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宇宙天体爆发捕手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8-02 点击数:
简介:光明日报记者 齐 芳 许多天文事件,总会在宇宙中绽放看不见的焰火——X射线。

刚刚发射升空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专门用于捕捉这些看不见的焰火,可谓是宇宙天体爆发捕手。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袁为民说: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是一颗面向时域天文学和高能天体物理的X射线天文探测卫星,能够捕捉到黑洞及其爆发、引力

【菜科解读】

光明日报记者 齐 芳

许多天文事件,总会在宇宙中绽放看不见的焰火——X射线。

刚刚发射升空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专门用于捕捉这些看不见的焰火,可谓是宇宙天体爆发捕手。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袁为民说: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是一颗面向时域天文学和高能天体物理的X射线天文探测卫星,能够捕捉到黑洞及其爆发、引力波源电磁对应体、超新星爆发等天文现象,从而帮助科学家解决其中的重大科学问题。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宇宙天体爆发捕手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在轨运行示意图。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是一颗特殊的X射线卫星,它搭载一台软X射线波段的宽视场监视器,以满足在该波段开展大视场全天监测的迫切需求。

更特别的地方在于,它采用仿生龙虾眼的聚焦光学系统设计,同时具有高灵敏度和大视场的双重优势。

这样的设计,让其补上了时域天文学研究中的短板——在软X射线波段,大视场全天监测设备还是空白。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首席科学家助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金驰川解释,时域天文学主要研究对象是暂现源和剧烈爆发天体,暂现源是指在短时间内出现,又很快消失的天体。

剧烈爆发天体则是指亮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出现数量级式增长的天体。

比如恒星塌缩、中子星合并、黑洞潮汐瓦解事件等。

这些事件是我们了解宇宙的‘典型案例’,但它们很难被预测,只能依靠大视场的望远镜进行高频率的全天监测。

暂现源和剧烈爆发天体的辐射普遍能在X射线波段被探测到,但目前在轨运行的X射线大视场监测设备多集中在中等和硬X射线波段,软X射线波段(光子能量小于2keV)尚未有很好的全天监测设备。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WXT(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仪器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凌志兴说:这是因为目前这类设备的设计已经达到了技术瓶颈,而且有了高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就无法实现大视场,难以胜任全天监视器的工作。

龙虾眼微孔聚焦成像等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让爱因斯坦探针卫星看得更高、更远,使其兼具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和大视场等优势。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还搭有一台窄视场的X射线望远镜,以开展深度后随观测。

因此,与现有的国际上同类设备相比,爱因斯坦探针卫星的探测能力提高了一个量级以上,能发现更遥远和更微弱的信号,也能看得更清晰,定位得更精准。

凌志兴说,我们不仅能看到银河系内的爆发现象和宇宙中最亮的伽马射线暴,也能探测到更多来自其他星系的爆发现象。

从太阳系附近的恒星活动,到银河系和邻近星系中的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的爆发,再到更遥远星系中的超新星的爆发、宇宙中沉寂的黑洞的爆发,一直到从宇宙最遥远的深处、经过漫长的宇宙旅行才到达地球的伽马射线暴……爱因斯坦探针可能会给科学家带来很多惊喜。

其中,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发现宇宙中的X射线暂现天体,监测已知天体的活动性,探究这些现象的性质及相关物理机制;测绘黑洞的分布,进一步理解其起源、演化和物质吸积过程;探寻来自引力波源的X射线信号,以增进对极端致密天体及其合并过程的认知等。

国际天文学界普遍认识到了在软X射线波段进行天文监测的重要性,也提出了一些卫星项目,不过这些项目普遍还在立项和预研阶段。

中国的先行一步,让我们在这一方向处于领先地位。

袁为民说。

(光明日报北京1月9日电)

《光明日报》(2024年01月10日 04版)

光明网-《光明日报》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哪国人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他遇事爱思考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哪国人?答案是犹太人。

他的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犹太人。

他出生在德国柏林,在那里长大。

他的祖父母都是犹太人,他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母母亲是一名教师。

他的家庭环境非常优越,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他的父亲曾经担任过德国总理,母亲曾经担任过德国外交部长。

本文目录一览:1、2、3、4、5、6、爱因斯坦是哪国人?爱因斯坦出生时是德国人,是犹太裔德国人。

后来加入了瑞士国籍,这时候是犹太裔德国瑞士双重国籍。

爱因斯坦,是哪国的出生于德国,曾入瑞士籍,后长期旅居美国。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德语:Albert Einstein , 1879年3月14日 --- 1955年4月18日 ,著名的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

因为“对理论物理的贡献,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创立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 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

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

1999年 己卯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爱因斯坦是哪国人啊爱因斯坦出生是德国人,后来又加入瑞士国籍,最后变成了美国人,他有瑞士和美国的双国籍。

爱因斯坦于1879年在德国乌尔姆市出生,1880年,他们全家搬到了慕尼黑,在那里,他的父亲和他的叔叔联手创办了一家电器设备制造公司。

1894年,这家公司在一次重要的竞标中失败,因缺乏流动资金而破产。

为了开创新的事业,他们举家搬迁到了意大利的米兰。

当时德国法律规定,在17岁之前,男性公民必须要去服兵役,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为了避免回到德国服兵役,1896年1月28日,爱因斯坦主动放弃了德国公民的身份。

