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都值得一游的景点

【菜科解读】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沈阳故宫都有什么值得一游的景点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沈阳故宫都有什么值得一游的景点的知识,包括沈阳故宫旅游景点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文章:1、沈阳故宫攻略一日游最佳路线2、沈阳故宫有哪些很不错的拍照景点值得安利?3、沈阳故宫有哪些著名景点值得游览?4、第一次去沈阳故宫旅行,有哪些实用攻略值得分享?5、沈阳故宫游览顺序沈阳故宫攻略一日游最佳路线崇政殿区: 从南门进入,首先来到的是崇政殿区。
这里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也是皇帝临朝、召见外藩使节的办公场所。
崇政殿是沈阳故宫的标志性建筑,是皇帝举行大典、朝见臣子的地方。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精细工艺。
如果你远离沈阳,可以选择乘坐飞机直达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下飞机后,可以乘坐出租车或者机场大巴直达市区,然后换乘公交或地铁到达沈阳故宫。
例如,乘坐地铁2号线在怀远门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
主要建筑:沈阳故宫的建筑布局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部分。
东路主要是大政殿和十王亭,中路是皇帝的生活区,包括崇政殿、凤凰楼等,西路则是皇后和嫔妃的居住区。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重点参观。
沈阳故宫有哪些很不错的拍照景点值得安利?1、九龙壁:这是一面雕刻有九条龙的石壁,每条龙都栩栩如生,壁面的细节处理非常精细,是拍照的好地方。
御花园:这是沈阳故宫内的一个大型花园,园内有各种花卉和树木,还有各种古典建筑,如亭台、桥梁等,是拍照的好地方。
2、大政殿:作为沈阳故宫的主要建筑之一,大政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
它的外观雄伟壮观,内部装饰精美,是拍摄宫廷氛围的绝佳场所。
乾清宫:乾清宫是沈阳故宫的皇后寝宫,也是清代皇后居住的地方。
3、十王亭:十王亭是沈阳故宫的一个特色景点,每个亭内都有清朝皇帝的雕像。
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是拍摄具有民族特色照片的好地方。
崇政殿:崇政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殿内的龙椅和精美的壁画都是拍照的好素材。
沈阳故宫有哪些著名景点值得游览?1、凤凰楼:凤凰楼是沈阳故宫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大政殿的后面,是皇帝和皇后的寝宫。
凤凰楼的建筑风格典雅华丽,屋顶上有两只金色的凤凰,象征着皇家的权威和尊严。
2、大政殿:作为沈阳故宫的主要建筑之一,大政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
它的外观雄伟壮观,内部装饰精美,是拍摄宫廷氛围的绝佳场所。
乾清宫:乾清宫是沈阳故宫的皇后寝宫,也是清代皇后居住的地方。
3、凤凰楼:凤凰楼位于大政殿后,是沈阳故宫的最高点,也是整个故宫的中心。
凤凰楼的建筑风格典雅华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
十王亭:十王亭是沈阳故宫的一个重要景点,是清朝早期皇帝接见大臣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第一次去沈阳故宫旅行,有哪些实用攻略值得分享?1、购买纪念品:沈阳故宫的礼品店有许多与故宫相关的纪念品,如复制的瓷器、书籍等,可以作为旅行的纪念。
