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2010表格“自动保存”和“自动备份”功能

“自动保存未保存文档”听起来是不是有些绕嘴,其
【菜科解读】
Excel2010操作中意外总是难以避免,如何最大程度上降低用户损失,便成了Office 2010的开发重点。
“自动保存未保存文档”听起来是不是有些绕嘴,其实它可是Office 2010在意外保护方面的一大创举。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遭遇过编辑文档时临时有事需要外出,这时大家往往习惯于随手关闭Office软件。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有时可能误点到“未保存”按钮。
而由于这种情况并不属于异常退出,因此不会激活Office崩溃自动保存机制,于是一篇被我们辛辛苦苦编制很久的文稿,很可能在转瞬间灰飞烟灭。
一、 什么是“自动备份”
而在Office 2010中,新增加的“自动保存未保存文档”功能无疑给了我们一个后悔机会。
众所周知,从很早开始Office组件便增加了一个自动保存机制,每隔一段时间会自动保存一次文档。
不过在之前版本中,如果用户最后一次关闭Office时并没有点击“保存”,那么Office将自动删除所有的自动保存记录。
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您的文档将继续保持上一次保存时的状态,所有最新修改全部丢失。
而在Office 2010中,自动保存记录已经不再会自动删除,而是充当了用户误点击后的备份稿。
也就是说,当我们真的在Office 2010中误点击“不保存”之后,还是可以很容易地恢复到最近一次自动备份。
二、 如何恢复“自动备份”
那么这个恢复过程会不会很麻烦呢?别担心,在Office 2010中恢复一份未保存文档还是很方便的。
首先打开“文件”菜单→“最近”标签,然后在窗口下方找到一项“恢复未保存的工作簿”链接。
接下来Office 2010将弹出一个“打开窗口”,而这里所列出的正是根据保存时间排列的“未保存文档”。
打开未保存文档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最后一次自动保存资料。
虽然有可能因为保存间隔等原因不够完整,但足以大幅度降低用户损失。
同时当打开未保存文件后,Office 2010也会在醒目位置提醒用户保存。
当然您也不必担心过多的自动保存文档会占用硬盘空间,因为Office 2010默认会自动删除4天前的未保存记录。
三、 写在最后
可以看到Office 2010的这项改进,在实际工作中还是非常有用的。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它的版本选择窗口不够人性化,我们只能通过修改日期进行推测。
不过灵活运用这项功能后,的确能够帮我们化解很多无谓的损失。
Excel2010,表格,“,自动保存,”,和,自动备份,“夺门之变”的当晚,手握重兵的于谦为什么未反击
事情说起来很简单,宗病了,不能理政,、、、张軏等人趁机发动武装政变,攻破南宫,迎立被软禁在此七年之久的太上复位。
应该说,这是一次有预谋、有组织的成功政变,政变从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四更,到十七日拂晓,前后也就几个小时的时间。
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张軏等人率领子弟、家兵千余人,用暴力手段敲破南内宫门,请上皇明英宗升坐舆驾,从东华门进入了奉天殿即位。
那么,这里面有个问题,政变搞出如此大的动作,当时,身为明代宗心腹的兵部尚书是否知晓,当晚,他又在干什么呢? 对于政变当晚,于谦近乎缺位的行踪,《》中的《英宗纪》《景帝纪》《于谦传》中均无记载,难道于谦当晚真的失踪了?这不可能。
那么,当晚于谦在哪里呢?《明史·于谦传》载,“谦自值之变,誓不与贼俱生。
尝留宿直庐,不还私第”。
意思说,于谦为了抵御也先,舍小家,顾大家,经常在朝廷留宿值班。
明人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馀》中云,“又云少保公当国时,往往宿朝房,不归私第属”,与《明史》吻合。
说明,于谦心系国家,时时处处以国家大事为己任。
政变前夕,明代宗病重,于谦更应该留在朝廷。
既然于谦留宿值班,就应该在兵部衙门。
清人谈迁在《国榷》“天顺元年正月”条中认为,“于少保最留心兵事,爪牙四布,若夺门之谋,懵然不少闻,何贵本兵哉?或闻之仓卒不及发耳。
”谈迁的说法,至少明确了一点,即于谦当晚已经获悉政变。
