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登月前失联的印度月球登陆器维克拉姆号背负了什么重要任务?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8-10 点击数:
简介:印度的月船2号任务(Chandrayaan-2),于7月时在装载在GSLV MkIII-M1火箭顶上发射升空。

9月6日,月船2号的维克拉姆号(Vikram)登陆器试图在比任何其他登陆器抵达过的更南边降落。

据美国国家地理(撰MICHAEL GRESHKO编译:邱彦纶):印度太空总署试图在未曾尝试过的地点登月──但现在,全世界都等着知道宇宙飞船的命运如何。

印度宇宙飞船首度尝试在月球南极地区

【菜科解读】

印度的月船2号任务(Chandrayaan-2),于7月时在装载在GSLV MkIII-M1火箭顶上发射升空。

9月6日,月船2号的维克拉姆号(Vikram)登陆器试图在比任何其他登陆器抵达过的更南边降落。

在登月前失联的印度月球登陆器维克拉姆号背负了什么重要任务?

据美国国家地理(撰MICHAEL GRESHKO编译:邱彦纶):印度太空总署试图在未曾尝试过的地点登月──但现在,全世界都等着知道宇宙飞船的命运如何。

印度宇宙飞船首度尝试在月球南极地区进行受控软着陆,但却以让人失望的沉默告终:在着陆前不久,无人登陆器维克拉姆号(月船2号任务的一部分)与任务控制中心失去联系。

印度的国家航天机构──印度太空研究组织(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zation,简称ISRO)表示,飞船在距离月球表约2.1公里处时与地球失联。

?在距离月球表面2.1公里的高度之前,维克拉姆号依照计划下降,而且我们观察到它的性能正常,在宇宙飞船失联后约半小时,ISRO的主席凯拉萨瓦迪沃.席万(Kailasavadivoo Sivan)发表声明表示:?我们正在分析数据。

如果宇宙飞船能够成功着陆,那么印度除了创造全球第一之外,还会成为第四个在月球表面任一处着陆的国家,而且也会是第三个让探测车在月球表面运行的国家。

虽然登月失败,但月船2号任务的轨道飞行器仍然安然地绕着月球轨道运行,之后还将进行为期一年的科学任务。

?印度为我们的科学家感到自豪!他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并始终让印度感到骄傲。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在席万的声明后,于推特(Twitter)上说,?我们在这些时刻都应该要勇敢,而且我们也将会勇敢!就像任何前往地球以外天体的旅程一样,维克拉姆号的飞行是项冒险的尝试,登陆器得要自行减速到接近静止状态,自动扫描月球表面的障碍物,然后在着陆时采取必要措施,避开这些阻碍。

大多数让无人宇宙飞船登陆月球的尝试,都因为在发射时或是前往月面的旅程中遭遇困难,而以失败告终。

?即使我们成功地进入了月球轨道,登陆也是个危险的时刻。

席万在8月的记者会上说道。

在此次尝试登月前的采访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应用物理实验室(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的行星科学家达纳.赫利(Dana Hurley)表达了全世界的行星科学家对每次宇宙飞船降落的紧张情绪──因为他们非常了解可能出错的地方。

?我们总是对宇宙飞船降落感到兴奋和紧张,因为我们知道这并不容易,赫利表示:?这是项艰难的任务。

降落极地在7月22日发射之后,月船2号经过数个星期前往月球,最后在8月20日进入月球轨道。

9月2日,维克拉姆号与月船2号任务的轨道飞行器分离,登陆器一分开就开始一连串减速操纵,以降低自身轨道并准备着陆。

如果一切顺利进行,维克拉姆号和它所携带的小型太阳能动力探测车?智能号(Pragyan,梵文)将在月球约南纬70度处,位于曼齐尼C(Manzinus C)和辛普路斯N(Simpelius N)两个陨石坑之间的高地降落。

在登月前失联的印度月球登陆器维克拉姆号背负了什么重要任务?

