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车和纯电动车优缺点?日系车企混动技术全球领先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3-02-28 点击数:
简介:人们总是高估未来一两年的变化,低估未来十年的变革。

对于今天的电动车而言也是如此。

在天生骨子里就是改良而

【菜科解读】

混动车和纯电动车优缺点(日系车企混动技术全球领先)

人们总是高估未来一两年的变化,低估未来十年的变革。

对于今天的电动车而言也是如此。

在天生骨子里就是改良而非革命的日本人看来,下一种单一动力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还未到来。

而在此之前,他们依然会推动多元化的动力系统路线。

所以,无论是丰田、本田还是日产,他们都是秉承着燃油、混动和纯电并行的方大案纪实:而且在混动和纯电之间,他们优先推广的一定是混动车型。

这是由国情 民族性格决定的思维定式。

混动车和纯电动车优缺点(日系车企混动技术全球领先)(1)

那么,这种思维定式是不是意味着日本车企会在纯电动的大潮之下落后?

这个问题的答大案纪实:取决于日本车企到底会站在技术思维一边,还是站在产品思维一边。

日本三大车企,电动化进程如何?

与其说日本三大车企,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日本三大车企联盟。

丰田和铃木、斯巴鲁、马自达、大发已经形成绑定,日产和三菱加上法国的雷诺是一个联盟,只有本田依然是一头“独狼”。

不过,去年本田和通用在电动车领域达成了合作,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抱团前进的行为。

而日本三大车企联盟在电动化道路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起个大早,却不愿去赶集。

混动车和纯电动车优缺点(日系车企混动技术全球领先)(2)

日产是最早开启电动化的日本车企,甚至全世界第一款面向私人市场规模化交付的纯电动车,就是日产的Leaf聆风。

然而,在此后的时间里,这个第一一直都是唯一,直到2020年Ariya正式发布。

丰田和本田,在混动领域都是全球领跑者,但是却迟迟不愿将电气化的核心技术用在开发电动车上。

直到最近几年受到政策压力,才专门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了燃油车的纯电动改造,推出了几款填补空白的电动车。

混动车和纯电动车优缺点(日系车企混动技术全球领先)(3)

所以,当纯电动车在国内新车销量中的占比已经超过16%时,其中几乎没有日本车企的身影。

难道,面对中国迅猛的电动化进程,在燃油车时代里领先的日本车企无动于衷吗?

也并不是。

但是日本人的行事风格,向来都是事先把可能的技术路线都调研一遍,仔细评估之后选出其中一条,然后不断推动这条技术路线“线性”前进。

在什么时间点该给什么、给多少,都有严格的秩序,并且每家车企似乎都像有默契一般,遵循着这个看不见的秩序。

可以说,要不是中美两国此前几年颇为激进的政策导向,这几家日本车企不要说纯电动车,连插电混动可能都不会去搞。

混动车和纯电动车优缺点(日系车企混动技术全球领先)(4)

然而,中国、美国、欧洲,各自都有自己的国家战略考量,不会沿着日本人定下的线性规则行事。

当这些区域,都希望以变革而非改良的方式,推动电动车普及时,日本车企也必须要做出一些回应。

日产Ariya本应今年在全球陆续上市,但是受到疫情和缺芯的影响,日本本土的上市时间已经推迟到了今年底,欧洲和美国预计在明年初。

至于中国市场,迄今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在此之前,日产将会在国内重点推广其独家的串联混动技术e-POWER。

混动车和纯电动车优缺点(日系车企混动技术全球领先)(5)

丰田和它的联盟,共同开发了e-TNGA纯电动平台,首款车型预计将会在明年进入国内。

不过丰田也在广泛拓展它的朋友圈,一边向国内车企授权混动系统,另一边则与在纯电动领域领先的国内车企合作开发,实现混动、插混、纯电动三者并进。

混动车和纯电动车优缺点(日系车企混动技术全球领先)(6)

至于本田,因为电动化的起步最晚,直到2024年专属平台纯电动车工厂投产之前,本田仍然会靠混动、插混、基于燃油车改造而来的纯电动车支撑局面。

为了弥补在舆论上的劣势,他们选择用同一个电动技术品牌,去涵盖包括改造平台和原生平台在内的所有电动车。

混动车和纯电动车优缺点(日系车企混动技术全球领先)(7)

这样的电动化进程,横向对比欧美系合资车企,是什么水平?

#p#分页标题#e#

先看大众。

ID系列在一年时间内已经推出了覆盖15-33万元价位的5款车型,月销量规模可以稳定在万辆以上。

尽管与燃油车体量仍不可同日而语,但这已经是合资品牌目前在电动车领域影响力最大的一个。

而ID系列的后续车型,未来几年预计也会呈军团式铺开。

也许整体体量做不到曾经高达18%的份额水平,但确保在第一梯队应该问题不大。

混动车和纯电动车优缺点(日系车企混动技术全球领先)(8)

再来看美系通用和福特。

通用虽然在电动车产品投放的节奏不算早,但是其推广电动车平台的决心,以及在国内只有一个合资伙伴的背景,决定了它比几个日系对手更加决绝。

至于福特,在Mach-E之后的产品规划还未有详细透露,但是福特以外方为主导的电动化战略,预计还有较长的铺垫期。

混动车和纯电动车优缺点(日系车企混动技术全球领先)(9)

所以,这样来看,日系车企的电动化进程虽然不快,但横向比较下,在主流合资车企中也并不算多落后。

只是,由于造车新势力和自主车企在电动车市场的异军突起,整个合资品牌的份额相较燃油车时代预计会有大幅缩减。

2020年,这个数字是50.2%;2021年前三季度,这个数字已经降到了44.2%。

到2025年,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即便降到了30%以下,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新势力冲击下,谁的风险最大?

