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8.2万公里!一颗宽200米小行星正靠近地球马斯克:无法拦截

【菜科解读】
在宇宙中,星球和小行星的数量是如此之多,由于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小行星的飞行轨迹可能会发生改变,导致小行星向地球靠近,一旦高速飞行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将对地球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构成非常大的威胁。
地球已经诞生了46亿年,从地球诞生伊始,就开始了和各种小行星撞击的交锋,这些小行星有的撞上地球之后形成了一些天然的地质构造,有的则导致地球上的物种灭绝。
最早的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发生在39亿年前,那是地球刚刚诞生了几亿年的时候,地球上还没有任何的生命,所以对地球的影响不是特别大。
从地球诞生之后的20亿年开始,地球上开始有了微生物的存在,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小行星撞击事件所带来的影响才真正开始显现出来。
地球上的第一批生命遭受到的小行星撞击来自于火星,几十亿年前,火星遭遇了一次撞击事件,那颗撞上火星的小行星所带来的物质碎片,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飞行后,终于来到了地球,这些碎片中有一部分还带有生命微生物,这就是火星上的生命微生物首次来到地球上。
在距离现在大约3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次的大规模冰川时期,科学家通过对一些遗址的研究发现,地球上当时生活的海洋微生物数量急剧减少,一部分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地球遭受了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所以地球上的生命才会受到如此大的影响。
地球上最有名的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应该就是6500万年前的那次撞击事件了,那颗小行星的撞击给地球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几乎所有的恐龙都在那次撞击事件中灭绝,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也遭受到了非常大的破坏。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之所以能够在那次撞击事件之后迅速繁衍,与后来的人类有了很大的进化,都是因为地球遭受了那次撞击事件,给地球带来了一些机会,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忽视小行星撞击事件的危害性,毕竟像那样的撞击事件带来的是一场灭绝级别的浩劫。
二、高速飞行的小行星地球想要避免遭受撞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前发现高速飞行的小行星,并且对其进行轨道预测,以免其撞上地球。
据国航空航天局(NASA)给出的数据,目前,已经发现的太阳系内的小行星数量大约有50万颗,其中,危险小行星的数量大约有两万颗,这些小行星的直径都在140米以上,一旦其撞上地球,将对地球构成非常大的威胁。
而在这些危险小行星之中,目前有一颗直径达到200米的小行星正在以每小时8.2万公里的速度,向地球靠近,按照它目前的速度和轨道来看,它将于5月24日,距离地球不到5万英里的地方掠过,而这样的距离对地球来说是非常不安全的。
如果我们想要避免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需要尽快采取一些措施,但是这样的高速飞行的小行星给我们的防御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
三、如何防御小行星在面对高速飞行的小行星时,目前的防御技术似乎还无法对其构成威胁,就像马斯克所说的那样,一块大石头最终撞击地球,我们目前没有防御能力。
#p#分页标题#e#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些新的防御技术,来帮助我们防御这些高速飞行的小行星。
目前,科学家们在小行星防御技术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设想,其中比较被看好的一种技术就是核弹撞击技术,通过核弹的爆炸来击碎小行星,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技术所带来的核辐射和小行星碎片的聚集可能会给地球带来更大的危害。
除了核弹撞击技术之外,科学家们还在考虑其他的一些防御技术,比如动能撞击技术、激光烧蚀技术、离子束牵引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改变小行星的飞行轨道,或者是直接将其推开,从而避免其与地球相撞。
除了及时发现和防御小行星之外,我们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小行星防御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小行星靠近地球之前,就对其进行轨道辨识,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目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已经开始研制近地小行星探测器,一旦这项技术研制成功,将为地球的小行星防御工作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通过建立小行星防御系统,我们可以更早地发现潜在威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真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从而保护地球的安全。
地球发现远古遗迹,外星文明早已占据过地球?
所以,从古代开始,人们便发明木鸟,试图飞上天空。
一直到如今,人们发明了飞机,飞船,从天空走入了太空。
开始,向着浩瀚的宇宙深处探索。
但是,这不禁让人怀疑,这是不是有点着急了?还没把自身所居住的地球给探索清楚,便着急的去向着宇宙深处探索。
对于地球,我们人类真的没有探索清楚呢。
一些谜团,要不是在时间的作用下,自动出现在人们面前,我们恐怕还不会发现,这些隐藏了好久的秘密。
就如,那些学家发现的13亿年前的地下古城,在这些古城里面隐藏的远古高科技;还有在地下古城建筑里面,发现的各种地球还从未见过的石刻图文符号;还有那些地下蜂窝式的建筑结构的古文明系统等等。
这些神秘至极的事件,每一个的出现,都会引起很大的轰动,震撼了各界的科研专家。
这些地球深处的地下古建筑遗址,被各个领域的科学家进行很深入的研究。
发现,这些在地球上面发现的远古文明的古迹,都是不一样的存在。
无论是外观,还是规模,又或者是内部的一些高科技设备,都不相同。
而随着这些远古文明遗迹的被发现,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都不由自主的在心里产生了一个疑问,人类真的是地球的主人吗?不过,很快,这些隐藏在地球深处的遗迹很快就给出了答案,人类有可能,还真的不是地球的真正主人。
据了解,根据科学家对于这些遗迹的分析:地球或许早在十几亿年前,就已经被来自不同外星系的外星生命寄居过,这些外星生命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来到地球。
然后,又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而离开地球或者直接死亡在地球上面。
科学家还进一步推测,人类或许并不是地球的本土居民,很可能,是在某一个时期,一种外星生命通过基因改造,从而创造出来了人类。
或许,人类就是那些外星生命通过试验,而无意中创造出来了人类。
还有研究者推测,人类很可能是被通过基因修改了很多次的实验品,而每一次基因修改,都会进化一次。
随机文章宋朝与日本的交流?俄罗斯白杨洲际弹道导弹,唯一美国无法拦截的导弹揭秘沙尘暴多发于什么季节,沙尘暴的天气符号图标是怎么样的佐助通灵外道魔像为何没出现,鸣人和佐助谁更厉害揭秘真正的嫦娥长什么样子,三界第一美人竟是丑陋的蟾蜍(辣眼睛)
新研究表明银河系或有20亿颗行星像地球
研究人员说,研究结果暗示,我们的银河系中也许存在着数十亿颗类地行星。
这些新的计算结果基于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收集的数据。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2月轰动全球,它发现了超过1200颗太阳系外潜在行星,包括68个可能与地球大小类似的行星。
美国航天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关注的主要是位于其恒星宜居带内、与地球大小类似的行星。
宜居带是指,允许星球表面存在液态水的区域。
研究人员分析开普勒4个月来收集的原始数据后确定,在所有类日恒星中,预计有1.4%到2.7%的恒星拥有类地行星,这些类地行星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0.8至2倍,且位于其恒星的宜居带内。
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天文学家约瑟夫·卡坦扎里蒂说:“这意味着,存在许多与地球大小类似的星球,在银河系中有20亿颗。
在数量这么多的情况下,其中有一些行星也许存在生命甚至是智慧生命的概率比较大。
这还只是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另外还有500亿个其他星系。
” 在研究了开普勒收集的3至4年的数据后,科学家们预言,将发现总共12个类地星球。
他们还说,其中有4个已经在数据公布后的4个月内被陆续发现。
科学家们预测,银河系中可能总共有500亿颗行星,尽管它们不全都是大小与地球类似且位于其恒星宜居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