虽然月船2号的目的地并没有真的位于月球南极,但这仍是迄今在月球软着陆所选择目标位置的最南端。

再往北一点的则是中国着陆在月球背面南纬45.5度左右的嫦娥4号,距离维克拉姆号的目标地点约1930公里。

这个着陆点是?我们以前从未见过的新地点,因此也能获取新的地面实况遥测数据,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的月球地质学家克莱夫.尼尔(Clive Neal)在着陆前接受采访时如此表示:?这确实会让我们更了解月球这些区域的状况,因此对科学和探测来说,这里是个相当适合的地点。

月船2号的科学目标,是研究月球南极地区水冰和其他所谓挥发性化合物的分布情形。

任务的轨道器部分仍然能够测绘月球表面的高解析率地图,并侦测像是镁等部分元素的存在。

它的雷达系统也能够?监听到混合在月球土壤中的水冰踪迹。

?轨道器本身的仪器组合能够将接收到的讯号范围扩增到红外线波段,以更准确地捕捉月球表面的水化作用特征,在维克拉姆号尝试着陆后,坎普尔(Kanpur)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行星科学家迪帕克.德兴拉(Deepak Dhingra)在电子邮件中表示,?之后还会有大量的科学发现等着我们!敬请关注。

但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在等待维克拉姆号和智能号的结果。

先前包括印度月船1号轨道飞行器在内的几个月球任务,都发现了月球土壤含有水冰的证据,这可能是未来月球航天员的珍贵资源。

此外,由于水是藉由古老的彗星撞击等数种方式抵达月球,因此月球上的冰也记录了太阳系的早期历史。

?全世界都在等待我们的数据,席万在八月份表示:?对将来与全人类有关的重要计划来说,这将提供宝贵资源。

全神贯注,向上仰望但是要让宇宙飞船在这么高的纬度着陆并不容易。

在阿波罗号(Apollo)载人飞行任务期间,美国航天总署(NASA)的计划设计团队出于安全考虑,并未尝试让宇宙飞船在月球极区附近登陆。

#p#分页标题#e#

如果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的火箭引擎在试图进入月球轨道时发生故障,美国航天总署希望确保航天员能够绕着月球飞行,并只仰赖重力的帮忙而返回地球。

为了要达到这种?自由返回的概念,就只能将阿波罗号任务的登月地点限制在月球赤道以南和以北的狭窄带状范围内。

但如果是无人的宇宙飞船,就不用担心返回地球的问题了。

而且从轨道器绕行的月球轨道来看,月球的南极是我们对月球地形研究最深入的区域之一(见下方编按说明)。

在登月前失联的印度月球登陆器维克拉姆号背负了什么重要任务?

包括印度月船1号轨道飞行器,先前三次任务向月球南极地区表面发射了小型撞击器,为了让碎屑扬起以被上方的轨道探测器分析。

编按:NASA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的椭圆轨道在通过南极地区时会最靠近月球,透过它对月球的多次观测,十年来NASA搜集到大量关于月球南极的信息。

虽然如此,在月船2号之前,还未曾有宇宙飞船尝试在比嫦娥四号登月点更南的地方进行软着陆──无论是载人或是无人任务。

而且最近的太空任务更让我们发现,在登陆的过程可能会发生很多问题。

像是在今年4月,以色列非营利组织SpaceIL的?创世纪探测器(Beresheet)宇宙飞船在尝试登月的最后时刻坠毁。

如果那时候创世纪探测器成功着陆,就会成为首度以受控方式降落月球的私人赞助宇宙飞船。

席万在8月时表示,先前已有许多宇宙飞船试图登月却以失败告终,ISRO从创世纪号及这些宇宙飞船学到了教训,希望维克拉姆号能够平安地登陆月球。

?幸好,我们能从失败中获取教训。

当时的他如此表示。

以月船1号任务开始职业生涯的德兴拉表示,他希望能够挽救维克拉姆号下降时的部分数据。

他在电子邮件中写道:?我们为了月船2号已经努力了十年之久,我希望我们能够获取它所提供的一切数据,即使是任何型式的失败。

虽然维克拉姆号可能没有轻柔地降落在月球表面,但它仍是将宇宙飞船送往月球探险的更大全球化浪潮的一部分。

美国航天总署与私营公司合作,将科学仪器送到月球,包括中国、俄罗斯、日本、南韩在内的国家,也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将宇宙飞船送往月球。

在登陆尝试前的采访中,尼尔对探测月球的未来表示乐观:?看到并未参与60年代太空竞赛的国家登上月球真是令人兴奋,他说:?这表示我们正试图离开这颗星球并往太空探索──而且不只是美国或俄罗斯,其他国家也这么做。

印度狼孩卡马拉,真实故事令人震惊!

