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贝加尔湖冰面黑圈之谜

【菜科解读】
这是美国宇航局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MODIS拍摄的照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贝加尔冰面巨大的黑色圆圈。
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拍摄的照片显示贝加尔湖冰面有巨大的神秘黑色圆圈
今年4月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发现贝加尔湖冰面上存在两个神秘的巨大黑色圆圈。
媒体报道说这两个巨大神秘黑圈的形成原因是一个谜。
不过最近专家们表示,他们已经找到了这两个巨大黑圈形成的原因,从湖底升腾而起的沼气是导致出现的黑圈的主要原因。
据报道,这两个黑色圆圈位于贝加尔湖冰面消融的中心位置,贝加尔湖冰面可以一直保持到每年6月才彻底融化。
湖底释放沼气能够产生上升的温暖水流,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水流发生旋转。
地球自转偏向力也是导致飓风形成的重要因素。
美国马萨诸塞州威尔斯里大学的海洋生态学家马里恩-摩尔说,当温暖的水流接触到冰层的下部时,温暖的水会导致冰融化并形成圆形。
从冰面上空向下望去,开始消融的冰面部分就会出现巨大的黑圈。
长期以来摩尔一直和俄罗斯科研人员一起对笼罩着神秘面纱的贝加尔湖进行研究。
贝加尔湖地处东西伯利亚南部,位于俄罗斯伊尔库次克州境内。
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最深处达1,620米。
面积31,500平方公里,湖水容量约占地球表面淡水总容量的1/5。
最近观察的的贝加尔湖冰面黑圈直径达到4.4公里,在1985年和1994年贝加尔湖冰面也曾经观测到黑色圆圈。
地球观测卫星也曾观察到了贝加尔湖冰面上由于冰层变薄而形成的黑圈。
摩尔教授表示,很有趣的是,俄罗斯政府早就警告人们由于近几年贝加尔湖底沼气释放增多,船只要注意行驶安全。
俄罗斯自然资源部指出贝加尔湖可能一直存在湖底天然气体的释放,这种气体释放每隔几年就会在冰面上形成巨大的黑圈。
不过由于黑圈面积巨大,因此只有从高空才能发现,而在附近山上或冰面上根本发现不了。
俄罗斯政府已经下令每天对贝加尔湖区域进行航天观察。
据俄罗斯政府有关部门表示,地质活动可能是导致贝加尔湖底天然气体释放的原因。
不过贝加尔湖底释放沼气引起了专家们的担忧。
摩尔表示这会给贝加尔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带来严重后果,尤其是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
这两种情况会导致贝加尔湖春季的冰面快速消失,正常情况下,贝加尔湖冰面一直要到6月底才能完全消融。
贝加尔湖形成年代久远和人迹罕至,使她成为拥有世界上种类最多和最稀有淡水动物群的地区之一,而这一动物群对于进化科学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贝加尔湖同时以它品种多样的本地动物和植物,成为世界上最具生物学变化的湖泊之一,堪称目前世界原生态的代表作。
湖中有植物600种,水生动物1200种,其中四分之三为贝加尔湖特有的,从而形成了其独一无二的生物种群,如各种软体动物、海绵生物以及海豹等珍稀动物。
摩尔是,同世界上其他湖泊不一样,贝加尔湖春季的冰面对维持其生态系统来说太为重要。
对贝加尔海豹的繁殖,以及处于食物链最底部的贝加尔湖植物的生长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比如冰面下的浮游植物群落。
摩尔不充说,没有春季冰面贝加尔湖的食物链就会受到严重的破坏。
恰克图条约的签订 将贝加尔湖永远从中国割让出去
实际上,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
《尼布楚条约》虽然将贝加尔湖以东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沙俄,但是贝加尔湖的南部和西南部仍然是中国的土地。
《尼布楚条约》签订38年后的大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康熙皇帝之子与沙俄又签署了一份条约。
在传统的历史课本中,这个条约也被称作是平等条约,但是小编坚持认为这是错误的,该条约应当是一份彻头彻尾的不平等条约。
这份条约就是《恰克图条约》。
如果说《尼布楚条约》签订时,正受到准噶尔蒙古的威胁,还情有可原的话;在签订《恰克图条约》时,准噶尔早已衰落,大清朝,正处于的巅峰期,没有现实威胁。
而反观当时的沙皇俄国,穷兵黩武,虽然对北方劲敌瑞典取得胜利,但又深深陷于与的战争当中,根本无暇东顾。
签署《恰克图条约》的背景是,《尼布楚条约》仅仅规定了中俄东北方向的边界,而对于双方中段边界没有划定。
因此,沙俄频频蚕食贝加尔湖周边土地,驱赶牧民,甚至截杀商旅。
雍正皇帝即位后,对该种现象大为不满,遂要求沙俄停止非法侵害行为,并多次交涉希望尽快划定双方边界。
而沙俄对于清朝政府的建议,并变本加厉,加快了对贝加尔湖南岸地区的侵夺。
得知情况后,雍正皇帝大怒,于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断然暂停了中俄贸易。
由于沙俄在对华贸易中赚取了大量的利益,且其国内矛盾重重,因此迫于形势需要,便派使臣与清朝进行谈判。
可悲的是,清朝在大占优势的前提下,为了尽早划定边界,避免外交纷扰,在没有受到任何军事威胁的前提下,不但承认了沙俄已经蚕食的土地,而且还一次性将贝加尔湖以南和西南、唐努乌梁海以北的超过10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让给俄国,导致中国永远地失去了贝加尔湖。
