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三个皇帝拼死拒绝登基?

【菜科解读】
ufo探索网:本文是小编整理关于"宋朝三个皇帝为什么拼死拒绝登基?【图】"的网络资料,下面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探秘"宋朝三个皇帝为什么拼死拒绝登基?【图】"的真相。
英宗赵曙,宋朝第五帝。
明道元年(1032)正月生于宣平坊,为仁宗弟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
仁宗赵祯久未得子,遂于宗室内择选幼子以为建储之备。
谁知造化弄人,庆历间仁宗二子相继夭折。
七年(1048),赵曙再次被迎入皇宫,这次却未给予任何名份,充其量就是皇储的递补。
原因是仁宗自认为正当盛年,以后可能继续得子,不再急于建储。
嘉佑八年(1064),仁宗因病驾崩,遗命赵曙登基。
已被闲置十六年之久的赵曙闻诏后,惊恐不安,怀疑消息有假,况且出身藩王,稍有不慎便会成为皇位更替斗争的牺牲品,遂佯装称病,坚辞不出。
仁宗皇后令同判大宗正事安国公从古等前往谕旨,赵曙死活不肯起床,以病推辞。
英宗赵曙
赵曙继位后,仍然对得到皇位时时惊悸,竟然因此暴病一场,对左右宦官尤其惧怕,时时提防,“遇宦官尤少恩,左右多不悦者”。
宦官见其行动乖戾,愤恨不已,纷向太后进谗,“两宫遂成隙”,更加深了他对皇位的恐惧。
两宫嫌隙最终冰释。
不久太后还政,赵曙自此方安心做起皇帝,直至四年后病逝。
钦宗赵桓,宋朝第九帝,徽宗长子。
元符三年(1101)四月生于坤宁殿,大观五年(1112)立为皇太子。
徽宗是历史上有名的“花花太岁”,他执政期间重用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为首的“六贼”,建造作局、运花石纲,为一己私欲不顾百姓死活。
各地农民起义频起,严重动摇了统治根基,王朝已呈灭亡之势。
对外“联金灭辽”政策的失误,导致引狼入室,激发了女真贵族南下灭宋的贪欲。
英宗赵曙画像
宣和七年(1126),金军分道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宋军腐化已久不能有效抵御,非溃即降,河北大片土地沦丧。
徽宗见金军势强,惊吓得肝胆俱裂。
为推卸河北沦陷的罪责,他便急欲退位于太子,令其充当替罪羊。
同年十二月,徽宗下诏令皇太子嗣位,自己改称“道君皇帝”,以示禅让之意;同时他命人备好车驾,随时打算南奔逃命。
赵桓闻诏,不啻晴天霹雳,一则,他尚未有过登基准备,难以应付业已混乱不堪的局面;二则,他知自己替罪羊的角色,不过是代人受过,断然不肯从命;三则,他并非雄才睿略之主,没有乱世中奋起国运的魄力,唯知保命要紧。
徽宗令宦官催促太子入宣和殿登基,赵桓拼命拒绝,悲悲戚戚,不肯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