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对月亮了解多少呢?曾有宇航员爆出月球是空心的
【菜科解读】
1969年,在“阿波罗11号”探月过程中,当两名宇航员回到指令舱后3小时,“无畏”号登月舱突然失控,坠毁在月球表面。
设置在七十二公里外的地震仪测得月球表面的震动,这个振动持续超过十五分钟,就像用锤子用力敲击大钟一样,振动持续很长时间才慢慢消失。
如果月球是实心的,这种震波只能持续3分钟至5分钟。
欧美的报纸亦曾报道“月球钟声”,菜叶说说,说登月舱在首次和以后几次起飞时,宇航员们听到钟声。
那儿并无教堂,月球外壳(特别是背面)像是特种金属制品,整个月球犹如一口特大的铜钟!这一现象证明月球是空心的。
1969年11月20日4点15分,“阿波罗12号”进行了一次“人工月震”的实验:美国宇航员以月面为基地设置了高灵敏度的地震仪,通过无线电波能将月震资料发送回地球。
其中一台由“阿波罗12号”的宇航员设置在风暴洋。
设在月面的地震仪十分精密,比在地球上使用的地震仪灵敏度高上百倍,它能测出人们在月面造成的震动的百万分之一的微弱震动,甚至能记录到宇航员在月面上行走的脚步声。
当宇航员乘登月舱返回指令舱时,用登月舱的上升段撞击了月球表面,随即发生了月震。
这使正在进行观测的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惊得目瞪口呆:月球“摇晃”震动55分钟以上,而且由月面地震仪记录到的月面“晃动”曲线是从微小的振动开始逐渐变大的。
从振动开始到消失,时间长得令人难以置信。
振动从开始到强度最大用了七八分钟,然后振幅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这个过程用了大约1个小时,而且“余音袅袅”,经久不绝。
在“阿波罗12号”造成“奇迹”后,“阿波罗13号”、“阿波罗14号”和“阿波罗15”号相继进行过月震实验,实验结果无一例外的证明:月球内部并不是冷却的坚硬熔岩,地球和月球的内部构造不同。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莱波特?理查德?路易斯在1976年出版的《阿波罗的宇宙旅行》一书中写道,阿波罗11号、12号宇航员带回的月面岩石标本的密度比地球岩石的密度要高得多(月球岩石的密度为3.2-3.4克/立方厘米,地球岩石密度为2.7-2.8克/立方厘米),对于实心的地球来说,越往内部,密度越大,地球的平均密度是地球表面岩石密度的2倍,即地球密度是5.5克/立方厘米;如果月球也是实心的,其平均密度也应该约为表面岩石密度的2倍左右,即6.6克/立方厘米。
可是通过月球的质量除以体积的计算,中学生们都已经知道月球的平均密度是3.33克/立方厘米,与地球密度是5.5克/立方厘米几乎相差一半,也比预想中的月球的平均密度是6.6克/立方厘米小了一半。
这就证明月亮不是实心的。
另外,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宇宙天体都有磁场。
科学家认为地球的磁场起源于地球内部的地核。
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内核是固态的,外核是液态的。
它的黏滞系数很小,能够迅速流动,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产生磁场。
换句话说,所有天然天体都有磁场,但大都是像地球一样,是实心的。
而这种磁场在月球上几乎没有。
根据“阿波罗”宇宙飞船采回的月岩样品及月球表面磁场的直接测量,月球周围的磁场强度不及地球磁场强度的1/1000,月球几乎不存在磁场。
科学家推测,这是因为内部没有像地球那样的内核,它内部是空的。
有两位苏联的科学家提出大胆假说,认为月球是外表经过改装后中空的宇宙飞船。
如此一来,才能圆满解答月球留给我们的各种奇异现象。
这个假设很大胆,也引起不少的争论,现在大部分科学家仍然不敢承认这个理论。
然而不争的事实是,月球的的确确不是天然形成的。
月球就像精密的机械一样,天天以同一面面对地球,也刚刚好与太阳一般大。
外面是一层高硬度的合金壳,可以承受长时间高密度的陨石轰击,仍然完好如初。
如果是一个天然的星体,是不该具有这么多人造特征的。
月亮是茫茫宇宙中离地球最近的一个星球,然而,人类对它的了解确实很少,而月球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个难解之谜,其中奥妙何在,尚待研究。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