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鹦鹉背后故事,思念过世女主人令人心酸

【菜科解读】
不止人会得抑郁症,动物也会,最近一只抑郁症鹦鹉走红,第一眼看到它光秃秃的只剩头上毛是完整的样子,引得无数人发笑。
不过抑郁症鹦鹉背后的故事却让人心酸,因为一直在新女主人的面前念叨已经去世的女主人名字,它被关在车库三年。
一、抑郁症鹦鹉被关三年英国一只26岁的老鹦鹉因在常在主人新伴侣面前,念叨他死去前妻的名字,被扔进车库,一关就是3年。
在此期间,抑郁症鹦鹉用嘴几乎拔掉了身上所有羽毛。
这3年的囚禁对抑郁症鹦鹉的精神造成了严重损坏,它一直没能从这个阴影中走出。
可惜终于重见天日的抑郁症鹦鹉因为漫长的囚犯生活而心理严重受挫,患上抑郁症。
为它进行诊治与护理的是英国唯一一名鹦鹉心理学家伊莱恩亨利,正是这名44岁的心理学家把罗伊从孤独的牢笼中解救出来的,并正在秘密地给抑郁症鹦鹉治疗。
伊莱恩透露,抑郁症鹦鹉罗伊非常依赖主人的前妻萨拉,以前就有常常叫她名字的习惯。
所以,即使萨拉去世,抑郁症鹦鹉仍然保留着这个习惯,并不是有意在主人的新伴侣面前使坏。
据了解,罗伊的情况已有好转,而其主人并未发表任何言论。
世界上最古老的海螺?鹦鹉螺已在世界上生活了5亿年
在奥陶纪时期,它们的体长可达11米,是海洋中的霸者,然而经过数亿年的演化,现在的体长一般都不超过20米,比起世界上最大的海螺来,还是有较大差距。
下面就跟一起具体看看世界上最古老的海螺等相关内容。
鹦鹉螺简介鹦鹉螺(学名:Nautiloidea)是海洋软体动物,共有2属、6种,具卷曲的珍珠似外壳,外壳由许多腔室组成,外套位于外壳内。
各腔室之间有隔膜隔开;鳃2对;具63-94只腕,但无吸盘;眼简单,无晶状体;无墨囊。
壳薄而轻,呈螺旋形盘卷,壳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生长纹从壳的脐部辐射而出,平滑细密,多为红褐色。
整个螺旋形外壳光滑如圆盘状,形似鹦鹉嘴,故此得名“鹦鹉螺”。
分布于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珊瑚礁水域。
鹦鹉螺已经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但外形、习性等变化很小,被称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和古生物学等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在现代仿生科学上也占有一席之地,1954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在美国格罗顿下水。
形态特征鹦鹉螺具卷曲的珍珠似外壳,壳光滑,卷曲,贝壳最大可为26.8厘米,但成年鹦鹉螺一般都不超过20厘米。
大脐鹦鹉螺(Nautilus macromphalus)是鹦鹉螺家族中体形最小的属种,一般只有16厘米。
外壳由许多腔室组成,内约分36室,最末一室为躯体所居,即被称为“住室”的最大壳室中。
其他各层由于充满气体均称为“气室”。
外套位于外壳内。
各腔室之间有隔膜隔开,室管穿过隔膜将各腔室连在一起,气体和水流通过室管向壳外,生物体由此控制浮力。
鳃2对;具63~94只腕,但无吸盘,雌性较雄性多。
眼简单,无晶状体;无墨囊,漏斗两叶状,具运动功能。
鹦鹉螺有近于脊椎动物水平的发达的脑,循环、神经系统也很发达,眼构造简单;无墨囊;心脏、卵巢、胃等器官生长在靠近螺壁的地方,保护的很好。
雌雄异体,有着很大的卵。
鹦鹉螺的头部、足部都很发达,足环生于头部的前方,所以是头足类的一种。
头部的构造也同乌贼十分相近,口的周围和头的前缘两侧生有许多触手,但触手上面没有乌贼所具有的吸盘。
雄性有60个触手,腹面的4只愈合成块状的“肉穗”,雌性有90个触手,其中60个生于足部的内叶下方,簇集呈须状,30只生于口的周围。
