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金星和火星位置互换,太阳系会不会又多两个生命星球?

【菜科解读】
有朋友问道:如果金星和火星位置互换,太阳系会不会又多了两个生命星球呢?
火星、金星和地球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呢?原来,金星是一颗非常炎热的行星,表面温度高达462℃。
金星之所以炎热,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金星距离太阳比较近。
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082亿公里,是太阳系中第二靠近太阳的行星。
二是金星的大气层非常浓密,地表大气压是地球的90倍,并且其中的96.5%是能够产生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气体。
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金星就好像是一个穿着厚羽绒服而靠近大火炉的人,实在是热的不行了。
火星和地球
跟金星截然相反,火星是一个非常寒冷的星球。
火星表面温度为-143~35℃。
火星之所以寒冷也有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火星位于一个距离太阳更远的轨道上。
火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2.28亿公里,比金星远了1.2亿公里。
其次,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只有地球表面大气压的1/150。
虽然火星稀薄的大气层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不足以让火星变得暖和起来。
如果说金星的大气层是一件厚厚的羽绒服,那么火星的大气层充其量也就是一件纯棉T恤。
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火星就像是一个寒冬只穿着一件T恤衫的人又不幸站在离大火炉甚远的地方,只能冻得瑟瑟发抖了。
太阳系
如果我们将金星和火星位置互换会怎样呢?穿着厚羽绒服的金星不就变得凉快起来了吗?同样的穿着单T恤的火星不也变得暖和起来了吗?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这两颗行星不就都有机会成为生命星球了吗?
那么要想成为一颗生命星球需要什么条件呢?关于这个问题,地球最有经验。
那么地球是如何成为一颗生命星球的呢?总的来说有4个因素。
地球
第一点,距离合适。
也就是说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刚刚好。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5亿公里。
这段距离让地球表面温度刚好维持在液态水稳定存在的范围内。
相对于地球刚刚合适的距离,金星离太阳有点近了,而火星则离得远了些。
第二点,液态水。
水是生命存在的关键性因素。
地球表面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有着大量的地表水。
金星因为高温的原因,没有地表水存在,大气层中只有微量的水蒸气存在。
而火星则因为寒冷的原因,水大多以固态冰的形式封印在了两极或地下永久冻土层中,地表也没有稳定的液态水存在。
大气层
第三点,大气层。
大气层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呼吸气体,也可以保护生命免受太阳辐射和宇宙射线的伤害,又可以维持行星表面的温度稳定。
金星和火星也都有大气层,区别无非就是大气层的厚与薄而已。
第四点,化学元素。
生命体是由多种化学元素组成的。
地球可以为生命体的组成提供碳氢氧氮磷硫等必要的化学元素。
金星和火星同样也可以。
它们两个也不缺这些化学元素。
金星
这么看来,要想成为一个生命星球,金星和火星缺的只是合适的距离和稳定的液态水而已。
如果它们两个互换位置,就能满足这两个条件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分两种情况去考虑。
第一种情况,把现在的金星和火星进行位置互换。
这两颗行星可能都成不了生命星球。
当金星来到火星轨道后,它离太阳更远了。
这或许会让它的表面温度变得低一些,但是这种效果并不明显。
金星的反照率非常的高。
大气层中的硫酸云将90%以上的阳光反射回了太空中。
因此,金星的高温不是由太阳辐射直接造成的,而是由失控的温室效应造成的。
#p#分页标题#e#金星炎热的地表
金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二氧化碳呢?科学家研究认为,随着太阳亮度的不断增加,金星上曾经存在的海洋全部蒸发了。
太阳辐射将水蒸气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氢气逃逸到了太空中,而留下的氧气则与金星表面的碳元素生成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这导致了金星再升温的同时,金星上的水也彻底消失了。
即使科学家最保守的估计,金星上的海洋也已经消失了26亿年。
没有水的金星,即便是变得凉快了,也不可能再成为一颗生命星球了。
远古时期的火星(想象图)
那来到金星轨道的火星呢?这颗质量只有地球1/9的行星,会在太阳的关爱下很快就会变得比地球还要暖和。
在火星冻土和极冠中尘封已久的水终于融化了。
可惜好景不长。
由于火星大气压太低了,又没有磁场的保护。
这些宝贵的水资源流出地表不久就会沸腾变成水蒸气。
强烈的太阳辐射又把水蒸气分解了。
太阳能够烤干跟地球一般大的金星,更何况是比地球小得多的火星呢?用不了多久,火星上的水就会消失殆尽,大气也会变得更加稀薄。
这么看来,互换轨道后的火星也不可能成为一颗生命星球。
远古时期的金星(想象图)
第二种情况,在太阳系八大行星形成之初,金星和火星就互换了位置会怎样?或者说火星变得跟金星一样大,而金星则只有火星一般大小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太阳系还真有可能出现两个生命星球呢?