拍照留念:沈阳故宫的建筑和园林都非常美,是拍照的好地方。
但是请注意,有些地方可能禁止拍照。
2、周边景点:沈阳故宫周边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张氏帅府等。
如果时间充裕,你可以考虑将这些景点一起游览。
3、周边景点:沈阳故宫周边还有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张氏帅府、北陵公园(清朝皇陵)等,可以结合参观。
餐饮安排:沈阳故宫内部可能没有提供餐饮服务,建议提前在外面用餐或带一些简单的食物和水。
4、导览服务:沈阳故宫提供中文、英文等多种语言的导览服务,可以通过租用导览器或者参加导游团的方式,了解更多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故事。
5、拍照留念:沈阳故宫内有许多美丽的古建筑和园林景观,是拍照留念的好地方。
游客可以在太和殿、乾清宫等景点拍摄具有历史感的照片。
餐饮推荐:沈阳故宫周边有许多特色餐馆,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东北菜、辽宁菜等美食。
沈阳故宫游览顺序参观路线:沈阳故宫博物馆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部分,建议按照东路-中路-西路的顺序参观。
游览乾隆花园 乾隆花园是清朝皇族的乐园,但也是皇帝处理政务的一处场所。
乾隆皇帝曾在这里修建了许多亭台楼阁、廊檐走廊和人工湖泊等景观和设施。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园林造景的美丽和自然景色的优美。
#p#分页标题#e#沈阳故宫攻略一日游最佳路线:从午门进入正门大殿,参观正门大殿旁边的东西廊房,然后再去瓷器展览室,根据时间再依次参观岳阳楼、天朗楼、砖湖池和颐和殿。
游览路线:沈阳故宫的游览路线一般为中路和东路。
中路主要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包括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东路主要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地方,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
周边景点:沈阳故宫周边还有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如北陵(清朝皇陵)、张氏帅府、中街等,可以结合游览。
注意安全:游览时请注意个人财物安全,尤其在人多拥挤的地方。
旅游攻略 故宫开放时间为早上8:30-下午5:00,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建议游客在3-4个小时内游览完故宫。
在游览途中,可租借讲解器翻译版,价格每台50元/天。
怪象在明故宫屡现 揭开南京“百慕大”真相
近些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沉睡几百年的皇家宫阙偶现冰山一角,围绕这一带的奇异传说更扑朔迷离。
怪异的交通事故、诡谲的死亡事件,不可思议的奇闻,在民间广为流传。
位于大西洋的百慕大地区,充满了死亡、神秘,和不可知的力量,被喻为“魔鬼三角地带”。
有人将明故宫一带比做南京的“百慕大”,夜间不敢涉足,开车绕道而行。
交通事故现场 是谁把路口换掉了 在新街口一家媒体工作的金先生(应本人要求隐去真实姓名),2007年11月某日深夜下班回家,开一辆南汽菲亚特,沿中山东路由西向东,准备出中山门,去东郊的住所。
这条路金先生几年来天天夜里都走,熟悉的路况和环境,用他自己话说,是“闭着眼睛都能开”。
离开新街口不远,他跟上了一辆出租车。
说来也怪,那天人车都比平时少,而且几乎一路绿灯,出租车越开越快,金先生跟在后面也越来越快。
过了解放路口,金先生跟着出租车开上非机动车道。
因为修地铁,那段路临时允许机动车行驶。
偏巧这天边道上竟一辆自行车没有,就这两辆车,一前一后,畅行无阻。