印度发现的狼孩卡马拉,由于从小离开人类社会,在狼群中生活了 8年,虽然后来回到人类社会并经过教育与训练,但到17岁时,她仅知道一些简单的数字概念,学会50个词汇,能讲简单的话。

世界上真的是各种千奇百怪的事情都会发生,我们一起来看看印度狼孩卡马拉的故事。

印度狼孩卡马拉卡玛拉,女,1912年生于印度,当年被狼叼走,与狼一起生活了八年。

1920年她在加尔各答东北山地被人发现,从狼窝里抓回送到附近一个孤儿院,由辛格牧师夫妇抚养。

刚进孤儿院的头一年,卡玛拉只有狼的习性而没有人的心理。

她不会说话,不会思考,用四肢行走,昼伏夜行,睡觉也是一副狼相。

卡玛拉常半夜起来在室外游荡,寻找食物。

想要逃跑时,像狼一样嚎叫,吃饭喝水都是在地上舐食。

她愿意与猫。

狗。

羊等动物一起玩,不让别人给她穿衣服,不愿与小孩接近。

尽管她每天与人生活在一起,但心理发展极慢,智力低下。

第二年,卡玛拉能用双膝行走,能靠椅子站立,能用双手拿东西吃,对抚养她的辛格夫人能叫“妈”。

经过三年多她才逐步适应人的生活,能够自己站起,让人给她穿衣服,用摇头表示“不”。

辛格夫人外出回来,她能表示高兴。

入院四年她才能摇摇晃晃地直立行走,早饭时能说“饭”这个词,这时的智力水平相当于一岁半的孩子。

入院六年时,她能说出30个单词,与别人交往时有了一定的感情,智力达到两岁半的水平。

第七年,卡玛拉已基本改变了狼的习性,能与一般孩子生活在一起,能说出45个单词,能用三言两语表达简单的意思,能够唱简单的歌。

她开始注意穿着,不穿好衣服不出屋,有了羞耻心。

她能自觉地到鸡窝去拣鸡蛋,受到表扬就非常高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奇怪的古印度铁柱超过一千岁

当今的印度矗立着多根铁柱,至今锈迹很少。

根据史料记载这些铁柱的年龄已经超过一千岁,而之所以不生锈,科学家除了探测到铁柱含铁量超过99%外,毫无头绪。

  似乎毫无疑问的是在很早以前古印度人就知道了铁的存在。

最早在公元前1000年的古老记载中就提到了铁。

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00年时,波斯国王薛西斯在印度的分遣军队就用铁来用做军用物资。

从古代医书中提到的铁制手术设备、从墓地挖掘出的金属武器以及保存至今的铁制金属柱,均反映出随着岁月的增长,印度的铁制品稳步增多。

  印度制造钢铁的方法以及钢铁的质量很早就引起英国统治者的好奇。

在1795年,乔治・皮尔森博士发表了一篇文章,论述一种名为“Wootz”的钢,然后在印度的孟买开始制造这种钢,那时可行的分析和检验方法只能得到非常模糊的结论,比如金属很硬,含有大约0.03%的碳,据信铁是直接通过矿石的还原而制造出来的,布卡南博士在1807年出版的《在南印度旅游》一书中,描述了印度人加工制造钢铁的土著方法,这些方法相信是从祖辈上传下来的。

随着检验方法的改进,大量的有关铁的研究开始增多,并且研究深度也提高了。

    德里铁柱表面上刻的旃陀罗・笈多二世碑文。

历经千年风雨,铁柱只有些许铁锈。

    德里铁柱,含铁量99.72%。

    德里铁柱的顶端。

  1、德里铁柱  德里铁柱一直都惹人注目,亚历山大・克宁奥姆爵士在1862年至1865年发表的《印度的考古学概述》中报告该铁柱是一根锻造的铁柄,地面高度为7.2米,地下部分长2米,地面端直径0.42米,上端直径0.306米,他在书中提到铁柱的上端呈现奇怪的金黄色,这种表现引致一段时间的猜疑该铁柱是钢做的,其后很多研究者都对此做了一番评论。

该铁柱上的刻印文字非常清晰,这些文字使人们能将它的制造时间定到公元310年。

加入收藏
               

在登月前失联的印度月球登陆器维克拉姆号背负了什么重要任务?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