雄性和雌性触手的腹面都生有像帽子一样的结构,是由两个触手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变得十分肥厚,当鹦鹉螺将身体缩到壳里的时候,就用它们封闭壳口,这同腹足类动物壳口圆片状的厣相似,能起保护身体的作用。
鹦鹉螺的其他触手也有分工,有的伸展迅速,用于警戒,有的只用于摄食。
在摄食的时候,使多数触手向四周展开,将猎物包裹起来,然后吞食。
在休息或只游动而不取食的时候,它的大部分触手都缩进壳里,只留1-2个触手在外面,进行警戒或行动。
此外,它的触手还可以抵贴岩石,固定身体的位置。
生活习性鹦鹉螺主要分布于西南太平洋热带海区,在我国,台湾海峡和南海诸岛可见它们的踪影。
鹦鹉螺平时多在100米的深水底层爬行,但是也能生活在海洋600米深处,身体的精密构造让它们可以适应不同深度的压力。
而当暴风雨过后,鹦鹉螺又会在夜里成群结队的飘浮在海面上。
古老历史鹦鹉螺早在距今5亿多年前的奥陶纪就出现了,它们虽然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但是外形和习性等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在奥陶纪时期,鹦鹉螺的体型比现在要庞大许多,身长可达11米,凭借巨大的身躯、灵敏的嗅觉和强大的触手,它们可以捕食三叶虫和海蝎子等动物,几乎是那个时代海洋无脊椎动物中的顶级掠食者。
种群现状鹦鹉螺在古生代几乎遍布全球,但已经基本绝迹了,只是在南太平洋的深海里还存在着六种鹦鹉螺。
鹦鹉螺被古生物学家习称为无脊椎动物中的“拉蒂曼鱼”,一种活化石的代名词。
这些具有分隔房室的鹦鹉螺,历经六千五百万年演化,外形似乎鲜少变化,而它们的祖先族群多达三十多种,却在六千五百万年前那场大劫难中,与恐龙同遭被扫荡一空灭绝的命运。
少数残存的现生鹦鹉螺后裔,栖息在印度洋与大西洋海域,科学家称它为活化石,是因为和同样具有多房室外壳的菊石类相关联。
虽然鹦鹉螺和大熊猫一样稀有,但是许多人却并不知道。
据了解,中国沿海一些城市都出现过贩卖鹦鹉螺工艺品的现象。
根据《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法》规定,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鹦鹉螺,若需出售,每只得向国家交3万元资源保护费,同时得经中国农业部批准才能经营。
但非法经营鹦鹉螺的行为却屡禁不止。
有关人士认为,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店主非法贩卖的方式非常隐秘,货不上架,有的店主甚至把鹦鹉螺壳藏在离商店有一定距离的家里,或其他难以查到的地方,而渔业和工商部门的人店主一般都认识,查处非常难。
世界上最古老的鱼 腔棘鱼在地球上活了4亿年世界上最古老的马 阿拉伯马已有4500年的历史世界上最古老的长毛猫 土耳其安哥拉猫起源于16世纪现存地球最古老的生物 最老的生物35亿岁了靠光合作用存活
什么鸟有灵性能认主人:鹦鹉鸽子等?第一会说话又好看
1、 鹦鹉鹦鹉是一种非常认主的鸟,又比较好养,所以被认为是有灵性能认主人的鸟,而且鹦鹉的羽毛颜色比较艳丽,观赏性极强,除此之外,鹦鹉还十分擅长学习人类的语言,能说一些简短的词语和句子,因此被许多人爱慕。
鹦鹉是一种典型的攀禽,它的对趾型足非常适合抓握,它的鸟喙强劲有力,可以使用硬壳果,据说鹦鹉嗑葵瓜子的速度非常快。
2、 鸽子鸽子是一种非常亲人又有灵性的鸟,我国历史就曾饲养鸽子用来传信,历史的飞鸽传书这个词语说的就是这件事,因此鸽子是被古人认证的亲人有灵性的鸟类。
鸽子具有很强的念巢性,平时最多只在室外活动一下,累了就会回到巢穴中,古人们就是利用这一特性让鸽子传信的。
3、 蜡嘴雀蜡嘴雀是中国传统鸟类,也是中国传统笼养鸟种,长得憨态可掬,也是一种非常认主的鸟,所以被认为一种非常适合在家里散养的鸟,蜡嘴雀喜欢吃麻籽和葵花籽,食物需求比较简单,所以也是一种好养的鸟。
蜡嘴雀中还分为黑头蜡嘴雀、黑尾蜡嘴雀和锡嘴雀三种,除此之外还有斑翅、白翅、黑翅等品种,这些鸟在我国各地基本都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