同年10月29日,他考入了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就读。

之后几年,爱因斯坦一直处于无国籍的状态,直到1900年,他加入了瑞士国籍。

1933年10月,爱因斯坦接受了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邀请,成为了该院的一名教授。

1940年10月1日,在新泽西州的首府特伦顿的联邦法院内,爱因斯坦连同他的继女玛戈特,,以及秘书海伦·杜克斯一起宣誓,正式成为了美国公民,但他同时保留了瑞士国籍。

爱因斯坦的人物评价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

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领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场论。

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

他的科学思想、哲学 科学哲学、社会哲学、人生哲学思想都是颇有见地、不同凡响的。

爱因斯坦对现代物理学的贡献无人可以匹敌,他在科学生涯中始终孜孜以求,探寻物理学领域的普遍的、恒定不变的规律。

他的理论涵盖自然界的一切基本问题,大到宇宙、小到次原子粒子。

他修正了时间和空间、能量和物质的传统概念。

他的相对论不仅冲击了牛顿以来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改变了传统的空间、时间观念。

爱因斯坦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和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哪国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犹太裔物理学家,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的理论,最初受到许多人的反对,就连当时一些著名物理学家也对这位年青人的论文表示怀疑。

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正确的,爱因斯坦才一跃而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成为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

扩展资料主要成就:1、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的创立:爱因斯坦在时空观的彻底变革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对论力学,指出质量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当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趋于无穷大。

他并且给出了著名的质能关系式:E=mc^2,质能关系式对后来发展的原子能事业起到了指导作用。

2、光电效应: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3、能量守恒:E=mc²,物质不灭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质量不灭;能量守恒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能量守恒。

4、宇宙常数:爱因斯坦在提出相对论的时候,曾将宇宙常数 为了解释物质密度不为零的静态宇宙的存在,,他在引力场方程中引进一个与度规张量成比例的项,用符号Λ表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哪个国家的?爱因斯坦是德国出生的,拥有瑞士国籍。

1、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犹太裔物理学家。

2、1900年8月 21岁,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并加入瑞士国籍,1901年3月21日 22岁,爱因斯坦正式取得瑞士国籍。

在这一年5到7月完成电势差的热力学理论的论文。

扩展资料:1、1905年 26岁3月,爱因斯坦发表“量子论”,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5月完成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

这一年因此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

2、爱因斯坦在1915年左右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给出了广义相对论最初的形式,任何在物理规律中出现的时空量都应当为该时空的度规或者由其导出的物理量。

3、广义相对论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相对论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并非是出于有一些实验现象急待有理论去解释的现实需要,这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是并不多见的。

4、1955年8月,在爱因斯坦去世四个月之后,第99号元素被命名为“锿” Einsteinium,以纪念爱因斯坦的贡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爱因斯坦    百度百科_爱因斯坦相对论爱因斯坦是哪个国家的人物?爱因斯坦是美国、瑞士的人。

爱因斯坦的理论为核能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帮助对抗纳粹,他曾在利奥·西拉德等人的协助下曾致信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直接促成了曼哈顿计划的启动。

而二战后他积极倡导和平、反对使用核武器,并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土星有行星环,地球为啥没有?本来地球曾经有过,火星将来也会有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四个气态行星都有行星环,其中土星环非常显眼也非常漂亮,那么为什么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这四颗行星都没有行星环呢?本来行星环的形成和行星的形成及其卫星有很大关系,行星形成的时候会不断清理其轨道上的其他小星体,这些小星体会受到行星引力的影响而在行星的外围聚集,由此就有可能形成行星环,太阳系中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四个气态行星的行星环,基本就是这样形成的。

这四颗行星都属于巨行星,它们的引力比岩质行星更大,因此它们能够将星球周围的小物质吸附过来,从而形成行星环。

除了质量不同之外,行星环的形成与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也有一定关系,太阳系四个岩质行星都没有行星环,另一个真相也是它们都距离太阳较近,太阳风就比较强烈,而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水分子也无法凝结成冰晶,更无法与尘埃凝聚成较大的小行星等,所以就很不容易形成行星环了。

不过,行星环还有另一种形成模式,就是行星的卫星围绕行星运行的时候,或者其他大个头的小行星或彗星等路过行星的时候,它们若与行星的距离达到洛希极限,那么这颗小星体就会分解成为行星的行星环,比如若月球距离地球大约1万公里的时候,就会被地球的引力撕成碎片,从而变成地球的行星环。

本来在月球形成的时候,就经历过成为地球行星环的一刻,天文学家们普遍认为月球是由于一颗质量较大的天体撞击地球之后形成的,撞击后飞溅出去的碎块曾经形成了地球的行星环,但是由于这个行星环的物质分布很不均匀,导致行星环的物质凝聚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月球。

而火星的卫星火卫一由于距离火星较近,并且仍然在一步步靠近火星,所以他将来也有可能会到达火星的洛希极限,从而成为火星的行星环也有一种可能是将来直接撞击的火星上。

加入收藏
Tag: 宇宙大神秘谜案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宇宙天体爆发捕手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