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将战火烧到太空?美太空司令部宣布具备全面作战能力

这份声明相当于承认美国太空司令部目前满足了执行各类任务的标准,可以向军事用户和作战指挥官提供一系列太空作战能力。
所谓全面作战能力 资料图:美国太空军臂章(环球网) 据报道,美国太空司令部正式
【菜科解读】
据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报道,美国太空司令部司令詹姆斯·迪金森近日在一份声明中说,美太空司令部经多年建设,现在已具备全面作战能力。
这份声明相当于承认美国太空司令部目前满足了执行各类任务的标准,可以向军事用户和作战指挥官提供一系列太空作战能力。
所谓全面作战能力
资料图:美国太空军臂章(环球网)
据报道,美国太空司令部正式成立于2019年8月。
这是自1947年以来美国军方首次筹建新武装部队,成为继空军、陆军、海军陆战队、海军和海岸警卫队之外的第六军种。
美国太空司令部2021年8月曾宣布具备了初步作战能力,时隔两年,宣布具备了全面作战能力。
军事观察员邵永灵表示,这意味着美国太空军已经从之前仅具备实际部署意义,发展到可进行高强度部署阶段。
邵永灵:此前美国太空司令部宣称的初步作战能力,即具备了发挥战略影响作用的能力,能够为联合部队提供持久的有效保障;现在称其具备全面作战能力,即太空司令部、太空军满足了执行各类任务的标准,可以向军事用户和作战指挥官提供一系列太空作战能力,比如,在全球战役、演习和应对危机的同时,完成统一指挥计划的任务、拥有适当数量的人力资本技能、拥有支持跨任务和业务职能的指挥控制所需的基础设施、具备必要的指挥流程和职能,能够为未来的战斗设定条件和要求等。
操之过急
资料图:美国太空防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分析处理数据(中国国防报)
邵永灵进一步分析认为,在没有经过全方位作战评估的情况下,美国太空司令部单方面宣布具备全面作战能力,未免站不住脚。
邵永灵:一个国家的太空军是否具备全面作战能力,需经过全方位评估,才能有定论。
太空作战是一个新兴领域,很多国家都在发展自己的太空事业。
此时,美军的太空司令部单方面称自己拥有了全面作战能力,有些操之过急。
况且,非常尴尬的是,美国太空司令部的选址到目前为止仍没有确定,所以,现在对外宣布具备全面作战能力,是不是有点太着急了?
加剧太空军备竞赛
资料图:美空军人员参加网络旗帜多国联合网络攻防演习(中国国防报)
邵永灵表示,美军在太空作战力量建设上的大幅投入,主要是为争夺第五空间优势,确保在与其他军事强国的军备竞赛中占得先机,相关动作势必严重威胁世界各国的太空发展计划,各国将被美国拖进太空军备竞赛。
邵永灵:随着美国太空军的发展,很多国家紧随其后,日本、法国、英国、德国,甚至西班牙都开始增设太空部队,有的国家还成立了相应的太空司令部。
照此发展下去,不排除太空会成为下一个战场。
美国的做法使原本平静的太空变成了一个军事竞争的制高点,将人类的战争从地面上升到了太空领域,值得警惕。
土星有行星环,地球为啥没有?本来地球曾经有过,火星将来也会有
这四颗行星都属于巨行星,它们的引力比岩质行星更大,因此它们能够将星球周围的小物质吸附过来,从而形成行星环。
除了质量不同之外,行星环的形成与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也有一定关系,太阳系四个岩质行星都没有行星环,另一个真相也是它们都距离太阳较近,太阳风就比较强烈,而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水分子也无法凝结成冰晶,更无法与尘埃凝聚成较大的小行星等,所以就很不容易形成行星环了。
不过,行星环还有另一种形成模式,就是行星的卫星围绕行星运行的时候,或者其他大个头的小行星或彗星等路过行星的时候,它们若与行星的距离达到洛希极限,那么这颗小星体就会分解成为行星的行星环,比如若月球距离地球大约1万公里的时候,就会被地球的引力撕成碎片,从而变成地球的行星环。
本来在月球形成的时候,就经历过成为地球行星环的一刻,天文学家们普遍认为月球是由于一颗质量较大的天体撞击地球之后形成的,撞击后飞溅出去的碎块曾经形成了地球的行星环,但是由于这个行星环的物质分布很不均匀,导致行星环的物质凝聚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月球。
而火星的卫星火卫一由于距离火星较近,并且仍然在一步步靠近火星,所以他将来也有可能会到达火星的洛希极限,从而成为火星的行星环也有一种可能是将来直接撞击的火星上。
星空有约|今年别错过火星和这三颗行星同框
届时,公众将看见两颗明亮行星近距离同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专家介绍,这是2024年适宜观赏的第一场太阳系行星相合。
什么是行星相合?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天文学上定义的合并非两个天体真的合并在一起,而是指两个天体的地心视赤经或地心视黄经相同。
行星合行星、行星合月都指的是两个天体的地心视赤经相同。
不同于每个月会发生多场的行星合月,2024年全年共有12次太阳系行星相合,这与行星在天球上‘走’一圈的时间有关。
王科超说,今年最适合观赏的行星相合,除了2月22日的火星合金星,还有4月11日的火星合土星,以及8月15日的火星合木星。
这四颗行星都很明亮,且这三次相合两个天体间的角距离都不到1度,肉眼就能看到两颗星同框的画面。
何时适合观赏这三次行星相合呢?天文学上合是一个精准时刻,但对公众观测而言,在‘合’的前后几天都可观赏这一天象。
王科超说,三次相合时,两颗行星都位于太阳的西边,观赏时间都在日出之前。
具体到火星合金星,适宜观赏的时间约为日出前一小时,火星合土星的适宜观赏时间约为日出前一个半小时,火星合木星则是在午夜后到日出前都适宜观赏。
肉眼观测这三次相合,两颗行星相距这么近,如何分辨?王科超建议,一是从亮度上看,相合时,金星、木星都明显比火星要亮,土星比火星稍亮些。
二是从方位上分辨,肉眼看去,相合时,火星在天空上位于金星的下方,位于土星、木星的上方。
我们肉眼看到的两颗行星同框,是由于两颗行星及地球在运行过程中,排列成近似一条直线而出现的视觉现象,两颗行星实际上相距甚远,以火星与土星为例,二者间距离约为12亿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