前方大约四五十米远,出现一个路口,金先生看了一下,是绿灯,便放心跟着出租车朝前开。
出租车呼地从路口过去了。
金先生看到,眼前是清溪路口,与中山路形成丁字路。
前方了无障碍,车子强大动力推着他勇往直前。
就在这时,他隐约听到一声惊叫,接着砰砰两声巨响,车身猛的一震,眼前一黑,脸上就麻嗖嗖的。
幸好金先生是军人出身,还算镇静,他闻到一股硝烟味,知道是安全气囊爆了,勉强睁开眼,先摸到已断了一条腿的钛金眼镜,赶紧摇下车窗,排掉烟雾,这才看清,眼前一辆红旗鼻子撞歪,另一辆宝马两扇侧门稀巴烂,气帘像两块抹布挂着。
出事了! 老金奇怪,丁字路口他们怎能撞上来?围观的路人却告诉他,这是明故宫西口。
他朝右边一瞧,傻眼了:丁字路变成了十字路口!更让他惊诧的是,路口如此开阔,出事前一瞬间,两辆车开到眼前怎会视而不见!否则,朝右打一把方向,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见此情景,保险公司出险员一口咬定他喝醉了。
可是当即验血证明,金先生滴酒未沾。
诡异的是,事后宝马车主也多次说,出事前瞬间,她也是忽然失掉反应,对外界茫然无视。
不然,她跟在红旗车后侧,只要刹一下,也不会撞上来。
光天化日之下肇事车失踪 2008年7月14日上午,天气晴朗,55路公交车驾驶员王强(化名)驾驶着熟悉的车辆,沿着固定的线路,一路开来。
大中桥-公园路-金城集团—解放路……这条道路,太熟悉了。
而这个时间段,又是上午10点多钟,交通早高峰基本过去了,车子很好开。
很快,车子拐上了中山东路,最近这里路况比较复杂。
王强下意识地定了定神,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路面。
过了御道街东口,车子接近了南航北大门。
就在这时,王强突然感觉旁边有一辆车子要超车,从直觉判断,那辆车子速度极快。
本能之下,王强赶紧左打方向盘,但就在这时,他才发现,左边竟是地铁围挡,而就在前面,一根粗壮的法国梧桐树枝桠已经迎面扑来。
刺耳的刹车声中,车头径直撞上了法国梧桐,枝桠将前挡风玻璃击碎后,冲进了驾驶室,又将车顶掀开。
王强脸上顿时鲜血直流。
而车里的乘客,也是东倒西歪,哭喊声一片。
意识模糊的王强,想知道旁边的车子怎样了。
然而,车门打不开,他的身子也动不了,只能徒劳地等待民警。
迅速赶来的交警很快查验了现场,奇怪的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车祸发生当时旁边有车要超,也不可能超过。
事后记者采访时,王强对这诡异现象不愿多谈。
撞向石狮子的轿车无人驾驶? “叮铃铃!叮铃铃!”2006年夏天一个晚上的10点多钟,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报警电话骤然响起。
电话是从御道街打来的,一位市民气喘吁吁地告诉值班民警,一辆车子飞进了午朝门公园,“车子差不多撞毁了,你们快来处理吧,太惨了!” 接警后,警车一路闪着警灯,呼啸而至。
事发地点位于御道街午朝门公园南门口,一辆小轿车冲上路牙,一头撞上了石狮子,车头已经全部高高翘起,引擎盖被折断,车子右侧副驾驶室被压扁,一名男子浑身鲜血,蜷缩在副驾驶位上。
车窗玻璃已经全部破碎,民警上前试图询问车上的人还能否说话,但他一点反应都没有。
民警赶紧猛拽车门,但车门被死死卡住。
正在大家急得不知所措时,消防部队赶到了现场,他们带来了切割设备。
5分钟后,车门被大卸八块,男子的身子露了出来,民警不敢耽搁时间,当即将其拉了出来。
但可惜的是,此时的男子早已没有了任何气息。
这一番忙活后,民警开始对事故现场查验。
道路很宽阔,路灯也很亮,而午朝门公园门口还有十多厘米高的路牙,周边的交通设置和反光标志也很明显。
车子却就这么径直冲上了路牙,撞上了石狮子,而石狮子,连一块小石屑都没有被碰掉。
再看该车从南往北驶来的车道上,一点刹车痕迹都没有。
难道开车人就眼睁睁地不要命,没有采取丝毫措施?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事发后,他人去了哪里呢? “老公交”到了这里也犯怵 老马1985年开始开公交车,基本上一直跑中山东路这条线。
公交车撞树这事,工作的前15年里,老马鲜少听说过,可是后来,一起两起的,慢慢就多了。
老马还注意到,御道街和中山东路交叉的十字路 *** 通事故比以前多了一些。
