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0年崇祯皇帝废了东厂锦衣卫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26 点击数:
简介:

【菜科解读】

  关于崇祯皇帝皇帝有一个流传很广的错误说法,那就是崇祯皇帝皇帝废除了东厂和锦衣卫,以至于自己成了聋子和瞎子,被各位大臣玩弄与鼓掌之间,最后不得不被迫自杀。

这么想得人大都不知道骆养性,他就是崇祯皇帝年间的锦衣卫首领。

崇祯皇帝皇帝一点也没有忘了厂卫的职权,还试图用它对抗朝中的"团团伙伙"。

  

  崇祯皇帝从来就没有被忽悠着废除厂卫大权,他其实很喜欢用厂卫管事,上位之初就"好察边事,频遣旗尉侦探"他派出的人员虽然是东厂骨干,但东厂的人手也是从锦衣卫中选调的。

东林党大佬钱龙锡 他是袁崇焕的支持者就因此劝阻过崇祯皇帝皇帝烈皇好以耳目隐发为明,多任番役",让崇祯皇帝皇帝尽量少使用锦衣卫。

但崇祯皇帝依旧是我行我素,以至于后世的君子们感叹说"帝倚厂、卫益甚,,至国亡乃已"。

东厂锦衣卫既然没被停止,那么锦衣卫为何没有在崇祯皇帝朝施展威风?

  

  原因就出在骆养性身上,老骆家在后世并不出名,没人上过锦衣卫名人堂,但老骆家却是锦衣卫中的超强实力派,家族三代都是锦衣卫巨头。

老骆家在锦衣卫的第一个大佬是骆安,骆安出身和陆炳类似,也是嘉靖王府的老人,当过锦衣卫都指挥使。

骆安的侄孙宗法上的孙子骆思恭也当上了锦衣卫都指挥使、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是天启四年以前锦衣卫实际上的负责人他到1636年才去世。

骆思恭的儿子就是崇祯皇帝年间的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此外骆养性还有一个在万历年间当过锦衣卫指挥使的外公赵梦祐,在锦衣卫内部他的关系网可以和张无忌媲美。

  

  老骆家在锦衣卫这个尔虞我诈的团体中混了上百年1521年到1644年靠的就是哪位都不得罪,不把全家的身家性命放在某个具体皇帝身上,为人处事非常圆滑。

骆思恭业务能力不错,带领锦衣卫在壬辰战争中表现出色在天启四年急流勇退,原因就是东林党和魏公公的撕逼到了关键时刻,他既不能违背魏公公的意见支持杨链等君子,也不愿意"热情主动"这活让许显纯干了地招待杨链等人,只好走人。

  

  同样的生存智慧也传到了骆养性那里,他既按照崇祯皇帝地意思侦查朝中大臣们的隐私,但他看到复社势力庞大后又站在复社一边,成了锦衣卫中的两面大佬。

这种做法并不神秘,因为锦衣卫这个团体非常复杂,顶级文官大佬有事没事也把自己的子孙后代安插到其中,在锦衣卫内部形成了一个势力庞大的团体。

骆养性家族要的是维持自家的百年富贵,就不能把复社东林得罪到死。

在熊开元案中,他不仅没有执行崇祯皇帝的命令干掉熊开元,反而将消息泄露出去,利用复社的舆论压力逼迫崇祯皇帝将熊开元和姜埰移交刑部。

在复社和周延儒撕逼时,他又站在了复社一边。

因此他得到了"养性当明末逮及纷出,独护持善类,士君子咸感之"的评价,而锦衣卫自然也难让崇祯皇帝称心如意。

  

  在明朝大厦将倾时,骆养性也和众多的东林副社君子一起投靠闯王闯王李自成,并搭上了清朝的顺风车。

但他还是想两边讨好,私下里接触了南明使臣左懋第。

而满清既不想接盘锦衣卫团体,也不需要这么圆滑的奴才,他就只能从权力场上出局。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加入收藏
               

1630年崇祯皇帝废了东厂锦衣卫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