如果要论造一台电动车的水准,日本车企不应该比任何人差。

在与电动车相关的核心零部件上,比如动力电池、电机、功率半导体,日本都有强大的技术与产业优势,相当一部分甚至在全球领先。

基础层面的研发,同样也有着深厚的底蕴。

混动车和纯电动车优缺点(日系车企混动技术全球领先)(10)

但这些技术优势,并没有转化为日本车企在电动车产品上的优势。

归根到底,日本车企并没有将电动车当做是汽车减碳道路上的第一选择。

日本的能源自给率只有7%,而且土地的私有化使得其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安装大功率充电桩。

所以,菜叶说说,日本车企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混合动力路线,然后一点一点完善着这条路线,产品也有规律地迭代,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守护他们最初进行技术路径验证的结论。

而一些新势力的出现,用跨越式的前进,打乱了整个市场的节奏。

而最核心的区别在于,造车新势力对于电动车的认知,是把它作为移动空间,一切以智能化技术和用户体验为先;相反,日系车企的考量,,仍然遵从与燃油车一样的大批量、高质量、低成本生产。

尤其是最后一条成本,是它们对电动车“抗拒”的根本原因之一。

混动车和纯电动车优缺点(日系车企混动技术全球领先)(11)

所以,即便是从纯电动平台诞生的电动车,在品牌数十年的基因下,日本车企也不会做出颠覆性改变。

当然,这并没有错,只是一种选择。

只要有一群消费者认同这种价值观,这样的产品依然有它的市场。

以这样的思维来理解,丰田仍然是相对最“安全”的一个。

燃油车时代,丰田的潜在用户就很少会在选购时做对比,比如去比加速、比配置什么的,相反他们更加看重可靠、省心、保值率这些问题。

所以,丰田的bZ4X才会依然强调“10年电池容量仅衰减10%”,因为这对于丰田的潜在用户是最大的吸引力。

只要丰田能将这群燃油车时代的用户承接下来,即便丰田的电动车依然跑不快、依然智能化一般,但消费者也依然不在乎这些。

混动车和纯电动车优缺点(日系车企混动技术全球领先)(12)

相比之下,日产的风险就要大很多。

燃油车时代的日产,就不是一个话题品牌,热销车型的核心产品力也相对模糊。

而日产的Ariya,又是与大众ID系列在产品定位上最相似的一个——既希望在设计、性能、智能化上有所突破,去吸引新势力人群,也希望能够最大程度覆盖原有基盘人群。

#p#分页标题#e#

ID系列的表现,证明了这种“两头顾”的思路,有可能面临“两头不沾”的尴尬。

如果大众尚可以依靠强大的品牌根基与营销手笔去趟平这种尴尬,那么综合实力弱于大众颇多的日产,是否具备同样的可能?这里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混动车和纯电动车优缺点(日系车企混动技术全球领先)(13)

至于本田,因为在日系三大车企中电动化进度最慢,品牌的口碑也最分化,现在仅凭几款不明就里的概念电动车,还不足以看出本田在原生平台电动车上的思路。

所以,本田的风险在于,如果现有的油改电车型,在这几年持续消耗本田的品牌力,对将来原生电动车的推出,会天然产生营销上的阻力。

尤其是当本田已经把这两类车型,放在同一个技术品牌下进行宣传时。

混动车和纯电动车优缺点(日系车企混动技术全球领先)(14)

如果,合资品牌份额下滑的趋势已是必然,少去的份额,大多就会来自于技术积淀薄弱、认知根基被动摇的品牌。

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田与日产的风险,要比丰田更大一些。

写在最后

日本国内市场很小,反倒造就了日本车企大多为全球化车企。

所以,日本车企在燃油车时代占有一席之地的核心之一,就是能根据不同区域市场的需求针对性打造产品。

到了电动车开始快速普及的时代,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

原本只需要考虑产品定义、设计、配置,如今却需要考虑动力系统、智能化体验、服务与社交。

这些东西,都不符合日本车企一贯线性迭代的思维。

日本车企过去的产品思维,在电动车时代要有彻底的转变。

混动车和纯电动车优缺点(日系车企混动技术全球领先)(15)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基盘用户群,日本车企必须得牢牢守住。

因为,这一群基盘用户流失的时间,就是留给日本车企突破线性思维的倒计时。

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那日本车企从汽车制造商成为顶级供应商,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电动车没用完电就充电好不好