小碰小擦自不必说,他亲眼看到的大事故也不算少。
就在10多天前,晚上8点左右,老马的车由西往东开到午朝门遗址公园西边的十字路口时,眼看着前面横冲过来一辆别克君威和一辆私家车撞上了,为了避让私家车,别克君威又接着撞到了马路边一棵法国梧桐。
几年前,也是在这个路口,一辆5路夜班车和一辆拉生猪的大卡车撞上了。
公交车的整个一扇窗户震掉了下来,拉生猪的大卡车然后继续前冲,撞到路边的树上。
同样是在这个路口,几年前,一辆大巴车撞上一个骑自行车的女孩,女孩当时就不省人事了,后来女孩成了植物人。
老马的印象中,晚上下班收车,好多次遇到这个路口在处理事故,有几次只得将车子绕到慢车道上。
小杨开公交车的时间不算长,7年,这几年,小杨开9路,明故宫路段是他的必经之路。
同样是在御道街和中山东路交叉的十字路口,小杨目睹了多起印象深刻的交通事故。
最惊险的一次发生在去年夏天的一个下午,一辆自西向东行驶的军用依维柯和一辆自北向南行驶的两厢飞度相撞,飞度前面的发动机整个掉了出来,安全气囊全部打开。
如今,虽然也称得上是“老公交”了,但没到这个路口,王强还是格外小心。
明故宫遗址谁碰谁倒霉? 600年风吹雨打、历经多次战乱,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明故宫掩埋在荒草丛中,终于,上世纪80年代末,明故宫遗址一带划归地方,始建公园,在原奉天门位置开始修建仿古建筑。
记者走访明故宫公园,遇到了一群在内休闲玩耍的市民。
他们讲述起那一段往事。
“这一建就很不太平了,”一位60出头的市民回忆说,“楼建好后剪彩,听说,当晚就有个人死了。
” “不止这一件,”另一个人补充说,“我听说,在修建过程中,先后死了3个人。
皇家遗址啊,当然不是哪个人都能随便动的。
” 而记者从一位文物收藏爱好者口中了解到:实际的情况是,楼建好后挂牌,就在当晚,一位参加挂牌的人回家路上遇到了车祸。
另外,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这一带进行挖掘时,发生过一件更蹊跷的事情。
在下坑道时,有个工人的腿被铁锹碰伤,伤口并不严重,然而,在接下来的半个月中,工人的腿一直肿胀着。
这次莫名其妙的事故,让工人的情绪很紧张,后来再施工时,工人就强烈要求施工单位放鞭炮避邪。
关于这些真真假假的传闻,记者特地咨询了公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他们表示:“我们来这里的时间不久,这些事情都不了解,也没听人说起过。
” 难道,这些死亡事件,只是不明真相的人们捕风捉影? 太庙遗址动土后怪事连连太庙遗址出土的琉璃瓦片 2002年,明故宫遗址附近一家单位新建大楼,可打地基时却意外地挖到了不少木桩和琉璃瓦片,据有关部门考证,这里是明代太庙的遗址。
一时间,“太庙遗址上大兴土木”的消息传遍了全城。
一场现代都市建设与古代文物保护之间孰轻孰重的争论开始,最终,新大楼还是拔地而起。
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地下文物,新大楼底层架空,而且,大楼门口原先的一口古井也被修葺一新。
这口井,据说明代祭祀时专门用于清洗祭品。
为了古老的太庙,今人小心翼翼,施工的方案改了又改。
然而,大楼建成后,一连串的离奇事故还是不期而至。
“那是因为在太岁头上动土了。
”当年就在附近上班的一位保安言之凿凿,一边说着一边压低了声音,“这种事我们都不敢乱说的。
新大楼开工没多久后,一位民工被电死了。
” 而据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男士回忆,厄运首先粘上了一个年轻女孩。
她在附近正常行走,一辆卡车从她身边驶过。
因为在单位内部,车辆行驶的速度并不快,可意外偏偏发生了。
卡车从女孩身上慢慢碾过,很快,女孩就没了气息。
而更怪异的事还在继续着,在该单位工作过的一位先生告诉记者,“前两年,一个男孩晚上从二楼跳下来,打算到车站去接朋友。
之前,这个男孩也从楼上跳过好几次,可这次偏偏出事了。
男孩的脚踩到了台阶上,头重重地磕在地上,第二天就死了。
” 据他介绍,大楼兴建后,在该单位正常的实验中,一向十分保险的实验器材也忽然出了毛病,一个年轻人被电死了。
更蹊跷的是,今年五月的一个凌晨,倾盆大雨中,一位男士从二楼跳下,虽然楼层不高,人还是当场死亡。