《西湖游览志馀》记载,“景皇帝大渐,石亨等谋拥南内,府尹公知其谋,奔扣告变,少保公呵曰:小子何知国家大事?自有天命,汝第去!”说明,于谦在获悉石亨等人政变后,非常从容淡定,一副置身事外的架势。
于谦为何如此表现?这是于谦的苦衷所在。
于谦为人古板耿直,士大夫气息显著,有一颗慷慨报国之心。
在他看来,谁当皇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家安定,天下太平。
所以,明英宗被俘后,国内无主,他便力主郕王称帝,填补权力真空,号令天下,挽救大明帝国。
面对瓦剌人以明英宗为人质相要挟,当他说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话后,他已经不知不觉站到了明英宗的对立面。
于谦跟明英宗的过节远远还没有结束。
当明英宗归国时,明代宗不愿接纳,于谦又说了一句“天位已定,宁复有他!”这话给了明代宗一颗定心丸,也定下了明代宗即位既成事实、谁都无可撼动的调子。
明英宗能够安全归国,尽管于谦的策略起了决定性作用,但他此刻已经深深得罪了明英宗。
只要归国后的明英宗活着,于谦的地位就极其尴尬,处境也极其凶险,当然,从内心讲,于谦是不希望明英宗重新掌权的。
后来,明代宗病重,又没有别的儿子,立谁为继承人是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正在明代宗病重且犹豫不决之际,“夺门之变”发生,石亨等人伺机发动武装政变,迎明英宗复位。
正如谈迁所言,石亨等人政变的事,当时,身在兵部的于谦是知道的。
以于谦当时的身份,少保、兵部尚书,总督军务,在危急之际召集人马,镇压叛乱,易如反掌,但于谦没这么做,甚至没有这么想,原因很简单,他是大明帝国的臣子,一贯“以社稷安危为己任”,始终揣着一颗公心,面对政局突变,自己何去何从,结局如何,他没考虑或很少考虑,他认为,只要社稷安定,至于他“一腔热血,意洒何地”,无所谓。
这种视死如归的士大夫气节,在于谦身上得到了的展现。
关于于谦当晚的表现,明代文学家屠长卿这样记述,“夺门之役,徐石密谋,左右悉知,而以报谦。
时重兵在握,灭徐石如耳。
……方徐石夜入南城,公悉知之,屹不为动,听英宗复辟。
……公盖可以无死,而顾一死保全社稷也。
”意思说,于谦之所以按兵不动,任由政治死敌明英宗复辟,完全是出于公心,毕竟,当时明代宗病重,长期不能临朝,又不肯立太子,导致朝野不安;如今,的明英宗复辟,尽管会对自己不利,但对社稷、臣民有利,于谦死而无憾。
于谦虽然没出手,但侍卫都督范广出手了。
《国朝献征录》载,“是月壬午四更,亨与軏、吉祥等……请上皇升舆,从东华门入奉天殿即位,侍卫都督范广御战”。
明人许浩《复斋日记》也有相似记载。
范广是于谦的心腹爱将,他冒死抵抗,应该有保全于谦的意思,但最终失败了。
次日凌晨,钟声响起,于谦整理服装,从容上朝,结果,被明英宗当场逮捕,五日后处死。
《复辟录》称,“圣旨:于谦……这厮每知罪恶深重,恐朕不容,……纠合心腹都督范广等,要将总兵官(石亨)等擒杀,迎立外藩以树私恩,摇动宗社。
……钦此”,显然,是明英宗故意加罪于于谦。
随机文章陶渊明的故事:青年时代的陶渊明是什么样子?为何贫困交加死去美国NASA承认外星人存在,NASA的秘密档案公布外星飞行器算命/占卜专用的巴纳姆效应,模棱两可的话语忽悠你找不到北探索蚺和蟒的区别是怎么样的,蚺的体积比巨蟒还要庞大(长达12米)揭秘蜥蜴是恐龙的后代吗,蜥蜴是恐龙的食物/长得像并无亲属关系
12333社保个人账户查询如何查?有几个档次?如何利用“12333”查询社保账号余额?(兰州)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掌上12333APP:下载并安装“掌上12333”APP,注册并登录后,在“我的”或“个人信息”等相关页面中查找社保查询功能,即可查看个人社保账户的详细信息。
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打开微信或支付宝,搜索并进入“电子社保卡”小程序,按照提示完成实名认证和绑定社保卡,之后即可查看个人社保账户信息。
社保官网:访问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保局的官网(以所在地区为准),在网站上找到“社保查询”或相关入口,输入个人信息进行登录后查询。
社保自助终端机:前往当地的社保中心或服务大厅,使用社保自助终端机进行查询。
插入社保卡或身份证,按照屏幕提示操作即可。
银行网点查询:部分地区支持通过合作银行的网点进行社保查询。
携带本人身份证和社保卡到指定银行网点,由工作人员协助查询。
电话咨询:拨打当地社保服务热线(一般为12333),根据语音提示选择相应服务选项,或者直接转接人工客服进行咨询。
第三方平台:一些第三方平台也提供了社保查询服务,但需注意选择正规、可信赖的平台,并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