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飞出银河系人类能飞出银河系吗?在地球达到恒星级文明才有可能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2-24 点击数:
简介:目前来说,人类的科技水平仅仅只能将不能载人的飞行器送出太阳系,载人飞行最远的地方也仅仅只是月球,也就是说我们地球的文明仅仅还停留在地球这个层次,也就是行星级文明。

让人类飞出太阳系都还遥遥无期,人类能飞出银河系吗!?要达成这个目标,就必须达到恒星级文明,也就是能够完全掌控太阳能源的时候。

人类飞出银河系有多远银河系的质量大约

【菜科解读】

目前来说,人类的科技水平仅仅只能将不能载人的飞行器送出太阳系,载人飞行最远的地方也仅仅只是月球,也就是说我们地球的文明仅仅还停留在地球这个层次,也就是行星级文明。

让人类飞出太阳系都还遥遥无期,人类能飞出银河系吗!?要达成这个目标,就必须达到恒星级文明,也就是能够完全掌控太阳能源的时候。

人类飞出银河系有多远银河系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2100亿倍,直径大约是十万光年,而太阳系位于银河系支臂的猎户臂上,到银河中心大约有2.6万光年,到银河系最外围大约有2.4万光年左右,也就是说,人类要飞出银河系需要飞行2.4万光年的距离。

这么远的距离,以人类的科技要飞多久呢!?就拿与我们最近的恒星比邻星来说,这颗恒星距离我们大约4.22光年,而一光年约为9.46万亿千米,因此比邻星距离我们大约39.9233万亿千米。

大家看清楚是万亿千米。

所以以现在人类最先进的科技,去到比邻星也要上万年。

飞到最为临近的恒星多要如此之长的时间,人类能飞出银河系吗!想要飞出太阳系至银河系,人类必须迈进第二个等级,利用恒星的能量提高速度,这个速度必须无限接近光速才行,越接近光速时间就越趋于停滞状态。

这样我们才能飞出太阳系与银河系。

宇宙文明的三个等级苏联天文学家设想了一个外星文明的等级-----卡尔达舍夫等级。

第一等级该文明可以使用自己行星的能量和周边卫星的能量。

第二等级人类可以使用所处整个恒星的能源。

第三个等级可以使用整个星系的能源。

行星级文明达到了这个级别就可以控制文明所在的行星家园的一切,比如我们人类的地球,人类如果达到了宇宙一级文明就可以操控地球上的一切,包括全部能源和资源,就再也不怕地震海啸飓风等灾害的袭击,再也没有了生态灾难的担忧,也就是说地球上的一切都在人类的掌控之中。

恒星级文明恒星级文明就是能完全控制和利用文明所在的恒星系统全部能源和资源,对人类来多就是可以完全掌控整个太阳系,源自太阳系的一切灾害威胁对人类都没有任何威胁了,就是太阳爆炸毁灭人类也有应对办法。

星系级文明这一级文明就是控制文明所在星系。

对人类来说就是可以控制整个银河系的全部资源和能源,银河系几千亿颗恒星、其他各种星际物质以及黑洞,都可以为人类所用,人类在银河系任意驰骋。

达到这一级文明后,就是银河系与仙女系相撞,人类也不怕了。

这个时候就可以飞到外星系去旅游了。

对我们现在的人类来说,这已经就是大神级别的了。

飞出银河系可能还需5000年卡尔达肖夫指数中计算出了每一级文明所需的能源数量,那是非常巨大的。

科学家们认为目前人类的文明指数还远远没有达到一级,只有0.73级,而升级到文明一级还需要几百年的努力,需要消耗现在所用能源的几千上万倍。

而要达到二级文明,就要完全利用太阳能源,要以戴森球戴森云的方式包围太阳,把太阳系的所有资源全部利用,这个时候,人类就能飞出太阳系,在银河系遨游了。

要达到二级文明,还需要至少3000-5000年的时间。

这些只是粗略的猜想,实际上人类现在连地球也没有征服,更别说外星球了。

要实现恒星际之间的航行,有太多的科学技术需要提升,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但人类已经在跃跃欲试。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提出了百年星舰计划和百年改造火星计划,正在作着改造火星和飞出太阳系的努力,但真正要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重道远。

我们知道光线是有宇宙中的恒星发出的,地球上白天的光线就主要来自于太阳,但令科学家惊奇的是银河系中心要比其他地方亮很多,周围的其他恒星就显得暗淡很多,整个银河系也呈螺旋状旋转,那 ... 我们知道光线是有宇宙中的恒星发出的,地球上白天的光线就主要来自于太阳,但令科学家惊奇的是银河系中心要比其他地方亮很多,周围的其他恒星就显得暗淡很多,整个银河系也呈螺旋状旋转,那 ... 在我们看来, 宇宙是地球之外的空间,这并不难理解,因为山比山高,地球之外有更多的空间是很正常的。

但是随着物理学的发展, 宇宙,这两个词的含义变得越来越重要,直到现在,宇宙已经成为 ... 在银河系内部,大约有2000亿到4000亿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

结果是,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星系,直径约16万光年。

我们的太阳距离银河系中心大约26000光年,这是银河系边缘的一个郊区。

新研究表明银河系或有20亿颗行星像地球

一项新研究表明,天空中大约每37至70颗类日恒星中也许就有一颗正孕育着一个“外星地球”。

  研究人员说,研究结果暗示,我们的银河系中也许存在着数十亿颗类地行星。

  这些新的计算结果基于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收集的数据。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2月轰动全球,它发现了超过1200颗太阳系外潜在行星,包括68个可能与地球大小类似的行星。