随机文章宋朝与日本的交流?汉景帝和亲政策对汉武帝的影响?神奇的口红效应是什么意思,口红大卖就是经济大萧条时期揭秘灵魂最好的归宿是什么,宗教的轮回转世/科学的量子意识复活神仙千里眼顺风耳来历,历史著名人物被后人崇拜演化成神仙
世界上最深的十大湖泊排行榜,榜首贝加尔湖最深处达1637米
2、坦噶尼喀湖(非洲中部),1470米。
3、里海(欧洲和亚洲的交界处),1025米。
4、沃斯托克湖(南极的东部),1000米。
5、圣马丁湖(南美洲),836米。
6、马拉维湖(非洲东南部),706米。
7、伊塞克湖(亚洲中部),668米。
8、大奴湖(加拿大西北部),614米。
9、火山口湖(美国俄勒冈州西南部),594米。
10、马塔诺湖(印尼的南苏拉威西省),590米。
一、贝加尔湖(1637米)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
湖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最深处达1637米,是世界第一深湖、欧亚大陆最大的淡水湖。
湖长636公里,平均宽48公里,面积为3.15万平方公里,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贝加尔湖中国古称北海,曾为中国北方部族重要活动地区,清朝曾短期控制该地,《尼布楚条约》后,将这块地区割让给沙皇俄国。
贝加尔湖地区是伊尔库次克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以蒙古族的支系布力亚特人口居多。
二、坦噶尼喀湖(1470米)坦噶尼喀湖最深处1470米,深度仅次于贝加尔湖,是世界第二深湖。
坦噶尼喀湖向呈条状,长670公里,是世界上最狭长的湖泊,东西宽48~70公里,面积32900平方公里。
关于坦噶尼喀湖湖名的来历,曾流传着许多种说法,这些说法重要有:一是1858年英国人理查德·伯顿及其伙伴到该地考察,认为湖名来源于班图语,在班图语中,“坦噶尼喀”意为“汇合”或“聚集”,是指无数溪流在此汇合以及许多部落群居在沿湖之滨;二是在斯瓦希里语中,“坦噶尼喀”意为“岛屿”和“平原”,用做湖名意为“由岛屿和平原组成”,是指湖中岛屿密布,湖岸草原广阔;其三是有人认为“坦噶尼喀”是湖中生长的一种荸荠的名称,这种植物飘浮水面,大片聚集,鲜嫩翠绿,果实可食,用作湖名是指这里为荸荠汇集的地方。
坦噶尼喀湖首次有纪录的发现是在1858年,由欧洲探险家理查·波顿和约翰·史贝吉所纪录。
当时这两位探险家为了探索尼罗河的源头而来到东非,后来约翰·史贝吉又继续发现并纪录了另一个更大的淡水湖——维多利亚湖。
三、里海(1025米)里海(英语:CaspianSea)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且为咸水湖,位于欧洲和亚洲的交界处,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则是苏必利尔湖。
里海一共与5个国家接壤,也是世界上接壤最多国家的湖。
里海最深处达1025米,位于辽阔平坦的中亚西部和欧洲东南端,高加索山脉以东,制约着中亚很大、平坦的土地。
西面为高加索山脉,东北为哈萨克斯坦,东南为土库曼斯坦,西南为阿塞拜疆,西北为俄罗斯,南岸在伊朗境内,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属海迹湖。
四、沃斯托克湖(1000米)沃斯托克湖又名东方湖。
位在南极的东部,长约为250公里,宽约为50公里(在最长的点上),最深处达1000米,大约和五大湖中安大略湖的大小相等。
同时沃斯托克湖也是世界最大的冰下湖。
五、圣马丁湖(836米)#p#分页标题#e#圣马丁湖以836米的最高深度成为了美洲最深的湖,同时也在世界上最深的十大湖泊中排名第五位。
圣马丁湖绵延曲折,横跨智利与阿根廷两国的国界线,在智利境内的部分被称作奥希金斯湖,在阿根廷境内的部分叫作圣马丁湖。
两国人民就以这样的方式纪念着奥希金斯和圣马丁这两位在独立战争中并肩作战的拉美民族英雄。
六、马拉维湖(706米)马拉维湖旧称尼亚萨湖。
马拉维湖面积30800平方公里,南北长560公里,东西宽长24~80公里,平均水深273米,最深处达706米,湖面海拔472米。
马拉维湖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花草茂盛,历来就是非洲游览胜地,每年都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光顾。
七、伊塞克湖(668米)伊塞克湖位于亚洲中部,有中亚明珠之称。
伊塞克湖面积630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78米,最深处达668米。
水面海拔高1600余米,在世界高山湖泊中水深居第一、集水量居第二。
八、大奴湖(614米)大奴湖位于加拿大西北部,是加拿大第二大湖。
大奴湖呈东北西南向,长480千米,宽48-225千米,面积2.86万平方千米,岸线曲折,形状不规则,多大湖湾。
湖面海拔156米。
湖水深而清澈,最大深度614米。
蓄水量2.088万亿立方米。
九、火山口湖(594米)火山口湖是世界风光奇观之一,位于美国俄勒冈州西南部,是美国最深的湖泊。
湖面面积54平方千米,海拔1882米。
最大深度94米。
湖面变动小,湖水清澈,呈深蓝色。
由于火山多次喷发,形成若干火山锥,部分出露湖面即成为小岛。
十、马塔诺湖(590米)马塔诺湖位于印尼的南苏拉威西省,面积164.08平方千米,湖面海拔382米。
最大深度590米,平均深度60米,蓄水量9.8立方千米,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