对SOHO-5008的追踪,因为它很可能在离太阳太近后解体,就像大多数其他掠日者最终所做的那样。
由于研究人员在彗星毁灭前收集的数据有限,目前尚不清楚这颗彗星有多大,也不清楚它离太阳有多近。
太阳镜是19世纪末首次被发现的彗星,距离太阳约500万英里(800万公里),距离太阳的距离约为水星的10倍。
据Spaceweather.com报道,大多数掠日者属于Kreutz群,据信是2000年前爆炸的一颗巨型彗星的碎片。
在全食后拍摄的日冕仪图像中,这只食日鸟最清晰可见。
(图片uux.cn/NASA/SDO)这不是第一次在日食期间拍摄到食日者的照片。
在2020年12月14日阿根廷和智利上空的日食中,同样由Boonplod发现的彗星C/2020 X3(SOHO-3524)被拍到驶向太阳。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称,专家们认为,这种被观测了更长时间的食日动物宽约50英尺(15米),行驶速度为每小时725000公里(450000英里)。
SOHO-5008并不是摄影师在日食期间寻找的唯一彗星。
低温火山彗星12P/Pons-Brooks,也被称为魔鬼彗星,预计也可以通过相机甚至肉眼看到。
然而,据《商业内幕》报道,事实证明,这颗地狱般的彗星比预期的要难发现得多。
土星有行星环,地球为啥没有?本来地球曾经有过,火星将来也会有
这四颗行星都属于巨行星,它们的引力比岩质行星更大,因此它们能够将星球周围的小物质吸附过来,从而形成行星环。
除了质量不同之外,行星环的形成与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也有一定关系,太阳系四个岩质行星都没有行星环,另一个真相也是它们都距离太阳较近,太阳风就比较强烈,而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水分子也无法凝结成冰晶,更无法与尘埃凝聚成较大的小行星等,所以就很不容易形成行星环了。
不过,行星环还有另一种形成模式,就是行星的卫星围绕行星运行的时候,或者其他大个头的小行星或彗星等路过行星的时候,它们若与行星的距离达到洛希极限,那么这颗小星体就会分解成为行星的行星环,比如若月球距离地球大约1万公里的时候,就会被地球的引力撕成碎片,从而变成地球的行星环。
本来在月球形成的时候,就经历过成为地球行星环的一刻,天文学家们普遍认为月球是由于一颗质量较大的天体撞击地球之后形成的,撞击后飞溅出去的碎块曾经形成了地球的行星环,但是由于这个行星环的物质分布很不均匀,导致行星环的物质凝聚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月球。
而火星的卫星火卫一由于距离火星较近,并且仍然在一步步靠近火星,所以他将来也有可能会到达火星的洛希极限,从而成为火星的行星环也有一种可能是将来直接撞击的火星上。
星空有约|今年别错过火星和这三颗行星同框
届时,公众将看见两颗明亮行星近距离同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专家介绍,这是2024年适宜观赏的第一场太阳系行星相合。
什么是行星相合?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天文学上定义的合并非两个天体真的合并在一起,而是指两个天体的地心视赤经或地心视黄经相同。
行星合行星、行星合月都指的是两个天体的地心视赤经相同。
不同于每个月会发生多场的行星合月,2024年全年共有12次太阳系行星相合,这与行星在天球上‘走’一圈的时间有关。
王科超说,今年最适合观赏的行星相合,除了2月22日的火星合金星,还有4月11日的火星合土星,以及8月15日的火星合木星。
这四颗行星都很明亮,且这三次相合两个天体间的角距离都不到1度,肉眼就能看到两颗星同框的画面。
何时适合观赏这三次行星相合呢?天文学上合是一个精准时刻,但对公众观测而言,在‘合’的前后几天都可观赏这一天象。
王科超说,三次相合时,两颗行星都位于太阳的西边,观赏时间都在日出之前。
具体到火星合金星,适宜观赏的时间约为日出前一小时,火星合土星的适宜观赏时间约为日出前一个半小时,火星合木星则是在午夜后到日出前都适宜观赏。
肉眼观测这三次相合,两颗行星相距这么近,如何分辨?王科超建议,一是从亮度上看,相合时,金星、木星都明显比火星要亮,土星比火星稍亮些。
二是从方位上分辨,肉眼看去,相合时,火星在天空上位于金星的下方,位于土星、木星的上方。
我们肉眼看到的两颗行星同框,是由于两颗行星及地球在运行过程中,排列成近似一条直线而出现的视觉现象,两颗行星实际上相距甚远,以火星与土星为例,二者间距离约为12亿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