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辐射商品卖到脱销,有必要买吗?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2-24 点击数:
简介:受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影响,防辐射概念再一次走进了大众视野。

从大众囤盐到日料店下架日本海鲜,再到当下各类防辐射商品热卖,水晶手串、净水器、核辐射仪、防辐射服都被追捧,甚至卖到脱销,防辐射商品真的有必要买吗?记者采访了店家与专业人士。

手串、盆栽、净水器 热卖的防辐射商品 最近,防辐射的产品可谓是五花八门,有商家打着防辐射,甚至是

【菜科解读】

受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影响,防辐射概念再一次走进了大众视野。

从大众囤盐到日料店下架日本海鲜,再到当下各类防辐射商品热卖,水晶手串、净水器、核辐射仪、防辐射服都被追捧,甚至卖到脱销,防辐射商品真的有必要买吗?记者采访了店家与专业人士。

手串、盆栽、净水器

热卖的防辐射商品

最近,防辐射的产品可谓是五花八门,有商家打着防辐射,甚至是防核辐射的招牌,大肆推销手串、钻戒、净水器、盆栽。

在社交平台上,有的商家卖水晶手镯,称白水晶能防辐射,有益于大脑健康。

还有人表示,自家的小型原矿松石也能防辐射,卖50元一串,记者询问原因,对方表示,因为富含微量元素。

这些商家的帖子中,只要带防辐射、日本字眼,就有许多网友点赞和留言咨询。

防辐射商品卖到脱销,真的有必要买吗?

日本排放核污水,看完我就去下单了一串防辐射水晶手串,不管能不能防护,我总觉得戴上了,至少有点心理安慰。

网友晓慧说。

听人说,戴培育钻石能防日本核辐射,我把家里的结婚钻戒又拿出来戴了。

网友阿紫说。

但底下也有人质疑,这是不是智商税?就算首饰珠宝能防核辐射,里面物质太少,难道你能戴满全身?

记者咨询了水晶业内人士,水晶能否减少辐射的说法一直有争议,有人称水晶能削弱电磁辐射的能量,也有人认为防辐射效果不大。

但从未听说可以水晶防止核辐射,所谓防核辐射水晶,都是最近冒出来的。

更加匪夷所思的是,网上还有人晒出防辐射神器:芦荟、仙人掌盆栽。

其说法与手串大致相似,只要在家里放上一盆,就能降低核辐射带来的危害,守护人的健康。

市场更有传言,净水器能净化核污水。

有商家甚至表示,以后过滤核辐射后的水才能喝。

防辐射商品卖到脱销,真的有必要买吗?

那么,净水器真的能净化核污水吗?记者咨询了净水服务工程师于凯,对方表示,并不能。

净水行业过滤精度最高的反渗透技术,也只能从理论上拦截一部分离子状态的放射性物质,但是,市场上没有任何一台家用净水器能够防止核污染水带给人的伤害。

于凯说。

核辐射仪卖脱销、防辐射服39元

真的有必要买吗?

在网上,核辐射检测仪被卖爆、断货,甚至登上了热搜。

记者在电商平台上看到,核辐射检测仪搜索量激增,短短几天,有数万人浏览,超1000人付款。

产品介绍写着,仪器可以测含X射线、贝塔射线等辐射,可测日本食品、化妆品、海鲜、矿石、大理石等。

记者咨询多家客服,有些表示没有现货,有些则表示近期订单量较大,发货比较慢。

上周五,记者在一家电商下单了一台核辐射仪,显示可以进行核废水检测,价格271元,但迟迟没有发货,今天发现商品已下架,店家表示已经卖断货了。

防辐射商品卖到脱销,真的有必要买吗?

大家疯抢的核辐射仪,真的有效吗?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张永清告诉潮新闻记者,对于核辐射的检测,仅靠仪器是不够的,在一次科学检测中,我们需要采样、预处理,建立合适的方法,再来进行检测,针对不同的放射性核素,采用不同的核辐射仪器。

张永清介绍,核辐射检测仪器分很多类型,比如网上售卖较多的是盖革米勒的检测仪,它是电离型的,此外还有散射型的,半导体型的,不同检测仪有不同适用范围和精度,光买一个,未必适用于检测相应的核素。

环境监测需要有专业的方法来进行检测和处理。

老百姓采购的必要性不是很强,大众难以分清仪器类型、精度,很难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张永清说。

还有人担心,如果未来暴露在核辐射环境中,是不是得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这样的担忧愈演愈烈,也使售卖防护装备的商家火了一把。

记者在电商平台发现,销售防辐射眼镜、雨伞、帽子、围巾、衣服、贴纸的店铺天盖地,在一款日本进口的防辐射贴,销量超三千件,客服告诉记者,不能防核辐射,只能一定程度削弱电磁辐射。

防辐射商品卖到脱销,真的有必要买吗?

