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用药

【菜科解读】
乙肝用药好吗
乙肝是我国当前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尤其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乙肝用药的需求无法完全供给,造成了病情的恶化。
乙肝用药按其功效可大致分为:一般护肝药物、 护肝恢复肝功能药物、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药物、 抗纤维化药物以及中成药等六大类。
一般护肝药物。
包括多种维生素、肝得健、肝泰乐等。
护肝恢复肝功能的药物中护肝降酶药物是使用最为广泛、疗效最为突出的一类药物,如五味子、甘草制剂。
抗病毒药物中拉米呋啶是最新的抗病毒药物。
护肝改善蛋白代谢药物,如口服氨基酸胶囊、马洛替脂等,主要适用于慢性肝炎(一般为中度以上)或肝硬化患者出现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蛋白比值倒置,价钱便宜,疗效尚可。
乙肝用药有哪几类
正规的乙肝用药按其功效可大致分为:一般护肝药物、 护肝恢复肝功能药物、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药物、 抗纤维化药物以及中成药等六大类。
1、一般护肝药物。
包括多种维生素、肝得健、肝泰乐等, 适用于各种肝炎和肝硬化,但是仅可起到辅助及间接作用。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炎症、促进肝细胞再生,但并不是治疗乙肝的主角。
2、护肝恢复肝功能药物。
研究时间最长,疗效最明确,使用最广,价钱相对低廉,包括护肝降酶、护肝降黄及护肝改善蛋白代谢三种类型。
它们分别适用于各型肝炎、肝硬化出现转氨酶、肝红素升高或白蛋白降低、蛋白比值倒置等情况。
3、抗病毒药物。
这类药适合于轻中度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主要病毒复制指标呈阳性者,一般不宜用于治疗病毒携带者、重型肝炎及晚期肝硬化患者。
4、免疫调节药物。
包括免疫增强剂和免疫抑制剂两类。
免疫增强剂可以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诱导内源性干扰素产生,促进乙肝病毒抗原指标转阴。
另外,一些中药制剂也有其功效。
5、抗肝纤维药物。
该类药物适用于慢性乙肝伴有肝纤维化者、早期肝硬化者。
6、中药制剂。
多为冲剂、片剂和胶囊,包括藏药、傣药和蒙医药等。
这些药物虽然组成不同,各有特点,但是都难以独当一面,有时只能成为某一治疗阶段所需的药物。
慢性乙肝怎么用药
慢性乙肝是很麻烦的乙肝病症,用药难度大,随着时间的推迟病情也会逐渐加重,慢性乙肝究竟怎么用药,我们看看专家怎么说。
研究发现,感染年龄越小,形成持续感染、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慢性乙肝病人的几率越大。
如果是围产期(妊娠满28周至产后1周)通过母婴垂直传播造成的感染,又未采取任何阻断措施,则将会导致大部分婴儿在将来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慢性乙肝病人。
所以慢性乙肝治疗用药就要注意时间和对象。
总的说来,慢性持续性感染、主要是慢性乙肝的治疗是迄今未解决的难题。
口服氨基酸胶囊、马洛替脂等可以治疗慢性肝炎,效果还行。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慢性乙肝治疗的难题正在被逐一攻破。
国际肝病界认为,2009年推出的肝细胞透析疗法是目前解决慢性乙肝治疗难题的代表,其创造性的将尿毒症治疗核心技术——超声透析运用于乙肝治疗,从而实现了精准给药,瞬时提升数十倍药力,一举打破了乙肝慢性化和乙肝耐药两项世界性难题。
乙肝大三阳用什么药
原则上说,乙肝大三阳者要进行保肝、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治疗。
保肝和抗肝纤维化治疗适合于所有乙肝“大三阳”病人,但不是所有乙肝大三阳病人都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只有那些转氨酶高(高于2倍正常值)的乙肝病人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因此,对那些肝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的乙肝大三阳,特别是通过垂直传播获得感染乙肝者,我们并不主张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
针对乙肝大三阳患者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核苷类药物如拉米夫定等,中药如苦参素等,免疫调节剂α胸腺肽也常被用于抗乙肝病毒治疗。
干扰素因为其有较为肯定的抗乙肝病 毒疗效,而且可以抗乙肝肝纤维化和降低乙肝肝癌的发生率,因此对乙肝大三阳患者一般首选干扰素治疗。
现在又上市了一种新的抗病毒药物-泰尼肝维康,泰尼有效成分在人体细胞周围形成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不仅不会对肝细胞造成任何损伤,而且会有效阻断乙肝病毒(HBV-DNA)的复制,泰尼片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内源性干扰素,增强人体巨噬细胞吞噬作用,从而达到杀灭病毒的作用。
#p#分页标题#e#不过还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转氨酶高的病人都能取得满意的抗病毒效果。
这一方面是目前所有药物本身的抗乙肝病毒疗效不是令人满意,另一方面,临床上引导起转氨酶高的非肝炎因素很多,如劳累、休息不好、酒精、药物等。
有其他肝胆疾病如脂肪肝、胆囊炎、胆石症等。
其他系统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这些因素容易被误认为肝炎活动所引起,而导致抗乙肝病 毒疗效差,购买者一定要注意鉴别。
乙肝小三阳怎么用药