  美国航天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关注的主要是位于其恒星宜居带内、与地球大小类似的行星。

宜居带是指,允许星球表面存在液态水的区域。

  研究人员分析开普勒4个月来收集的原始数据后确定,在所有类日恒星中,预计有1.4%到2.7%的恒星拥有类地行星,这些类地行星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0.8至2倍,且位于其恒星的宜居带内。

  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天文学家约瑟夫·卡坦扎里蒂说:“这意味着,存在许多与地球大小类似的星球,在银河系中有20亿颗。

在数量这么多的情况下,其中有一些行星也许存在生命甚至是智慧生命的概率比较大。

这还只是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另外还有500亿个其他星系。

”  在研究了开普勒收集的3至4年的数据后,科学家们预言,将发现总共12个类地星球。

他们还说,其中有4个已经在数据公布后的4个月内被陆续发现。

科学家们预测,银河系中可能总共有500亿颗行星,尽管它们不全都是大小与地球类似且位于其恒星宜居带内。

海洋微物种发现地球上可能存在三域外物种

一、通过基因培养观测  基因分析是目前用来进行生物分类和判断的好工具。

我们星球上大部分的物种并非日常所见的动植物,而是看上去像是一个个单一细胞的低等生物体,如果要判断它们在演化树上处于什么位置,生物学家们需要在实验室里培养它们,等有了足够的DNA后再进行基因分析。

但艾森表示,这里的问题是,这些物种的绝大部分,差不多占所有物种的99%,都没法在实验室里被培育,“它们就像是生物宇宙里的暗物质。

”  为了探寻生物的“暗物质”,艾森展开了和世界上最出名的私人基因研究所——文特尔研究所的合作。

对于这项探究“暗生物”的挑战,他和他的同事们采用了一种现在很前沿的研究方法,叫做“宏基因组学”(微生物环境基因组学)进行研究,传统的微生物基因序列分析需要在实验室里培养微生物,但用宏基因组学,可以直接从环境样品中提取全部微生物的DNA,那就可以避开有的微生物很难在实验室里培养的难题。

艾森表示,加上这种方法,无论是环境中采集的还是实验室里培养的,现在没有DNA序列是测不出来的。

  这个发现十分惊人,其可能改写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延续的主流生物分类学法。

研究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基因中心的艾森(JonathanEisen)领头所做。

他与同事们提取了一部分海洋水样本中的DNA进行分析,发现这些样本基因序列十分不同寻常,和人们平时所知的细胞生物似乎关系非常疏远,完全像是来自另外一个全新的生物域。

  二、假设迷雾重重  在此次研究中,艾森和文特尔提取了“全球海洋取样考察”(GlobalOceanSamplingExpedition)中采集的海水样品,通过宏基因组学分析,发现其中有一些基因序列和此前所知的彻底不一样,无论如何也放不进现有的演化树中。

  “问题是,它们是哪儿来的?”艾森说。

目前还没有一个科学家能够解答得了,这些基因不知道到底是属于什么生物。

不过,艾森表示,现在出现了两种假设,一种是这些基因序列来自一些很与众不同的病毒,而另一种假设则更为令人惊讶,这些神秘的基因序列或许代表着生命树上一个完全崭新未知的分支。

  这个假设是十分大胆的,生物学界一些人表示激动,但也有一些人认为现在就谈生命的“第四维度”为时过早。

如加拿大渥太华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生物学家古普塔(RadheyGupta)说,尽管这个发现很有意义,但还是得小心下结论才行,因为可能有更多的解释,比如,这些基因序列可能来自一些生活在独特的环境中的细胞生物,有的环境可能导致生物的基因发生迅速的演变,这就有可能给做基因分析的科学家带来错觉,以为这是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和其他生物分家了的“新”的生命形式。

  “现在生物是否分成三个域,或者这三个域之间的生物是怎么相互联系的,这些都还有着很大的分歧。

”古普塔说,“如果再加上对第四个域的讨论,只会让人们更加困惑。

”  不过,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科学家巴普苔丝特(EricBapteste)的回应则更积极一点:“事实就是基因是非常多样的,而且毫无疑问其中的大部分我们都是未知的,要设想还有一个全新的生物域在那儿这也是合情合理的。

”  三、演化树面临再次重写  研究接下来的一个工作就是要更进一步地确定这些序列的来源,将寻找这些基因到底是突然变异的还是从另一个奇怪的“维度”来的。

对这些样本的进一步分析,还可以确定这些神秘的基因序列到底属于什么生物体。

  假设艾森等人的进一步工作发现,这些基因序列的确是来自一个全新的生物域,那生物演化树将再次被推翻重写。

  艾森介绍说,到上世纪90年代之前,演化树上只有两个分支:一个是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和一些奇怪的生物形式,比如黏液菌;而没有被列入真核生物的,则被称为“其他所有一切生物”。

随着基因分析技术的进步,上世纪90年代后,科学家发现,所谓的“其他所有一切生物”并不能笼统地归在一起,它事实上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域:细菌和古菌。

  即使这样,生物学家对演化树如何来画依旧是分歧多多,还有不少存在争议的生物,比如拟菌病毒,这是目前所知的最大的病毒之一,有人就认为其应该单独代表一个新的域,它里面带有很多在细胞生物中才有的基因,所以不应该看成是病毒。

“如果你把这些拟菌病毒看成是第四个分支,那我们的序列或许代表着第五个分支,只不过现在我们都还不知道而已。

”艾森说。

加入收藏
Tag: 恒星 银河系 地球
               

人类飞出银河系人类能飞出银河系吗?在地球达到恒星级文明才有可能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