一幅核辐射护目镜7.9元、一把防核污染辐射伞43元、一套防核辐射服39元……商家的宣传标语中,防核辐射字眼格外醒目,价格也相当便宜。

#p#分页标题#e#

但是,只要点开店铺一看,商家口中的防辐射服,只是一件普通的黄色PE塑料防化服,功能是耐酸碱、防腐蚀,记者询问后,商家坚称39元一件的衣服是多功能、防核辐射的。

而记者咨询3M官方旗舰店的客服,对方表示售卖的普通防护服,并不能阻挡核辐射,只能防护粉尘、有害颗粒、微生物、化学液体的侵害。

当然,防护服的价格天差地别。

更贵的是核辐射应急防护服,价格在2-5万元左右,属于特种设备。

产品介绍显示,有的内含铅块,有的含有特殊屏蔽复合材料,内置氧气呼吸器,并写明能够有效抵御X射线、伽马射线、中子射线等辐射。

不过,这些产品少有人购买。

对于核辐射的话,它的辐射射线有很多种,辐射产生的能量、穿透性都不同;与此同时,材料不同、防护范围也不同,防护服之类的产品,一定要有实验数据来支撑,才能确定它的防护效果。

张永清说。

记者还咨询了相关平台客服,对方表示,关于打出防辐射防核辐射的标语,以及制作商品的详细页面,都是商家自己的行为。

客服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也要根据它的详情页面来进行辨别,判断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

如出现问题,平台也会对商家进行监管,进行相应处罚。

(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土星有行星环,地球为啥没有?本来地球曾经有过,火星将来也会有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四个气态行星都有行星环,其中土星环非常显眼也非常漂亮,那么为什么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这四颗行星都没有行星环呢?本来行星环的形成和行星的形成及其卫星有很大关系,行星形成的时候会不断清理其轨道上的其他小星体,这些小星体会受到行星引力的影响而在行星的外围聚集,由此就有可能形成行星环,太阳系中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四个气态行星的行星环,基本就是这样形成的。

这四颗行星都属于巨行星,它们的引力比岩质行星更大,因此它们能够将星球周围的小物质吸附过来,从而形成行星环。

除了质量不同之外,行星环的形成与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也有一定关系,太阳系四个岩质行星都没有行星环,另一个真相也是它们都距离太阳较近,太阳风就比较强烈,而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水分子也无法凝结成冰晶,更无法与尘埃凝聚成较大的小行星等,所以就很不容易形成行星环了。

不过,行星环还有另一种形成模式,就是行星的卫星围绕行星运行的时候,或者其他大个头的小行星或彗星等路过行星的时候,它们若与行星的距离达到洛希极限,那么这颗小星体就会分解成为行星的行星环,比如若月球距离地球大约1万公里的时候,就会被地球的引力撕成碎片,从而变成地球的行星环。

本来在月球形成的时候,就经历过成为地球行星环的一刻,天文学家们普遍认为月球是由于一颗质量较大的天体撞击地球之后形成的,撞击后飞溅出去的碎块曾经形成了地球的行星环,但是由于这个行星环的物质分布很不均匀,导致行星环的物质凝聚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月球。

而火星的卫星火卫一由于距离火星较近,并且仍然在一步步靠近火星,所以他将来也有可能会到达火星的洛希极限,从而成为火星的行星环也有一种可能是将来直接撞击的火星上。

星空有约|今年别错过火星和这三颗行星同框

新华社南京2月20日电(记者王珏玢、邱冰清)22日23时31分将迎来火星合金星。

届时,公众将看见两颗明亮行星近距离同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专家介绍,这是2024年适宜观赏的第一场太阳系行星相合。

什么是行星相合?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天文学上定义的合并非两个天体真的合并在一起,而是指两个天体的地心视赤经或地心视黄经相同。

行星合行星、行星合月都指的是两个天体的地心视赤经相同。

不同于每个月会发生多场的行星合月,2024年全年共有12次太阳系行星相合,这与行星在天球上‘走’一圈的时间有关。

王科超说,今年最适合观赏的行星相合,除了2月22日的火星合金星,还有4月11日的火星合土星,以及8月15日的火星合木星。

这四颗行星都很明亮,且这三次相合两个天体间的角距离都不到1度,肉眼就能看到两颗星同框的画面。

何时适合观赏这三次行星相合呢?天文学上合是一个精准时刻,但对公众观测而言,在‘合’的前后几天都可观赏这一天象。

王科超说,三次相合时,两颗行星都位于太阳的西边,观赏时间都在日出之前。

具体到火星合金星,适宜观赏的时间约为日出前一小时,火星合土星的适宜观赏时间约为日出前一个半小时,火星合木星则是在午夜后到日出前都适宜观赏。

肉眼观测这三次相合,两颗行星相距这么近,如何分辨?王科超建议,一是从亮度上看,相合时,金星、木星都明显比火星要亮,土星比火星稍亮些。

二是从方位上分辨,肉眼看去,相合时,火星在天空上位于金星的下方,位于土星、木星的上方。

我们肉眼看到的两颗行星同框,是由于两颗行星及地球在运行过程中,排列成近似一条直线而出现的视觉现象,两颗行星实际上相距甚远,以火星与土星为例,二者间距离约为12亿千米。

加入收藏
               

防辐射商品卖到脱销,有必要买吗?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