电动车没用完电就充电其实对电池影响不是很大,不是非得用完了才充的,电池电量低到30%左右后就可以充电了。

那么,电动车充电停了又继续充可以吗?让我们来看看带来的解答吧!电动车没用完电就充电好不好电动车的电没有用完再次充电对电池没有影响,当然不可以在电量剩余太多的情况下充电,例如还有百分之七十,这时候充电会减少电池的耐用性,电池也不可以太过亏电的时候充电,例如百分之五,这时候充电,电池属于虚弱的状态,强制充电会减少电池的使用寿命,也就是说,电量剩余百分之十五到三十之间充电,是正好的,也属于保护了电池,增加了使用年限。

电动车充电停了又继续充可以吗当然可以了,注意充电时间,如果电池充满要8-10小时,假如你第一天充了6小时,第二天再充个3小时就行了,再有充电器充满会变绿灯的啊!变了灯再充一小时断电就行了。

电动车电池随用随充最好,让电池总是满电对电池好,不要用的没电了再充。

电动车充电多长时间合适电动车充电一般充8~10小时为好,不要超过10小时,以免对电池和充电器造成损害,减少其使用寿命,此外最好不要特意骑到亏电状态下才进行充电,当电量剩下20%时就要及时充电了。

大部分的电动车电池都是铅酸电池或锂电池,如果充电太长是会对电池造成损伤,电池很容易热失控和自燃。

汽车上可以使用酷狗音效?酷狗汽车音效联动车载专区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能语音识别等技术快速进展的背景下,汽车被公认为最有可能接替智能手机成为下一个最主要的移动互联应用场景,与之相伴的车载信息娱乐服务也将迎来古代性的进展机遇。

而酷狗音乐上线的汽车音效、车载专区在不断提升汽车音乐体验的同时,也正在为车载信息娱乐服务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专注技术,酷狗首创汽车音效为每台车找到专属的音效 如今,人们对车载影音娱乐的享受,不应只停留在硬件的设备上,音乐简介器所提供的音效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此前,酷狗音乐的技术人员发现很多车主朋友在车上简介歌曲时,会使用酷狗音乐的蝰蛇音效来增强汽车音响效果,而市场上却没有专门针对汽车而推出的音效。

因此,针对当下的市场环境,酷狗音乐率先上线汽车音效,截止目前酷狗的汽车音效已经适配147个品牌超过1000辆不同型号汽车。

不仅有大众熟知的丰田、日产、本田、现代等中端品牌,更有奔驰、宝马、林肯、玛莎拉蒂、保时捷等高端品牌,且每个品牌下都有相应型号细分,满足多层次用户需求。

谈起汽车音效,可能很多车主比较陌生,酷狗汽车音效是经专业的音效工程师根据每辆车的特点、车型空间、音响配置数量专门调配,重要是为了提升广大普通车主的音乐听感体验,用户只需要通过蓝牙连接音响,在酷狗音乐提供的上千款定制汽车品牌中找到适合的车型,即可一键大幅提升车内音响的体验。

从技术层面来说,这款国内首个汽车专属音效可以说是互联网汽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随着酷狗音效技术的成熟,听歌使用音效这件事越来越被用户所认可,这种行为也随着用户场景的变迁延伸到车生态圈。

对于酷狗音乐来说,汽车音效也是酷狗切入车生态的一款基石功能。

而从整个行业来看,酷狗的汽车音效颠覆了人们对于车载音乐的认识,提升车载音乐的品质不仅仅只依靠于昂贵的硬件设备,也可以通过软硬件高效结合进一步提升车载音乐的品质。

酷狗音乐车载专区成为人们移动出行的最佳伴侣 如今,音乐当作车载娱乐的主要内容,已经成为车主和乘客的刚需,根据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此前给出的数据,在对车主的画像中,无论是女性车主、男性车主,年轻一代还是中年人士,音乐这一项需求都处在其功能偏好的前五位。

同时,汽车当作人们出行的一种交通工具,独立的空间也成为人们平常生活中主要的场景。

深夜下班后在车内听一首舒缓的歌曲解压,在出行旅游为乘客简介一首欢快的歌曲调动气氛,这种依据场景在车里听不同的音乐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

在酷狗车载专区,特设场景音乐内容,车主可以针对不同的场景选择不同的音乐。

此外,酷狗车载专区还设有车载DJ、发烧音乐、听众音乐、车载MV等10种不同的车载音乐内容栏。

如果说酷狗的汽车音效是运用技术提升车载音乐的品质,那么,酷狗音乐车载专区则是通过对曲库内容的建设,为车主提供更精准的音乐内容服务。

先知先觉的酷狗音乐,在车载信息娱乐服务市场率先推出的汽车音效和车载专区不仅有为车主和乘客提供海量曲库的简介能力,还将大大提升用户的车内生活体验。

在汽车智能化和车联网的大潮下,酷狗音乐将继续深耕车载音乐服务,为车主的出行构建优质的车内音响体验。

---------------------------------------------------------

加入收藏
               

混动车和纯电动车优缺点?日系车企混动技术全球领先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