乙肝小三阳患者的情况并不比大三阳简单,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乙肝小三阳应检查HBV-DAN及肝功能,如果HBV-DAN(+)且肝功能异常,说明病毒复制,传染性强,应该采取以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
目前治疗乙肝比较有效的药物有α-干扰素、拉米夫定、泛昔洛维、胸腺-5肽等,但这种治疗结果大都限于HBVDNA阴转及减少纤维化,而对其它抗原(包括抗体HBcIgG,IgM)的进一步阴转影响不大。
如果乙肝两对半为小三阳,B超及AFP等均长期正常,则说明病毒已清除,无传染性,只所以乙肝三系仍表现为小三阳状态,可能是因为机体免疫系统的记忆性延续,这种延续甚至会持续终生,所以已无需隔离与治疗。
因为目前尚无可在此类小三阳基础上进一步治疗乙肝的公认的而有效的药物。
一味追求转阴而服用大量治疗性中西药物只会增加肝脏负担甚或招致不良后果。
乙型肝炎病人“三分治七分养”,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规律,适当的身心锻练,保持乐观的情绪,不吃霉变食物,饮食应清淡,并应富有维生素及蛋白质等,这样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防止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
没有太阳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进入冰河时代 人类难以存活
太阳系中的行星都是围绕着太阳来进行公转和自转的,那么假如没有太阳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首先地球就不再绕着太阳公转,没有太阳的话地球上也就不会有光,气温也会开始快速下降,慢慢进入冰河时代。
因为地球上的光和热都是由太阳提供的,因此如果没有太阳的话地球上就没有这些东西了,相应的,地球上的动植物也会很快死去,人类也只能躲到家中,但是等到原料用尽之后大家也将无计可施,也许人类也会因此走向灭亡。
没有太阳人类能活多久太阳系没有太阳之后,地球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温度将会下降到将近零下二十度,然后再过一段时间,地球上的温度就会降低到零下200度左右,动植物会相应死去并灭绝,没多久人类就会因能源耗尽而死。
太阳的寿命还有多少年太阳的寿命应该还有大约五十亿年左右,因为目前太阳正处于核聚变的稳定时期,因此太阳暂时是不会出现问题的,然后大概再过十五亿年之后,太阳的氢元素就消耗殆尽了,这时太阳就会变得不稳定,对地球造成一定的影响。
太阳每天只出现四个小时,黑暗统治地球
虽然1859年那次全球电网瘫痪事件上演可能性不大,到我们也算是领教了恒星活动的威力。
在可预见的未来,恒星活动只会干扰我们的正常生活,形成致命事件的可能性仍然很小。
谢顿认为,许多人都认为小行星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是致命的,但其发生的概率依然偏低,就算我们处于300万年一次的周期边缘,也有很大的侥幸空间。
对抗小行星的方法也比较成熟,偏转轨道、击溃小行星等都可以实现,这方面的担心其实不用太多。
而比小行星撞击还要棘手的,那就是连发生周期都无法估算的超级火山爆发。
大约在公元536年开始,北半球的欧洲、中东和亚洲部分地区开始被一种神秘的尘埃、大雾笼罩,长达一年半的时间。
环境温度下降、黑暗时间拉长,导致了瘟疫、饥荒、战争和流感大流行。
在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作物歉收,极端干旱,东亚一些低纬度地区还发生了降雪。
现在这个事件的始作俑者基本查明,这是由冰岛火山爆发引发的全球性灾难事件。
这次火山喷发一直到公元640年才基本结束,其中黑暗笼罩着北半球18个月,每天能看到太阳的平均时间只有4个小时,尤其是在公元536的夏天,北半球除极区外的部分地区温度降到了1.5至2.5摄氏度,这也是2300多年来最寒冷的时候。
事件的起因在很长时间内仍然是一个谜,其发现也是通过历载,结合树木年轮分析,确定在公元536年开始了聚变。
冰岛超级火山在公元540年和公元547年两次爆发,火山活动产生了数百万吨的尘埃,扩散到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
农作物减少了光照时间,也减产,爱尔兰甚至将这段时期描述成黑洞的时代。
根据对冰芯的元素分析,硫、铋和火山灰沉积物在公元536年之后大量沉积,也是2000多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季。
粮食的减产也导致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需要大量的粮食补给,这座数十万人口的大城市需要更多的粮食。
于是大量的粮食从埃及运到了君士坦丁堡,随之而来的还有老鼠。
结果又把鼠疫给带到了君士坦丁堡,促进了公元541至542年爆发的查士丁尼瘟疫流行。
这次鼠疫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国家,从公元541年开始之后的100多年,鼠疫让欧洲人口减少将近一半,东罗马帝国实力大受影响。
如今超级火山对人类而言依然是无解的灾难,甚至比小行星撞击还要棘手。
因为我们对超级火山爆发的干预措施几乎没有,而小行星撞击好歹也知道从哪儿下手,何时开始预警,超级火山喷发一旦激活,可以说只有招架的份儿。
目前排名第一的应该是黄石火山了,最近一次喷发在公元前63万年,深度改变了全球气候。
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喷发,摧毁了上百个村庄的3.6万人。
该火山在公元535年的喷发更大,与冰岛火山喷发一起影响了整个北半球。
随机文章宋朝的「赏花会」是一个怎么样的活动?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盘点,最近160万公里每4年造访地球一次德国空军狂风战斗机,海湾战争炸毁伊拉克95座机场中国速度最快的导弹东风21D,可穿透1500公里防线打击航母两个人去普吉岛1万够吗,旅游淡季飞普吉岛1万够了(旺季会很拮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