一而再,再而三地出事,古老的太庙似乎真和现代人较上劲了。
所有这些,到底是偶然巧合,还是真的有一种神秘力量在操控?(田雪亭 胡静)
杨靖宇将军的遇害照片在沈阳第一次披露
9月17日上午,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里,一些收藏爱好者捐赠了大批抗日时期的珍贵文物,其中一幅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遗容照片的复制件为首次公开。
这张杨靖宇将军的遗照,拍摄时间应该是在1940年2月23日以后(2月23日是杨靖宇遇难的日子)。
该照片最先刊载在日本出版的杂志《历史写真画报》上,刊载时间是在1941年,是当时的日本侵略者为了炫耀所谓“满洲事变”(九一八)十周年而出版的纪念刊。
捐赠者、民间收藏家詹洪阁先生介绍,此张照片一直为北京著名收藏家李任波先生所珍藏,不同于以前公布的任何版本,此次为首次公开。
照片上,杨靖宇将军躺在杂草丛中,只露出了半侧脸,腿部略有弯曲。
在其身旁,放着一口棺材,棺材一侧挂着一件羊皮大衣,为将军生前遗物。
从照片可以看到,杨靖宇腰部的裤带被解开,裤子腰部开口被扒向两边,在正腹部塞着一件衣服状的布制东西,向外鼓出很高,很可能是杨将军被剖腹后塞住的。
“教科书上的杨靖宇牺牲后的照片都是躺在棺椁内的,这张躺在棺椁外的照片是首次披露的。
”詹洪阁说,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应该比教科书那张照片还要早一些。
有关专家表示,抗联时期的史料本来就不多,资料更是少之又少,这张照片的公开,对于研究杨靖宇、研究抗联史,都有重要意义。
永远的遗憾:叛徒活到八十年代在艰苦残酷的斗争环境下,东北抗联出了很多叛徒,致杨靖宇于死地的叛徒有四个。
第一个叛徒是程斌,原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杨靖宇最信任的得力助手。
他于1938年7月率所部115人叛国投敌,日军任命程斌当队长,组成“程斌挺进队”,将杨靖宇部队逼入绝境。
程斌投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摧毁了70多个抗联的补给生命线——密营。
一夜之间,杨靖宇部队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
这个叛徒在解放后的“镇反”时期被枪毙。
第二个叛徒是杨靖宇的警卫排长张秀峰。
这个从15岁起被杨靖宇抚养成人的叛徒1941年2月1日携带抗联经费9960块大洋叛变投敌,导致杨靖宇的行踪暴露。
张秀峰唯一讲良心的地方,是他在拉警卫排余部叛变时没有去突袭身边只剩下几个战士的杨靖宇。
第三个致杨靖宇于死地的是伪牌长赵廷喜,因为他的告密使敌人最后找到了筋疲力尽的杨将军。
1946年,人民政府在杨靖宇坟前将赵廷喜枪毙。
第四个叛徒是跟随程斌叛变的张奚若、程大队有名的机枪射击手。
张奚若和他的把兄弟、副射手白万仁、弹药手王佐华在“追剿”杨靖宇部队的过程中受伤,被收容在?江县城里养伤。
这个被人称之为“铁三角”的战斗小组1940年2月23日中午聚在一起正在打牌时,驻?江的伪通化省本部接到杨靖宇在三道崴子的报告,因部队都在山里“讨伐”,一时无兵可派,就把那些在县城里养伤的伤兵集合起来,张奚若和白万仁、王佐华被编为第一批快速挺进队。
当敌人向杨靖宇喊降不奏效时,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向张奚若下达了“干掉他”的命令。
张奚若随即扣动扳机,杨靖宇倒在一棵大树前的雪地上牺牲。
次日,程大队接到将杨靖宇的头颅送抵“新京”(长春市)的命令。
程斌点名让张奚若干。
于是,王佐华和张奚若将杨靖宇的遗体抬到铡刀上,由白万仁将杨将军的头颅铡了下来。
程斌大队中的几个抗联叛徒,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除程斌在“镇反”中被枪毙外,其他人则逃脱了应有的审判。
张奚若只在“文革”中蹲了两年监狱,吉林日报社一位记者1984年还采访过他。
他阴沉着脸,拒不承认自己参加过抗联,也没打死过“老杨”。
许多抗联老战士对此终生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