火星就不用提了。
不管什么时候来到金星轨道上都是死路一条。
它很快就会被太阳烤干,变得死气沉沉。
而更大一些的金星就不一样了。
科学家发现,远古时期的金星是存在海洋的。
其水量估计和地球相当。
后来因为太阳亮度的增加,金星上的水被蒸发掉了。
金星地表
如果一开始金星就位于现在的火星轨道上的话,现在的太阳对它的影响要小得多。
海洋中的水会把大气层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变成碳酸盐类物质固定起来。
这样金星就会跟地球一样产生了碳循环。
温室效应就不会有现在这么严重了。
金星上的气温会比地球上寒冷一些。
但远要比现在的火星温度高。
如此一来,地球产生生命的基本要素金星上也具备了。
位于火星轨道的金星是有很大可能性变成太阳系第二个生命星球的,甚至出现了外星文明。
而且在遥远的未来,日渐变亮的太阳把地球上的海洋烤干了,而位于火星轨道上的金星其海洋还是碧波荡漾。
拥有海洋的金星(想象图)
如果真的是这样,太阳系就热闹了。
说不定那里的外星人正在刷着兔斯基聊科学的文章和短视频,并且给我点了一个赞呢!
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想法。
你是怎么看的呢?一起聊一聊吧!
文章中的涉及到的数据参考《重新发现太阳系·国家地理新视觉指南》、《宇宙视觉史》仅供参考。
哈雷彗星围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是多少?
对此,许多人想知道:哈雷彗星围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哈雷彗星下一次何时出现?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解惑。
一、哈雷彗星是什么星彗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扫帚星”,它是太阳系中质量较小的天体,与地球一样围绕太阳转动。
据了解,人们至今已发行1600多颗彗星,其中最大最容易观测的就属哈雷彗星了。
之所以有此名,是因为这颗彗星是一位叫哈雷的英国天文学家第一次算出的。
二、哈雷彗星围绕太阳运行的周期,76年根据计算,也根据早期的一些记载,哈雷彗星围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76年,这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见两次的彗星。
其实,人类能肉眼看到的彗星除了哈雷彗星外还有很多,而且更加壮观,不过那些彗星都是数千年才会出现一次,人很难看到。
三、哈雷彗星最早记载的书,春秋据小编查询得知,从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起到清代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止,哈雷彗星出现过31次,每次出现,我国都有详细记录。
至于哈雷彗星最早记载的书,应该就是《春秋》一书了,西方最早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是在公元66年,这比我国晚了几百年!《春秋左传·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这是世界第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其实中国人对哈雷彗星的记载,最早可上溯到殷商时代。
《淮南子·兵略训》:“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汜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时有彗星,柄在东方,可以扫西人也!”这是公元前1057年的哈雷彗星回归的记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太阳系最大的卫星不为人知的未解之谜,月亮的背后是外星生物
一、太阳系最大的卫星不为人知的秘密太阳系最大的卫星不为人知的秘密:木卫三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
直径大于水星,质量约为水星的一半,木卫三主要由硅酸盐岩石和冰体构成,星体分层明显,拥有一个富铁的、流动性的内核。
体积与水星相当,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拥有磁圈的卫星。
木星的卫星:木卫三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颗拥有磁圈的卫星,其磁圈可能是由富铁的流动内核的对流运动所产生的。
其中的少量磁圈与木星的更为庞大的磁场相交迭,从而产生了向外扩散的场线。
木卫三表面:表明它是由近乎等量的岩石和水构成的,后者主要以冰体形式存在冰体的质量占卫星总质量的46-50%。
木星和木卫三关系:木卫三最先并非伽利略所发现。
在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前360年之间 最有可能的是在公元前364年夏天我国战国时期的甘德就已经发现了木卫三,比伽利略早了2000多年。
后来天文学家西门·马里乌斯以希腊神话中宙斯的爱人伽倪墨得斯为之命名。
旅行者号航天器精确地测量了该卫星的大小,伽利略号探测器则发现了它地下海洋和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