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金色雾都餐厅武汉金色雾都川菜馆

【菜科解读】
2020年,开了23年的金色雾都宣布闭店,从小吃到大的武汉伢一阵惋惜。
时隔3年,突然听闻金色雾都悄悄回归,第一时间赶去,似乎除了老板变了,位置变了,这里的一切还如初见般熟悉。
想当年在武汉,金色雾都几乎成了川菜的代名词。
作为知名老川菜馆,凭着味道过关、价格划算的超高性价比,坐镇武汉二十余载。
△原台北二路金色雾都
金色雾都1998年在台北路开业,随后搬至台北二路,鱼香肉丝、辣子鸡、干煸牛肉丝、福寿螺等招牌菜“样样能打”。
△金色雾都的鱼香肉丝
2020年疫情期间,由于租房合同到期、租金上涨,加上老板娘身体原因,老板决定关停金色雾都,不再从事餐饮业。
而这一切,被95后的小张看在眼里,一颗重新开启金色雾都的种子悄悄埋下。
△雾都小馆的小张老板
原来,小张是金色雾都厨师长和凉菜师傅的儿子,从小就在店里长大,比一般人对金色雾都有着更深的感情。
“我爸妈都是重庆人,从金色雾都开业就在后厨掌勺了。
我不想浪费父母的手艺,所以在解封后想筹备开一家自己的小餐饮店,也让大家心心念念的味道回归……”
经过选址等筹备,小张老板将店面选在了云林街,既离父母家比较近,也离原金色雾都不远。
现在的雾都小馆焕然一新,装修也是年轻人喜爱的风格,门口还有露营桌和露营椅,氛围感满满。
雾都小馆的后厨团队,依旧是原金色雾都的班底,也就是小张老板的父母及家人,所以手艺和味道基本一致。
鱼香肉丝延续了老重庆的传统做法,看得见的餐盘里,只有简洁的肉丝和大葱。
一是坚决不放笋和木耳,二是更不会放郫县豆瓣。
这里的鱼香肉丝不会过辣,初入口鲜美酸甜,接着能品味到肉质爽滑与酸爽的层层递进,如一曲交响乐奏毕,最后余音绕梁,回甘于口内绽放。
这酸甜调味汁的玄妙配比,只有干了多年的川菜师傅才能烂熟于心。
歌乐山辣子鸡,也几乎是每桌必点。
将鸡块砍剁成丁,做到有骨有肉,骨肉相连。
经过腌制、油炸、翻炒等工序,才能成就一道地道的歌乐山辣子鸡。
当然,重点是这满盘的辣椒,要选用色泽红亮的上好辣椒,颜色既不能太深,味道也不能太辣,否则会掩盖干煸的香味。
这里的夫妻肺片不同于连锁店里的凉菜,是采用重庆做法,秘制调料由凉菜师傅现调,就连辣椒油也是自家制作,坚决不用成品。
夹起一筷子牛肉和牛肚,蘸上盘底的红辣椒油,油而不腻,辣中带香。
这时候,来一碗温热浓稠的秘制红豆沙,激辣的味觉被甜甜的红豆沙降服得服服帖帖。
还有干煸藕丝、蒜泥白肉、麻婆豆腐、江湖毛血旺、重庆辣子鱼、干烧臭鳜鱼、双椒牛蛙、飘香串串肉、水煮肉片……那些熟悉的菜品又回来了。
至于像福寿螺、干煸千张筒等菜品,老板还在寻觅合适的原材料,期待它们一一回归。
雾都小馆3月22日低调开业,起初是住在附近的街坊邻居来吃,有的顾客发到网上,很多人慕名而来,开业没多久生意变得火爆起来,高峰期甚至排号十几桌。
“我没想到会有大量顾客涌来,后厨人手有限,有的人员还没有到位,上菜比较慢,也导致了一些差评。
”
至于口味的变化,小张老板坦言,有的前几年能买到的原材料已经断货了,可能导致口味有稍许不同。
但后厨的做法和手艺,依旧和原来保持不变。
上菜的阿姨,操着一口重庆口音,有的老顾客一眼就认出:“这不是就原来金色雾都的服务员吗?”
小张老板表示,上菜的阿姨就是自己的舅妈等亲戚,原来她们也在金色雾都,现在店里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请她们帮帮忙。
尽管很忙很累,但老顾客的喜欢给了小张老板坚持的动力:“刚开业的时候,有一位老爷爷连着来了三天,他说我们终于开业了,就喜欢吃我妈做的蒜泥白肉和鱼香肉丝。
”
在附近上班的李先生,中午和同事们来这吃饭:“我就是看着雾都这个名字才来吃的,原来金色雾都开业第一天我都去了,吃了好多年。
现在味道和以前还是有点区别,不过在川菜里还是很正宗的!”
美食中一旦注入情怀,就不限于大快朵颐,更可以慰藉心情。
无论是陪伴一代人的金色雾都,还是如今的雾都小馆,这份朴实的舌尖情怀,将永远弥留在食客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